北京治理霧霾措施范文
時間:2023-03-20 17:53: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北京治理霧霾措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DOI]10.13939/ki.zgsc.2017.09.060
2012年前后北京霧霾問題開始引發了公眾的普遍關注,“PM2.5”進入公眾視野,2017年年初持續的跨年霧霾,PM2.5濃度一度處于“爆表”狀態,這不得不讓公眾把北京霧霾和倫敦霧霾聯系起來。1952年12月英國爆發震驚世界的“倫敦煙霧事件”,隨后英國開始深刻反思,經歷了長達幾十年的霧霾治理時期。英國政府“重典治霾”成效顯著,倫敦從霧都變成花園城市。“倫敦煙霧事件”值得警醒,倫敦治理霧霾的經驗值得北京借鑒。
1 北京霧霾與倫敦霧霾成分及形成原因比較
北京霧霾與倫敦霧霾兩者的成分有所不同。英國官方數據顯示,從1952年12月5日起倫敦開始被濃霧覆蓋,在大約兩周時間內,有4000多人死于支氣管炎、冠心病、心臟衰竭等疾病,加上隨后兩個月中死亡的人數,“倫敦煙霧事件”共造成12000人死亡。倫敦煙霧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SO2和黑煙。倫敦政府的監測數據顯示,當時空氣中SO2的濃度峰值達到 3830μg/m3,黑煙的濃度峰值達到 4460μg/m3,污染物的濃度水平比倫敦平常情況高出了大約10倍,其中高濃度的SO2是誘發急性呼吸系統疾病促發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比較之下,北京霧霾的成分較為復雜。北京霧霾是由于大氣中各種懸浮顆粒物(PM 2.5)含量超標而形成的一種大氣污染狀態。北京市疾控中心2013―2015年相關研究發現,霧霾主要成分有三類:一類是硝酸鹽、硫酸鹽和銨鹽離子等水溶性無機離子,第二類是鉛、鎘、砷等金屬和類金屬,第三類是有機碳和無機碳等碳類物質。2016年12月21日發表于美國《科學進展》s志上報告稱,中德兩國研究人員破解了北京及華北地區霧霾最主要組分硫酸鹽的形成之謎,發現在大氣細顆粒物吸附的水分中二氧化氮與二氧化硫的化學反應是當前霧霾期間硫酸鹽的主要生成路徑。
從北京霧霾與倫敦霧霾兩者形成的原因來看,倫敦霧霾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當時英國正處于工業化時期,英國經濟迅速崛起消耗了大量的煤炭等化石燃料,導致污染物排放日積月累,大氣污染越來越嚴重。二是“倫敦煙霧事件”發生于寒冷的冬天,倫敦當時還沒有實現集中供暖,戰后英國經濟困難,倫敦居民為了熬過寒冬只能燒劣質煤取暖,導致污染加重。三是汽車排放的廢氣以及從歐洲大陸飄過來的污染云加重了倫敦的空氣污染。四是當時空氣流動性差,導致污染物聚集在倫敦上空,污染物濃度劇增。
相比較之下,北京霧霾與倫敦霧霾的形成有相似之處,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
第一,從污染物排放情況看,倫敦治理報告顯示,現階段的中國與20世紀50年代的英國在人均GDP、能源結構、三大產業比例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處。中國經歷了30年快速經濟增長期,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導致空氣質量的嚴重退化,這是引發了近些年來的持續霧霾天氣的重要原因。
第二,從霧霾形成時間上看,北京嚴重霧霾天氣與“倫敦煙霧事件”發生的時間都是在冬季。盡管北京市已經實現了集中供暖,但是在一些城鄉接合部、郊區、農村地區居民還是采取燃煤取暖,進一步加劇了空氣污染。
第三,巨大的機動車保有量是導致北京霧霾的重要因素。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北京年平均PM2.5排放中機動車污染物排放占19%,2016年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達到五百多萬輛,機動車排放的污染物加劇了北京地區的空氣污染。
第四,區域傳輸是形成北京霧霾的特殊因素。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北京PM2.5有30%~40%來自區域輸送。京津冀地區人口密度大,煤炭消耗量大,其中河北省鋼產量全國第一,京津冀地區各種污染物的排放是全國平均水平的4倍左右。與河北省和天津市相比,近些年來北京市加大了高能耗、高污染產業的淘汰力度,污染物排放量逐漸減少,北京之所以發生嚴重的霧霾天氣,與周邊地區的污染物區域傳輸相關。
第五,氣象條件是北京霧霾形成的直接原因??諝饬鲃有圆?、逆溫、濕度大等氣象因素,加上北京地區三面環山的“簸箕”地形,導致污染物持續積累,形成持續性霧霾??諝饬鲃有圆畈焕谖廴疚锏臄U散;逆溫現象導致大氣垂直擴散能力差,尤其在冬天地面溫度低,高空溫度高,污染物被擠壓在地面區域,濃度不斷增加;空氣濕度大,有利于污染物中的顆粒物吸濕增長。另外,北京屬于三面環山的地形,西北方向的冷空氣受山體阻擋的影響不易進入平原地區。不利的氣象條件只是北京發生霧霾和英國發生“倫敦煙霧事件”的外部條件,根本原因還是污染物排放量基數大。
2 倫敦霧霾治理的經驗
從1950年到2000年倫敦霧霾治理過程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準備階段(1953―1960年)。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后的第二年,英國政府于是成立比佛委員會調查煙霧事件,制定應對措施。1956年出臺《清潔空氣法》,調整能源結構、控制機動車數量。在具體的應對措施中,最重要的內容就是劃定煙塵控制區,政府財政補貼居民家用壁爐改造,更換燃料,嚴禁黑煙排放;設立獎懲機制。第二階段是顯著削減階段(1960―1980年)。1968年修改《清潔空氣法》加強煙塵控制;1974年頒布了《污染控制法》限制機動車燃料中硫的含量。擴大煙塵控制區是削減階段最核心的措施,覆蓋率在大倫敦地區已達到90%。第三階段是平穩改善階段(1980―2000年)。這一階段污染控制重點從燃煤轉向機動車污染控制。2003年倫敦政府開始收取“擁堵費”以減少機動車排放污染。同時,政府陸續出臺或修訂了《汽車燃料法》《環境保護法》《污染預防和控制法案》等一系列法案。2000年后相比20世紀50年代,倫敦SO2下降84.2%,黑煙濃度下降47.4%。
從倫敦霧霾治理的經驗來看,倫敦歷經60年的霧霾治理給北京霧霾治理最大的啟示是:霧霾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建立長效機制,倫敦霧霾治理離不開完善的立法、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的轉變,推行煙塵控制區、空氣質量達標、收取“擁堵費”等有效的管理措施。
但是,倫敦治理霧霾也存在其弊端,一是英國走的是傳統工業化“先污染、后治理”之路,成本高、代價大。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理論中存在一個“拐點”,“拐點”之前環境隨著經濟的發展而惡化,“拐點”以后,產業結構轉向以服務業為主,環境又得以改善。北京治理霧霾不能坐等“拐點”的到來,應盡早行動。
二是英國利用處在高端產業鏈的優勢實現了能源進口和污染轉移。從長期看,輸出污染最終導致整個地球和人類的能源環境危機。[1]
3 北京治理霧霾的舉措探究
一是通過調整產業和能源結構帶動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的下降。北京地區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過大是引發霧霾的重要原因,調整產業和能源結構是治理霧霾的可持續發展之道,應避免重復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治理霧霾要處理好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關系,GDP的增長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當然,那種一遇到霧霾就關閉工廠、車輛限行的做法也是不科學的。作為“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北京應明確自己的定位,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提高能耗、環保標準,倒逼產業轉型升級,但是,應嚴禁將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產能轉移給其他區域。英國在“倫敦煙霧事件”后其能源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948年煤炭占總能源消耗的比例高達90%,到1998年下降至17%,而天然氣占比從0上升到了36%。北京應進一步調整能源結構,加大天然氣、煤層氣等清潔能源替代利用量,積極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在農村地區積極實施煤改清潔能源,嚴格控制煤炭消耗總量。
二是通過加強立法推動霧霾治理的法治化。縱觀倫敦霧霾治理的幾十年,一系列法律的出臺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我國現階段防治霧霾的法律法規主要有:《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清潔生產促進法》《環境影響評價法》及省級地方霧霾污染防治法規等。[2]嚴峻的霧霾形勢說明我國還存在相關立法滯后和監管責任落實不到位等問題。治理霧霾要完善立法,嚴格落實各項法律、法規、規章的要求,依法治霾才有可能長治久安。執法人員要加強監管力度,對于重要污染物監測比如電廠脫硫脫硝、企業排污、油品質量等的監管決不放松。
三是推動京津冀地區霧霾治理聯防聯控。區域傳輸是形成北京霧霾天氣的重要原因,區域傳輸導致北京呈現從北向南霧霾逐漸加重的趨勢。形成這一特殊現象與北京地區空氣流動通道的特殊性有關。從氣團運行軌跡來看,北京南部有經由滄州和天津的東南方向輸送通道和經由石家莊和保定的西南方向輸送通道,這兩個輸送通道上的污染源相對較多導致北京南城污染相對較重。北京北部的兩個輸送通道一是經由張家口的西北方向輸送通道,二是經由承德的東北方向輸送通道,這兩個輸送通道的污染源較少。受輸送通道的影響北京有時會出現了南城霧霾、北城藍天的現象。霧霾治理應不再局限于各地區分散應對,跨區域規劃、聯防聯控和協同治理已經成為消除霧霾的有效策略。[3]處在同一個氣候帶上的京津冀地區形成了一個大的污染團,北京治理霧霾離不開京津冀地區區域聯防聯控。應打破現在各自為政的管理制度,成立京津冀地區區域聯防聯控委員會,統籌協調霧霾治理。
四是控制機動車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研究表明,倫敦收取“擁堵費”措施減少了26%的交通擁堵。2003―2006年,PM10、氮氧化物和CO2污染物濃度分別減少了24%、17%和3%。敦在2008年推行了低污染排放區政策,目的是降低機動車的污染排放。北京巨大的機動車保有量其排污量也是巨大的,在完善機動車限行政策的同時可以考慮收取“擁堵費”,既減輕了污染物排放,又緩解了北京城區的交通擁堵問題。同時,加強燃油排放標準控制,淘汰、改造老舊機動車,積極推行新能源汽車。
五是治理霧霾人人有責,需要全民參與。霧霾問題是中國資源、環境、生活消費等全面“透支”的反映,治理霧霾是一項艱巨、復雜的工程,需要全民參與才能保證治霾工程的成功。倡導綠色出行,低碳生活,從小事做起,主動減少個人能源消耗排放,比如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車出行,減少使用家庭小汽車的時間和頻率,夏天空調溫度不要開得太低等。企業要有社會責任感,認真遵守排污標準及各項規定,積極接受環保部門監督。治理霧霾不能僅依靠行政手段,要將環境保護意識上升到社會道德高度,任何破壞環境的企業和個人都應成為公眾譴責與監督的對象。全民參與才能打贏北京霧霾治理的戰爭。
參考文獻:
[1]張孝德.從倫敦到北京中英霧霾治理的比較與反思[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4(2):54.
篇2
[關鍵詞]霧霾天氣 治理辦法 污染源
空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外界環境,空氣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人類的身體健康,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高速發展,以城市化進程的高速發展,以城市為中心的大氣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在一月份以來這種似云非云,似霧非霧,整天都是霧蒙蒙的天氣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就是霧霾天氣,它也是一種很嚴重的大氣污染。
一、霧霾的基本特征
霧霾,顧名思義就是霧和霾。霧是由大量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氣溶膠系統,多出現于秋冬季節,是近地面層空氣中水汽凝結(或凝華)的產物。而霾是由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組成的。比較兩者的成分,霧本身不是污染物,然而由于霧霾主要成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均是污染物,它們與霧氣結合在一起,讓天空瞬間變得灰蒙蒙的,并導致能見度惡化,對人們的正常生活很身體健康都造成了很大的威脅。一般來講,霧和霾的區別主要在于水分含水量的多少,兩者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然而在近些年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一定范圍內的自然地凈化循環不能解決大量污染的排放,這也是城市陰霾天之所以范圍廣、程度深的關鍵所在。
據2011年11月21日《經濟參考報》“環?!卑鍓K報道,環保部有關官員指出,我國大氣污染防控主要有三大污染源---煤、油和基建。一是火電、鋼鐵、水泥行業為主的煤炭消費;二是使用非清潔油品的的機動車輛;三是今年以來“大上快上”的基礎設施建設造成的揚塵。而且有研究稱:上下班高峰期時PM2.5濃度較大,這也表明移動排放源已經成為北京市城市污染重要源頭。除春節因短暫放鞭炮使PM2.5濃度顯著增大外,休假中的北京市細顆粒濃度降到最低,說明人們的活動對細顆粒的主導作用。[2]
二、霧霾天的危害
霧霾天氣不僅對人們的出行造成了極大的影響,而且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國外有研究表明,霧霾天空氣中的有毒顆粒物,是造成心血管疾病、心臟病重要原因,此外,老慢支、肺氣腫、哮喘、支氣管炎、鼻炎、上下呼吸道感染等常見的呼吸道系統疾病,也可能被霧霾天氣急性觸發。霧是由我們看不見的水滴構成的,但是霾是由肉眼看不見的顆粒及飛揚的塵埃物構成的,對身體健康的危害很大。[1]若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每上升10ug/立方米,呼吸系統疾病上升 3.4%,心血管病上升1.4%,每日總死亡率上升1%。
自2012年秋冬季節以來,我國出現了大范圍的霧霾天氣,僅2012年,我國100°E以東地區的平均霧霾日數為16天,較常年偏多7.2天,為1961年以來第4多,而局部地區的霧霾天氣達80天之多。霧霾天氣頻發,已經成為我國近期主要氣象災害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之一,頻繁的霧、霾天氣對交通運輸產生較大影響,并引發多起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傷亡。
三、我國陰霾污染防治對策
霧霾天氣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巨大影響引發了各方面的強烈關注,中國氣象局已建立常規霧霾天氣網絡化監測體系,主要包括能見度、相對濕度、霧霾天氣現象等觀測,這些也是氣象部門基本觀測預報服務重要內容之一,為了加強對霧霾天氣的治理,近些年來氣象局進行了對霧霾有重要影響的大氣氣溶膠的觀測,從而初步形成了業務化的運行保障體系,為更好的檢測霧霾天氣提供了更高的安全可靠度。與此同時各地區紛紛出臺相應措施進行日常業務預報,加強對霧霾天氣成因及治理的研究,這些都為決策提供了有效的預報預警服務。
1)加快研究霧霾成因及相應技術措施的步伐。因為我國對霧霾現象的研究起步較晚,成果不甚顯著,而近年霧霾災害日趨加重,多我們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所以我們必須積極迎戰,決不能坐以待斃。我們要根據各地區的自然環境與條件,分析各類污染源分布、污染物產生、排放和發展趨勢,針對大氣環境中總懸浮顆粒物來源復雜的現狀,分析城市工業煤煙塵、民用煤煙塵、鋼鐵工業塵、燃油飛塵、汽車揚塵、大陸風沙揚塵、生物塵和海風煙塵等污染排放源、排放量、依據大氣自凈規律,分析核算,向大氣定量、定點、定形、定時排放污染物數據及時提出大氣環境問題,并積極研究應對措施,尤其是加快科研步伐,減少污染物排放。[3]
2)加強宣傳教育,進一步提高國民環保意識。雖然我國的環保宣傳力度在逐年加大,但不得不承認,在我們的城市和鄉村,污染物亂排放的現象依然嚴峻,很多人都無視環境保護,或者出于各種困難而得過且過。在這一方面,我們要做到全方位的覆蓋,上至各級官員,下至平民百姓,針對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以期達到理想的效果。
3)必須加大立法執法的力度,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針對這一措施,我們應當借鑒國際上治理霧霾的經驗。英美日德等國都曾出現過嚴重的霧霾現象,在治理方面有著較豐富的經驗,他們除了加大科技研發以減少車輛及工業污染物排放量,控制污染源,更重要的是執行了嚴格的法律規范,在這樣的措施之下,他們也還花費了幾十年的時間才再現碧水藍天。我國正處于發展階段,各方面的法律都在逐步健全之中,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同步實施好環境方面的法律手段,逐步改善環境狀況,為我國的可持續發展事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我們不僅要制定國家統一規范,而且要支持各地方政府依據當地情況積極出臺地方法律法規,做到既統一規范又因地制宜,也同時要求各行業出臺相關標準,敦促行業改革創新,真正做到快速協調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北京市霧霾天氣成因及治理.周濤,汝小龍.華北電力大學 核熱工安全與標準化研究生所,北京102206
[2]霧霾天氣,警惕PM2.5污染.李艷鳴,食品與健康,2012年02期
篇3
關鍵詞霧霾;畜禽養殖;對策。
近期京津冀地區持續近1月的霧霾天氣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靜穩天氣、擴散條件不利是霧霾天氣形成的主要作用因素之一。空氣污染物中的可溶性成分遇到浮塵礦物質凝結核后會迅速包裹,形成混合顆粒,再遇到較大的空氣相對濕度后,顆粒就會很快發生吸濕增長,消光系數增加,空氣能見度降低,隨即發生灰霾事件。有關研究表明,北京市PM2.5約60%來源于機動車燃油、燃煤及工業使用燃料等燃燒過程,23%來源于揚塵,17%來源于溶劑使用及其他“1。惡劣的霧霾天氣條件對畜禽養殖業同樣造成困擾。養殖場主普遍反映,霧霾天氣期間,畜禽多出現食欲不振、呼吸道疾病發生率明顯提高等現象。因此,筆者將從健康養殖角度分析霧霾天氣對養殖業生產的影響,并結合實際生產條件提出了應對措施與建議。
1 霧霾天氣對養殖業的主要影響分析。
霧霾天氣對養殖業的影響主要有大氣化學和微生物學包括以下兩大方面。
1.1加劇舍內空氣環境惡化統計分析指出,冬季北京氣溶膠顆粒物PMl0和PM2.5的主要影響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口】。
而畜禽養殖過程本身會產生氨氣、惡臭、甲烷、氧化亞氮、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污染氣體。靜穩天氣條件不利舍內有害氣體擴散和戶外新鮮空氣交換,將使舍內污染氣體濃度迅速聚集與升高,加劇舍內環境惡化,導致畜禽免疫力降低,危害畜禽健康。對冬季密閉式豬舍(僅中午開窗通風一次)內空氣質量進行監測,結果表明,氨氣、惡臭、空氣中細菌總數和TSP等有害物質分別超出《畜禽環境質量標準》規定的4.7倍、6.5倍、30.2倍和1.6倍。
1.2利于病原微生物傳播空氣中顆粒物是由浮塵礦物質和水分組成的混合體,當微生物附著其上時就為其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繁殖條件,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可能誘發疫病發生。尤其是當粒徑小于2.5 mm時,可直接進入畜禽呼吸道,造成直接感染。除了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外,舍內顆粒物濃度升高也將增加畜禽傳染病的致病風險。據畜禽疾病防疫專家介紹,畜禽傳染病中,有一大類可通過氣溶膠傳播,其中包括豬藍耳病、高熱病等。霧霾天氣造成的畜禽圈舍中PMl0和PM2.5濃度的升高將使特征病毒和病原菌的附著概率進一步增大,使霧霾載體成為畜禽致病菌滋生的溫床與傳播的工具。
2針對霧霾天氣的應對措施。
針對霧霾天氣對畜禽養殖業的影響,建議養殖場戶采取加強通風管理、控制病原微生物及強化綜合生產管理等應對措施。
2.1 加強通風措施管理畜舍的通風換氣是畜舍環境控制的一個重要手段,在密閉的情況下,引進舍外新鮮空氣,排除舍內污濁空氣,有效改善畜舍空氣環境質量。霧霾天氣情況下,由于受靜穩天氣條件影響,不利于污染物擴散,極易造成污染物在畜禽舍內聚集而加劇污染。因此,針對目前規?;B殖模式下相對封閉的畜舍應加強通風管理,通風時段盡可能選擇午間氣溫較高、室外灰霾濃度相對較低的時段。加強通風不僅可促進污染物擴散,同時可迅速帶走空氣中水汽、灰塵和微生物,降低濕度,從而起到抑制霧霾顆粒形成的作用。目前畜禽舍通風方式主要有機械通風和自然通風兩種。
自然通風是利用進、排風口(如門、窗等),依靠風壓和熱壓為動力的通風,無需動力提供,是一種最經濟的通風方式。但是這種通風方式僅適用于相對開放型畜舍及空氣流動性好的天氣情況,霧霾天氣時不適用。
機械通風可分為負壓通風、正壓通風和聯合通風。即通過機械壓力實現舍內外空氣的流動交換。機械通風效果很好,但易出現通風死角等弊端。因此在選擇通風方式或安裝通風設備時應盡可減少通風死角。
另外,目前為減少對養殖生產對勞動力依賴,畜禽舍自動環境控制技術日趨成熟,并在現代大型種禽養殖場中得到廣泛應用。自動控制技術通常以舍內有害氣體濃度、溫度和濕度等環境指標作為控制參數,達到設定限值時及時啟動通風、供暖等設備,實現舍內環境調控,其中通風系統就是自動控制的1個重要內容。自動控制技術優點是控制效果好,缺點是前期投資成本高,應用受限。
通風效果直接取決于通風量和風速,根據《畜禽舍縱向通風系統設計規程》(GB/T 26623—201 1)和《規模豬場環境參數及環境管理》(GB/T 17824.3—2008)的規定與要求,各類畜舍通風量和風速可參考表1執行,使舍內環境達到《畜禽環境質量標準》(NY/T 388—1999)要求。
2.2控制病原微生物傳播針對霧霾天氣畜禽舍內病原微生物濃度升高問題,應增加舍內預防性空氣消毒頻率,并特別注意對病原污染畜禽舍及幼畜雛禽舍的空氣進行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物理消毒法和化學消毒法,使用化學消毒時應主要采用液體消毒或蒸汽消毒,避免消毒粉劑二次污染。
其次,應密切關注畜禽疾病發病情況,對出現病情或發病征兆的畜禽圈舍進行隨時消毒,及時殺滅從患病動物體內排出的病原體。消毒的對象包括患病動物所在的房舍、隔離場所以及被患病動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和可能污染的一切場所、籠具等。在解除疫病隔離和封鎖前,進行定期的多次清毒。
再次,應及時清理畜禽糞尿,在霧霾天氣發生期間增加糞尿清掃頻率。畜禽糞便排泄到清掃之前,隨著表面干燥和空氣流動,糞便中攜帶的病原微生物黏附于顆粒物,易形成氣溶膠,增加舍內致病微生物濃度。因此,霧霾天氣條件下,應進一步縮短畜禽排泄物攜帶病原微生物在舍內的滯留時間,降低病原微生物通過氣溶膠傳播的風險。
2.3加強綜合環境管理針對霧霾天氣的危害,在條件許可情況下,還可采取必要的輔助環境管理措施,減少畜禽圈舍內顆粒物濃度偏高對畜禽養殖的影響。這些輔助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關注舍內空氣濕度,針對霧和霾的不同濕度特性采取相應的舍內濕度調節措施,例如冬季灰霾干燥時可選用熱噴霧等措施,減少濕度因素對畜禽健康的不利影響;二是在霧霾天氣發生時,在幼畜雛禽舍等敏感圈舍采用應急空氣凈化裝置,加強除塵、除濕等;三是在養殖場區內盡量減少人為活動造成的揚塵和顆粒物排放,例如減少干料和粉料的飼喂、防控發酵床養殖墊料表面揚塵等。
3結語。
北京的霧霾天氣與北京城區大氣污染物的局地排放及周邊津、冀、晉、蒙及魯的區域環境影響效應有關,霧霾天氣及相關大氣污染的治理仍需要長期努力。在畜禽養殖業除了加強對養殖企業應對霧霾天氣的生產技術指導外,還應積極探索養殖業氣溶膠和大氣污染物的減排技術措施,促進區域大氣污染的協同治理。
參考文獻。
【l】周濤,汝小龍。北京市霧互天氣成因及治理措施研究。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12一16.
篇4
關鍵詞:霧霾治理;緊湊城市;節點城市;軌道交通;治理工業污染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連日來,我國中東部多個地區被濃重的霧霾所籠罩,北京、天津、鄭州、南通等地,空氣污染指數嚴重超標,北京城區PM2.5值一度逼近1000。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因為空氣質量的惡化,陰霾天氣現象出現增多,危害加重。中國不少地區把陰霾天氣現象并入霧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
一、減少機動車尾氣排放
基于城市規劃設計的角度,為了減少汽車使用量,我們可以借鑒一些國外城市在這方面的成功方法。從根源上減少機動車尾氣污染。
(一)措施一:在城市設計方法層面,“緊湊城市”(Compact CITY)的概念,提倡基于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車使用基礎上的緊湊型城市發展模式。緊湊的建設方式使得城市里兩點之前的距離縮短,這顯然會有效減少汽車使用量,也使得在城市生活工作的效率加快,由于緊湊城市會使得城市面積減少,這可以有效的降低城市基礎建設和維護的開資,節約能源。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城市設計方式。
(二)措施二:依據英國“都市村莊”的理論觀點,節點式開發(或者步行屋ped-shed),可以使居民更少地依賴于私人小汽車的使用,并使城市成為更吸引人生活的地區。節點或步行屋可以成為城市的組件,在其中,節點由公共汽車/電車/火車站以及商店、學校、游戲場或公園組成,圍繞著每一個節點的5分鐘步行距離或500米為半徑布置居住區。這種模式的結果就是把居住環境建設成相對高密度和符合人的尺度(建筑物不超過3~4層),以維持商店、公共交通、學校和娛樂設施等。應運用城市設計的方法進行布局規劃,以使城市公共空間的使用能很好地與這些土地使用緊密結合在一起。運用這一方式,可以通過步行交通的使用來增加與這些節點的聯系,由此鼓勵較少地依賴私人小汽車,尤其是短距離的出行。
(三)措施三:日本對于減少城市污染也有著自己獨到有效的處理防治措施,日本東京被譽為“軌道上的城市”,采用以軌道系統為基礎交通來發展城市
東京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東京交通圈涉及的一都三縣1.3萬多平方公里,人口3200多萬人。目前,在整個東京都市圈范圍里,軌道交通構成了城市公公交通的骨架體系,特別是在鏈接市區與郊區的放射線發面上,更是占據主導地位。東京大都市圈現有280多公里地鐵線,鐵路近3000公里。軌道交通系統每天運送旅客3000萬人次,擔當了東京全部客運量的86%。在早高峰時的市中心區,有91%的人乘坐軌道交通工具,而小汽車僅為6%。
相比之下,北京市郊區總面積16411平方公路,人口2069.3萬,北京軌道交通總長度456千米,有17條線路,日平均運輸乘客1000萬,這僅僅相當于東京軌道運輸量的1/3。其運輸量僅僅占日總運輸量的22%,遠遠低于東京的91%,而且點與點之間都是有多條線路到達,比起北京地鐵的單線路到達的效率要高很多。還有,大量的依靠小汽車,公共汽車運輸降低了能量利用率,也會產生更多的汽車排放污染,對城市的環境產生極大的影響。
通過對比,能夠清楚的得出結論,大力發展軌道交通系統將是城市規劃角度降低減少汽車尾氣排放、治理霧霾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
二、降低工業生產污染
造成霧霾天氣排在第一位的殺手是工業污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這三項是霧霾的主要組成,污染源排放量大是造成本次嚴重污染的根本原因?!爸囟任廴尽钡貐^幾乎都是大中型城市
(一)措施一:城市規劃建設中為了治理工業污染,建立生態工業區產業鏈生產模式將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措施。在工業集中地區積極發展生態工業,把具有原材料供應關系的工廠放在一起,使上游企業的廢物成為下游企業的原料,延長生產鏈條,做到廢物產生量最小,實現“零排放”,并建設生態工業區,實現區域或企業群的資源最有效利用。
(二)措施二:推進循環利用的政策。我們需要讓“零排放“的思想逐漸在企業中形成共識,即通過各工業部門間有效和有組織的合作來將資源和能源轉化,從而把產生的廢物和對環境的負荷減到最低限度。
三、總結
霧霾天氣危害深遠,我們不能把環境問題留給后代。要徹底治理霧霾,還我們朗朗晴空,我們任重道遠;吸取發達國家的經驗教訓,根據我國區域特性,選擇適合的途徑推進城市可持續規劃方式:發展緊湊城市;發展節點城市;建設軌道交通系統;工業污染集中處理;循環利用。只要我們選對了方向努力,我們的城市未來是將會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環境和諧優美,生態平衡的可持續化城市。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霧霾 成因 危害 措施
霧霾天氣是一種空氣質量嚴重惡化的產物,是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顆粒大量積聚,特別是PM2.5、PM10、SO2、NO2等主要污染物含量劇增,在大氣空間內造成能見度模糊的一種天氣現象。2014 年1月4日,國家減災辦、民政部通報2013 年自然災害時,首次將霧霾天氣納入。從此霧霾已經從一種氣象天氣上升為具有污染危害的環境問題。
1 霧霾的成因和危害
在這場遍及全國的霧霾中,北京污染尤甚。北京地區的重污染是不利氣象條件和區域性污染共同造成。北京地區氣壓低、濕度大、風速小,逆溫狀況嚴重,氣象條件不利于污染物擴散,造成了PM2.5濃度的較快積累。除不利的天氣條件外,區域性污染也加重了北京地區的污染狀況,當華北地區為持續性的偏南風,污染物向北擴散,對北京地區的PM2.5濃度也有加重作用。而排煙濕度大是形成霧霾的首要原因。霧霾這種災害性天氣,能夠造成空氣質量下降,影響生態環境,對人類健康、交通安全、供電系統及農業生產等均產生危害[1]。
2 市府的應對措施
2013年1月召開的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國家環保部部長周生賢表示,正考慮成立由環保部牽頭、相關部門與區域內各省級政府參加的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領導小組,以解決京津冀、長三角等跨省區域空氣污染問題。同時,北京推出四大舉措。
2.1 啟動《北京市重污染日應急方案》
2013年1月1日起,北京開始按照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監測和評價空氣質量,同時宣布實施《重污染日應急方案》。其中,在一次10~15日的霧霾天氣過程中,西南、東南地區啟動了應急方案中的最高等級“極重污染日”應急方案,30%的公車停駛,58家污染企業停產。
2.2 將大氣污染防治立法提上日程
2013年1月19日,《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送審稿)面向社會征求意見,對比2000年的《北京市實施的〈大氣污染防治法〉》辦法,這是北京首次將針對大氣污染防治的立法提上日程。根據該“草案”,當大氣受到嚴重污染、可能危害人體健康和安全時,北京市政府可以采取強制性應急措施,包括責令排污單位停產、部分停產,部分機動車停駛等。
2.3 在全國率先實施國五排放標準
經國務院批準,自2013年2月1日起,北京在全國率先執行第五階段機動車排放標準(京V排放標準),自3月1日起,不符合京V排放標準的車輛將不能在京銷售和注冊登記。據了解,實施京V排放標準后,輕型汽油車、重型柴油車單車氮氧化物排放均將下降43%左右,同時PM2.5也同步削減。
2.4 嚴重污染時增市政清掃頻次
北京市政市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嚴重污染日(300500)發生時,增加清掃保潔作業頻次2次以上。此外,各責任單位在接到預警后,要按照重污染天氣道路揚塵污染控制應急實施程序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加強對本責任區內的道路沖刷、道路灑水壓塵、道路清洗和道路機掃作業。
2.5 200部機動車備勤早高峰
市交通委統籌部署霧霾天氣周一早高峰的交通保障措施,軌道交通運營企業隨時做好加開臨時列車的準備;公交客運企業將在重點時間、重點線路上配備充足運力。為確保周一早高峰市民正常出行,公交客運企業還將適時調整運營時間。京通、京藏、京開、京港澳等進城方向和長安街、二三四環等重點公交線路,采取增加機動運力的運營調度措施。同時,200部機動車隨時根據客流情況投入運營。地鐵運營單位將做好隨時加開臨時列車的準備,確保周一早高峰市民順利乘坐地鐵出行。
2.6 學校停止戶外鍛煉
在北京市氣象臺發出史上首個霾橙色預警下,市教委緊急啟動應急預案,要求處于極重污染區域的中小學停止學生戶外鍛煉活動,各區縣教委也在第一時間將通知轉發給各中小學。部分中小學升旗儀式和體育課將改在室內進行。按照市教委要求,位于通州、密云、大興、門頭溝和房山五個極重污染區域的中小學校,停止學生戶外鍛煉活動,將體育課安排在室內進行。
2.7 嚴查施工揚塵及道路遺撒
按照《北京市重污染日應急方案》的要求,市城管執法局立即啟動相關工作機制,重點加大施工降塵、道路遺撒及露天燒烤、露天焚燒等違法行為專項整治力度。同時,要求各級城管執法機關對轄區工地進行檢查,督促施工單位加強管理,切實加強工地、道路揚塵污染控制。2013年1月12日至13日,城管熱線受理運輸車輛遺撒和施工揚塵共計24件,與之前兩天舉報量36件相比下降33.3%,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6%。
3 部分發達國家治理霧霾的經驗借鑒
英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在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也產生了嚴重的空氣污染事件。如1952年12月5日至10日,倫敦發生了“倫敦煙霧事件”。 僅12月5日到8日這4天里,倫敦市死亡人數就高達4000人;9日之后的兩個月內,又有近8000人死于呼吸系統疾病。但是,這些國家現在都是世界著名的生態文明國家,其做法與經驗值得正在努力建設生態文明的我國特別是北京市借鑒。
3.1 施行新的法規規范
英國1956年出臺了首部空氣污染防治法案――《清潔空氣法案》,要求城鎮使用無煙燃料、推廣電和天然氣,冬季采取集中供暖,發電廠和重工業設施被遷至郊外等。1974年英國出臺了《控制公害法》,囊括了從空氣到土地和水域的保護條款。2005年1月1日起,歐盟實施了“空氣清潔與行動計劃”,限制釋放顆粒物,例如車輛限行、限速、工業設備限制運轉等,并設立“環保區域”,德國超過40個城市設立了“環保區域”,只允許符合環保標準的車輛駛入;歐盟對汽車尾氣排放設定了嚴格標準,分別于2005年、2008年和2013年實施了“歐4”、“歐5”和“歐6”標準,對機動車實行嚴格的排放標準。2013年歐盟開始執行《工業排放指令》,嚴格大型鍋爐和工業設施排放標準,柴油發動機必須配備微粒過濾器。2003年日本東京立法要求汽車要加裝過濾器,并禁止柴油發動機汽車駛入東京。
3.2 發揮稅費調節作用
歐盟要求其成員國2012年空氣不達標的天數不能超過35天,不然將面臨4.5億美元的巨額罰款。2003年,倫敦市政府對進入市中心的私家車征收“擁堵費”,并將此筆收入用來改善公交系統發展。德國于2007年立法補貼安裝微粒過濾裝置的柴油發動機汽車,并對未安裝過濾裝置的車輛征收附加費。英國政府要求從2016年開始,所有新建住宅都必須是“零排放”,此類環保住宅將享受免繳印花稅的政策優惠;政府還制定了推廣太陽能的計劃,補貼屋頂安裝太陽能電池板。
3.3 積極促進綠色發展
倫敦將擴建綠地作為治理大氣污染的重要手段,雖然倫敦人口稠密,但人均綠化面積達24平方米,城市還建有大型環形綠化帶;即使在寸土寸金的倫敦市中心,也仍舊保留著海德公園以及詹姆斯公園等大片綠地。1989年倫敦正式關停被認為是英國工業時代象征的英國最大發電站―― 巴特西發電站。2007年2月,倫敦宣布環保規劃,計劃在20年內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60%,把倫敦建成全球最環保的城市。2007年9月,英國政府宣布將在全國建設10個生態鎮。同年11月,英國政府宣布將對所有房屋節能程度選行“綠色評級”,以提高房屋能源利用率和減少排放。
3.4 引導全社會共建生態文明
自2005年1月1日起,歐盟對可吸入顆粒物(PM 10)上限作出嚴格限制,規定空氣中PM 10年均濃度不得高于40μg/m3,日均濃度超過50μg/m3的天數不得超過35天。一旦濃度超標,歐盟成員國均有義務啟動自己的“空氣清潔與行動計劃”。德國還采取了呼吁民眾節能減排、使用節能家電、多搭乘公共交通以及騎車出行等“軟措施”。德國民眾認為減少排放人人有責,樹立了較強的環保意識,如工廠自覺減少排污,農戶借力生態農業,優化飼養種植方法,居民生活多使用可再生能源等。
4 結語
北京市在治理空氣污染方面已經采取了非常積極的措施,也有了較大的成效。但是,對于快速發展的我國,還沒有完全治理住這個環境污染問題。在以后的發展中,我們應更多的借鑒其他發達國家的成功治理經驗,加強立法,提高全民的環保意識,倡導大家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為北京的藍天共同努力,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 孫鵬鵬,周浩.亮霧霾天氣的危害及其應對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3(23):245-246.
[2] 王守強.霧霾的成因危害及防護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2(10):163-164.
篇6
關鍵詞:霧霾;除塵;噴霧;噴嘴
中圖分類號:TU8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0000803
1 引言
隨著現代工業、交通運輸、城市現代化建設等加速發展,工業設備、交通運輸設備、建筑施工揚塵等污染物的排放量日趨增大,我國城市霧霾天氣越來越嚴重。大氣環境質量重度污染會造成人群呼吸系統疾病頻發、視程障礙,甚至引發交通事故,對農作物生長以及輸變電設備等產生嚴重影響[1,2]。霧霾的治理引起了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相應地降霾除塵噴霧技術日漸發展起來。
筆者將就當前的降霾治理裝置的研發進行綜合分析,并進一步探討已有噴霧技術在降塵方面的治理應用,總結降塵噴霧裝置的關鍵構件―噴嘴的設計原理與要點,為霧霾治理裝置的設計研發開啟思路。
3 降霾除塵技術的研發現狀
3.1 霧霾的形成
霧霾是一種天氣現象,是霧和霾的混合物。
霧是由大量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氣溶膠系統[3],當大氣中因懸浮的水汽凝結導致能見度低于1 km時,氣象學稱這種天氣現象為霧[4]。霧產生的條件[1]:低空濕度大,空氣接近飽和;大氣層很穩定,風速小,低空水汽不向周圍擴散;存在冷卻條件。
霾是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導致的大氣混濁,當水平能見度小于10.0 km時,這種非水性形成物組成的氣溶膠系統造成的視程障礙稱為霾或灰霾[1,5]。霾產生的條件[1]:控制當地的氣團性質穩定;空氣中存在大量灰塵、硫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細小霾粒子使大氣混濁。
2.2 噴霧降霾與除塵技術
2.2.1 噴霧降霾技術
由霧霾產生條件可知,對于霧霾防控主要是減少大氣中的霾粒子。首先必須從污染源頭上控制,其次是對污染物進行穩定化治理[1]。一方面,我國正在進行更為嚴格的污染源控制;另一方面,針對霧霾治理裝置的研發工作開始起步。
浙江大學俞紹才教授[6]首次提出噴水地球工程方法清除空氣污染來解決中國城市的霧霾問題,建議通過安裝高空噴水裝置向大氣噴水以遏制霧霾,達到清污效果。湖北嘉灃環??萍加邢薰靖鶕⒘5碾姵辆厶匦?,研究出一種降霾節水的新技術[7],使含有水蒸氣與霧霾顆粒的空氣通過電場,在庫侖力的作用下移動吸附,最終實現回收水蒸氣及凈化空氣的目的。孫文婧[8]研發一類治霾照明一體化裝置,可根據PM2.5實時監測值自動啟動球狀水霧噴灑,在街道兩側實現照明和治霾的綜合功能。文獻[9]介紹了一類磁化水高壓噴霧除塵技術,將高壓噴霧除塵與磁化水技術相結合,可明顯提高普通噴霧對粉塵的去除效率,對于治理城市PM2.5污染、減少霧霾具有現實意義。
2.2.2 噴霧除塵技術
結合工業生產需求等,噴霧技術在除塵方面具有經濟、簡便、實用等優點,已得到廣泛應用,相關噴霧除塵裝置的研發將為霧霾治理提供重要參考。
在煤礦防塵研究中,段軍等[10]指出水噴霧防塵技術在同類綜合除塵方法中效果較顯著;曹紹龍[11]指出高壓噴霧除塵技術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降塵技術, 有著廣泛的發展空間。孫新峰[12]將我國當前煤礦噴霧防塵技術的應用形式分為兩種:一種是在煤礦開采的機械上安裝噴霧裝置;另一種是利用多個噴霧器對粉塵含量比較大的地區進行噴霧處理,其噴頭之間形成的水幕凈化風流可使粉塵沉降。文獻[13]實現了液壓支架和放煤口自動噴霧控制粉塵功能,總粉塵降塵率達85%左右,呼吸塵降塵率達60%~70%。
在建筑施工降塵研究中,吳前昌[14]研發了一種高空噴淋降塵系統,將若干噴頭附著于塔式起重機,依靠塔吊旋轉使霧狀噴淋降塵面覆蓋整個塔吊旋轉半徑范圍,可對空氣中揚塵重點部位進行加強型噴霧灑水降塵。劉洋等[15]介紹了應用于建筑工地的一種同類型高空噴霧降塵裝置:利用建筑工地的塔機固定噴桿與噴嘴,通過塔機的回轉噴灑達到大面積噴霧降塵效果。
另外,張秋林等[16]研發的一種噴霧除塵裝置設置在鋼廠原燃料轉運堆放區域揚塵點上方,能夠顯著減少揚塵,改善工作環境。
3 噴霧裝置噴嘴的設計原理
噴霧技術對于城市霧霾治理是一類可行的方法,但針對霧霾治理裝置的研發工作尚處于起步階段,調研現有的噴霧裝置設計,特別是其關鍵構件―噴嘴的設計對于霧霾治理裝置的研發很有必要。噴嘴按其霧化原理及結構特點可分為:壓力噴嘴、超聲噴嘴、靜電噴嘴、兩相流噴嘴、旋轉噴嘴等[17]。
3.1 壓力噴嘴
壓力式細霧噴嘴是將噴嘴內的壓力轉化為液體的動能,通過氣液之間的強烈作用實現液體的霧化。陳斌等[18]對單相霧化噴嘴進行了試驗研究,詳細討論了壓力對霧化效果的影響。劉乃玲等[19]具體研究了壓力式細霧噴嘴的霧化特性,分析了影響霧化顆粒物平均直徑分布的影響參數,并利用因次分析得到了噴嘴霧化準則的關系式。
3.2 超噴嘴
超聲霧化技術是利用超聲波霧化器激發高度密集的亞微米級霧,可在很低的液體傳輸速率下獲得相對高的霧化質量。文獻[20]介紹超聲霧化技術是一種高效、節能、低成本的除塵技術。張小艷等[21]對水的超聲霧化技術進行了試驗研究,驗證了超聲霧化形成的微細水霧有利于呼吸性粉塵的捕集。
3.3 靜電噴嘴
靜電噴嘴是一種依靠電壓力促進流體變形、破碎和霧化的噴嘴。孟祥金等[22]介紹了氣力式靜電噴頭具有噴霧效果好、可靠性高的特點。袁穎等[23]分析了影響荷電水霧除塵器除塵效率的主要因素,明確地表達了過濾風速、噴霧量以及霧滴荷質比對除塵效率的貢獻情況。郭軍團等[24]綜述了荷電水霧技術的荷電方式與應用現狀,指出利用荷電水霧治理PM2.5顆粒物將具有更好的效果。
3.4 兩相流噴嘴
兩相流噴嘴指利用空氣動力促進射流破碎與霧化的噴頭。陳斌等[18]同時對兩相霧化噴嘴進行了試驗研究,得出了氣液兩相壓力對霧化粒子尺寸和流量的影響,并分析得到最佳的兩相壓力配比。徐方等[25]結合細水霧滅火要求和氣泡霧化技術特點,研制了新型氣泡霧化細水霧噴頭,并進行了噴頭流量特性的試驗研究,確定了流量與壓力和氣液質量比之間的變化規律。
3.5 旋轉噴嘴
旋轉噴嘴是利用離心作用和反作用力的推動使液體均勻地向四周散布。劉偉[26]研制出新型自旋轉噴霧噴頭,可使霧粒細密,噴射距離遠,有效改善除塵效果。朱興業等[27]通過仿真方式對組合旋轉式射流噴頭噴灑均勻性進行了分析,并指出噴灑系統布置的最佳組合間距。
4 噴霧裝置噴嘴的設計要點
噴嘴設計的核心是內流道設計,包括噴嘴腔內的流動和腔外射流破碎的流動[28]。因此,工作壓力與流量、水霧粒徑分布等特征參數對細水霧噴頭的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4.1 工作壓力與流量
通常認為在噴嘴出口孔徑一定的條件下,只有提高工作壓力才會使流量增加[28]。Sayinci[29]確定了不同噴嘴類型、噴霧壓力、噴嘴孔尺寸對流量系數的影響。張小艷等[21]研究了不同噴霧流量下的霧化特性,指出水量在一定范圍內增加時,霧滴數量明顯增加,但超過一定值時,水量的增加將阻礙霧化程度的提高。郭軍團等[24]指出在保證小液滴比例不減小的條件下,應盡可能增加噴霧流量。
4.2 水霧粒徑分布
王立軍等[30]研究指出對于任何噴頭,提高噴霧壓力都可使霧滴直徑減??;在相同噴霧量、相同壓力和相同霧錐角的情況下,空心錐霧噴頭產生的霧滴一般要比扁扇噴頭產生的霧滴小;噴霧量小的噴嘴產生的霧滴比噴霧量大的噴嘴小。劉乃玲等[19]分析指出水霧粒徑分布主要受噴孔直徑、噴霧壓力、液體的表面張力系數、空氣的密度、液體的粘性系數、液體的密度等參數的影響。
5 結論與展望
面對當前嚴峻的環境形勢,噴霧降霾除塵技術對于城市霧霾治理是一類可行的方法,開發相關噴霧裝置以有效緩解霧霾危害勢在必行。在此梳理了近年來關于除塵噴霧裝置的研發現狀,總結了噴霧噴嘴的設計要點,希望對于降霾除塵噴霧裝置的研發帶來更多的了解和啟發。
參考文獻:
[1]
張軍英, 王興峰. 霧霾的產生機理及防治對策措施研究[J]. 環境科學與管理, 2013, 38(10):157~159(165).
[2]孫文君, 曹 寧, 李 群, 等. 基于霧霾影響因子對綠色宜居環境的設計研究[J]. 綠色科技, 2017(1):49~51.
[3]姚麗華. 氣象學[M]. 北京: 中國林業出版社, 1992.
[4]中國氣象局. 地面氣象觀測規范[M]. 北京:氣象出版社, 2003.
[5]王潤清. 霧霾天氣氣象學定義及預防措施[J]. 現代農業科技, 2012(7):44.
[6]Yu Shaocai. Water spray geoengineering to clean air pollution for mitigating haze in China’s cities [J].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 2014, 12(1):109~116.
[7]陳 遠.降霾節水有了新技術[J]. 化工管理,2013(9):69.
[8]孫文婧.治霾照明一體化裝置:CN203940330U[P]. 2014-11-12.
[9]何 淼,劉勝強, 曾毅夫, 等. 磁化水高壓噴霧除塵技術治理城市PM2.5[J]. 中國環保產業, 2015(11):24~27.
[10]段 軍,王炳方,王光武.水噴霧防塵技術在水峪礦的研究與應用[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5(8):152~154.
[11]曹紹龍.高壓噴霧除塵技術及其應用[J].陜西煤炭,2008(1):96~97.
[12]孫新鋒.煤礦綜采工作面防塵技術現狀與發展[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5(7):49~50.
[13] 張頂立,張延松.我國綜采放頂煤粉塵控制技術的研究與發展[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1997,7(2):34~39.
[14]吳前昌.基于塔吊高空噴淋降塵系統設計與施工技術[J].建筑安全,2015(12):10~13.
[15]劉 洋,李 靜.建筑工地除塵裝置的設計分析[J].建設機械技術與管理,2012(9):105~108.
[16]張秋林, 芳, 何益先,等.一種噴霧除塵裝置:CN105107313A[P].2015-12-02.
[17]. 噴霧學[M].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5.
[18]陳 斌, 郭烈錦, 張西民, 等. 噴嘴霧化特性實驗研究[J]. 工程熱物理學報, 2001, 22(2):237~240.
[19]劉乃玲, 張 旭. 壓力式細霧噴嘴霧化特性的研究[J]. 同濟大學學報, 2005, 33(12):1677~1679 (1684).
[20]徐立成, 孫和平. 超聲霧化抑塵器及其應用[J] . 工業安全與防塵, 1995,(5):13~15.
[21]張小艷, 郭 強, 李 全. 微細水霧除塵技術的實驗研究[J]. 環境污染與防治, 2003, 25(4): 234~236.
[22]孟祥金, 賈首星, 湯智輝,等. 氣力式靜電噴頭的研究及現狀淺析[J]. 新疆農機化, 2009(3):15~18.
[23]袁 穎,王京剛,吳 琨. 荷電水霧除塵器捕塵效率的實驗研究[J].環境污染與防治,2005, 27(1):12~14.
[24]郭軍團, 曾毅夫, 葉明強, 等. 荷電水霧技術對城市PM2.5的治理[J]. 中國環保產業,2015(12):24~27.
[25]徐 方, 魏 東, 梁 強. 氣泡霧化細水霧噴頭的研制及其流量特性[J]. 消防科學與技術, 2010,29(7):588~593.
[26]劉 偉. 煤礦降塵用新型自旋轉噴霧噴頭的研制[J] .礦山機械, 2006, 34(3):32~33.
[27]朱興業, 劉俊萍, 袁壽其.旋轉式射流噴頭結構參數及組合間距對噴灑均勻性的影響[J].農業工程學報,2013, 29(6):66~72.
[28]吳曉偉,劉東岳,吳一紅. 高壓細水霧噴頭的特征參數分析及設計要點[J]. 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 2005(12):16~18.
篇7
近期灰霾持續盤踞我國北京等地,受影響面積多達一萬多平方公里?;姻蔡鞖獠粌H會導致很多航班的延誤,更會引發呼吸道等重大疾病,損害人民的身體健康?;姻蔡鞖獾男纬桑倘慌c城市的自然地理等因素緊密相關,但其危害性的形成卻是由于空氣中包含大量汽車尾氣、企業廢氣等有害物質所致。為此,北京等地采取了嚴查違禁車輛上路、停駛部分公車等措施,但是效果均不太明顯。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坦承:煉油企業確是霧霾天氣的直接責任者之一,中石化、中石油等石油企業也因成品油含硫量太高而成為眾矢之的,但這并非因油企質量不達標,而是我國成品油的法定環保標準不夠。
由于灰霾天氣持續存在,很多市民都試圖通過購置室內空氣凈化器等設備、出門佩戴口罩等方式予以防范,但是實際上在城市灰霾天氣中,任何人都無法真正地置身事外。因此,如何依法治理灰霾已經成為關系到民生幸福的重要法制課題。在我看來,治理灰霾的法治之道無非“治標”與“治本”兩種方法,前者較后者更為直接,而后者才是改善灰霾等環境問題的根本,治理北、上、廣等中心城市的灰霾則需要更為獨特的法治方略。
首先,治理灰霾的直接方法是提高環境保護的管制標準。據北京市環保局大氣處處長于建華介紹,影響北京霧霾天氣的主要因素,機動車占22.2%,燃煤占16.7%,揚塵占16.3%,工業占15.7%。由此可見,提高汽油等燃料的環保管制標準,是治理灰霾最為直接的方略。當然,此種方略的實施,可能會因企業轉嫁環境治理成本而導致汽車行駛成本的增加,還需克服某些行政部門對央企的“父愛主義傾向”,并非可以一蹴而就。但不論阻力有多大,這都是我國政府治理灰霾的必由之路。
第二,治理灰霾的根本方略是轉變經濟增長的傳統模式。林毅夫教授認為:“發展中國家稟賦結構的關鍵特征是:自然資源或非熟練工人相對豐裕,人力資本和物質資本相對稀缺。在缺乏人力資本和物質資本而富有非熟練工人或自然資源的發展中國家,只有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在開放、競爭的市場中才有比較優勢。”林教授似乎會比較樂觀地認為,只要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堅持“比較優勢戰略”,就會當然導致經濟總剩余的增加,以及產業結構、企業資產結構的自然升級。而實際上,從中國經濟增長的近況來看,中國經濟似乎已經形成了主要依靠增加勞動力、增加資本投入尤其是擴大政府投資的“路徑依賴”。在很多人眼里,環境破壞和環境污染乃是經濟增長的必然代價。很顯然,如果此種經濟增長模式未能通過“政績考評機制”等法律制度的建設而實現徹底轉型,并被代之以“科技創新為主要動力的經濟增長模式”,則“灰霾”等環境問題無法得到徹底治理。書記曾經指出:“法治也是生產力”,“抓法治就是抓發展”;治理灰霾的根本方略就在于以法治機制促進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徹底轉型。
第三,分散職能與轉移功能是北京治理灰霾的長期措施。相對于其他地區而言,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向來被稱為“國家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承擔著過多過重的社會經濟職能。過度城市化使得北京人口不斷凈增,城市公共資源不堪重負。實際上,如美國首都華盛頓、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等等,均是僅僅承擔政治功能,或者主要承擔政治功能。因此,北京等特大城市要成功地治理灰霾,恐怕還不能僅僅局限于前文所提的“治標”、“治本”方略,更需著眼于“分散城市職能”與“轉移城市功能”,尋求改善城市環境的法治方略。
篇8
隨著霧霾大面積的出現和擴散,不僅在國內成為和討論的話題,也日益為國際所關注和討論。中國的鄰國——例如韓國和日本,就常把本國出現的霧霾天氣歸咎于中國,連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也認為中國的霧霾“漂洋過?!蔽廴玖嗣绹km然并沒有過硬的證據證明這些國家本土出現的霧霾是受到了中國霧霾影響,到目前為止也尚未出現霧霾外交問題,但如果中國的霧霾天氣繼續惡化,不排除它會成為一個周邊的公共外交問題。
還值得一提的是, 最近一、兩年來,中國社會出現了一股移民潮,很多富人都在忙著移民或準備移民。雖然移民有復雜的因素,但污染嚴重、環境惡化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而且在富人和中產階層的移民考量中越來越占據主要成分。污染又主要與霧霾有關。若說水污染了,人們還可以出錢購買干凈的水,空氣污染除了逃避外,幾乎束手無策,霧霾不會因為你是富豪或達官貴人,就不會來“造訪”。
所以,在人們追求高品質生活質量的情況下,有錢或有條件的人移民他國,逃離霧霾。改革開放如果因霧霾問題而導致很多富人和精英移民,確實是有些得不償失。故而,對霧霾必須把它作為一個影響國家發展和國際形象的問題去處理,下決心在若干年內初步扭轉大氣污染惡化趨勢。換言之,治理霧霾要有政治決心。
從這個角度看,我對北京市長和河北省長這兩個地方官員前不久在防止大氣污染一事上“提頭來見”及“就地免職”的表態持贊賞態度,治理大氣污染就應該也必須有這樣的決心。有了如此決心和認識,再施以恰當的措施,以霧霾為典型的大氣污染可望得到緩解。
今日中國出現的嚴重霧霾天氣,很大程度上是被地區利益綁架所致,所以對這一問題需要政治決斷。從理念上講,人們不是不清楚“先發展后治理”老路的危害性,但之所以我們一再重走這條道路,難以自拔,根子就在于地區競爭中被利益綁架。
以汽車產業為例,鼎盛時期,中國大概除了等少數地方外,絕大多數省市都有自己的汽車企業,有的還不止一個。汽車需要耗費鋼鐵,煉鋼鐵本身就污染環境,而用鋼鐵生產出來的汽車又制造廢氣。但對多數地方而言,汽車能夠拉動GDP,所以不管有沒有條件,都要把汽車作為本地的支柱產業。如今,中國的汽車產能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和消費國,這一情形也作為我們的一項社會發展成就而大肆宣揚。
汽車工業是不是需要大力發展,為了環境是否可以剝奪人們買車的權利,可以討論,然而,中國對汽車社會的到來,顯然沒有做好一系列相應的準備,包括道路建設、規則意識、汽車的工藝改造等。類似的產業還有很多,以致環顧周圍,目之所及都是源源不斷的污染:冒著黑煙的工業園區、塵土飛揚的建筑工地、噴著尾氣排著一字長蛇陣的汽車,這些看得見的、粗放的、高能耗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制造了大量看不見的污染物,把本來還有些浪漫的霧氣變成了可怕的健康殺手。
倫敦長期作為“霧都”,終于在1952年12月釀成了一場嚴重的環境劫難,約1.2萬人直接或間接死于霧霾事故。今天西方國家對環境的重視,與這次事故有直接關系。它觸發了西方國家的環境保護運動和環境立法。以倫敦為例,發誓要摘掉“霧都”帽子,為此展開了一系列治理空氣污染的行動。英國也于1956年推行了《空氣清凈法案》,以后不久又制定了其他清潔生產的法律。
盡管在舊有的發展模式下我們產生了很多環境污染事故,但一些地方政府至今仍沒有從這些環境事故中真正吸取教訓,自覺推動發展模式的轉變,依然在上馬許多高耗能的工業項目。“好”在出現幾次大面積的“霧鎖中國”后,從上到下開始真正體認到環境的可貴及治理污染的重要性。
十以來,僅中央對大氣污染的防治,就作出了多次決策和部署。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指出,打好防治大氣污染的攻堅戰、持久戰,是改善民生的當務之急,是轉方式、調結構的關鍵舉措,也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任務。鑒于大氣污染是長期積累形成的,國務院會議提出要以PM2.5和PM10治理為突破口,抓住能源結構、尾氣排放和揚塵等關鍵環節,不斷推出遠近結合,有利于標本兼治、帶動全局的配套政策措施,以實實在在的成效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造福全體人民。
篇9
自“霧霾月”以來(一月31天中只有5天空氣質量達標),空氣污染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公眾關注和議論的主題。在百度上搜索,“霧霾”搜索的結果達6200萬條之多,“北京霧霾”詞條搜索的結果也有300多萬條。30多年的改革開放創造了“中國經濟奇跡”,與此同時環境污染的積累造成的“厚德載霧,自強不吸”也與“霧都倫敦”、“日本水俁病”、“洛杉磯光霧”一起載入史冊。
這也說不上光榮不光榮,丟臉不丟臉,我們是在重復別人半個多世紀以前工業化走過的道路,我們取得了高速增長工業化的成果,自然也不得不接受嚴重污染的后果,因為我們只關注了學習了別人高速增長的做法和經驗,有意無意地忽視了過度消耗資源必然帶來的環境污染與必然要增加的預防與治理的成本。
環境治理與奧運實踐
如果說一百年前“霧都倫敦”是由于“煤炭”和“無知”造成的,“日本水俁病”和“洛杉磯光霧”是資本家追逐利潤沒有社會責任造成的,那么今年一月份,中國七分之一的面積被霧霾覆蓋的20多天的嚴重后果又是怎么造成的呢?
杜牧在《阿房宮賦》中寫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復哀后人也?!睘榱瞬皇弓h境更加惡化,為了日后的治理,挖掘一下大面積霧霾背后的原因是有必要的。
中國的決策者、政府官員,尤其是北京的官員,對空氣污染的原因和危害性是有深刻認知的。遠的不說,為了申辦、籌備和舉辦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北京搬遷了首鋼,把幾乎所有的燃煤電廠取暖鍋爐全部都改造成燃氣的。北京汽油的標準是國內最高的,完全符合國IV的標準,含硫是國III的十分之一。奧運會開幕前好幾個月就停止了五環內的揚塵較多的工地施工,甚至250公里半徑內排放的大的燃煤電廠也停止了運行。五環內的汽車實行單雙號行駛。所有的這些措施保證了奧運會的良好空氣和環境,而這些措施有些是不可持續的。奧運會一過,臨時措施取消,一切又恢復了往常。
從保證奧運會空氣潔凈的實踐上看,我們不但清楚地知道造成空氣污染的原因是什么,也知道如何控制和有能力去實現控制。不可持續的問題在于,如果現有能源結構不做重大的調整,我們無法支撐保持空氣潔凈的巨大成本。試想一下,五環內沒有建筑工地、汽車長期實行單雙號隔日限行、河北的大電廠都停止運作,誰來承擔這個巨大的經濟成本和社會成本?
不同階段的環保追求
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有不同的能源結構與之相匹配,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經歷了兩次大的能源轉型,第一次由于蒸汽機的發明,能源由薪柴轉向煤炭,并由此引發了工業革命,英國引領了這一次能源轉型,并造就了“日不落帝國”。美國創建了現代石油工業,內燃機與汽車依次造就了石油的時代,并由此造就了歷史上最強大的主導今天世界的大國。曾經兩大超級大國之一的蘇聯也是資源大國和能源生產大國,至今俄羅斯的底氣很大一部分還是來自于其油氣資源。世界正在進入第三次能源轉型期,以天然氣為橋梁的多元低碳能源將逐漸上升為能源的主體。
當下的歐洲有最嚴格的排放標準和環保追求,其能源結構也許代表著未來的方向。曾經能源主體的煤炭今天只占了15%左右的份額,而排放最低的風能太陽能的比重已經超過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
出于對本土資源量和技術能力的考慮,美國一度限制用天然氣發電,很長的歷史時期內,煤電體制是電力的主體,直到近幾年頁巖氣革命導致天然氣價格大幅下降,加上社會低碳意識的普及,氣電的比例直線上升,2012年美國煤電已經跌至40%以下,而氣電比例已接近35%,氣電超過煤電的比例不久將會實現。直接的結果就是美國溫室氣體排放大幅下降,有報道說去年美國減排已經達到京都協議規定的標準。
轉型之路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費國也是第一排放大國,中國的天然氣消費只占一次能源的5%,幾乎是所有國家中最低的,而煤炭比例卻高達70%,也幾乎是所有國家中比例最高的。化石能源是當今世界能源的主體,煤炭、石油、天然氣的平均比例為35%、29%和24%,而中國相應的比例是70%、18%和5%。我們的能源結構是含碳最高能源,與50、60年前世界能源的結構相似。落后的能源結構,快速增長的能源消費必然導致嚴重的空氣污染,“霧霾月”已經清晰無誤地告訴我們,當前的能源結構必須改變。
國內不同城市不同地區間經濟發展很不平衡,能源結構也有很大的差異。北京是能源結構最先進的城市,與相鄰的天津市比較,北京人均天然氣消費大概是后者的三倍,而人均煤炭消費則只是天津的1/5,北京油品的標準也是國內最高的。但是能源結構只是北京的局部改變,終究平衡不了大的能源結構的落后,更改變不了快速增加的能源消費增長。
在京津冀“霧霾月”中,北京并沒有得到幸免,因為空氣是流動的,北京周邊的空氣污染自然會輸入到北京。目前我們不得不接受環境的懲罰――“北京咳”不再是在北京工作的外國人的專有用語了,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也不少染上了“北京咳”。
讓國人和世界震驚的京津冀“霧霾月”是數十年積累的結果,北京500萬輛汽車保有量,天津7000萬噸、河北2.7億噸煤炭年消費量是過去長時間投資建設和積累起來的,只要有適合氣候條件的配合,霧霾就會重來。
篇10
關鍵詞:霧霾;監測;策略
中圖分類號:X8 文獻標識碼: A
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的污染越來越嚴重,許多地區出現了霧霾的天氣,對交通的安全、環境以及居民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對環境進行監測以及管理的部門以及人員要高度的重視這種天氣,將霾與霧進行準確的判斷,將監測以及管理的策略進行完善,保障交通的安全、環境以及居民的健康。
霧霾的危害以及分類
我們知道,空氣在距離地面較近的情況下,存在著數量較多的冰晶以及水滴,這些冰晶以及水滴是非常微小的。這些冰晶以及水滴在氣溶膠的系統作用下,會形成霧。霧霾的天氣降低了空氣的透明程度,對水平方面的能見度產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我們根據水平面的能見度可以將霧霾的天氣進行分類。首先,空氣中的水滴形成的灰白色霧,我們稱之為輕霧,在這種情況下,水平的能見度為1公里至10公里;其次,空氣中大量的水滴形成的乳白色霧,我們稱之為大霧,在這種情況下,水平的能見度通常在1公里之內;最后,空氣中粉塵使空氣出現了渾濁的現象,我們稱之為霾,在這種情況下,水平的能見度通常在10公里之內。
近幾年,我國的大部分地區普遍的出現了霧霾的天氣。霧霾的天氣造成的危害是許多方面的,首先,霧霾的天氣導致水平的能見度非常低,使交通的安全方面受到影響,發生事故,例如,在2013年,多個城市出現霧霾的天氣,而且霧霾持續的時間長,引發了許多交通的事故,尤其是在高速的公路上,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其次,霧霾的天氣很容易造成二次的污染,會產生酸雨;第三,霧霾的天氣會間接的影響農業生產,對農作物產生影響,導致農作物產量減少;最后,霧霾的天氣對居民產生嚴重的影響,誘發呼吸系統的疾病,霧霾的天氣嚴重時,會對居民產生致命的影響。
形成的原因
霧霾的天氣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就是油、基建以及煤。具體的說就是:首先,城市中的汽車使用的油類不清潔,導致排除的尾氣不清潔,造成污染;其次,城市中各個行業使用煤炭產生的氣體,主要是水泥行業、火電行業以及鋼鐵的行業等,這些行業在使用煤炭時,排出的氣體會造成環境污染;最后,在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過程中,產生的揚塵,造成環境污染。例如,北京出現的霧霾天氣,60%來自于使用不清潔油的汽車產生的尾氣、煤炭的燃燒以及工業的燃料等等,而23%來自于基礎設施的建設過程中產生的揚塵,剩余的17%則是其他的因素。由此可見,霧霾的天氣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以上三個方面。
霾與霧的判斷
在一般的情況下,霧產生的危害要遠遠的小于霾產生的危害,當霾非常嚴重的時候,會使居民的生命受到危害,要對霾與霧進行正確的判斷。在對霾與霧進行判斷時,兩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就是相對的濕度以及水平的能見度,但是在水平的能見度方面,霾與霧水平的能見度都非常的低,形成的原因是不同的,空氣中的冰晶或者是水滴導致霧天氣中水平的能見度低,空氣中的粉塵導致霾天氣中水平的能見度低。也就是說水平的能見度不能夠作為判斷的指標,因為在霾天氣與霧天氣中,水平的能見度都要低于10公里之內。因此,對霾與霧進行判斷時,依據相對的濕度能夠將二者進行明顯的區分。在地區相同而且季節相同的情況下,一天中不同的時間,空氣相對的濕度是不同的。一方面,在中午的時候,空氣相對的濕度在60%以上時,遠處的物體呈現出淡藍色或者是乳白色,這種天氣就是霧天氣;空氣相對的濕度在60%以下時,遠處的物體呈現出黃色或者是略微呈現出藍色時,這種天氣就是霾天氣。另外一個方面,在晚上的時候,判斷霾與霧時,利用水平的能見度很難進行區分,利用相對的濕度能夠很好的進行區分,一般情況下選取相對的濕度是70%。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以及實際的情況進行區分,因為在對霾與霧進行判斷時,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例如天氣的狀況、自然的規律以及地理的狀況等等,要充分的依據當地的實際進行區分。
措施
目前,在霾天氣的治理方面,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面臨的任務依舊是十分艱巨的。我們要積極的加強對霧霾天氣的監測以及管理,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完善。
在區域中建立監測站
要將城市進行區域的劃分,在區域中建立監測站,加強監測以及管理。在區域中建立的監測站要具備常規的儀器以及設備,進行環境的監測,同時也要有專門的儀器以及設備,對霧霾天氣進行監測以及管理。例如,監測水份的儀器設備、監測黑炭的儀器設備、監測水平的能見度的儀器設備、監測氣溶膠的儀器設備以及監測濁度的儀器設備等等。如果區域中的監測站要進行預警以及預報的工作,還需要具備監測大氣的儀器設備,這些設備能夠對形成霧霾的天氣的成分進行良好的監測,例如二氧化硫、細顆粒物以及氮氧化物等等。
對有效的治理措施進行推廣
在加強監測以及管理的過程中,要對有效的治理措施進行推廣,包括:首先,推廣預警以及預報的機制,對垂直的能見度以及水平的能見度要加強監測,對氣溶膠的厚度要加強監測,同時也要對太陽的輻射以及大氣的邊界加強監測;其次,加強綠化的建設,加大綠化在城市中的比重;第三,將細顆粒物防治的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積極的進行防治的工作;再次,對環境保護的理念要進行宣傳,目前,空氣質量的下降已經是一個現實存在的事實,反映了生態的環境與經濟的發展之間存在的不平衡,因此,要對環保的理念進行宣傳;最后,在進行城市規劃時,要科學合理的進行,有效的提高城市中空氣的質量。
地區之間實行聯合的防范與治理
在對霧霾的天氣進行治理的過程中,要樹立統一的思想,地區之間實行聯合的防范與治理。首先,國家在產業的管理方面,要加大宏觀的調控,將落后的行業淘汰,使產業的結構實現優化;其次,地方政府要對高耗能的行業在污染物的排放方面進行限定,監督高耗能的行業嚴格的執行,使污染物的排放量降低,使空氣的污染降低;第三,地方政府要對新建設的項目進行審核,尤其是新建設的項目對環境的影響;再次,在清潔的能源方面,要加強研發、應用以及推廣,代替污染程度較高的能源;最后,對各類的污染物要加強治理,避免出現二次的污染。
總結:
目前,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頻繁的出現霧霾的天氣,這種天氣對交通的安全、環境以及居民的健康產生非常大的影響,這種影響是非常不利的,甚至會使居民的生命受到危害,因為霧霾的天氣造成的危害已經使我們受到了深刻的教訓。要正確的區分霾天氣以及霧天氣,對霧霾的天氣加強監測以及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區域中建立監測站,對有效的治理措施進行推廣以及在地區之間實行聯合的防范以及治理,切實的加強監測管理,減少霧霾的天氣對交通安全、環境以及居民的健康的影響,改善環境的質量,保障居民的健康。本篇文章提出的策略希望可以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陳玉茹,李晴,劉庭杰,馮富強.氣溶膠粒子特性對激光衰減系數的影響[J].光電工程,2011(7).
[2]吳慶梅,張勝軍.一次霧霾天氣過程的污染影響因子分析[J].氣象與環境科學,2010(1).
[3]葉光營,劉必桔,戴騰祥.福州區域能見度變化特征分析[J].北方環境,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