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設計方案范文

時間:2023-03-17 10:04: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實驗設計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實驗設計方案

篇1

電子從電子槍加熱發射而出,經加速電壓加速,穿過極板射向熒屏。這個過程產生霍爾效應中所需的工作電流。在無外磁場的情況下,觀察亮點的移動情況,測量霍爾電壓;在極板處加上垂直于電子束及極板方向的磁場,電子束因此受到洛倫茲力而偏轉,在極板積聚,產生電壓,測量得霍爾電壓UH;除去磁場,觀察熒光屏上亮點位置移動情況,待位置穩定后,測量此時電壓。

二、霍爾效應實驗的實現步驟及實驗檢驗實驗步驟

將磁鐵和示波管組裝在一起,提供磁場;連接外電路開關,打開電源,開始實驗;調整聚焦及亮度,使亮點集中到熒光屏中央,測量霍爾電壓;加載磁場,測量極板處磁感應強度B,觀察熒光屏亮點移動情況;穩定后,測量霍爾電壓UH;除去磁場,觀察亮點移動情況,測量霍爾電壓。實驗結果與現象分析實驗數據分析在X偏轉板處所加磁場的磁感應強度B為0.00017T,示波管內部是固定結構,為使示波管正常工作,對電源供給有一定要求,可分析出加速電壓UO為陰極K與第二柵極G2之間的電壓,約為1000V(因為實驗時G2電位可調范圍為±100V,實際加速電壓為900V至1100V)。示波器內X偏轉板之間的距離(由于在透明的真空殼體內不能準確測量,目測為1cm)約為0.01m。將示波器的亮度調大,所測電壓逐漸增大;當亮度調節到最大時(輸入電壓約為900V至1100V),所測霍爾電壓達到最大值33.8V。理論上,電子經加速電壓加速后,亮點在熒光屏上迅速向上偏移,這個過程時間極短。這是受洛倫茲力作用,使電子束向上偏轉。由于偏轉極板兩側電荷積聚,產生霍爾電壓,電子束同時受電場力和洛倫茲力作用平衡。但是由于對于此時電子速度,極板長度不可忽略,所以電子束相對中央位置發生偏轉。過3min,待穩定后,再除去磁場,如圖5。亮點迅速移動到下方,這是由于磁感應強度為零,霍爾效應消失。這個過程是極短的。這些現象都符合霍爾效應,所以本實驗成功驗證了霍爾效應。

三、結語

篇2

輔導資料中答案為如下:將電壓表與滑動變阻器并聯,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讀數為2.2V時,小燈泡正常發光。由于電源電壓是6V,當電壓表示數為2.2V時,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的關系,小燈泡兩端電壓為UL=6V-2.2V=3.8V,正好等于額定電壓。測出此時電路中的電流I,即可求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P=3.8V×I,電路圖如圖1所示。

筆者認為,本題提供的參考答案存在不足之處。在測電功率的電路中,滑動變阻器的首要作用是保護整個電路,避免電流表、小燈泡、電壓表等器件的損壞。所以,在開關閉合前,滑動變阻器連入的阻值都要最大,這已成了初中電學實驗設計很重要的一步;第二作用是滑動變阻器移動滑片,調節電流或電壓,直至燈泡正常發光。由于題目中沒有告訴燈泡電阻RL和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R的大小和關系,開關閉合前滑動變阻器又處于最大阻值,如果RL小于R,根據串聯電路中電壓的分配跟電阻成正比,則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在開關剛閉合時會超過3V,就將會使并聯在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表再次損壞。可見,上面的實驗方案是不完善的。因為它沒有考慮到電壓表再次損壞的可能性。

在此,作如下討論,并給出正確解決方案:(設燈泡電阻為RL,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為R)

1.當R≤RL時,由串聯電路中電壓的分配跟電阻成正比可知,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不會超過3V,在電壓表0~3V擋范圍內,則不會損壞電壓表。在設計實驗方案時電壓表直接與滑動變阻器并聯即可。本題一些輔導資料提供的參考答案正是適合這一種情況。

2.當R>RL時,由串聯電路中電壓的分配跟電阻成正比可知,在開關閉合時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超過3V,為了避免電壓表0~3V擋燒壞,可設計如下實驗步驟:(a)按如圖2連接電路,開關閉合前,滑動變阻器滑片P放在最右端。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P,使燈泡逐漸變亮,直至電壓表讀數剛好為3V;(b)此時斷開開關,將電壓表改接到滑動變阻器兩端,如圖3所示,再繼續向左調節滑片P,直到電壓表示數為2.2V為止,記錄此時電流表的示數I,此時小燈泡正常發光,額定功率P=3.8V×I。

本題由于沒有告訴燈泡電阻RL和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R的大小,正確的設計方案應以上面討論2的敘述為準。可以說,本題是一道很好的實驗設計題,它能鍛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和學習興趣。在討論了此題的實驗方案后,針對本題中的滑動變阻器,我又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給學生思考:若題目中RL=18Ω,有四個最大阻值分別為10Ω,15Ω,20Ω,40Ω的滑動變阻器,選哪一個最適宜呢?學生經過討論發現,若選10Ω的滑動變阻器,即使在最大阻值,也不能保護整個電路。若選20Ω或40Ω的滑動變阻器,方案可行,但如討論2所說,步驟復雜,稍有疏忽,就會損壞電壓表。而選15Ω的滑動變阻器,正如討論1所說,方案最簡單。所以,選15Ω的滑動變阻器則最適宜。

篇3

市場調研方案設計范文一一、前言

現在大學生的日常生活開支已不僅滿足于吃、穿,而是更加注重自己的形象了。 尤其是女大學生逐漸意識到了護膚的重要性,她們對護膚品的需求在日益攀升。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無論是從消費人群還是購買力而言,校園市場都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龐大市場。因此,為了更清晰、全面地了解大學生對護膚品認識及使用情況評價,我們做了這樣一次關于相宜本草的調查。本次調查主要是針對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校女大學生護膚品的消費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分析,了解女大學生對護膚品的需求,并對女大學生的品牌認知度和購后滿意程度等進行市場調查。

XX.02 上海相宜本草化妝品有限公司成立,創立相宜本草中草藥護膚品牌。

相宜本草的由來是中醫強調的標本兼治理念,它與上海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的長期合作,將漢方本草和現代科技相結合, 開發出一系列功效卓著,使用安全本草護膚品。

二、調查目的和意義

(一)調查目的

1. 全面了解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女大學生對相宜本草護膚品的認知和使用情況 。

2.全面分析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女大學生對相宜本草護膚品購后滿意度評價情況。

(二)調查意義

針對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女大學生對相宜本草護膚品認知及購后滿意度評價調查情況,為該產品的銷售制定更好的營銷策略,開拓大學生市場,提高產品的銷售量。

三、調查的內容和具體項目

(一)消費者

1、消費者統計資料:(生活費、護膚品消費水平、品牌認知度)

2、消費者對于相宜本草品牌的使用情況---是否聽說過、用過,滿意度如何以及功效是否更能吸引消費者。

(二)市場

1、相宜本草在校園市場上所占的份額

2、消費者需求及購買力情況

3、相宜本草品牌的市場前景預測

(三)競爭者

1、大學生熱衷的護膚品品牌所占的市場份額

2、了解各競爭品牌的銷售優勢

四、調查范圍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五、調查方法

考慮到此次調查工作涉及面廣,因此擬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并擬定樣本數為200人。調查方法我們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鑒于此我們專門制定了一套問卷調查方案。我們采用入戶實地調查方法。

六、資料分析方法

主要采用Excel數據分析及通過圖表形式反映情況

七、進度安排

3月28日 制定市場調查策劃

3月29日上午 制定調查問卷

3月29日下午----31日上午 實施調查

3月31日下午 數據統計和處理

4月1日上午 撰寫市場調查報告

八、經費預算

打印調查問卷200張*0.1元/張=20元

備用資金10元

九、最終成果形式

市場調查報告

十、附錄

(略)

市場調研方案設計范文二一、 背景:

第一,學生人數多,用餐時間比較一致,學校食堂同時容納就餐人數有限,造成就餐擁擠,排隊等候時間較長等一系列問題。

第二,食堂開放時間有限,不能滿足廣大學生由于特殊原因造成的推遲就餐的要求。

第三,校外飯店紛紛推出外賣服務,越來越受到廣大學生的青睞。

二、 調查目的:

通過本次調查,了解以下主要內容,達到以下目的:

(一) 了解外賣在大學生心中的需求程度,消費觀點及習慣;

(二) 把握校外飯店外賣服務的常規宣傳方式與促銷方式;

(三) 分析大學生消費者對外賣的消費行為與消費特點;

(四) 統計資料,預測外賣市場容量及潛力。

三、 調查內容:

(一) 外賣市場環境調查

1、外賣市場的容量及發展潛力;

2、學院不同年級對外賣的消費狀況;

3、學校教學、生活環境對該行業發展的影響。

(二) 消費者調查

1、 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偏愛、經濟、便利等)

2、 對外賣產品的了解程度(品種、口味、價格等)

3、 消費者的忠誠度

4、 消費者消費能力、消費層次及消費比例的統計

5、 消費者理想的外賣服務描述

(三) 商家調查

1、 主要客戶群

2、 廣告策略

3、 商家對現有外賣服務的描述

四、 調研對象及抽樣方法

調研對象: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全體學生,提供外賣服務的校外飯店。

抽樣方法:為確保樣品的代表性、合理性及樣本的精確程度,同時考慮到時間、人力、物力及消費者的經濟狀況等因素,調查是采用重點調查以及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

五、 調查員的要求及組成人員

(一)人員要求

1、 儀表端正、大方。

2、 舉止談吐得體,態度親切、熱情。

3、 具有認真負責、積極的工作精神。

4、 訪員要把握談話氣氛的能力。

(二)人員

唐葉梅、晏蘭輝、曾艷花

六、 市場調查方法

消費者以問卷調查為主,訪談為輔;對商家以訪談為主,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完成市場調查問卷的設計與制作以及調查人員的安排等相關工作后,就可以開展具體的問卷調查了。把調查問卷平均分發到各調查人員手中,最好選在就餐時間后,學生比較空閑的時候。由于學生在宿舍中時比較集中,節約時間,便于調查,對于要重點調查的對象所在的宿舍進行走訪調查。進入宿舍時要說明來意,以確保被調查者積極參與、得到正確有效的調查結果。調查過程中,調查員應耐心等待,切不可督促。調查員可以在當時收回問卷,也可以第二天收回(這有力于被調查者充分考慮,得出更真實有效的結果)。

在完成市場調查訪談提綱以及訪談人員的安排等相關工作后,就可以開展具體的訪談了。在非就餐時間,對飯店管理者及服務人員進行訪談。

七、 調查規模

預計發放200份調查問卷,訪談20個學生、6個商家。

八、 工作內容、時間及人員安排

(一) 調查策劃討論及其撰寫:20XX年4月25 日20XX年5月5日,集體討論,曾艷花負責撰寫

(二) 設計問卷及訪談提綱:20XX年5月4日20XX年5月5日,晏蘭輝負責,其他人員輔助

(三) 發放問卷:20XX年5月9日20XX年5月11日,全體參與,唐葉梅負責

(四) 訪談:20XX年5月14日,全體參與,晏蘭輝負責

(五) 統計問卷、總結訪談:20XX年5月15日20XX年5月20日,全體參與,曾艷花負責

(六) 撰寫調查報告:20XX年5月21日20XX年5月25日,集體討論,唐葉梅負責撰寫

九、 經費預算

打印費:策劃書 1元

問卷 30元

訪談提綱 0.3元

調查報告 1元

合計: 32.3元

十、附錄:

調查問卷

訪談提綱

市場調研方案設計范文三一、調查目的和任務

1.目的:針對肯德基公司進入中國市場之前的可行性進行市場調查。

2.任務

(1)中國人對于洋快餐的接受程度,并進行先行的品牌推廣。

(2)根據中國人的接受程度來制定開拓中國市場的戰略和決策。

二、調查對象和調查單位

采用抽樣調查的方式,隨即調查在北京公園內游玩的游客。選擇在北京進行調查是因為北京是中國的首都,是國際化的大都市,人們比較愿意接受新事物,對于洋文化的接受程度也會相對比較高一點。而選擇在公園進行市調,有三個原因。首先,公園人流量比較大,調查采樣比較方便;其二,在公園調查對象的類別會比較廣泛,因為在公園內游玩的游人擁有者不同的年齡層、職業等等,這樣調查的對象會比較全面,對于之后的研究工作有很大的幫助;第三,在公園游玩的人說明他們比較喜歡外出消費,這對于作為快速消費品的肯德基公司來說有相當的調查意義。

三、調查項目

調查中國民眾對于肯德基口味、餐廳環境的接受程度,并獲得不同年齡、職業的中國民眾的消費能力和水平參考數據。

四、調查方法

采用攔截、試吃、訪談等方式進行調查。

五、調查機構及人員

由華東師范大學10級傳播學院負責調查,調查小組成員如下。

組長:嚴三九老師(華東師范大學傳播學院院長)

副組長:高防老師(華東師范大學市場調研專業老師)

成員:華東師范大學10級傳播學院10名學生:陳喆、方治平、張萌胤、翟娟、郭蓓蓉、李琦、朱燕亮、熊英凱、忻彬鴻、俞俊。

六、調查組織和調查進程

(1)培訓:20XX.5.20

(2)人員分工:10名學生分為5組,分別履行各自小組的職責。

第一組由4名長相可愛、外表靚麗學生組成,負責在公園內一共攔截各年齡段的游客100位,并負責把他們帶入公園內搭建的餐廳內,請他們進行訪談。

第二組由2名態度良好、手腳麻利的學生組成,引導進入餐廳內的游客洗漱、就坐,并在每一位進行市調的游客面前擺放好袋裝毛巾,送上蘇打水和白開水,以消除口中的異味,又送上優良嫩黃的雞塊。

最后一組由4名口齒伶俐、思路清晰的學生組成,在游客品嘗玩雞塊之后,對游客進行訪談,完成市場調查內容。

再由第二組成員為已經接受完調查的旅游送上肯德基炸雞贈品,并送旅客走出餐廳。

最后由此次市場調查活動的副組長高防老師負責審核、匯總和統計分析,起草調查報告。

(3)調查:20XX.5.23

(4)資料整理分析:20XX.5.24-25

(5)調查報告撰寫:20XX.5.26-31

七、調查費用:

禮品費:1000元

交通費:500元

篇4

【關鍵詞】試驗;汽缸墊;溫度對比

前言

伴隨著汽車行業的迅猛發展,不同汽車行業的整車廠都先后推出自己生產研制的不同排量的發動機,在發動機的整機OTS生產狀態,都需要進行不同的零部件的設計,試驗對比,從而選出最佳的設計作為批產的設計方案,本文介紹的就是在發動機研制過程中,對發動機汽缸墊的選型,設計、模擬計算、試驗驗證,通過試驗數據的對比驗證,確定最后的設計方案進行批產。

1 汽缸墊的作用

氣缸墊位于氣缸蓋與氣缸體之間 又稱氣缸床. 其功用是填補氣缸體和氣缸蓋之間的微觀孔隙,保證結合面處有良好的密封性,進而保證燃燒室的密封 防止氣缸漏氣和水套漏水。

隨著內燃機的不斷強化,熱負荷和機械負荷均不斷增加,氣缸墊的密封性愈來愈重要.對結構和材料的要求是:在高溫高壓和高腐蝕的燃氣作用條件下具有足夠的強度,耐熱;不少損或變質,耐腐蝕;具有一定的彈性,能補償結合面的不平度,以保證密封;使用壽命長。

2 汽缸墊的試驗研究

2.1 汽缸墊的設計方案

根據某系列汽油發動機開發階段的規劃,對1.5T原型樣機進行汽缸墊溫度場驗證試驗,并對各汽缸墊進行檢測各點溫度值,為設計部門提供相關的試驗數據,對比實驗數據,并以確定最佳汽缸墊方案。三種方案如下圖所示,圖1、圖2、圖3。原型樣機的汽缸墊方案如圖1所示。

圖 1第一種汽缸墊設計方案 圖 2 第二種汽缸墊設計方案

圖 3 第三種汽缸墊設計方案

2.2 試驗方案

在發動機缸體上進行打孔,安裝熱電偶傳感器測量鼻梁區的溫度,對比各個方案的溫度變化值。

2.2.1 試驗各傳感器的安裝

如圖4所示,第15點,16點、17點為我們試驗所要檢測的測量點。

2.2.2 試驗工況

本次試驗的轉速我們選取1000rpm、3000rpm、4000rpm、5500rpm以上4點在全負荷的工況下,測量個點的溫度值,每個工況溫度5分鐘后進行測量取點。機油溫度不需要控制,出水溫度控制在90±3℃。

2.2.3 試驗數據

3 結論

通過試驗的數據的對比,第一方案的發動機汽缸墊的的測溫比其他的二個方案略低一些。能夠使發動機的缸體溫度降低下來,保證了整機的溫度要求,因此我們選取第一方案的設計作為我們的首選方案。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實踐課程;教學方案;程序設計;軟件技術

1課程目標

培養實用型、創新型人才,提升軟件研發能力,構建系統、完善的理論及實踐專業課程體系架構,一直是計算機專業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的根本目標。為積極落實計算機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專業培養目標,強化對學生應用編程實踐能力的體系化培養,進一步構建、充實計算機軟件、硬件緊密結合的基本知識架構,貫徹系統、可持續發展的培養思路和課程體系,在C語言程序設計、面向對象技術、計算機基礎等先修課程基礎上,加強學生軟件開發能力的培養,設置并開設程序設計實踐課程“計算機設計項目實踐”。

課程設計方案針對專門的實用編程技術及其應用實現方法,進行特定系統功能的設計,確立實現方法,完成程序編碼與調試。進一步加強程序設計基礎理論技術的掌握,提升程序設計的深度和難度,培養學生設計實現較大程序的能力。為專業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奠定扎實基礎。

本課程的設計項目對方案設計目標、設計內容、設計思路、實施基本方法進行系統規劃,學生能夠了解面向具體應用的程序設計基本方法,明確系統功能、設計、實現的基本流程,理解一個實用應用程序的基本架構,掌握設計實現的應用程序的運行流程。在選擇C語言編程環境及其方法的基礎上,能夠基于庫函數或類庫函數接口,運用具體編程方法,完成應用程序的設計、編碼等開發工作。選擇學生感興趣的項目,構建用戶自己的應用程序代碼,達到熟練運用編譯環境工具、開發較大型應用程序的目的。

課程方案設計的基本原則在于,通過精選應用系統的需求分析、功能設計、編碼、實現、測試、提交等基本環節,展現軟件開發基本過程,運用實用編程技術及其應用實現方法,培養學生實際開發經驗,提升學生應用編程實力,鞏固學生程序設計基本規范、基本流程的理解和實現技術,達到充實程序設計的應用知識體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開拓學生的專業視野和實際工作能力的目的。

2教學方案設計

2.1應用系統的設計

通用操作系統的文件系統為用戶數據的存儲和讀寫等提供必備支持,應用程序設計也需要有關文件操作功能的支持,文件系統及其各項實現技術具有實用價值,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中,文件系統相關章節對文件的基本操作、編程接口、實現方法等內容進行了簡要介紹,學生具備一定的理解文件系統功能和處理文件的知識基礎[1]。

參考相關資料,使用高級語言實現的一個文件系統,作為一個應用原型系統,基于該系統,完成軟件項目設計的各個過程[2]。

首先通過分析文件系統基本功能,理解文件系統的設計步驟,及設計實現一個簡單、功能完善的模擬文件系統SMFS。該文件系統功能包括文件操作、文件存儲管理、文件系統一致性和容錯性管理[3]。

SMFS文件系統采用C語言設計實現。通過分析原型程序的數據結構設計、算法設計實現,掌握該應用軟件的模塊劃分與集成,掌握編譯環境、運行環境的構建與使用。

首先對現有原型系統初步改錯并進行調試,查看運行結果,分析并找出原型系統仍然存在的問題。

再根據所設計的文件系統應用程序方案功能,進行設計和修改,對應用程序進行二次開發,完成應用程序的設計、編碼、調試、運行。

方案的實施使學生應用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學生可了解軟件開發規律、開發思路和實現技術。

2.2開發平臺的選擇

使用PC機、Windows操作系統、高級語言編譯工具及其環境,作為硬件、軟件開發運行平臺。選擇Turbo C或 Borland C作為編譯工具。開發、運行平臺易建。原型軟件程序已通過初步調試,可運行,為學生的調試、二次設計、開發提供有利支持和保證。方案可行性、可操作性較強。

3教學內容

3.1文件系統分析

以UNIX操作系統文件系統為例,對文件系統管理數據結構及基本構成進行必要分析,了解文件系統基本工作方式及其功能實現的基本方式。動手實現一個模擬文件系統――文件應用系統。

3.2文件應用系統規劃

文件應用系統設計功能包括,提供一個文件操作接口函數庫,基于該函數庫實現一個簡單的文件系統,提供高效的存儲管理功能。該文件系統提供較好的容錯性能,系統崩潰時進行數據的一致性檢測,確保數據不丟失。

基于文件函數庫的基本文件操作函數,設計實現一個簡單的單用戶文件系統。文件系統功能設計簡化為以下幾個模塊。

Naming:將文件名映射為文件占用的磁盤塊,空閑磁盤塊管理的內存與磁盤數據結構,稱為磁盤空閑表。該表可跟蹤磁盤上每一個磁盤塊分配使用情況,該表永久存放在磁盤上,文件系統啟動時放入內存,指導文件的空間分配。

Allocated:磁盤塊的分配記錄,即文件系統的物理組織。采用索引節點方式進行文件分配磁盤塊的管理。每個文件擁有唯一I節點,每個文件的屬性信息存放在該文件的I節點中。此外,目錄文件中包含該目錄下子目錄名及其I節點或文件名及其I節點,用于按目錄逐級查找,將文件名映射到I節點上。

文件操作包括:創建文件;修改文件;刪除文件等。

容錯性、一致性的設計。文件系統的恢復策略。確保文件數據的完整性、持久性。

3.3文件應用系統數據結構設計

全局數據結構包括:文件系統文件最大數量;文件系統最大空間;文件系統操作提示符――字符串;文件系統名稱――文件名表示;文件系統文件指針;文件I節點――結構體類型;文件I節點指針;文件I節點表――數組。

3.4文件函數庫設計

文件系統應能永久存儲數據,物理上存儲數據的是磁盤。為簡單起見,使用一個文件模擬磁盤。將文件磁盤塊大小設定為4KB,每個磁盤塊有唯一編號,每個文件以磁盤塊為單位存儲數據。

磁盤函數庫模擬真實的硬件接口,設計為函數實現,函數接口提供良好的調試接口,為將磁盤驅動器接口映射為模擬的磁盤函數庫函數接口。磁盤函數庫設計如下函數:

void creat_file_system()

函數功能:創建一個文件,包括文件管理數據和實體數據結構,表示文件系統。

void open_file_system();

函數功能:打開或創建文件系統,錯誤返回error;正確則返回文件系統指定的文件管理數據和實體數據結構位置指針。

int new_a_file(char *file_name)

函數功能:搜索文件系統,查出可用空閑管理塊,存入指定文件名,返回管理數據位置指針,否則,返回-1。

int del_a_file(char *file_name)

函數功能:搜索文件系統,查出指定文件,從文件系統中刪除該文件,返回該文件位置指針,否則返回-1。

void list()

函數功能:搜索文件系統,只要文件名不為空,輸出文件名和文件長度,文件計數。

int open_a_file(char *file_name)

函數功能:搜索文件系統,如指定文件存在,返回指定文件所在的序號。

int offset_by_i(int i)

函數功能:返回第i個文件在文件系統存儲空間的偏移量。

int write(char *file_name,int offset,char *str,int count)

函數功能:打開文件file_name,寫入文件,寫入文件系統管理塊信息。

int read(char *file_name,int offset,int count,char *str)

函數功能:打開文件file_name,讀出該文件字符串內容。

void print_help()

函數功能:輸出系統文件操作提示信息,供用戶選擇。

int main()

函數功能:啟動文件系統,進入幫助界面,用戶可以輸入各項操作代碼,循環執行對應文件操作,或結束系統運行。

合法操作包括:①創建文件系統;②新建一個文件;③刪除一個文件;④顯示文件列表;⑤寫入文件;⑥輸出文件;⑦退出文件系統。

3.5應用文件系統運行分析

測試中,查看存在的設計缺陷。如,文件系統中文件數量的檢測和控制;文件長度的檢測和控制;文件系統啟動確認等[4]。

3.6應用文件系統的再設計方案

根據學生對原型系統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進行自行設計。測試改進方案的系統運行的完善性和健壯性。

4教學過程

本課程課堂授課課時為8學時,上機實踐學時為24學時。教學采用講課、上機交替進行的方式。便于學生及時把教師交付的每個任務貫徹落實、設計實現,教師能將學生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利用課堂教學及時反饋、說明、給出指導意見。

教師在授課期間,對設計方案的設計思想、設計方法、實現系統功能、實現技術及方法、編譯運行環境等進行簡要講解、說明。學生在上機實踐環節過程中,完成項目方案的設計實現,通過接受教師檢查、驗收、答辯等環節,提交實驗報告。鍛煉和提升分析,設計,文字、語言表述,實現,工具運用等能力。

該方案教學過程可設計為三個階段。

4.1授課內容設計

該階段完成進行系統開發的技術理論、程序架構、軟硬平臺搭建等準備工作。從項目設計目標、方案設計、實施過程及要求、編程技術分析、系統功能等方面進行授課。指導學生奠定扎實基礎,為進行下一階段的實踐作好準備。為了比較系統全面了解有關軟件開發的基本概念、基本過程,設計授課內容按系統功能驅動的方法展開,緊密結合實現編程技術,引導學生逐步系統了解開發一個特定應用系統所必需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術。

教師在8學時的授課中,首先向學生明確說明方案系統的功能,然后進行功能的分解,直至完成模塊的劃分,講解需要的編程技術,實現模塊功能,學生在此基礎上,設計模塊內部的算法流程,并實現、調試、運行軟件系統。

4.2實踐內容設計

上機實踐24學時。實踐環節以課題組模式進行工作,利于互相幫助,培養合作能力和意識。學生以課題組為單位進行方案論證、設計、開發環境構建、分工、單元開發、調試、系統運行,完成項目實踐報告的編寫。組長是項目主持人。該過程能使學生明確軟件開發的各個環節,結合自身條件對每個環節進行自己的設計實現。課題組學生可按以下實施內容及步驟開展工作,并按計劃接受教師的檢查和評估。

每2人自由結為一個課題組。可以均衡學生的能力,達到互助的目的。確立方案的功能及設計基本方法,設計模塊函數功能及其編程接口。

安裝開發環境、調試開發工具。對于開發使用的 C/C++語言環境及工具、函數等作必要的調試。

分析設計系統功能,劃分每位同學的模塊分工明細。完成各自的功能模塊設計、編碼實現、調試,并接受教師檢查、評估。

課題組完成系統集成調試。提交調試報告和系統使用說明書,并接受教師軟件驗收。

項目實踐上機環節的內容可操作性強、實施要求具體、目標明確,便于對學生的研究能力、協調協作能力、軟件系統分析設計能力、編碼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語言、書面表述能力等作一個綜合的培養、評價、考核。

5評價體系

對學生方案設計實現的評價,旨在通過實踐的各個環節的監督檢查,深入了解學生的進展情況、方案實施效果、出現的問題等,為學生提供指導、建議,考核設計與實現結果是否達到方案目標的要求。

針對項目實踐課程的目標和特點,必須規劃、確立學生成績評價標準。否則,課程開設效果難以保證。對學生方案設計實現的評價,旨在通過實踐的各個環節的監督檢查,深入了解學生的進展情況、方案實施效果、出現的問題等,為學生提供指導、建議,考核設計與實現結果是否達到方案目標的要求。

課程實施過程分為:課堂教學,課題組完成系統分析設計的理解、模塊功能設計與劃分、編程實現與調試、軟件驗收、答辯等。

學生成績評價體系設計根據每位學生的各個部分的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學生應提交規定格式、內容的文檔、實驗報告,完成編碼、調試、軟件驗收,學生在階段檢查時對設計實現內容進行講解、答辯。答辯對學生的系統總體設計模式與運行模式進行考核,確認學生是否對軟件系統的設計流程、運行流程及其出現的問題,有全面的理解。敦促學生全面系統地完成項目實踐整個實施計劃與實施過程。

學生成績評價體系包括文檔成績評估設計和軟件驗收答辯兩個部分。

文檔成績評估設計。組長及其組員負責組織編寫實驗報告,實驗報告的詳細格式及內容的規范要求見附錄。其中包括分析設計、系統調試、系統運行手冊、設計實現的模塊和調試等內容。根據實驗報告的可讀性、創新性、結構內容完整性、工作量等因素,評估每位學生的文檔成績。

軟件驗收答辯。根據教師提出的系統需求和設計方案建議,以課題組為單位進行系統分析設計,每人獨立進行模塊詳細設計及編碼調試工作,根據提交的模塊設計實現文檔和調試文檔,學生對模塊使用的數據結構及算法設計進行講解、答辯。教師根據講解簡明、思路清楚、工作量飽滿、使用技術有獨到之處等方面給予成績評定。根據提交的實驗報告進行軟件系統驗收,根據系統的運行功能實現、界面設計、編碼技術運用等評估學生的驗收成績。考核分值分布如表1所示。

表1考核分值分布表

考核內容百分比

系統分析設計報告10%

模塊詳細設計報告10%

原運行系統調試報告15%

系統調試報告用戶手冊15%

階段檢查25%

驗收檢查25%

6教學文檔及環境支撐

計算機設計項目實踐包括24學時的上機操作,需要完成課程軟件系統開發與文檔組織編寫,是以學生自主完成為主,教師指導為輔的實踐過程。為配合師生的需求,提高學生的工作效率,支持文檔的編寫、系統的設計實現、編碼、調試等諸多具體要求,一個方便實用的文檔及具體要求支持體系十分必要。教學文檔可提前提交給學生參考,一般包括:①授課教案;②實驗指導書;③應用軟件開發環境;④課程實踐環節參考手冊;⑤網上教學資源平臺;⑥教學大綱;⑦實驗大綱;⑧授課計劃;⑨實驗上機學期計劃表。

7課程實踐環節參考手冊設計

特別設置一個實踐環節參考手冊,對課程設計所有環節具體要求和實施辦法作一說明。為學生方便地編寫文檔和規范地完成實施過程,提供規范文檔體系參考與指導,使學生的成果體系完整、有據可查。

附錄一,實驗報告規范模板;附錄二,實驗任務書;附錄三,報告文檔內容格式參考;附錄四,進度安排及成果提交;附錄五,實驗報告撰寫規范;附錄六,成績評估表。

8結語

操作系統技術對于大學計算機專業課體系教育的重要性勿容置疑,實踐教學對理論教學有延伸和提升的作用,其教學重要性、迫切性、科學性越來越得到國內外同行的共識,如何將實用技術引入實踐教學

環節一直是教學中探索的重點和難點。本方案的創新性在于系統全面地設計了實踐類課程的各個環節,提供了較全面的方案設計內容,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方案具有較好的可操作性和可移植性,可供其他計算機專業課的實踐環節參考。該方案已應用于教學,對學生拓展應用編程技術,進行軟件開發具有較好的效果。

該方案具有技術實用、平臺易建、功能明確、難度適中的特點。通過方案的實施,學生系統軟件分析能力和應用軟件的開發能力能得到一個全面的實踐和鍛煉。

參考文獻:

[1] 譚浩強. C語言程序設計[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6):150-210.

[2] 盧軍. Linux0.01內核分析與操作系統設計[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6):139-198.

[3] 孟慶昌,牛欣源. 操作系統[M]. 2版.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11):183-216.

[4] 趙斌. 軟件測試技術經典教程[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5):1-59.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ogramming Practice Project

NIU Xin-yuan

(School of Computer, 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Beijing 100101, China)

篇6

【 關鍵詞 】 驗證方式;用戶驗證;腳本驗證

System Security Design Based on Verification Method

Xia Xiao-xiang

(Computer Department,E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HubeiEzhou 436000)

【 Abstract 】 This paper presents and realizes the centralized design about the system security, we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system through the verification method, we have gave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user authentication and general character verification.

【 Keywords 】 authentication way; user authentication; script authentication

1 引言

電子商務技術已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各行各業,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也越來越明顯,我們可以通過設定密碼、利用數字簽名等方式實現系統的安全。本文著重介紹一下通過驗證技術來實現系統的安全。

2 用戶驗證技術的設計

對于用戶驗證在每個頁面中幾乎都會存在,主要是為了判斷但前收集客戶對頁面的訪問是否合法,本系統的主要頁面的左側的菜單樹在沒有登錄的情況下也是可以進行訪問的,但是不能進行已登錄用戶的一些功能,比如查詢個人話費信息等。在用戶登錄就將用戶的相關信息存放到session中去,下面我們以電話查詢方式來說明用戶驗證的實現,實現代碼如下:

HttpSession session=request.getSession();

if(rs.next()) { //rs為查詢后結果集

session.setAttribute("canLogin", "yes"); //設置canLogin為yes

session.setAttribute("custom", rs.getString("userName"));

//設置當前客戶端名字為從數據庫中讀取的客戶姓名

session.setAttribute("phonenum", phoneNum);

//設置當前客戶的手機號碼為用戶登錄時的電話號碼

}

else

session.setAttribute("canLogin","no");//登錄失敗則設置canLogin為no

在每個action進行處理相關查詢的時候,先從session中讀取canLogin,如果為yes則進行相關的查詢操作,如果為no則提示用戶應該先登錄。

HttpSession session=request.getSession();

String can=(String)session.getAttribute("canLogin");

phonenum=(String)session.getAttribute("phonenum");

String act = request.getParameter("act");

//這里的act是處理相應的操作

if(can!=null&&can.equals("yes"))//客戶已經正確登錄

{

if (act.trim().equalsIgnoreCase("detail")) {

detail(request);

}

else if (act.trim().equalsIgnoreCase("yu")) {

yu(request);

}

else if (act.trim().equalsIgnoreCase("money")) {

money(request);

}

}

else if(can==null||can.equals("no"))//用戶沒有登錄

{

url = "/pages/loginFirst.jsp";//將頁面發送到loginFirst.jsp

}

3 Javascript腳本驗證技術的設計

Javascript腳本驗證是很有用的一種驗證方式,并且很多驗證函數可以被多個頁面所共享。

我們對空格方式的驗證技術,主要是通過函數壓縮技術來實現空格的讀取及識別。

function trim(str){

var re=/^\s*|\s*$/g;

str=str.replace(re, "");

return str;

}

檢查是不是合法的日期格式可通過函數讀取,再與標準方式相比較。

function checkDate(str)

{

if(str.match(/^\d{4}-\d{1,2}-\d{1,2}$/g))

{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

}

檢查是不是一個合法的用戶名的技術的實現。

function checkName(str)

{

if(str.match(/^\w*$/g))

{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

}

檢查是否是合法的數字技術的實現。

function checkNumber(str)

{

if(str.match(/^\d*$/g))

{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

}。

4 結束語

本文通過給出相關的用戶驗證可以保證用戶合法性,通過對相關輸入字符合法性驗證能保證系統以更好的方式運行,我們給出的驗證技術帶有一般性,可以在各個系統中廣泛采用。

參考文獻

[1] 俞正方.電信IP承載網安全防御[J].信息安全與技術,2010年08期.

[2] 孫尚波.PKI信任模型與證書路徑構造方法研究[D].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3] 劉波.基于C/S架構的嵌入式家庭媒體中心控制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4] 王力立.基于P1619.3協議的密鑰分發系統[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篇7

關鍵詞:高職教育 機械制圖課程 實驗室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973(2012)009—158—03

1 引言

實驗實訓室是民辦高職院校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重要的校內場所,而《機械制圖CAD技術》課程設計和實驗教學,面向我院l5個專業、2000多名學生授課,是機電、汽車、交通類學生必修的技術基礎課,其專業覆蓋面約占工科專業的80%,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實踐性、綜合性和創新性,在培養和增強學生對機械技術工作的適應能力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制圖是大一新生最先接觸到的專業課,好奇激發了學習興趣,但抽象、難學歷來是高職學生對本課程的主要評價。

2 實驗教學預計達到的目標

目前我院已有的制圖模型室承擔了該課程的實驗教學任務,但是作為以汽車和交通類專業為主的民辦高職院校,教學目標不但是本課程知識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動手實踐和創新設計能力的培養。培養應用型人才就是要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原有模型觀察實驗的基礎上,構建多層次實驗教學體系,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有步驟的實踐學習,提高學生應用能力。

(1)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與動手操作能力。在理論課程中使用實物、模型,甚至錄相,對形體進行拆解分析增加學生的直觀認識。在機械制圖實驗室教學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和繪制圖形,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并加深理對論課程的理解和應用。

(2)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綜合設計能力。在理論教學中要提出各種設計問題,引導并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比如,教材中零件圖是教學的核心內容,由于其實踐性強和設計靈活的特點,曾經是理論教學和課程設計的難點。現在開設“零件測繪實驗”,通過三維建模可幫助學生理解零件的結構、組成和技術要求,使理論上抽象、模糊的東西變得具體而清晰,易學易懂。

(3)培養學生進行實驗的基本技能。通過測繪實驗,學生可以掌握使用不同測量工具的方法,對各種機械零件測量、采集數據和處理的過程。開設械制圖實驗課,使課堂和實驗室有機地結合、使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又促進教師的科研教改活動,也成為大學生“制圖技能競賽”的實驗場所。

3 建設思路

3.1 實驗課程建設

機械制圖CAD技術已經建設成為校級精品課,目前要加大實驗課程建設,將其建成市級或省級重點精品課程。因此,根據機械制圖實驗教學要求,編寫“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踐性機械制圖教材。在教材中將實驗項目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使理論與實踐一體化;將理論課堂搬到實驗室進行,使教室與實驗室一體化;將理論講授、示范演示、實踐操作放在一起完成教學過程,使“教、學、做”一體化。

3.1.1 三層次體系實驗教學方法的實施

(1)基礎實驗教學——網絡虛擬實驗室展示模型與分解示范。

平面圖繪制實驗是最基本的基礎實驗教學,教師先展示實驗任務圖紙,再提出實驗要求,講解運用到的相關知識,最后示范實驗過程。然后要求學生自己動手繪制平面圖,在實踐中掌握繪圖的GB要求、繪制技巧和儀器的使用方法。通過分組討論互動的方式,提出設計方案并對其進行優劣的比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投影原理。

(2)綜合實驗教學——任務驅動工作過程引導實踐與分節檢查。

教師展示并分發需要學生測繪的不同汽車零件作為實驗任務,再提出應用的基本知識點,要求學生按照實驗指導書自行完成,收集實驗相關知識資料、擬定實驗方案步驟、測量汽車零件數據、繪制零件投影圖形最后撰寫實驗報告,強調學生實驗過程的“全自主性”;教師可按完成時間或設計環節進行設置檢查節點,及時發現問題并引導學生提出解決方案,進行修正。

(3)創新實驗教學——科研課題驅動任務指導合作與設計創新。

科研創新實驗是與本校科研優勢相結合,與其它發動機、地盤、汽車電氣等實驗室合作,讓學生參與專業相關的科研課題,給予必要的指導,讓學生利用模型、積木、三維軟件、虛擬實驗室等進行創新設計,并根據所設計的模型繪制出圖樣,加工出零件并進行應用型實驗。獨立思考或通過團隊小組共同討論解決遇到的難題和應用缺陷,這種基于任務的研究性實踐學習,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3.1.2 應用基于工作過程的實驗教學內容(見表1)

(1)提高制圖實驗課的比重。開設獨立實驗的方式,如“模型繪制”、“模型制作”、“部件測繪”、“CAD訓練”、“三維建模”等單獨開課,相比原來附屬于制圖理論課的模型和繪圖實驗教學學生更加重視,提高了實驗教學效果。

(2)制圖實驗教學的內容應加強與生產實踐、科學研究的密切聯系。與奇瑞、比亞迪、東風等汽車生產企業合作,認識學習生產圖紙、設計樣圖等;成立興趣科研小組將科學研究引入到實驗教學中,將其轉化為圖紙、模型甚至是樣品,替代傳統的實驗教學內容。

(3)增加汽車零件測繪、發動機裝配圖拆分等綜合性實驗內容,設置汽車變速箱設計等研究探索性實驗項目,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4)組織各類技能培訓,增強學生的工程技能。對于社會上需求旺盛,有利于拓寬學生就業渠道和學生綜合能力的技能,如制圖大賽、CAD等級證等,開展培訓與考核。

(5)參與和開展大學生科技競賽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如機械制圖大賽、模型制作大賽、三維設計大賽等,積極鼓勵學生開展個性化實驗與制作。

3.2 實驗設備建設

力求用有限的經費,創出最大的特色。在機械制圖理論教學中首先應將抽象的圖形形象化,讓學生從空間想象轉化為感性認知。這就要求機械制圖理論課走出教室,在兼具模型室功能的實驗室中進行,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不求規模、檔次,但求齊全。首先應盡量配置或收集齊全常用機構和通用零件的模型或實物,甚至是模型積木或橡皮泥等模型制作材料,讓學生有機會見多識廣、動手實踐。其次,應根據課程大綱對實驗教學的要求,配置足夠數量的常規儀器、工具、設備。例如:制圖實驗臺,出圖儀器等。

(1)設備共享(見表2)。

機械制圖實驗室可實現跨系、跨專業設備共享,如交通工程系的《道路制圖》、《建筑制圖》,機電系、信息系的《電子制圖》等。制圖實驗室可使用已有的模型陳列室,并且陳列模型可與其他機械課程(如:《機械基礎》、《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原理》、《工程力學》、《公差與配合》等)共享使用,甚至于機械制圖實驗可共享汽車專業的減速器等設備。CAD制圖設備可使用計算機中心電腦及制圖軟件。

(2)設備布局。

機械制圖CAD技術理論課老師帶模型雖然為了讓學生直觀的認識,但校區的擴大,實驗教學設備的借還制度,后排學生的遠距離,都使其不再現實,因此我們針對民辦高職院校資金不足等方面,機械制圖實驗室的建設布局提出以下構想:

利用原有制圖模型陳列室進行改建,構建教學和實驗一體的多媒體實驗教學課堂。將實驗室前添置投影儀,中間擺放工程制圖桌,每桌旁邊放CAD制圖用電腦,將教學模型及零件展示柜環形分布于教室三面靠墻,使學生在學習理論的同時,可以隨時觀察各種機構模型和常用零件實物,達到“身臨其境”的效果。

為了與工作實踐接軌,通過學生的好奇心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借助Web 精品課件以AUTOCAD、SOLIDWORKS、FLASH等軟件為平臺,通過校園網絡為渠道,搭建出機械制圖虛擬實驗室,學生在系統中找到所需要的模塊進行自主學習,并針對教學任務設置網絡實驗項目,展開學生實踐操作,網絡提交檢驗,真正做到“教、學、做”一體化。

4 實驗室管理

采用開放式實驗室管理制度。例如,對于科技興趣活動或技能大賽等興趣小組,學生希望能通過預約方式隨時進入實驗室現場。以校內教師和校外工程技術人員為實訓指導將測繪改變為開放式的實踐訓練,即讓學生自己利用模型、積木、三維軟件、虛擬實驗室等進行創新設計并繪制出圖樣,開放性的與車、鉗工實訓車間聯合作業,由學生完成部分零件的生產,從中學習加工技術要求和尺寸標注,熟悉機件加工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制圖知識,增強學生成就感。利用網絡技術建立的開放型虛擬實驗室,做到實驗時間開放、內容開放和設備開放。

參考文獻:

[1] 高巍.基于三維CAD平臺的機械制圖課程改革探索[J].職業教學研究,2009(11):146—147.

[2] 叢文靜,朱璽寶.工程制圖虛擬實驗室的建設及應用[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11).

[3] 王洪欣,李愛軍.機械基礎系列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0(1):141—143.

篇8

Abstract: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in network design of real-time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logistics, the article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its each link and its features, aiming at logistics corporate put forward resolution, which used integer programming to design network plan to achieve the goal of improving efficiency and saving costs. At last, it provided a new way for network design of real-time distribution systems for logistics.

關鍵詞:物流工程;實時配送;網絡設計;整數規劃

Key words: logistics engineering;real-time distribution;network design;integer programming

中圖分類號:U4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1)25-0031-02

0 引言

所謂實時物流(Real Time Logistics,RTL)就是指通過應用現代物流技術與信息技術來主動消除企業物流系統中的管理與執行的延遲,從而提高企業整個物流系統的反應速度與競爭力,提升物流服務水平的物流理念,與物流企業通常所提的“JUST IN TIME”不同。 實時物流不僅關注物流各個環節的成本最低,而且更關注整個物流系統乃至企業的反應速度與能力,最終目標是要通過實時物流系統的實時采購、實時制造、在線倉儲管理、實時配送、實時追蹤、實時反饋等,使“四流”(商流、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同步合一,真正實現企業追求“實時”的理想目標。

物流實時配送系統走向計劃化、規模化,任何企業要想保持持久的競爭力,就必須對市場環境變化做出實時反應,以便在激烈的競爭中搶占先機,實時企業 (Real Time Enterprise,RTE)理念,提出了成就RTE的6項原則,即標準、集成、協同、集中、敏捷、平臺。物流企業如果由有經驗的專人進行制定配送計劃,則工作量比較大,且效率低下,同時不能適應企業今后發展的需要。在配送中心每天的業務量很大時,幾乎平均每分鐘一個訂單,計劃員要依據客戶的編號來查找客戶的實際地址,又要制定配送計劃,因此工作量會相當大;同時企業不會只配送一種貨物,而是應該利用自己的網絡優勢,進行其它業務的擴展。因此,建立物流實時配送信息網絡系統是企業成功的關鍵。

1 物流實時配送系統的典型流程分析

物流管理中,物流實時配送系統起到商品集散的作用,它通過商品的集中采購、集中儲備和統一配送,成為一個有力的保障系統。在整個物流系統中,配送中心是一個關鍵的節點。配送中心的功能包括:商品進銷功能,倉儲保管功能,商品配送功能,商品流通功能,信息提供功能。配送中心主要業務流程有:①接受訂貨的業務②入庫系統的業務③配貨系統的業務④在庫系統的業務⑤出庫系統的業務⑥配送系統的業務等。

在此基礎上,物流實時配送的網絡信息系統建設是配送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為了實現多品種少量、多頻度的實時配送要求,減少缺貨率、降低配貨的差錯,提高勞動效率、使配送中心作業簡單化、省力化并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就必須依靠信息系統的完善管理。

2 KJS企業概況

KJS是家國內一流的快運企業,企業總資產超過3億元,分支機構超過300家,員工超過8000人,車輛超過1500臺,年貨物周轉量超過3000萬件。KJS于1994年1月18日成立KJS商標源于董事長的構想。猴子使人想到靈敏快捷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的孫悟空;拎著的包裹代表從事的小件快運;圓圈寓意門到門服務;綠色象征生命,象征宅急送永遠充滿活力。

截止2010年,KJS全國擁有480家全資分支機構,10000個代收點及1000多家特許加盟經營合作網絡,業務覆蓋全國2000多個城市和地區,年貨物周轉量達7000萬件,年業務量保持45%的增長率。多次被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交通運輸協會評為“中國最具成長性物流企業”、“中國最具競爭物流企業”、“中國百強物流企業23名”。

KJS的網絡優勢體現在以點帶面、班車連線,通過兩次“綠色割據”,KJS建立起一張覆蓋率僅次于EMS的快遞網絡。KJS網絡優勢不僅體現在滿足自身的業務需求上,還體現在向同行業開放,滿足國際、國內其他貨運公司的需求上。

信息系統的優勢主要表現在宅急送的ERP(綜合管理)系統由17個子系統構成,分運營、客服、綜合管理三大類。從最前端的COMMERCR使用,到倉庫管理系統(WMS)、條碼技術(BAR CODE)、全球定位系統(GPS)、客戶資源定位(CRM)、路由管理系統(RRM)和客戶網上查詢系統。全國所有分公司及其下級營業網點均已聯網,運營信息實時共享;各分公司與總公司服務器間采用硬件加密設備,保障信息的安全;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已經實現與部分客戶、合作網絡公司的信息系統對接。

信息技術方面,公司率先搭建了“物流信息網絡平臺”,開單,查詢,結帳等業務可輕松在網上完成;貨物條碼跟蹤系統(Bar Code)和車輛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的采用,使客戶能夠快速,準確的跟蹤貨物信息;KJS公司CALL+CENTER的投入使用,使客戶與公司聯系更加便捷。KJS正從一個以卡車為主的傳統快運公司向著以信息技術為牽引的現代快運企業飛速發展。

KJS有一只270人的信息研發隊伍,企業有很強的自主開發改造能力,目前使用比較高端的工業級PDA,通過GPRS網絡實現遠程任務指派、工作單基礎信息實時錄入與傳遞、簽收信息反饋、簽單影像掃描等應用,徹底實現信息前置,大大提高運營能力。

KJS在華北基地建立自動分揀線,在四個主要城市建立呼叫中心,在特一級分公司建立使用高架立體倉儲中心,同時,KJS還大量使用叉車、尾板車,這使KJS從傳統的運輸模式中走出來,成為現代化的物流企業。信息技術優勢的確立使其服務優勢、成本價格優勢、產品優勢等有了堅實的基礎。

3 KJS陜西配送系統網絡設計方案

西安分公司成立于2003年1月,網絡覆蓋全省內9個地級城市,在西安市內設有5個取派送網點,擁有各種類型的汽車28輛,員工200人。

KJS陜西配送網絡是由上行總公司負責的開發建設的。公司在陜西的分支機構12個如表1所示。

網絡內所有營業所均已投入使用,要充分利用現有的營業所,在滿足企業快速貨運要求的同時,降低投資成本。根據網絡的綜合情況分析,將網絡劃分為13個區域,即增加西安KJS快運有限公司安康分公司。在整個綜合營運網絡內將設5個節點,每個節點專設相應的配送中心,我們稱其為站點。每一個站點都將根據所服務區域的實際需求配置相應的設備,所有設備均為能按照設計的技術指標完成相應區域各營業所要求的各項綜合快速貨運業務。如圖1所示。服務站點與相應服務區域的位置,其中①,②,③,④,⑤表示服務站點,1,2,…,13表示服務區域,由于地理位置的差異,隨各站點到相應區域距離的不同,因而在考慮縮短站點與相應服務區域距離的同時,合理布置站點位置,分配相應服務區域。圖1中虛線表示各區域由哪個站點負責,無虛線聯系的,表示為不負責。

根據現有的設計規劃,上行總公司提出,在滿足各服務區營業所的需求,及時準確地提供相應快速貨運服務的前提下,能否減少站點的數目。表2給出了各站點到各服務區總投資量,上行總公司希望在保證各區域營業所的需求下減少站點的數目,并根據表中提供的投資量的分布情況,適當地調整各站點相應的服務區域,使得站點到相應服務區域的支路網絡投資總量最小。

根據當時所處的條件和公司的目標,我們可以建立如下的數學模型:

MIN(18X11+60X12+26X21+25X22+6X31+29X41+6X42+22X51+22X52+25X62+20X63+17X72+11X73+30X82+23X83+19X84+40X93+6X94+45X95+31X104+36X105+40X114+10X115+31X125+21X135)

S.T.

(1)X11+X12=1;(2)X21+X22=1;(3)X31=1;(4)X41+X42=1;(5)X51+X52=1;(6)X62+X63=1;(7)X72+X73=1;(8)X82+X83+X84=1;(9)X93+X94+X95=1;(10)X104+X105=1;(11)X114+X115=1;(12)X125=1;(13)X135=1;(14)Xi,j=0或1。

注:X135=1表示第13個區域由第5個站點提供服務,其他類似。由管理運籌學軟件計算可得。

將上述數據輸入管理運籌學軟件,可得到如下的求解結果。

最優函數值=3226.000

由計算結果分析:第1個區域由第1個站點提供服務,第2個區域由第2個站點提供服務,第3個區域由第1個站點提供服務,第4個區域由第2個站點提供服務,第5個區域由第1個站點提供服務,第6個區域由第3個站點提供服務,第7個區域由第3個站點提供服務,第8個區域由第4個站點提供服務,第9個區域由第4個站點提供服務,第10個區域由第4個站點提供服務,第11個區域由第5個站點提供服務,第12個區域由第5個站點提供服務,第13個區域由第5個站點提供服務。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各區域企業的需求下減少站點的數目,并根據實際投資量的分布情況,使支路網絡投資總量最少為218萬元。比機械按順序投資節約336-218=118萬元。

4 主要研究結論

為了適應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及物流產業信息化的基本要求,以提高我國物流企業管理效率為目標,利用現代信息網絡與3G(GPS/GSM/GIS)技術,建立一個集科學化、可視化、智能化于一體的物流管理系統,為物流企業科學、高效管理物流物資配送過程,提供方便快捷的管理決策工具。本文通過對物流實時配送系統各環節的深入系統研究,分析了物流實時配送系統網絡的特征,針對具體物流企業提出了具體的解決物流實時配送系統網絡設計的解決方案,即采用運籌學中整數規劃的方法設計配送網絡方案,使企業達到提高效率,節約成本的目的。

實際物流系統集成的程度越來越高,物流決策者面臨的問題也就越來越復雜。但是針對不同業務類型企業,其中所包含的內容是不同的,企業包含的內容才是系統的靈魂,這個靈魂就是算法結構。可以根據企業業務種類的大小,選擇不同的算法結構和建立不同的運籌學模型。通過對算法結構的深入研究和改進,比如對于網絡線路可以運用圖論的算法,對于倉儲問題用庫存論,對于班次管理用線性規劃、車輛配載優化采用動態規劃等,結合計算機系統升級,進一步提高物流實時配送系統的效率。隨經濟的發展和貨運的少批量多品種,采用多樣化的運輸工具,則配送方案也需要不斷改進。

參考文獻:

[1]毛光烈.第四方物流平臺流程與制度一體化的創新性設計[J].管理世界,2008(4):6-12.

[2]Added-value logistics service to be offered In developing countries[R].Report of United Nation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Secretariat,2000.

[3]CHENG J X,CHENG J S,et al.Algorithm on optimal driving strategies for train control problem [C]//Proceedings of the 3 rd Word Congress on Intelligence Control and Automation.June 28-July2,Hefei,China,2000.

篇9

【關鍵詞】信息安全,實戰演練,場景設計

一、信息安全實戰演練的前提條件

近幾年,江蘇省地市級國稅機關在省局領導下,陸續開展了信息安全方面的桌面演練、模擬演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根據工作實際,結合以往的演練經驗,設計出一套可以進行信息安全實戰演練的方案,實現了非蠕蟲性質的惡意代碼攻擊造成大范圍計算機不能正常使用,既達到了信息安全事件的破壞性,又不影響全局的正常使用,既有危害性,又具有可控性。為了將信息安全實戰演練造成的風險降到最低,需考慮如下因素:(1)實戰演練應獲取相關領導的支持,在主管領導及上級稅務機關批準后,方可進行信息安全的實戰演練。應有計劃、平穩進行,不能貿然進行實戰演練。(2)進行實戰演練前,必須將可能發生的情況考慮充分,并做好相應的應急處理措施。(3)實戰演練的時間安排:應考慮避免報稅高峰期或認證高峰期,避免稅收業務集中的時間段。盡量安排在報稅期或認證期相對業務量少的正常工作時間,既有一定的業務量,影響又不會很大。(4)實戰演練的人員安排:在確定參加演練單位及職責時應對參與演練的工作人員和技術人員的職責進行明確劃分,詳細列出所涉及的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并在演練前一一確認,對已經變動的資源做好更正。(5)實戰演練的破壞對象:鑒于目前,江蘇省國稅主要的業務系統,譬如CTAIS、防偽稅控等都是省級集中,因此,地市級信息安全實戰演練,不考慮破壞這些涉稅系統的服務器,同時,為了避免整個地市級稅收業務的中斷,可以考慮在實戰演練時,選擇性的破壞部分客戶端的正常應用。(6)實戰演練的外部資源支持:在進行實戰演練時,為了防止意外的發生并及時處理意外情況,務必盡可能獲取足夠多的外部資源支持。主要包括各信息安全廠商的技術支持及相關部門橫向的支持。這些外部資源支持務必到達實戰演練的現場,而非遠端電話支持。(7)實戰演練時務必保證信息的公開透明性,遇到各種情況及時通知。實戰演練前,亦應該明確告知演練可能會帶來的各種風險及演練的時間安排、參加人員等各種細節。(8)實戰演練后,務必進行相關的業務測試、功能測試,確保經過演練,各種設備使用正常,可以順利開展工作。

二、信息安全實戰演練的實現細節

(1)演練時間。根據實戰演練前提條件中提到的降低風險需考慮的因素,考慮將演練時間安排在報稅期或認證期的非業務高峰期的正常工作時間。可以造成對工作的影響,鍛煉相關人員的應急處理能力,具有一定的實戰意義。(2)破壞對象。對于地市級實戰演練,選擇一個下級單位和一個本級單位作為演練單位。選擇大廳發票發售、報稅認證、紅沖窗口各一臺計算機進行破壞,其他辦公電腦按20%的比例分部門進行破壞。(3)故障場景。鑒于實戰演練將風險降到最低的考慮,演練時,安全事件最好是可控的、可預期的,技術上的具體實現大致如下:考慮到國稅總局部署的VRV桌面安全管理系統具有策略管理中心,根據文件下發策略計劃安排指定部分客戶端,將具有破壞性的代碼文件進行下發,達到大范圍客戶端遭受惡意代碼攻擊而不能正常使用的故障效果。實現客戶端遭受惡意代碼攻擊的場景設計,主要有兩個批處理文件與一個注冊表注入文件構成,命名分別為“cmdstart0.bat”、“add1.reg”與“autorunreg2.bat”,命名規則仿照某些病毒文件名中含有數字的特征,容易識別。主要實現,將“cmdstart0.bat”添加進注冊表的開機啟動項中,達到開機即無限彈出cmd命令窗口的功能。(4)故障解決措施。由于此次演練場景為大范圍計算機遭受惡意代碼攻擊而不能正常使用,受影響客戶端數量眾多,若安全管理員一一手工刪除,工作量比較大,因此提供DOS批處理文件給客戶端使用人員,進入安全模式,雙擊運行該腳本即可。其中,該批處理文件命名為“recover.bat”,實現刪除注冊表開機啟動項及三個執行文件。鑒于該實戰演練場景設計中的三個批處理文件不具有傳染性,僅僅為惡意代碼植入,因此,一般刪除注冊表項cmd1,即開機不再自動運行cmd窗口無限彈出命令,那么計算機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綜上所訴,隨著國稅系統信息化集中程度的提高,信息化安全體系的建設對保障國稅工作的順利開展起到了更加關鍵的作用,一旦發生信息安全事故將會給國稅事業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各級稅務機關制定了相應的應急預案,預案是否有效則需通過演練來進一步檢驗。在已經完成了桌面演練、模擬演練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具有實戰性的信息安全實戰演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信息安全實戰演練的實現方案需非常的細化,鑒于篇幅有限,本文僅作為拋磚引玉,供讀者參考。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工程機械;回轉接頭;試驗裝置;測控系統;設計方案分析

引言

回轉接頭能夠在固定部分及回轉部分之間進行流體輸送,故被我國市場上各種加工業與制造業廣泛地應用[1],如冶金業、機床業、石油業、橡膠業、塑料業及卷煙業等。回轉接頭試驗裝置作為工程機械中的重要部件,對其進行檢測時必須由專門、科學的試驗設備儀器才能完成。但根據現階段國內的工程機械設備情況來看,大部分的檢測設備存在著缺失與較多的問題,不夠成熟與完善,故對工程機械回轉接頭試驗裝置測控系統進行設計,并制定一套科學化、合理化與規范化的設計方案,是工程領域急需思考與探索的問題[2]。

1回轉接頭試驗裝置的整體設計

工程機械回轉接頭試驗裝置由三個部分組成:液壓控制系統、測控系統與驅動回轉系統。其中,液壓控制系統的工作內容有:壓力加載、卸載及保壓回轉接頭的高壓通道及低壓通道。測控系統的工作內容有:采集與處理相關數據。驅動回轉系統的工作內容有:裝夾與回轉接頭。而測控系統內的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工作范圍指:在進行各式工位的測試時,及時切換電磁閥通斷電、啟動與停止高低壓系統的電機設備、正轉與反轉伺服電機設備等。

2回轉接頭試驗裝置的采集與處理數據

2.1數據的采集系統設計

按照回轉接頭試驗裝置的相關要求與性能測試項目,要求在檢測回轉接頭時,主要的參數應該為:回轉接頭低壓通道壓力應當保持為4個,回轉接頭的扭矩與轉速為1個,還應當在高壓通道內保持一定的壓力。在測控系統的整體方面,單片機主要是從各個傳感器方面采集信號,再將信號轉換為數據處理與A/D轉換,然后利用上位機的命令與接收,可將相關的數據進行采集與控制,通過控制器RS-232把數據有效傳到上位機,最終可以實現數據的顯示、采集、打印及保存[3]。

2.2測控系統軟件的設計

1)串口通信協議。目前,大多數的測控系統利用的通信方式主要為:RS-232串口通信,而串口通信協議中規定的上位機主要為LabWindows/CVI,單片機主要為下位機。格式要求:起始位一位、數據位八位、停止位一位以及校驗的累積。因工業環境中存在的干擾因素較多,所以在通信過程中應當使用雙絞線的屏蔽功能,將波特率調低到4800bps,以此可以起到防止數據丟失與誤傳的作用[4]。這樣的通信協議主要是用上位機更好地對下位機的壓力、轉速及扭矩等數據進行命令發送,下位機能更好地將壓力、轉速及扭矩等相關的數據進行傳達。簡單來說,當上位機在向下位機下達數據的命令時,下位機可以受到命令的信號,如果校驗正確,則下位機將會返回給上位機對應的測試數據與信息。反之,如果校驗錯誤,則下位機將及時報告錯誤的信息給上位機。2)數據采集的系統程序。在數據采集的系統程序內,程序對于系統中采集到的壓力、轉速以及扭矩,應當采取循環的掃描方案,對于串口方面應當使用整體的中斷方式。單片機系統應及時對這三方面因素開展循環采集工作。一旦上位機下達命令,便會在串口處出現立即中斷的情況,而單片機系統利用串口來接受命令,根據命令來執行操作。當操作執行完畢后,系統又將繼續進行循環掃描的工作,等到上位機又一次傳達命令后,串口將會再一次出現中斷的情況。

3結語

工程機械回轉接頭試驗裝置測控系統主要采用了單片機,將其當作單片機來采集與處理信息,能夠便于測控系統進一步開拓與延伸。選取PLC當作電氣內部的控制器,一方面可以提高測控系統的穩定度、可靠度和抗干擾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充分保障電磁閥得以快速切換的精確度與準確度。筆者主要對回轉接頭試驗裝置的整體設計進行分析,對液壓控制系統、測控系統及驅動回轉系統進行介紹,最后對回轉接頭試驗裝置的采集與處理數據展開研究。

參考文獻:

[1]劉朋,董萬瑩,李永奇,等.中央回轉接頭性能試驗臺的對比研究[J].液壓氣動與密封,2014,34(19307):40-42.

[2]范華志,尹立松,李永奇,等.中央回轉接頭性能試驗系統的設計與開發[J].工程機械文摘,2015(19705):67-69.

[3]宋飚,陳惠明,鄔逵清,等.工程機械回轉接頭出廠檢測系統設計[J].機床與液壓,2012,40(31105):64-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