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電容器范文
時間:2023-04-04 00:01: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電解電容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鋁電容;高比容;技術
隨著消費電子行業的興起,鋁電解電容器同樣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并逐漸呈現出節能、變頻、新能源等特點,這種迅猛的發展,對新材料的需求也愈加迫切。
現階段,電子產品呈現出輕薄化、小型化、組裝高密度化等特點,為適應這種趨勢,鋁電解電容器必須盡量縮小體積、延長壽命、增加容積。為適應電子整機不斷向小型化、高密度組裝化方向迅速發展,鋁電容必須進一步縮小體積、提高比容、延長壽命、高頻低阻抗。本文將從鋁電容的陽極箔和工作電解液方面探討鋁電容的大電容實現方法。
一、陽極箔技術的研究
鋁電解電容器分為陰陽極鋁箔、浸以飽和電解質糊體的紙張、鋁殼及膠蓋,若鋁電容的總容量為 C,陽極的容量為 CA,負極的容量為Cc,則 1/C = 1/CA+ 1 / Cc。因為陽極鋁箔表面氧化膜的厚度大于陰極,所以陽極箔和電解質糊體組成的電容CA遠小于陰極箔和電解質糊體構成的電容Cc,所以,要想提高鋁電解電容器的電容量首先應當增大陽極箔的比表面積。
鋁電解電容器的容量:C = ε0εrS/d,由公式得知,要增大陽極箔的比表面積的方法有:(1)提高電介質的相對介電常數;(2)擴大陽極箔表面積;(3)將電介質層的厚度d減小,而 d =KVf,K是單位陽極氧化電壓的氧化膜厚度,是材料自身的性質,為常數。增大表面積主要靠電化學腐蝕擴面,但因為這個過程存在諸多因素,受到物理極限的限制,所以倍率的增長速度緩慢。和常規鋁陽極氧化膜比較,陽極氧化膜中,用閥金屬氧化物形成的高階電相摻雜閥金屬的氧化膜,有可能會使鋁電容得到大幅度提升。目前多是采用 sol-gel 法對鐵電材料復合鋁電極箔進行制備,用水解沉積法和電化學沉積法對閥金屬氧化物復合鋁電極箔進行制備。
1、sol-gel法
Sol-gel法擁有以下優勢:即可實現低溫處理、可以高效的為襯底材料提供薄膜特性、能夠對具有較大面積和復雜表面形貌的襯底材料進行涂覆。
Wannabee 、西安交通大學徐友龍、杜顯鋒等、上海交通大學王銀華等都利用sol-gel法對復合材料的電容性進行了實驗,這一系列的研究都實現了復合材料的高電容。
但是利用sol-gel法處理的鋁電極箔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干燥以除去表面的溶劑,并反復浸漬、干燥數周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且由于部分有機體系與鋁基體表面存在浸潤性問題,故而無法對成膜的均勻性有保證。
2、水解沉積法
水解沉積法是利用焊有閥金屬的鹽溶液,高溫處理和水解沉積,將Al2O3和閥金屬氧化物進行復合,陽極氧化后,在鋁電極箔表面生成高介電常數的復合氧化膜的技術。
由于水解沉積法的工藝實現方案與工業生產線兼容,所以極力推廣。
3、電化學沉積法
電沉積技術是在外加電壓下,利用電解質中的陰離子在陰極可以還原為電子的原理,將原有電解質中的離子還原為原子使之形成沉積層。這種工藝因為簡單、適合大規模生產、成本低、易于控制薄膜的厚度和結構,所以與其他方法相比在薄膜制備領域有廣闊的發展前途。
二、工作電解液的研究
工作電解液是電容的實際陰極,能夠對鋁陽極氧化膜進行修補,并提供氧離子,直接關系到產品質量。要研究大容量超高壓鋁電容,電溶液的配置是最關鍵的技術,工作電解液的化學性質應當穩定,并且擁有較高的閃火電壓、較高的氧化效率,比較小的電阻率等性能。為防止對鋁箔和密封材料的腐蝕,應當保證pH 值接近中性。
鋁電容工作中的電解液,主要由溶劑、溶質、添加劑共同組成,溶質的主要功能是為電解液導電并在氧化過程中提供離子。溶劑在離子溶劑化的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時決定了電容器工作溫度的范圍及碘溶液的電導率,直接影響到閃火電壓。添加劑的作用是改善電解液的某些性能,雖然用量極少, 但對增強電容器電性能的影響卻極大。
在鋁電容中常用的電解液成分主要有以下幾種:
(1)溶劑:含氧弱酸、硼酸、五硼酸銨等無機鹽和有機酸。有機酸氧化能力比較強,但離解度較低,不容易和有機胺中和,電解液的含水量比較高,閃火電壓低。有機酸不含硼、介電性好,用量比較少,電離度高,其酸性較無機酸低,不容易氧化鋁氧化膜,但閃火電壓較低。
(2)溶質:將硼酸改成五硼酸銨后,電解液中的含水量減少,閃火電壓得到提高。有機酸有很多,關于溶質要根據具體的電壓來選擇。
(3)溶劑:堿,包括無機堿(氨水)和有機胺。和氨水比較,有機胺的含水量非常少,堿性明顯增強。
(4)溶質:在實踐中,溶質常常為有機胺,低壓電容器中用的胺分子較小,中高壓電容器中用的胺分子較大。
(5)普通鋁電容使用液體電解質, 存在著液體電解質的等效串聯電阻(ESR)大、難以適應信息技術向高頻化發展趨勢、高頻下阻抗值大、性能受溫度的影響大、在高叵灤閱薌不穩定、電阻率隨溫度的下降急劇上升,限制了電容器在極端溫度下的使用等缺點。以上缺點導致其性能與應用范圍受到了限制。
利用導電聚合物作為實際陰極的固體鋁電容不僅克服了上述缺點,還效延長了電容的壽命提高了其性能。首先因為導電聚合物為固體,不必擔心會出現工作電解液泄露或干涸,提高了鋁電容的工作壽命;其次因為導電聚合物為電子型導體,其電導率遠大于離子型導體工作電解液的電導率,因此可極大改善電容的阻抗頻率特性,使之具有高頻低阻抗的特點。
目前主要有聚吡咯型(PPY)、7,7,8,8--四氰基對苯二醌二甲烷(TCNQ) 復鹽型、導電聚苯胺型和聚(3,,4--次乙二氧基噻吩)型(PEDOT)這四類固體鋁電解電容器。前兩種已經實現商品化,,后兩種還處于開發研究階段,而其中PEDOT最具發展潛力。
結束語:實踐中,鋁電解電容器技術得到了長足發展,尤其是片式化技術、高比熔電極箔及電解質固體化技術,明顯推動了鋁電解電容器技術的發展。本文從電極箔和電解液方面分析了實現鋁電容大電容的相關技術上的可能,尋找大電容鋁電容的實現方法,期待與專業人士的共探討。
參考文獻:
[1]任志東. 15年成就光榮與夢想――記“高可靠、超小型化鉭電解電容器用關鍵材料生產技術及應用”項目[J]. 中國科技獎勵,2013,01:78.
篇2
【關鍵詞】鉭電解電容器;可靠性;自愈能力;介質氧化膜;電容量;絕緣性能
0 引言
高頻低ESR片式有機固體鉭電解片式固體電解具有容量大,體積小,且具有自愈能力的特點,在電子設備中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在電源濾波,交流旁路等用途上具有其他類型電容器無可比擬的優勢。
1 高頻低ESR片式有機鉭電解電容器性能參數
1.1 電容量C
由兩塊相互貼近的金屬板且中間夾有電介質構成的最小元件單元就是最基本的電容器。其電容量可以用定用下式表示:
C=εSS/d
式中:εS是介質層的介電常數,在鉭電解電容器中就是Ta5O2的介電常數;S是電極板的有效面積,在鉭電解電容器中是各微細鉭粉顆粒燒結后形成的多空燒結體的內外部表面積之和;d是兩電極板間的距離,這里指的就是Ta5O2層的厚度。所以鉭電解電容器的電容量主要決定于電容器的結構尺寸和Ta5O2層的介電常數,并且介電常數的穩定性決定了鉭電容器的穩定性。
由于這些數據測量在實際中不好操作,一般,人們采用下式表示容量:
C=Q/U
式中:Q(單位:庫侖C)表示兩電極板間帶有等量異號的電荷,U(單位:伏特V)表示電極板極間的電位差,電容器的電容量(單位:法拉F)就定義為兩者之比C。而現實中一般采用120Hz頻率測量容量,且容量一般是μF級。
1.2 損耗角正切tgδ
在電場的作用下鉭電解電容器除了能存儲電荷外,會在內部產生一定的電流,且自身也有一定的ESR,所以一定會產生熱量。其中一部分發散在空氣中;另一部分則會使電容器發熱。而這些熱量是把電容器儲存或傳遞的一部分電能轉變而來的,理論是不允許的。
我們通常把損失的這一部分能量稱為有功功率P,而存儲或傳遞的能量稱為無功功率,顯然我們需要的是無功功率Q。同樣,我們將有功功率于無功功率之比稱為損耗角正切,簡稱損耗,如下式所示:
tgδ=P/Q
式中:tgδ為電容器的損耗角正切,%;P為鉭電容器的有功功率,W;Q為電容器的無功功率,W。
若鉭電容器傳遞能量的效率越差則%越大,而損失的能量P越大發熱越嚴重,顯然%是越小越好。說明,鉭電容器。接觸部分損耗、介質部分損耗、金屬部分損耗三部分組成了鉭電解電容器的損耗。
鉭電容器的損耗除了與ESR、漏電流大小有關外,若處于在交變電場(電壓極低)作用下,還和與周期性的極化建立過程有關,所以鉭電解電容器的損耗角正切值可定義為:
tgδ=ωCR
式中:角頻率ω=2πf,f為電解電容器的工作頻率,Hz;C為鉭電解電容器有效電容量,法拉F;R為電解電容器的ESR,Ω,所以高頻下的降低損耗的主要方法就是降低ESR值。現實中一般采用120Hz頻率進行測量。
1.3 漏電流IC
對于鉭電解電容器,絕緣性能是其最主要的性能標準,一般,采用特定電壓特定時間下的漏電流I0來表示。可定義為在兩電極板間加上規定的直流電壓,在規定時間后,流經電容器的漏導電流。顯然漏電流越小越好,一是漏電流小,損耗減小,電容器效率提高;而是漏電流過大,電容器內部發熱劇烈,可能破壞介質層的絕緣性能,造成擊穿短路現象。雖然該漏電流沒有準確的計算公式,但是根據行業內部約定俗成認定:漏電流I0不能超過下式所示:
I0≤KCU
式中:C為鉭電解電容器額定容量,法拉μF;U為測試電壓,V;K為漏電流常數,μA/μFV;I0為鉭電容允許最大漏電流,μA。
通常片式有機固體鉭電容器漏電流的測試電壓為其額定電壓的1.2倍,K的取值一般是0.1,但隨著技術的發展,K的取值不斷減小,KEMET已經將K值減小到0.01。
1.4 等效串聯電阻ESR
鉭電解電容器在電路中所體現出來電阻值就是等效串聯電阻ESR值,它由電容器的結構、各部分之間結合情況以及鉭電容器所用的材料決定。而片式有機鉭電解電容器是屬于燒結型電容器,所以它的ESR可以有三部分組成:(1)Rf:鉭氧化膜及其界面吸附分子的ESR;(2)分布參數電阻R0:鉭陽極體燒結體和鉭電容陰極的電阻;(3)Rex:各層材料的固有電阻加上外表面各層次間的的接解電阻。鉭電容器的等效串聯電阻R可用等下式表示:
R=Rf+R0+Rex
式中:Rf在形成工藝結束后基本是不變的,所以R0和Rex的存在是導致鉭電容器ESR在高頻時值比較大主要原因,因此降低ESR的主要方法就是減小R0和Rex之值。
降低Rex,主要就是要降低鉭電解電容器的陰極層的ESR,采用PEDOT層代替原來的二氧化錳層,可將ESR降低一個數量級。降低R0則是要降低鉭電容器的陽極燒結體內氣孔的形狀、分布等參數電阻。
2 提高可靠性的措施
通過對片式有機鉭電解電容器的可靠性分析,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片式有機鉭電解電容器的可靠性進行設計工作:
(1)選用雜質含量低、電性能優良的鉭粉設計電容器的陽極鉭芯子,在鉭粉中加入粘合劑、選用合適的壓制密度,有效解決了鉭芯子缺角、缺塊的問題。
篇3
【關鍵詞】液晶電視;電解電容;燃燒;工頻電容;開關電源
1.序言
2.鋁電解電容器的結構
3.燃燒三要素
對于火源中的第一點:氧化膜絕緣損壞而在工作中產生的火花。學過電子的人都知道“尖端放電”或者“尖端效應”,一旦絕緣皮膜某個地方損壞,該處就容易形成絕緣尖端,也就是該處絕緣最弱,導致不用很高的電壓就容易擊穿絕緣層而出現打火產生火花,理論上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空氣的放電電壓是1KV/mm(該距離或者電壓和當時的濕度、溫度等有關),也就是當兩點間電壓為1KV時,如果其距離小于1mm就會出現放電而產生火花。這里講的損壞包括濾波剪切不平整以及留有鋁屑等。
根據空氣放電距離的原理,雖然理論上只要兩端間存在電壓差且距離一定近時就會出現放電而產生火花,但低壓部分要達到這個條件還是非常困難的。在開關電源回路上,電解電容器使用的地方主要時整流濾波回路,主要有初級工頻濾波電容器、次級整理濾波電容器以及相關IC工作VCC供電的濾波電容器等。其中只有工頻濾波電容器屬于高壓工作,且其工作時存在的能量也最大,導致燃燒的可能性也最大。故下面就理論上和實際是否可能導致放電等引起火災進行研究。
4.理論上存在的最高電壓
5.試驗模擬電路
根據以上的理論分析,在電網等出現異常情況時工頻電容器上承受的電壓會高達620V,那這么高的電壓能導致工頻電容器出現異常并產生明火嗎?下面將進行相關試驗來驗證。
6.燃燒試驗情況
試驗的結果證明了在某些異常高壓出現時,電解電容器存在火源,從而會出現異常而產生明火的情況,由于明火的溫度高導致塑膠后殼容易發生燃燒。
7.防止電解電容器燃燒導致火災的對策
另一個是盡量防止異常高壓施加到工頻電容器上。比如在回路上追加一些偵測回路,一旦出現異常高壓時,把后級回路關閉,使得工頻電容因為提供極少的能力,其內部溫度低,就算出現失效也不會產生明火,從而有效防止出現燃燒的情況,也可以利用繼電器把AC輸入關斷。偵測回路的原理圖如圖九所示,通過對工頻電容器上的電壓進行異常高壓偵測,當出現異常高壓時通過繼電器把輸入電源關斷,實際試驗結果如圖9所示,當疊加到工頻的電容達到570V左右(該電壓的高低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整設置)時,繼電器就會動作,從而關斷AC輸入,試驗結果工頻電容只會出現失效而沒有明火產生,也是有效果的。該對策除了需要增加一些成本外,需要注意防止偵測回路誤動作問題。
再一個就是提升電解電容的特性。根據以上的理論分析,電路出現異常時施加到工頻電容器上的電壓達到620V左右時相同容易出現的情況,那如果電解電容本身在承受620V左右的電壓時不會出現短路打火的情況,理論上也是能有效改善這個問題。有兩個方向,一是通過改變電解電容器的結構,使其能承受更高的靜電能力,如提高正箔的化成電壓、增加化成反應時間,提高鋁氧化物的厚度、增加電解液的系數等;另一個是開發采用所謂阻燃電解電容器。阻燃電解電容器和一般品在結構上沒有什么區別,主要區別在于其采用的電解液、電解紙、膠蓋等都可以達到94-V0的防火等級,在防爆閥打開時不會出現明火的情況。該對策無法由液晶電視機制造廠商單獨來實現,需要和電解電容器制造廠家配合,且由于市場需求少、技術要求高、專利限制等因素,這個具有阻燃特性的電解電容器制造廠商少且價格高。
另外由于電解電容器的工藝是電解紙和鉚接在導針上的鋁箔纏繞在導針上,并用鋁殼組裝起來,一旦鋁殼受外力變形就會損傷到內部素子,而引腳的成型等有可能導致鋁箔于導針鉚接的地方出現破損等情況,從而導致工頻電容器出現不良導致明火發生,故在使用電容器時出現注意成型以及打膠固定。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 電解電容 濾波電路 開關電源
在電子設備中,電容器被廣泛運用:諸如濾波、退耦、高頻補償、提供交流反饋、隔阻直流、抑制密勒效應,等等。交流電經過二極管整流后,為了獲得較低的波紋電壓、還需經電容器濾波后才能使用。一般地說,大容量的濾波電容器可以提供更平滑的輸出電流。但理論和實踐可以證明,當電容量達到一定值后,即使再加大電容量對優化濾波效果也無明顯作用,應當根據負載電阻和輸出電流的大小來選擇最佳的電容量。濾波回路應用最多的是鋁電解電容器。現在電子設備中常用有兩類穩壓電源,串聯穩壓電路和開關穩壓電路。這兩種電源電路對輸出濾波電容器有不同的要求。
一、電解電容器的基本性能
電解電容器有多種性能參數。在它封裝外殼上一般有容量標示,指靜電容量及耐壓標示,指工作電壓或額定電壓。
工作電壓為絕對安全值;如果工作時的峰值電壓超過這個電壓值就可能使此電容器損壞。根據國際IEC384-4規定,低于315V時,Vs=1.15×Vr;高于315V時,Vs=1.1Vr。Vs為峰值電壓,Vr為額定電壓。
除了靜電容量及工作耐壓兩個參數外,有關電源濾波電容器的參數還有:容量誤差、工作溫度,等等。反映電容器物理性能的特性參數有以下幾個。
1.介質損耗
絕緣材料在電場作用下,由于介質電導和介質極化的滯后效應,在其內部引起的能量損耗,也叫介質損失。在交變電場作用下,電介質內流過的電流相量和電壓相量之間的夾角(功率因數角Φ)的余角δ。電容器在電場作用下,在單位時間內因發熱所消耗的能量叫做損耗。各類電容都規定了其在某頻率范圍內的損耗允許值,在交變電場的作用下,電容的損耗不僅與漏導有關,而且與周期性的極化建立過程有關。隨著頻率的上升,電解電容器的介質損耗呈現增大的趨勢,介質損耗大的電容器在高頻下工作更易發熱。
2.漏電流
鋁電解電容在工作時一定會產生漏電流。漏電流的計算公式大致是:I=KCV。漏電流I的單位是μΑ,K是常數,由于制造標準不同大約在0.001到0.03之間。同一品牌的電容器,容量愈高,漏電流就愈大。在要求比較高的工作場合,漏電流應予考慮。顯然降低實際工作電壓可減少漏電流,也就是適當提高所用電容的耐壓值。相同容量和耐壓的鋁電解電容的漏電流比鉭電解電容高許多。
3.等效串聯電阻
電容器會因其構造而產生各種阻抗、感抗,比較重要的就是ESR等效串聯電阻及ESL等效串聯電感――這就是容抗的基礎。ESR與電容器的容量、電壓、頻率及溫度等因素有關。當額定電壓固定時,容量愈大ESR愈低。用多個小電容并接成一個大電容可降低阻抗,其理論根據是電阻并聯阻值降低。反過來說,當容量固定時,選用高額電壓的品種也能降低ESR;工作頻率對ESR也有影響:低頻時ESR高,高頻時ESR低;此外,高溫也會造成ESR的升高。
二、簡單電路中濾波電容值的計算
在濾波電路中,輸入電壓為正弦交流電220V,50Hz。在電容的充電過程中,二極管等效電阻為R,得
將其包含表達式并整理得:
U′(t)+U(t)=U(5)
這是一階非齊次微分方程,其解為:
U(t)=U(t)+U(t)=U(t)=e+cos?t+sin(?t)
在電容的放電過程中,電容只和電阻組成回路,其放電方程為:
U(t)=Ue(6)
其中,U為電容充電時達到的最大電壓。
一般地,只要簡單估算就能達到實際應用的要求。電容的選擇應滿足下式:
RC?垌(7)
F=100Hz。也可將上式寫成:
C?垌(8)
在(8)式中我們可以看到在簡單的整流電路中,濾波電容器的容量大小和電源頻率成反比,和電路負載電阻成反比。具體數值可取(8)式右邊的5―10倍。在電源頻率一定的情況下,負載電阻越小,即負載越大,濾波電容的容量應該越大。顯然,如果提高電源頻率,也可減小濾波電容的容量。
三、開關電源輸出濾波電容的計算
由于開關電源輸出電壓是脈沖波形,必須有LC濾波器和續流二極管D才能得到平滑的直流輸出電壓。在簡單的計算中可忽略開關管、續流二極管,以及濾波電感器的壓降和損耗。
續流二極管D上的反向電壓U等于U。電感L上的電壓為:
U-U=Ldi/dt(9)
開關管截至時,二極管因正向導通u=0,使開關管集電極電位U=0,電感L上的電壓為:
-U=Ldi/dt(10)
可以認為在一個開關周期中,U和U都是不變的,則由上兩式可知通過電感L的電流i是線性地增長和減小的。其平均值為I。
二極管D的反向電壓U、電感L兩端電壓u、通過電感的電流I及輸出電壓u的波形。當時間變化t/2時,電感L中電流變化Vi,由式(10)可得:
L=•(11)
考慮到U=Ut/T=d•U,式中T=t+t是開關周期,t是導通期,t是截止期。d=t/T是脈沖占空系數。式(11)可寫為:
L=(1-d)(12)
為保證電感電流i不出現截止,應有VI≤I。通常把出現電流截止條件VI=I時的電感值稱為臨界電感:
L=R(1-d)2f(13)
式中,R=U/I是負載電阻。為可靠防止電流截止,選L=2L。
圖2中在電感中電流超過平均電流I的T/2期間,過量的電流使電容C充電。輸出電壓u由最小值變化為最大值,總變化量為2VU。則在T/2時間中流過電感的總電量:
VI=2VUC(14)
將式(12)和(13)代入式(14),求得開關電源輸出濾波電容為:
C=(15)
篇5
變頻器是利用電力半導體器件的通斷作用將工頻電源變換為另一頻率的電能控制裝置。變頻器由主回路、電源回路、IPM驅動及保護回路、冷卻風扇等幾部分組成。本文按由內到外對故障原因進行認真分析,指出維護方法。
一、主回路故障分析及典型故障
主回路主要由三相或單相整流橋、平滑電容器、濾波電容器、IPM逆變橋、限流電阻、接觸器等元件組成。常見故障是由電解電容引起。電解電容的壽命主要由加在其兩端的直流電壓和內部溫度所決定,在回路設計時已經選定了電容器的型號,內部的溫度對電解電容器的壽命起決定作用。電解電容器會直接影響到變頻器的使用壽命,一般溫度每上升10 ℃,壽命減半。因此一方面在安裝時要考慮適當的環境溫度,另一方面可以采取措施減少脈動電流。采用改善功率因數的交流或直流電抗器可以減少脈動電流,從而延長電解電容器的壽命。在電容器維護時,通常以比較容易測量的靜電容量來判斷電解電容器的劣化情況,當靜電容量低于額定值的80%,絕緣阻抗在5 MΩ以下時,應考慮更換電解電容器(經驗值)。
主回路的典型故障:變頻器在加速、減速或正常運行時出現過電流跳閘。首先應區分是由于負載原因,還是變頻器的原因引起的。如果是變頻器的故障,可通過歷史記錄查詢在跳閘時的電流,超過了變頻器的額定電流或電子熱繼電器的設定值,三相電壓和電流是平衡的,則應考慮是否有過載或突變,如電機堵轉等。在負載慣性較大時,可適當延長加速時間,此過程對變頻器本身并無損壞。若跳閘時的電流在變頻器的額定電流或在電子熱繼電器的設定范圍內,可判斷是IPM模塊或相關部分發生故障。首先可以通過測量變頻器的主回路輸出端子U、V、W,分別與直流側的P、N端子之間的正反向電阻,來判斷IPM模塊是否損壞。如模塊未損壞,則是驅動電路出了故障。如果減速時IPM模塊過流或變頻器對地短路跳閘,一般是逆變器的上半橋的模塊或其驅動電路故障;而加速時IPM模塊過流,則是下半橋的模塊或其驅動電路部分故障,發生這些故障的原因,多是由于外部灰塵進入變頻器內部或環境潮濕引起,這要求清灰塵和干燥處理。
二、控制回路故障分析
控制回路影響變頻器壽命的是電源部分,是平滑電容器和IPM電路板中的緩沖電容器,但這里的電容器中通過的脈動電流,是基本不受主回路負載影響的定值,故其壽命主要由溫度和通電時間決定。由于電容器都焊接在電路板上,通過測量靜電容量來判斷劣化情況比較困難,一般根據環境溫度以及使用時間,來推算是否接近其使用壽命。
三、冷卻系統
冷卻系統主要包括散熱片和冷卻風扇。其中冷卻風扇壽命較短,臨近使用壽命時,風扇產生震動,噪聲增大最后停轉,變頻器出現IPM過熱跳閘。冷卻風扇的壽命受限于軸承,大約為10000~35000 h。當變頻器連續運轉時,需要2~3年更換一次風扇或軸承。為了延長風扇的壽命,一些產品的風扇只在變頻器運轉時而不是電源開啟時運行。
四、安裝環境及外部的電磁感應干擾
變頻器對安裝環境要求比較嚴格,在特殊情況下,若確實無法滿足這些要求,必須盡量采用相應抑制措施:振動是對電子器件造成機械損傷的主要原因,對于振動沖擊較大的場合,應采用橡膠等避振措施;潮濕、腐蝕性氣體及塵埃等將造成電子器件銹蝕、接觸不良、絕緣降低而形成短路,作為防范措施,應對控制板進行防腐防塵處理,并采用封閉式結構;溫度是影響電子器件壽命及可靠性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半導體器件,應根據裝置要求的環境條件安裝空調或避免日光直射。對于特殊的高寒場合,為防止微處理器因溫度過低不能正常工作,應采取設置空氣加熱器等必要措施。除上述幾點外,定期檢查變頻器的空氣濾清器及冷卻風扇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變頻器周圍存在干擾源,它們將通過輻射或電源線侵入變頻器的內部,引起控制回路誤動作,造成工作不正常或停機,嚴重時甚至損壞變頻器。變頻器周圍所有繼電器、接觸器的控制線圈上,加裝防止沖擊電壓的吸收裝置,如RC浪涌吸收器,其接線不能超過20 cm;盡量縮短控制回路的配線距離,并使其與主回路分離;變頻器控制回路配線絞合節距離應在15 mm以上,與主回路保持10 cm以上的間距。
五、電源異常時的情況分析
電源異常時為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附近有直接啟動的電動機和電磁爐等設備,為防止這些設備投入時造成的電壓降低,其電源應和變頻器的電源分離,減小相互影響。要求瞬時停電后仍能繼續運行的設備,除選擇合適價格的變頻器外,還應預先考慮電機負載的降速比例。當變頻器和外部控制回路都采用瞬間停電補償方式時,失壓回復后,通過測速電機測速來防止在加速中的過電流。對于要求必須連續運行的設備,應對變頻器加裝自動切換的不停電電源裝置。像帶有二極管輸入及使用單相控制電源的變頻器,雖然在缺相狀態,但也能繼續工作,但整流器中個別器件電流過大,及電容器的脈沖電流過大,若長期運行將對變頻器的壽命及可靠性造成不良影響,應及早檢查處理。當電源系統一次側帶有真空斷路器時,短路開閉會產生較高的沖擊電壓。為防止因沖擊電壓造成過電壓損壞,通常需要在變頻器的輸入端加壓敏電阻等吸收器件。真空斷路器應增加RC浪涌吸收器。若變壓器一次側有真空斷路器,應在控制時序上,保證真空斷路器動作前先將變頻器斷開。
六、變頻器的各種保護功能
如負載側接地保護、短路保護、電流限制、逆變器過熱、過載等,其自診斷功能、報警警告功能也特別完善。了解這些功能對于正確使用變頻器及故障查找是非常重要的,看懂故障代碼的意義(查對應變頻器的手冊)就知道問題在那里。
七、連續運行變頻器的定期巡視檢查
檢查運行時是否有異常現象。通常應作如下檢查:(1)環境溫度是否正常,要求在-10℃~+40℃范圍內,以25℃左右為好。(2)變頻器在顯示面板上顯示的輸出電流、電壓、頻率等各種數據是否正常。(3)顯示面板上顯示的字符是否清楚,是否缺少字符。(4)用測溫儀器檢測變頻器是否過熱,是否有異味。(5)變頻器風扇運轉是否正常,有無異常,散熱風道是否通暢。(6)變頻器運行中是否有故障報警顯示。(7)檢查變頻器交流輸入電壓是否超過最大值。極限是418V(380V×1.1),如果主電路外加輸入電壓超過極限,即使變頻器沒運行,也會對變頻器線路板造成損壞。
參考文獻
[1]原魁.變頻器基礎及應用[M].冶金工業出版社,2005,7,3.
[2]孫鶴旭,董硯,鄭易.變頻器應用技術[M].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1,1.
篇6
1 創建演示實驗,幫助理解概念
教材上由“實驗表明:電容器所帶的電量Q與其兩端的電勢差U成正比,比值Q/U是個常數。它表征了電容器容納電荷的本領,故定義C=Q/U,”沒有安排實驗,何以表明?學生懷凝其真實性,沒有說服力。
我用圖1所示的高阻放電法,得出了“同一個電容器所帶的電量與其兩端的電勢差成正比,比值Q/U是個常數;不同電容器Q/U這個常數不同”的結論,而且還測出了電容器的電容量!
圖1中C為電解電容(16V,470uF),R為電阻箱(0~99.999KΩ),uA為數字電流表,V為數字電壓表,E為學生電源直流電壓檔。
(1)E調至12V,閉合電鍵S,調節電阻箱R,使uA讀數為200uA,并由V讀出C的充電電壓(實測為12.4V),填入表2中。斷開S,調節R,同時開始計時,每隔5s鐘讀一次放電電流I1,共讀出約13組數據,填入表1對應欄中。
表1:放電電流記錄表
(2)由表1中I1的數據在圖2中描點作圖。
(3)由I=Q/t得Q=It,即I-t圖中曲線下面的“面積”'代表了電量Q,而“面積”可以用曲線下面的格子數目來表示(不足半格的舍去,超過半格的計一格),每一小格代表達式1s×10uA的電量,填入表2中。
(4)E調至6V(實測為6.2V),重復1、2、3步,放電電流填入表1的I2欄中,在圖2中作出圖線,結果填入表2中。
(5)E調至4V(實測為4.1V),重復1、2、3步,放電電流填入表1的I3欄中,在圖2中作出圖線,結果填入表2中。
可見, 不同一電容器Q/U比值相同。
至此,用C=Q/U定義電容器的電容,學生已深信不疑了!
2 確保平行板電容器演示實驗成功(效果明顯)
圖3示演示實驗(即課本上圖13-41),實質上是一個靜電實驗。靜電實驗的成功與否,起決于起電與絕緣。在南方地區,11月份有霧的天氣,起電困難而且起得的電荷很快就“消失”了。
據我查得資料,做靜電實驗最好的絕緣材料是石臘和泡沫塑料(新購家用電器時的包裝泡沫塑料),墊在講臺上做實驗,保證了絕緣性能.在有霧的天氣,把儀器擦干凈并進行局部加熱,效果不錯.具體做法是:利用家用紅外線取暖器作實驗臺,整個實驗在取暖器上進行,并將取暖器置于泡沫塑料上(如圖4示).效果很好,同行不防一試。
3 來自學生的幾個凝點
3.1 靜電計為什么可以測電勢差?與電壓表有何不同?
靜電計是在驗電器的基礎上改裝而成的,全屬球(包括桿)與外殼是絕緣的。而任何兩個相互絕緣又靠近的導體都構成一個電容器。靜電計實質上是一個定值電容,因其正對面積小,故其容量很小。由Q=C*U,即Q正比于U。而Q與指針的張角有關(Q多時,因同種電荷相斥,使張角增大)。故張角大小反映了電勢差的大小,即可測電勢差U。
用靜電計測電容器兩端的電壓,實質上是一個極小的電容器C與待測電容器C′并聯,如圖5示。只是C<<C′,故Q<<Q′,即Q′可以看成不變。
電壓表是由電流計串聯一個分壓電阻改裝而成,用電壓表測電容器兩端電壓時,電壓表與電容器勾成通路而放電,不能測準電容器兩端的電壓。
3.2 圖3示的演示實驗中,為什么電容器與靜電計的兩根導線放在地上而不直接連接起來?
為了使實驗現象明顯,靜電計有較大的偏轉,必須讓電容器帶上足夠多的電荷,因此電容器兩板間電壓很高,有千余伏的電壓。做實驗時人用手接觸,很不安全。接地后,站在地上的人與電容器的一板等電勢,用手操作這一板就安全了。如圖6示。
3.3 電容器兩個極板上帶有電荷,如何用簡便方法判斷其電性?
用試電筆靠近金屬板,由于靜電的電勢(位)很高,故只要試電筆靠近金屬板就會使電筆的氖管發光。若氖管發光的部位是靠近手的一端(手握電筆的一端),則金屬板帶正電;若是遠離手的一端發光,則金屬板帶負電。
4 巧設實驗,增強演示效果
(1)用中學實驗室J1205型直流高壓電源250V檔,通過一個25w/220V的白熾燈泡,給一個330μF/300V的電解電容器(21彩色電視電源用)充電。注意一定要使直流高壓的正極通過電燈接電解電容器正極、直流高壓的負極接電容器負極(如圖7示)。可以看到燈泡逐漸地亮起來!電容器充好電后,把電容器兩端與220V、25W的燈泡兩端相連接放電。會看到這個燈泡由亮逐漸變暗直至熄滅。
篇7
關鍵詞:企業電站 接地電容電流 偏磁式消弧線圈 動態自動跟蹤 全補償
一、引言
化工企業蒸汽用量大,利用蒸汽余熱發電,既經濟、節能又能提高企業用電的可靠性。再加上目前電力緊張,進一步促進了各企業興建熱電聯產式熱電站的熱情。現在正在設計或施工的此類工程很多,可以說遍地都是。化工企業電站的機壓母線一般都采用10KV或6KV中性點不接地系統,而且一般都采用機壓母線對負荷直配電纜。該方案運行維護簡單,節省了全套升壓站的投資,非常受企業的歡迎。但是,此方案會造成單相接地電容電流很大。在我公司承擔的青海某90萬噸/年純堿工程中,第一期工程的單相接地電容電流就達到了31.5A,二期預計與一期工程的規模一樣。在我公司承擔的山東某100萬噸/年純堿工程中,其第一期工程的單相接地電容電流已達到了33.5A,而且企業已有規劃,一期工程竣工就開始二期工程的設計,到2008年完成三期工程的建設。國家規范要求,單相接地電容電流4A以上就必須采取補償措施。單相接地電容電流問題是工程設計必須解決的問題。
二、單相接地電容電流的危害
中性點不接地的高壓電網中,單相接地電容電流的危害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1.弧光接地過電壓危害
當電容電流過大,接地點電弧不能自行熄滅,出現間歇性電弧接地時,產生弧光接地過電壓,這種過電壓可達相電壓的3-5倍或更高,它遍布于整個電網中,并且持續時間長,可達幾小時,它不僅擊穿電網中的絕緣薄弱環節,而且對整個電網絕緣都有很大的危害。
2.造成接地點熱破壞及接地網電壓升高
單相接地電容電流過大,使接地點熱效應增大,對電纜等設備造成熱破壞,該電流流入接地網后由于接地電阻的原因,使整個接地電網電壓升高,危害人身安全。
3.交流雜散電流危害
電容電流流入大地后,在大地中形成雜散電流,該電流可能產生火花,引燃可燃氣體、煤塵爆炸等,可能造成雷管先期放炮,并且腐蝕水管,氣管等金屬設施。
4.接地電弧還會直接引起火災,甚至直接引起可燃氣體、煤塵爆炸。
三、消弧線圈的作用
電網安裝消弧線圈后,發生單相接地時消弧線圈產生電感電流,該電感電流補償接地電容電流,使得接地電流減少;同時使得故障相恢復電壓速度減少,治理電容電流過大所造成的危害。同時由于消弧線圈的嵌位作用,它可以有效地防止鐵磁諧振過電壓的產生。消弧線圈補償效果越好,對電網的安全保護作用越大,所以需要跟蹤電容電流變化自動調諧的消弧線圈。
四、消弧線圈作用原理及國內外現狀
4.1 補償系統的原理
消弧線圈的作用是當電網發生單相接地故障后,提供一電感電流,補償接地電容電流,使接地電流減少,也使得故障相接地電弧兩端的恢復電壓速度降低,達到熄滅電弧的目的。當消弧線圈正確調諧時,不僅可以有效地減少產生弧光接地過電壓的機率,還可以有效地抑制過電壓的幅值,同時也最大限度地減少故障點熱破壞作用及接地網的電壓等。所謂正確調諧,即電感電流接近或等于電容電流,工程上用脫諧度v描述調諧程度
當V = 0時,稱為全補償,當V> 0時為欠補償,V< 0時為過補償。從發揮消弧線圈的作用上來看,脫諧度的絕對值越小越好,最好是處于全補償狀態,即調至諧振點上。但是在電網正常運行時,小脫諧度的消弧線圈將產生各種諧振過電壓。如煤礦6KV電網,當消弧線圈處于全補償時,電網正常穩態運行情況下其中性點位移電壓是未補償電網的10-25倍,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串聯諧振過電壓。除此之外,電網中各種操作(如大電機投入,斷路器非同期合閘等)及電網發生其它故障時(如單相斷線,斷路器非全相合閘等)都可能產生危險的過電壓,所以在電網正常運行時,或發生單相接地之外的其他故障時,小脫諧度的消弧線圈給電網帶來的不是安全因素而是危害。綜上所述,當電網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希望消弧線圈的脫諧度越小越好,最好是全補償。當電網正常運行時,希望消弧線圈的脫諧度越大越好,最好是退出運行。
4.2 補償系統的分類
早期采用人工調匝式固定補償的消弧線圈,稱為固定補償系統。固定補償系統的工作方式是:將消弧線圈整定在過補償狀態,其過補程度的大小取決于電網正常穩態運行時不使中性點位移電壓超過相電壓的15%,之所以采用過補償是為了避免電網切除部分線路時發生危險的串聯諧振過電壓。因為,如整定在欠補償狀態,切除線路將造成電容電流減少,可能出現全補償或接近全補償的情況。可見,固定補償方式很難適應變動比較頻繁的電網,這種系統已逐漸不再使用。取代它的是能跟蹤電網電容電流自動調諧的裝置,這類裝置又分為兩種,一種稱之為隨動式補償系統。隨動式補償系統工作方式是:自動跟蹤電網電容電流的變化,隨時調整消弧線圈,使其保持在諧振點上,在消弧線圈中串聯一電阻,增加電網阻尼率,將諧振過電壓限制在允許范圍內。當電網發生單相接地故障后,控制系統將電阻短接掉,達到最佳補償效果,該系統的消弧線圈不能帶高電壓調整。另一種稱之為動態補償系統。動態補償系統的工作方式是:在電網正常運行時,調整消弧線圈遠離諧振點,徹底避免串聯諧振過電壓及各種諧振過電壓產生的可能性,當電網發生單相接地后,瞬間調整消弧線圈至最佳狀態,使接地電弧自動熄滅。這種系統要求消弧線圈能帶高電壓快速調整,從根本上避免了串聯諧振產生的可能性,通過適當的控制,系統是唯一可能使電網中原有的功率方向型單相接地選線裝置(高漏)繼續使用的系統。
4.3 國內主要產品的比較
目前,自動補償的消弧線圈國內主要有三種產品,分別是調氣隙式,調匝式及偏磁式。
4.3.1 調氣隙式
調氣隙式屬于隨動式補償系統。其消弧線圈為動芯式結構,通過移動鐵芯改變磁路磁阻達到連續調節電感的目的。然而,其調整只能在低電壓或無電壓的情況下進行,其電感調節范圍上下限之比為2.5 倍。控制系統在電網正常運行情況下將消弧線圈調整至全補償附近,將約100Ω電阻串聯在消弧線圈上。用來限制串聯諧振過電壓,使穩態過電壓數值在允許范圍內(中性點電位升高小于15%的相電壓)。當電網發生單相接地后,必須在0.2S秒內將電阻短接掉實施最佳補償,否則電阻有爆炸的危險。該產品的主要缺點有四條:
1. 工作噪音大,可靠性差
動芯式消弧線圈由于其結構上有運動部件,當高壓施加其上后,振動噪音很大,而且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內部越來越松動,噪音愈來愈大。串聯電阻約3KW,100Ω。當補償電流為50A時,需要250KW容量的電阻才能長期工作,所以在接地后,必須迅速切除電阻,否則有爆炸的危險。這就影響到整個裝置的可靠性。
2. 調節精度差
由于氣隙的微小變化都造成電感較大的變化,電機通過機械部件調氣隙的精度遠遠不夠。用液壓調節成本太高。
3. 過電壓水平高
在電網正常運行時,消弧線圈處于全補償狀態或接近全補償狀態,雖有串聯電阻將穩態諧振過電壓限制在允許范圍內。但是電網中,各種擾動(大電機投切,非同期合閘,非全相合閘等),使得其瞬間過電壓危害較為嚴重。
4. 功率方向型單相接地選線裝置不能繼續使用
安裝該產品后,電網中原有的功率方向型單相接地選線裝置不能繼續使用。
4.3.2 調匝式
該裝置屬于隨動式補償系統,它同調氣隙式的唯一區別是將動芯式消弧線圈用有載調匝式消弧線圈取代,這種消弧線圈是用原先的人工調匝消弧線圈改造而成,即采用有載調節開關改變工作繞組的匝數,達到調節電感的目的,有載調節開關每調節一檔時間13秒。其工作方式同調氣隙式完全相同,也是采用串聯電阻限制諧振過電壓。該裝置同調氣隙式相比,消除了消弧線圈的高噪音,但是卻犧牲了補償效果,消弧線圈電感不能連續調節,只能離散地分檔調節,補償效果差,并且同樣具有過電壓水平高,電網中原有方向型接地選線裝置不能使用及串聯電阻存在爆炸的危險等缺點,另外,該裝置比較零亂,它由四件設備組成(接地變壓器,消弧線圈,電阻箱,控制柜),安裝施工比較復雜。總的來講,該裝置技術上比較落后。
由于經濟上的原因,國產有載調匝式消弧線圈的有載調節開關采用低電壓開關,它只能在低壓下調節抽頭,發生接地后不能調節。
4.3.3 偏磁式
偏磁式消弧線圈成套裝置具有以下特點:
1. 利用自然零序電壓原理在線實時測量電網對地電容。
2. 運用磁放大器原理進行動態補償,電網正常運行時少量投入補償電抗,電網脫諧度大,可有效地防止串聯諧振過電壓的發生。發生單相接地后,瞬間實施最佳補償。
3. 現在廣泛應用的功率方向原理的單相接地保護裝置,仍能繼續使用。
綜上所述,偏磁式上述1、2、3點,在技術上屬國內領先水平。
偏磁式消弧線圈成套裝置屬動態補償系統,這種補償系統要求消弧線圈的技術水平高,其消弧線圈內部為全靜態結構,無任何運動部件,電感的調節通過輔助勵磁的方法實現,可以在高電壓下以電的速度調節電感,調節范圍大,精度高,可靠性高。控制器在電網正常運行時實時檢測電容電流數值,調節消弧線圈遠離諧振點,通常處于其下限位置,從根本上避免了串聯諧振過電壓產生的可能性,當電網發生單相接地后,在5ms內調整消弧線圈達到最佳補償狀態,使接地電弧自動熄滅。該裝置可靠性高,采用適當的控制方式后,可以使電網中原有的方向型接地選線裝置繼續使用。
五、偏磁式消弧線圈補償系統的功能特點及技術性能
1.消弧線圈結構的特點
電控無級連續可調消弧線圈,全靜態結構,內部無任何運動部件,無觸點,調節范圍大,可靠性高,調節速度快。這種線圈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施加直流勵磁,改變鐵芯的磁阻,從而達到改變消弧線圈電抗值的目的,它可以帶高壓以電的速度調節電感值。
2.控制方法的特點
(1)采用動態補償方式,從根本上解決了補償系統串聯諧振過電壓與最佳補償之間相互矛盾的問題。眾所周知,消弧線圈在高壓電網正常運行時無任何好處,如果這時調諧到全補償狀態或接近全補償狀態,會出現串聯諧振過電壓,使中性點電壓升高,電網中的各種正常操作及單相接地以外的各種故障的發生都可能產生危險的過電壓。所以在電網正常運行時,調節消弧線圈使其跟蹤電網電容電流的變化有害無利,這也就是電力部門有關規程規定“固定補償式消弧線圈不能工作在全補償及接近全補償狀態”的原因,一般都是工作在過補償狀態。國內其它類似的自動補償裝置均是隨動系統,都是在電網尚未發生故障前即將消弧線圈調節到全補償狀態等待接地故障的發生,為了避免出現過高的串聯諧振過電壓而在消弧線圈上串聯一個阻尼電阻,將穩態諧振過電壓限制到容許的范圍內,并不能解決暫態諧振過電壓的問題。另外;由于電阻的功率限制,在出現接地故障后必須迅速切除,這無疑給電網增加了一個不安全的因素。
(2)不是采取限制串聯諧振過電壓的方法,而是采用避開諧振點的動態補償方法,根本不讓串聯諧振出現,即在電網正常運行時,不施加勵磁電流,將消弧線圈調諧到遠離諧振點的狀態,但實時檢測電網電容電流的大小,當電網發生單相接地后,瞬間(約5ms)調節消弧線圈實施最佳補償。
3.實際應用情況
根據偏磁式消弧線圈補償系統能在電網發生單相接地后,瞬間調節消弧線圈實施最佳補償的特點,在選型時可以留出適當的余量。
在我公司承擔的青海某90萬噸/年純堿工程中,第一期工程的單相接地電容電流31.5A,考慮到二期工程的規模,選用的是100A的消弧線圈。
在我公司承擔的山東某100萬噸/年純堿工程中,其第一期工程的單相接地電容電流33.5A,根據企業現有規劃,考慮到二期工程和三期工程的規模,選用的是120A的消弧線圈。
篇8
一、改進奧斯特演示實驗
該實驗證明了通電導體能產生磁場。由于現有的電源不能提供很大的電流,廠家提供的教具在演示該實驗時,通常采用多股線圈疊加在一起模擬成1根通電導體的方法。另外,為增強可見度,小磁針的轉動還要用投影儀來演示。有的教師為了使全班學生便于觀察該實驗,換用了大磁針,采取將幾節干電池直接與1根導線相連的方法來演示。這種方法由于電源短路,電池很快就會損壞。如果采用超級電容器作電源來做這個實驗,那么一切問題將迎刃而解。
在演示奧斯特實驗時,為了使超級電容器放電時間延長,從而有更佳的實驗效果,可加大電容器的容量(這樣做會增加成本),或者在電容器與直線導體間串聯大功率的小電阻。筆者采用的方法是后者,將4只阻值為1Ω的大功率水泥電阻并聯后再與直線導體串聯,然后再接到串聯的2只超級電容器上。
這2只超級電容器串聯后,總電壓充電到5V即可,每只超級電容器均未超過其額定電壓。
二、改進通電直導體在磁場中受安培力的演示實驗
篇9
國金證券給予“增持”評級
鋼結構建筑由于良好的抗震性被日本等地震頻發國家青睞。我國是建筑大國,2010 年我國粗鋼產量達到62665.4 萬噸,鋼結構產量約3000萬噸,占比不到5%。在住宅鋼結構方面,我國比例更低。當前,我國鋼結構住宅在所有住宅建筑中所占的比例還不到1%,而在歐美發達國家,該比例普遍在20%以上,甚至50%。由于住宅鋼結構相比空間鋼結構、高層重鋼結構對設計、建造等技術要求低,因此發展速度將更快,一旦技術成型,就會迎來爆發式增長。我國每年新開工住宅面積巨大,這為鋼結構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我們維持行業“增持”評級。
煤炭:日本地震利好煤炭行業
中信建投證券給予“增持”評級
由于日本是一個出口型導向經濟體,因此地震對全球經濟影響短期將主要表現為供給減少大于需求減少,我們認為中國有望受益于由日本地震帶來的物資短缺,雖然國際焦煤價格短期內會受到日本鋼廠停產影響,但對中國焦煤行業而言絕對量很小。對中國動力煤行業而言,由于日本核電廠的關閉帶來日本國內電力供應緊張,由此會加大火電需求,因此我們認為日本地震對中國國內煤炭行業而言總體是利好,并且將在未來半年中逐漸加強。
我們繼續看好未來1-2 個月煤炭行業投資機會,維持行業增持評級。
汽車:一季度業績仍可期
中信證券給予“強于大市”評級
私人轎車購買需求快速提升,驅動汽車銷量持續快速增長,預計2011年汽車需求增速接近10-15%,優勢公司有望維持接近20%的銷量增長和25%的業績增長。
日本地震對我國汽車產業影響有限。日本并非我國整車出口的主要市場,零部件企業直接出口日本本土的數量和金額占比并不高,短期看對出口的影響較小。此次地震后,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整車企業都可能在供應商選擇的過程中調高日本企業的風險乘數,為保證供應鏈安全更傾向于日本供應商的海外工廠或非日本供應商,日本零部件企業可能加快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速度。國內日系合資公司將有望進一步提高國產化率。福耀玻璃、星宇股份等汽車零部件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有望最為受益。
醫藥生物:相關原料藥受益于地震
興業證券維持“推薦”評級
日本地震后,震區的本州化學爆炸停產,可能影響到VE 的上游中間體供應。最近幾周,我們一直推薦維生素板塊,隨著VC、VA 等維生素品種開始提價,VE 也有很強的提價預期。而此次地震,有望成為VE 提價的導火索。由于DSM(全球最大的VE 生產企業)從日本采購中間體的數量較大,如果短期內難以通過其他渠道解決對中間體的需求,那么DSM 的VE 產量可能下降,對其他企業來說,則是重大利好(量價齊升)。我們認為,如果日本方面停產時間較長,則今年出現150 元以上的價格是可預期的。從歷史上看,VE 曾經到過190 元/kg 以上的高價。重點推薦新合成、浙江醫藥。目前抗輻射藥物制劑,還不能出口日本。抗輻射藥物,概念性為主。
航運:定期市場迎來買入良機
中投證券維持“看好”評級
地震影響區域遠離經濟中心,影響有限,長期利好。此次地震日本最主要的外貿港口包括東京、大阪、名古屋、橫濱和神戶,這些地區貨物吞吐量占全國集裝箱吞吐量的比重高達50%以上,所受海嘯破壞并不大。此次地震短期會影響運價回調,但我們認為,震后重建將引致集運需求大幅回升,回調是買入良機。
散貨運輸業的根本癥結在供給過剩,地震影響只是短期的。預計隨著震后重建推進,BDI 超跌后將會加速反彈,行業存在交易性投資機會。
我們看好集運和特種運輸,主要投資標的是中海集運與中遠航運。但不定期船市場(散貨運輸業和油運業)由于災后重建所引致的需求反彈,將帶來相關行業的交易性機會,投資標的主要是中國遠洋、招商輪船。
銀行:自控信貸顯成效
國泰君安證券給予“增持”評級
從政策面短期情況看,銀監會監管政策已基本落地,新四大監管工具的要求好于市場預期;同時融資平臺貸款情況已基本明朗,半覆蓋和無覆蓋占比近20%,略好于我們之前的預期,政策和清理結果的不確定性逐步消除。從基本面來看,年報即將全面披露,將繼續呈現行業良好的基本面和財務表現,同時1 季報業績隨著息差的快速反彈可能超預期。以上因素均為銀行股的估值修復構成有力支撐。不過,2 月份CPI 超預期和3 月份大量央票到期,央行貨幣政策可能繼續維持偏緊,3、4 月份有繼續加息或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對估值修復的空間形成制約。因此我們預測銀行股短期將維持窄幅震蕩走勢,等待下一個啟動窗口。
有色金屬冶煉:地震影響鋁電容供給
華創證券給予“推薦”評級
大地震令日本鋁電解電容器行業遭受重大打擊。全球前五大鋁電解電容器廠商有四家在日本,其中,距離震中較近的福島縣及周邊地區是這些生產商的主要集中地。據估算,此次受災將影響整個日本鋁電解電容器和電極箔產能的50% 以上。同時,日本正處于電力緊缺狀態,其余產能的工業用電也無法保障。預計此次地震將在短期內造成巨大的供需缺口,這將刺激鋁電容產品,尤其是高端產品價格的上漲。長期將加速日本高端鋁電容產業向中國的轉移。我們認為:該事件對中國鋁電解電容器行業的下游生產商(尤其是高端生產商),以及上游的高端電子鋁箔、化成箔生產商構成了直接利好。
電力設備:新能源發展格局或改變
篇10
功能和特點:
1、均等獨立6聲道放大器并且擁有改良版的主電解電容器。
2、前級放大器里采用對音質濾波電容,采用專用電源變壓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