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業工作經驗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30 21:52: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金融行業工作經驗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首先,就自身而言,這次學習提高了自身的素質與專業的水平。就本人的自身狀況來說,我擁有35年的工齡,可是由于某些因素一直沒有系統的學習過專業的理論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足以應付工作,可是我也深切感受到沒有專業理論知識,工作就很難達到一個高度,這應該是一個基底。現代的普遍教育方式是,首先系統地學習專業知識,然后付諸實踐,運用學到的知識更好地指導實踐。這種教育方式顯然在實踐中可以提高效率,可它的缺點就在于有時受到專業知識的束縛,可能不能很靈活地運用到實踐中。而我們這代人恰恰相反,我們沒有系統的學習過專業的知識,只是在實踐中學習,實踐中掌握工作的技能與方法。通過這次學習,我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總結出自己的優缺點,豐富的工作經驗可以更好地理解專業的知識,在未來的工作中我想通過實踐更好的鞏固所學知識,讓兩者互相滲透,更好地提高工作。金融這一復雜而多變的行業可能光靠經驗或是理論都是不能夠走下去的。只有把理論和實踐很好地結合起來,才是最正確的。古人說看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兩者在現實中都是不可缺的。
然后,通過許多老教授的無私教導,和親切交流。我突然感覺到對于我這個即將退休的老員工而言,另一個重要而有意義的工作就是把自己豐富的工作經驗總結利用,更好地教給晚輩,通過和年輕一輩的交流,互惠互動,既讓自己接受新的知識又為本單位的人才培養工作出一份力。
其次,在這次的學習中得以跟許多金融方面的許多教授專家,還有來自于各個地方的同行交流,與其說這是一次學習不如說這是一次學術的交流,每個人的思想和處理工作的方式都不同,有許多新鮮的思想和工作的技巧給我很大的觸動和啟發,鄧--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經濟搞好了,一著棋活,滿盤皆活。”這深刻地闡明了金融在現代經濟中的特殊地位及其舉足輕重的作用。金融既建立在經濟的基礎上又影響著經濟。經濟在不斷的發展中,金融自然也要不斷的探索,創新,發展。在這次的學習中,也讓我開闊了眼界與思想,不能固步自封,停留在以前的思想上。要不斷接受新的知識與概念。與時俱進。
篇2
摘要:本文是作者近幾年的工作經驗總結的,主要的對當下如何加強建筑工程監理工作做出一些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建筑工程 監理工作
1、目前監理工作存在的缺陷
1.1監理工作的責任越來越大
從目前建筑監理工作發展的趨勢上看,監理工作的責任越來越大。其中主要的表現為:一部分不能嚴格按照規范執行的業務將責任推卸到監理工作不到位的現象比較多;施工企業的改制和轉型,導致一些施工單位向著承包管理的方向發展,而使得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集中到建筑施工現場,使得建筑施工隊伍的整體素質不斷的下降;建設主管部門也有推卸監理責任的現象。
1.2監理地位尷尬
長期以來,建設單位作為投資主體,習慣于掌握工程建設的控制權。即使在實行工程建設監理制度后,建設單位仍然留戀工程建設投資控制權,形成了監理單位對工程沒有實際控制權。監理單位成了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之間的“夾心”,監理單位有責無權,難以對施工過程實施監督、控制管理,地位尷尬。
1.3工程監理招標,引發惡性競爭
從行業發展的前景來看,引入競爭機制是對的,但是在工程監理招投標時,價格競爭似乎成了最重要的手段,工程監理費的收取普遍低于收費標準。很多項目仍然采用舊的收費標準,過低的費用只能造成到場的監理人員素質偏低,服務質量的下降,嚴重影響了工程監理效果,影響了整個監理行業的形象。
1.4監理隊伍素質有下滑趨勢
監理取費偏低、監理地位的尷尬,使得監理行業成了“雞肋”,高智能人才不愿進監理公司或者不愿從事監理工作。監理工程師的收入在注冊工程師中處于墊底位置,幾乎只有其他注冊工程師的一半,這就決定了真正從事監理工作的只有兩類人:老工程師、技師和剛參加工作的大中專畢業生。既有注冊證書,又有工作能力的人往往選擇掛靠證書,從事其他職業。
1.5行業管理還有待改革
目前,監理行業管理者仍然是政府,實行行業準入制度、企業資質和個人資質捆綁制度,以及工程建設強制性監理制度。政府管理必然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如企業監管責任的承擔者是誰、監理人才的流動性差、東西部地區監理人才數量的顯著差異及西部地區工程監理的到位率不足等問題。
2、加強建筑監理工作的幾點建議
2.1注重引進人才與培養人才并舉
人才是企業競爭的主要力量,服務性行業尤其如此。在引進人才的同時,要不忘內部人員的挖掘,這也是一種資源,要充分利用,為企業創造效益。技術知識是最基本的職業技能,在科技水平不斷發展的今天,從事監理工作的技術人員,也應該適應時展的新要求。對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智能化施工等新興的技術發展,要有充足的學習準備和扎實的監理經驗,只有這樣才能對施工中出現的新情況,做到監理到位把好質量關。思想道德培訓是為督促員工的思想境界和法律意識而設立的培訓內容,它包括建筑法規、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幾個方面。通過對這些內容的培訓,使員工在市場競爭中合理的使用競爭手段,避免做出違背法律法規的行為,這不僅是對員工自身一個必要的修養,也關系到企業文化中員工的精神面貌。
2.2加強建筑監理人員的職業道德風范
建筑監理應當自覺遵守憲法和相關技術標準、法律、法規及規范。始終維護建筑監理事業的榮譽、尊嚴和地位,為顧客提供精心勤勉的建筑工程監理服務。在從業過程中應當掌握和了解專業技術、經濟、管理、法律、金融、保險等多方面的知識,并能結合具體的建筑工程監理服務項目熟練運用,能果敢地處理問題、并協調組織和綜合判斷可能發生的情況;如實向委托方申明自已所具有的執業能力,不對自己執業能力和執業經驗進行夸張、虛假和誤導性宣傳,并且不承接不能勝任的業務:充分發揮應有的技能,增強競爭、創新、時效、保密等意識;堅持獨立、客觀、公正的職業理念,堅持深入實際追求真理的職業精神,公正地提供專業建議、判斷或決定等建筑工程監理服務內容:堅持獨立、公正、科學的咨詢原則,不出具含有虛假、嚴重不實、有偏見的或具有誤導性的分析或結論的監理報告等資料;不應以任何名義索要、接受和借用任何不適當的錢物或參加商務活動,不接受任何有礙獨立判斷的酬謝:遵守基本的行業慣例,不擅自離崗位或擅自接受其他監理任務。監理人員只有具備高尚的
職業道德,才能真正的實施建筑工程質量監督。
2.3正確處理建筑工程監理工作中的所面臨的幾個關系
由于涉及的單位較多,監理法規不健全;行政干預,施工等單位對監理認識的膚淺,監理隊伍參差不齊等原因,在監理工作中總會出現監理與業主、監理與設計和施工單位之間的矛盾。這些矛盾尤以監理與業主的矛盾最為突出,影響更大。如解決不好,必然影響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監理工程師與業主的關系本質上是平等主體之間的關系,在工程建設項目中是合同關系,是委托與被委托、授權與被授權的關系。監理委托合同一旦簽訂,其監理工程師的權利、義務和責任就確定了。監理合同一經確定,就不能隨意的解除和撤銷。在行使合同賦予的權利時,應具有獨立性、業主或施工單位均無權干預。工程監理制已經成為建設管理體制中的一項基本制度,應堅持和完善這一制度,繼續深化對監理重要性的認識,提高監理的社會地位和工作地位,擺脫監理行業生存和發展的困境,使建設監理事業健康發展。
總之,建筑工程中的監理工推動了我國建設水平的發展,同時也要深刻了解到,其的發展仍然處于起步階段,故也存在著制度不健全等缺陷,妨礙了其發展。目前,加強監理工作必須要提高人員素質,通過促進監理行業的發展,提高建筑業不斷進步跨越。
參考文獻:
[1]張華.對當前我國建筑監理工作的幾點思考[J].
[2]胡劍青.對當前監理工作若干問題的探討及對策[J].
[3]李毓采.關于工程監理工作一些問題的思考[J].
[4]魏志學,馬宏濤,姚民安.淺談如何有效地開展監理工作[J].
篇3
關鍵詞:農村商業銀行;內部審計;轉型
一、內部審計在新常態農村商業銀行轉型升級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
“三農”和小微企業的經濟實力和抗風險能力相對較低,農村金融信貸環境尚未成熟,使農村商業銀行必須承擔和面對越來越多的金融風險。借助有效的內部審計,可以為農村商業銀行的發展提供更好的安全和利益保障,實現風險信息的有效識別和風險問題的有效監控和預警。最后,隨著我國四大行等互聯網金融機構對農村金融市場的不斷滲透,必然導致銀行間的激烈競爭。與其他銀行相比,農村商業銀行在治理結構、業務范圍、人員素質和內控管理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為了維持競爭日益激烈的農村市場,借助有效的內部審計實現轉型升級,提高風險防控水平已成為農村商業銀行的迫切需求。
二、當前農村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一)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不強
農村商業銀行進行內部審計時,審計主體一般由本單位的紀檢監察、審計、財務等部門組成。由于我國內部審計時間較短,操作過程、內容和方法均處于探索階段,從事內部審計的人員缺乏該領域的工作經驗。在審計過程中,遇到困難問題時,很難做出準確的判斷。內部審計的對象是經濟負責人所屬的部門和單位,審計的對象是其所在部門和單位的財務收支活動。在農村商業銀行中,由于內部審計的主體和對象屬于同一單位,各部門之間的經濟關系復雜,因此審計主體往往難以作出客觀、公正的審計結論。就審計工作而言,相對良好的獨立性是保證審計工作有效性的重要前提。目前,農村商業銀行雖然設立了內部審計機構,但普遍缺乏完善的審計制度。甚至部分農村商業銀行成立了審計委員會進行內部審計工作,但仍存在審計委員會議事規則不明確、履職不到位甚至不履職的情況。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農村商業銀行的內審機構只是管理部門之一,還要執行總務。未能與董事會形成緊密聯系,未能得到領導的高度重視,導致內部審計機構邊緣化,審計監督評價作用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缺乏科學的內部審計評價指標體系
目前,我國缺乏一套科學有效的內部審計指標評價體系,社會各方對內部審計內容的認識存在差異。因此,各地采用的指標評價體系不統一,評價方法也不一致。選定的評價指標難以對審計對象產生全面的量化評價。審計結論是片面的,多為績效結果,很少有指標能夠解釋經濟負責人能力的差異。部分農村商業銀行在選擇指標時,注重對經濟負責人的考核和獎勵,而不是評價本部門和本單位財政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本部門的國有資產是否和單位已經失去,以及經濟負責人的紀律守法、廉潔自律。這些經濟責任評價指標重心的偏離將直接影響經濟責任人的績效評價,增加審計風險。農村商業銀行內部審計體系的完善程度與其治理結構、內部審計隊伍素質、資源配置、技術水平和制度支持直接相關。就目前情況來看,很多農村商業銀行在治理結構的前提下,并沒有構建完善的內部審計體系,內部審計組織無法發揮作用,這也阻礙了審計工作的發展和創新。此外,農村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甚至缺乏必要的流程操作,導致審計判斷失誤嚴重。
(三)內部審計的目的有失偏頗
內部審計的主要目的是分清經濟責任人在任職期間本部門、本單位經濟活動中的責任,作為對有關部門的考核依據。一些單位領導對內部審計存在認識誤區,認為內部審計只是走個形式,不重視這項工作,使內部審計無法發揮其在內部控制中的作用。一些領導也對內審寄予厚望,希望通過內審調查農村商業銀行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問題,挖掘人才。這兩種對內部審計不切實際的期望將直接影響審計評價結論的準確性。目前,我國農村商業銀行仍然采用傳統的以事后檢查為核心的內部審計工作體系,內部審計工作的定位仍然是檢查合規性。受部門職能定位、人員結構等諸多因素影響,內審部門需要監督檢查,同時完成領導臨時交辦的任務,或者配合其他業務工作。內部審計成果轉化存在較大問題,無法為農村商業銀行的經營提供有效的決策依據。內部審計主要是通過檢查被審計方財務收支及相關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對被審計方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在實際應用中,影響一個單位的財政收支及其經濟活動的因素是復雜的。有些是由于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整,有些是由于農村商業銀行外部環境的變化,這可能是人為的主觀原因、單位的集體決策或歷史遺留的問題。因此,很難通過在一個單獨的時期內評估負責人的工作績效來確定審計責任,而且定性結論在審計報告中占的比例太大。
(四)內部審計的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
目前,經過近20年的發展,我國的內部審計法律法規仍在建設和改進的過程中,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標準。此外,在實施內部審計的過程中,在法律制度中存在一些操作困難,如農村商業銀行負責人的定義,公司法規定他是農村商業銀行的法定代表人。但在實際經營過程中,農村商業銀行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往往被分開,農村商業銀行的日常經營活動由經營者實施。因此,在確定內部審計負責人時,存在責任定義的問題。另一個例子是,目前對農村商業銀行的離職審計往往是負責人先離職,然后再進行審計。審計結論對如何追蹤負責人沒有明確的條款,很難界定內部審計的責任。
(五)缺乏高度信息化的內部審計機構
農村商業銀行的內部審計項目通常包括組織治理、經營管理、風險管理、內部控制、財務報告、信息系統、績效考核、薪酬管理、員工績效、問題整改等方面。就目前情況來看,與其他國有或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相比,農村商業銀行的科技含量相對較低,沒有結合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審計制度,或者內部審計制度缺乏足夠的可操作性,難以在內部審計中充分利用金融科技。農村商業銀行信息化審計水平較低,甚至很多工作還處于手工處理狀態,導致審計時間過長,審計效率低下。
三、新常態下農村商業銀行內部審計轉型升級對策
(一)強化內部審計目標職能的準確定位
首先,農村商業銀行需要積極改變傳統的事后監督的內部審計目標定位,將其轉型升級為事前、事中、事后監督評價協調聯動的內部審計目標定位,以保證審計的充分獨立性和權威性,實現風險防控的有效推進,進而將風險隱患控制在初始階段。其次,農村商業銀行需要構建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確保內部控制體系和組織架構的合理合規,嚴格按照國家相關經濟金融法律法規實施內部審計工作,監督內部審計職能的履行,促進農村商業銀行戰略規劃的實現。
(二)加強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內部審計與農村商業銀行的各個部門密切相關,也需要各個部門的積極配合。因此,有必要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以保證內部審計的客觀性和公正性。首先,要加強內部審計層級管理,將內部審計部門置于董事會審計委員會的直接領導之下,充分保障其高級審計權威。其次,各管理部門和業務部門必須高度重視內部審計工作,積極配合審計,最大限度地減少審計阻力。此外,審計部門必須配備高水平的專業審計人員,以保證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和有效性。改變農村商業銀行內部審計的內部環境,相關部門和負責人由對內部審計的被動應對轉變為積極配合。被審核方對內部審計形成了正確的認識,即通過內部審計,不僅可以展示本部門和個人的業績和廉潔自律,還可以發現日常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差距。有待完善,有利于整個農村商業銀行平穩有序發展。農村商業銀行要形成自上而下的網絡管理體系,董事會負責內部審計的建立、完善和有效實施,組織、紀檢、監察、審計等部門協同工作,部門負責員工積極參與。在內部審計實施過程中,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協同工作。農村商業銀行決策層要為審計人員依法審計、解決問題保駕護航。與傳統的財務收支審計相比,內部審計具有更特殊的審計環境,審計手段相對有限,風險因素更多。審計結論的準確性和公正性會影響到相關負責人的績效評價,甚至可能影響到相關負責人今后的崗位晉升。因此,被審計方一般對審計報告持謹慎態度,以盡量減少對審計結論的不利影響。但是,如果審計人員沒有披露發現的問題,就會影響審計結論的準確性,增加審計風險。為了預防和避免這些風險,我們必須“有明確的事實、可靠的依據、明確的責任和適當的評估”,并出具客觀、公正的審計報告。審計報告中應對可量化的經濟指標盡可能補充詳細的數據,定性結論應明確調查方法,形成對各方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綜合評價。
(三)不斷完善內部審計職能
監督是內部審計部門的主要職能,但基于前瞻性審計和風險防范的需要,農村商業銀行應不斷完善內部審計職能。首先,要不斷完善內部審計制度,使審計工作規范化;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內部審計流程并嚴格執行,提高內部審計的透明度、客觀性和權威性;再者,要加強內部審計人員的培訓,不斷提高其法律和業務知識和技能,引導和促進新的審計理念和方法的形成,充分發掘潛在風險,避免損失。
(四)提高內部審計機構信息化建設水平
要從審計信息管理系統、員工信息技能等方面入手。比如,加強信息化建設,構建完善的審計信息管理系統,借助信息化系統,特別是借助審計問題模型,建立規范的審計工作流程,提高審計工作的整體處理能力。目前,農村商業銀行審計信息化程度較低,關鍵在于審計信息管理系統和員工信息,以達到提高內部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的目的。加強內部審計人員信息審計技能培訓,要求農村商業銀行配備合適的審計信息技術人才,促進內部審計部門人員計算機業務能力的提高。同時,加強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有效提高審計人員的信息運作能力,使農村商業銀行的內部審計工作更加適應新常態的發展要求。
(五)完善內部審計的相關法律法規
由于社會制度的不同,國外幾乎沒有有關內部審計的文獻可以直接參考。國外對類似理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績效審計的理論上。我國政府的“內部審計”始于1985年的“廠長、經理離職后的內部審計”和2008年的《經濟審計與審計條例》(曝光草案)。經過多年的發展,農村商業銀行內部審計的相關法律、法規和實施規章制度正在逐步完善。然而,農村商業銀行正處于一個復雜的國際轉型之中,制度建設與農村商業銀行的實踐之間始終存在著一定的脫節。只有不斷完善和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才能為審計實踐提供明確的指導,審計員能夠規范、高效地開展審計工作。
(六)提高審計人員創新能力
通過推動審計創新,切實加強審計人才建設,努力培養審計人員的開拓創新能力、綜合分析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加強理論研討,發揮內審協會在審計理論研究方面的帶動作用,不斷強化科研保障、創新研究形式、拓展交流平臺,努力做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組織審計理論學術研究研討會和交流會,充分調動審計人員參與審計工作研究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逐步培養一批能夠進行前瞻性、針對性、應用性和學理性研究的審計人才,激發了審計人員的內在動力和研究興趣,提升審計人員的能力素質。應當為審計人員參加業務培訓提供時間安排、經費保障等支持和保障。培訓方式可采用講授式、互動式、參觀式等,提高審計人員在培訓中的參與度,增強獲得感。除了參加主管機構舉辦的培訓外,內部也積極組織交流分享,鼓勵審計人員分享外出培訓、工作經驗總結、自學等多途徑獲取的知識、技能、經驗等。制定學習計劃,明確學習主題、學習內容、學習方式等,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多元化、多形式、全方位、全過程地培訓,確保各項學習任務落到實處,提高職業勝任能力。除了專業知識外,加大培訓力度,針對新興大數據軟件與平臺進行學習,掌握大數據內部審計的流程,提高審計人員的電子數據分析取證業務能力。扎實抓好“傳、幫、帶”工作,采取以老帶新、以審代訓等方式,由經驗豐富、業務能力強的同志帶領新進人員共同參與審計項目,讓新同志邊學邊干,達到理論與實踐相互交融,短期內業務技能快速提升的效果。
四、結語
總而言之,為了更好的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我國對銀行監管體制機制進行了不斷完善,面對這樣的發展新常態,銀行機構必須進行針對性調整才能更好地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要求。農村商業銀行是我國實現鄉村振興經濟金融服務的主要力量之一,其經過經營結構的不斷完善,實現了經營效益的大幅提升。即便如此,其內部審計工作的效能仍然較為低下,不利于自我監督體系的形成與完善,對其職能發揮與經濟效益的提升都產生了較大影響。因此,面對發展新常態,農商銀行的內部審計工作必須實現有效的轉型升級,才能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監督評價與決策支持作用,推動農商銀行實現穩定、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游新華.新常態下農村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工作轉型升級的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20(11):59-60.
[2]田正.新常態下農村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工作轉型升級的思考[J].財經界,2019(15):140-141.
[3]方溫柔.新常態背景下農村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工作的升級研究[J].農村實用技術,2019(01):78-79.
[4]吳秀峰.新形勢下農村商業銀行內部審計現狀及對策研究[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20(02):37-37.
[5]張麗云.淺談審計中審計人員應保持的謹慎性原則[J].東方企業文化,2015(07):290.
篇4
關鍵詞:軟件工程 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實踐 隱性知識 組織學習
分類號:G302
引用格式:VASANTHAPRIYAN S, 田Z, 吳建國. 軟件產業中的知識建構――斯里蘭卡軟件公司調研[J/OL]. 知識管理論壇, 2017, 2(1): 32-45[引用日期]. http:///p/1/64/.
1 引言
軟件開發是一項知識密集型協作活動[1],其成功與否取決于開發人員的知識和經驗。軟件開發人員必須積累新技術和領域知識,學習組織政策,開展實踐活動,達成文化共識,積極參與軟件開發活動。因此,該過程中存在大量可以被捕獲和存儲的知識,并在需要之時加以應用。如此看來,知識管理(KM)實踐適用于軟件工程中的知識管理。知識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更加高效地管理知識,使知識能夠在適當的時間以適當的形式被提供給適當的人員[2]。由此可見,知識管理有利于軟件開發人員更好地進行軟件開發。
知識管理活動是指所有具有上述過程特征的基本活動及其子活動,且每個組織的特征都不盡相同。本研究涉及到了知識管理實踐中的知識識別、知識獲取、知識創造、知識共享、知識存儲以及知識應用等,涵蓋了大多數不同研究人員在文獻中提到的知識管理活動。在這一背景下,知識管理系統(KMS)作為知識管理的關鍵推動因素很自然地被應用起來。
本研究對斯里蘭卡3家軟件公司進行了調研,這3家公司都在一定程度上應用知識管理的概念和工具對組織內部的知識進行管理。調查的目的是了解它們的實踐活動、不滿和期望、積極性以及開展知識管理實踐的障礙等。此外,研究還發現了在實施知識管理過程中隱藏的問題和障礙,并揭示了其根本原因,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和解決方案以及未來的研究方向。這種經驗對軟件產業的知識管理和創造力支持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文中所呈現的絕大多數統計數據都是使用社會科學統計軟件(SPSS)對調查問卷所收集的數據進行全面分析后的結果。尤其是表格中的描述性數據,它有助于我們詳細地分析調查軟件開發人員的特點和答案。
2 方法論
2.1 組織中的知識管理
信息和知識的區分至關重要。數據是離散的,是創造信息之根本,當賦予它意義時,數據就成為了信息,同時也具有了有意義的結構。知識是在信息范圍內定義的,它是人們感知、學習和推理的結果。知識促使企業作出決定,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實現他們的商業目標。有文獻采用一種迭代的分層周期結構來描述數據、信息和知識之間的功能關系[2]。此外,日本一所研究型大學的一項調查研究表明數據、信息和知識的轉換周期呈螺旋狀[3]。
根據M. Polanyi[3]的定義,知識可分為兩種,即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隱性知識是指直觀的、難以言明的、很難進行明確表述的甚至是不能用語言所表達的知識。隱性知識是個人通過自身的內部認知如經驗、反思、內部升華或個人才能而獲得的,因此它不能像顯性知識一樣被管理和傳播。顯性知識是能夠被明確表達的知識,既可以存儲在文件和文件夾中,也可以存儲在數據庫、文檔、電子郵件和軟件代碼等中,對其的處理更為客觀、理性并且有技術性。
各大高校和研究機構通常是學術知識的創造地。A. P. Wierzbicki和Y. Nakamori等[4]提出了EDIS螺旋理論(啟示-辯論-浸化-選擇)來描述學術界普遍的知識創造過程。
2.2 軟件工程中的知識管理
學界對知識管理在軟件工程中的貢獻,如不同領域的案例研究、實驗和調查分析等方面有不少的研究[5-9]。野中郁次郎和竹內弘高[10]所著的《創新求勝》 試圖說明日本企業的過人之處在于其知識創造能力。比昂松[11]提出了軟件工程知識管理中中小型企業所面臨問題的解決方案。他認為事后回顧和經驗總結這兩種方法非常適合收集軟件開發知識,尤其是收集輕量級的經驗報告。
此外,信息和通信技術(ICT)[12]在企業實施知識管理時也發揮了重要支持作用。A. Aurum等對澳大利亞兩個軟件公司有關知識管理實踐的調研表明,領導力、技術、文化及其影響的測量方法等已成為澳大利亞軟件公司知識管理過程的推動器[13]。軟件開發者之間的團隊合作產生大量的知識,這也是個體間有效知識共享的意義所在[14]。有定性實證研究分析了軟件新人獲得知識的方式以及在小型軟件產業的初期活動中影響知識轉移的因素[11]。
R. Ruggles[15]進一步提出了軟件產業知識管理的負面觀點。他調查了美國和歐洲431個軟件產業管理人員對知識管理目前的理念、態度和方法,發現軟件行業在知識的轉移和產生方面缺乏信心。S. Komi-Sirvio[16]研究了基于需求的知識管理。他們對一家軟件開發公司的員工進行了一系列的訪談,初步結果顯示如“經驗數據庫”和“數據傳輸日”這類被推薦的方法并不奏 效。K.C. Desouza等[17]提出了為軟件過程管理建立知識管理系統,將增加軟件公司產品的成熟度,使產品開發具有更高質量和更多收益。
本研究以知識識別、知識獲取、知識創造、知識共享、知識存儲和知識應用作為知識管理的活動。
2.3 知識構建方法
知識融合的主要模型是Y. Nakamori等[18]提出的“i-系統”,如圖1所示。本文探討3家軟件公司知識管理實踐的現狀。在這里,新知識是由3個子系統構建的,即智能(科學前沿)、參與(社會前沿)和想象力(認知前沿)。此外,起始點是干預(問題被作為行為給出),最后的節點是整合(構建新知識)。
Y. Nakamori等[18-20]提出的知識構建體系理論運用了該觀點并指出該如何構建必要的知識來解決當今復雜的問題。
“干預”是在問題沒有處理之前采取行動。本文通過以下3個子系統探索斯里蘭卡軟件公司的知識管理實踐:科學前沿――“智能”,通過與這3家公司的管理層進行半結構式訪談來收集數據和信息;社會前沿――“參與”,通過與已有知識管理實踐經驗的高級軟件工程師進行半結構式訪談,調查他們的實踐活動、不滿、期望和想法來收集數據和信息;認知前沿――“想象”,是在新的或現有知識的基礎上創造出屬于自身的知識。通過問卷調查研究軟件開發人員對知識管理活動的看法、實施時的困難與合作意愿,最后一個階段“整合”是創造性過程的系統融合,包含了研究成果(內容,結果和發現),調查結果(成功或失敗,新問題)以及新研究計劃(項目的下一個階段)。
該框架是一個過程化知識構建方法,通過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相互作用,提出了該如何構建必要的知識來解決當今復雜的問題。Y. Nakamori等運用該模型構建了一些知識應用,如生物量城市計劃,它是日本一個城市的區域性環境保護活動。因此,構建的新知識包括在知識管理實踐中隱藏的問題、障礙和其根本原因。該構建知識也將有助于決策。
3 調查概況
本研究主要探索軟件產業中的知識管理實踐。為此,應該從正在進行知識管理實踐的不同人員處收集相關信息。首先,從公司管理層處收集信息以了解其動機和阻止促進知識管理實踐的障礙;其次,從有知識管理活動經驗的軟件開發人員處收集信息以了解他們的經驗、不滿、期望和看法;最后,收集3家公司所有軟件開發人員的意見,以了解他們對于知識管理活動的看法、困擾、困難和障礙。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引入了混合法來收集數據。C. Teddlie和A. Tashakkori [21]認為混合法能為解答研究問題提供更多機會,可以更好的評估研究結果及其推論的可信度。
調查問卷由8個部分構成,是基于文獻綜述和行業研究專家的意見用英語編寫的。第一部分是個人基本信息(工作經驗、職位描述、工作能力)。其他部分包括知識識別、知識獲取、知識創造、知識共享、知識存儲、知識應用、知識管理工具和知識管理障礙的相關問題。我們引用五點李克特量表來收集受訪者的具體態度,包括非常同意、同意、不知道、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分數分別為5、4、3、2、1。本次調研決策標準的平均值為3。
筆者通過聯系SLASSCOM(斯里蘭卡軟件與服務公司協會)獲得了斯里蘭卡IT公司名單。根據2014年SLASSCOM年報,筆者與正在運用知識管理實踐的公司進行了溝通交流,有7家公司回應了我們的研究請求,筆者在仔細研究了回復中的公司概況后,考慮到公司規模、業界聲望、員工經驗和項目數量方面的因素, 選擇了其中的3家公司開展調研。這3家公司都擁有相當大的人口基數(見表1),名聲卓著,并擁有經驗豐富的員工和大量軟件項目。此外,這3家公司在軟件開發過程中已經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資源,用于改善知識管理實踐活動。遵循研究道德規范,將3家公司分別標記為A、B、C。A公司是全球信息技術(IT)公司,提供IT咨詢、技術和外包服務,是銀行和金融服務、保險、電信、科技和媒體行業領先的軟件供應商。B公司是全球公認的開發和交付ERP(企業資源計劃)軟件的領導者。C公司是一家電信、金融和企業市場應用和服務提供商,專注于人力資源應用和企業無線移動應用市場。對這些公司的進一步分析見本研究的調查結果部分(見4.1)。
對上述公司采用模塊導向和項目導向的試點研究方法(每個公司10位參與者),使用深度訪談法和問卷調查來建立和確認大規模問卷調查和半結構式訪談所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成功地進行了可靠性和有效性分析后,得出了該方法的最終版本。如表2所示:
網上調查問卷共回收了459份數據,包括333位男性受訪者和126位女性受訪者(見表1)。利用SPSS 2.0的缺失值分析幫助解決了因受訪者回應數據不全造成的一些問題,本研究使用參考文獻[22]中提出的缺失值填充技術來進行缺失值的平均代替。
一個離群值就是遠遠偏離其他觀測數據的一個觀測值,以至于會使人懷疑它是由和大多數數據不同的機制產生的數據。真正的離群值與其他觀測數據有很大不同,并違反變量間的合理關系。為了對此進行分析,可引進數據挖掘,它能夠處理不同類型的數據,對其中不容忽視的、隱藏的、有意思的數據進行發掘。孤立點檢測是數據挖掘中的一個基本問題[23]。本文使用基于聚類分析的孤立點檢測來檢測和刪除數據中的異常對象。
把半結構式訪談分為“管理層”和“高級軟件工程師”兩個角度,與高級軟件工程師和公司管理層的半結構式訪談有助于深入了解研究問題并收集信息。分別對3家公司的總共12位受訪者進行了訪談,其中針對每個角度調查每個公司的兩名受訪者,從而獲得知識管理實踐各方面的定性數據,這有利于獲得公司更多更詳細的信息,也可以將其作為使受訪者深入回答后續跟進問題的手段。
4 調查結果
4.1 概況和統計
需要確定參與調查人員的概況和統計人口結構,包括受訪者類型、每個公司的受訪率、受訪者教育程度以及其行業工作經驗。
4.1.1 受訪者概況
本次調查中受訪者的職位分布如圖2所示:
4.1.2 所在公司
筆者通過調查問卷記錄了受訪者的工作單位,受訪者的人數足夠確保各個類型的受訪者都參與到了我們的調查中。受訪者公司分布情況如圖3所示。為了保護公司隱私,公司名字分別用A、B、C代替。
4.1.3 軟件開發工作經驗
圖4展示了受訪者在軟件公司的工作年限分布情況。
從圖4中,不難發現經驗不足的受訪者響應調查的積極性更高。只有19.39%的受訪者有超^5年的工作經驗,大約16.99%的受訪者有3-5年的工作經驗。由于參與者對調查的回答與工作經驗有關,這有助于我們從更廣泛的人群中得到有價值的數據。
4.1.4 最高學歷
筆者通過調查問卷記錄了受訪者的教育背景,其最高學歷分布情況見圖5。結果表明,69.28%和27.02%的受訪者分別擁有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而14%的受訪者教育程度是高中,只有4%擁有博士學位。
4.2 知識管理實踐
4.2.1 對知識管理概念和工具的熟悉程度
我們的首要目標是了解知識管理實踐的現狀,即了解目前各個公司知識管理實踐中所運用的工具和技術以及組織結構(見表3)。A公司軟件開發人員對知識管理實踐的認知、經驗和熟悉程度處于一個相對不利的水平。相反,B公司的軟件開發人員對知識管理有更多的認知、更豐富的經驗,熟悉度也更高,其平均水平處于一個良好的狀態。
4.3 基于經驗的學習
知識是在以前的項目和開發經驗中形成的,這一過程稱為知識轉移。大約有79.74%的受訪者表示,過去的開發經驗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能力,如圖6所示。結果表明,為了更好地創造、獲取和共享知識,應該給予軟件開發人員更多的技術支持。
4.4 團隊合作
有效的軟件開發依賴于知識協作和軟件工程師的創造力。軟件工程的知識分散在不同的領域資源中,包括顯性知識和人腦中儲存的知識。因此,團隊合作是進行有效組織學習的關鍵。團隊合作為軟件開發人員提供了向他人學習的機會,他們互相協作,共享信息,共同討論和產生新想法。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也受到了受訪者的質疑(見表4)。調查發現,B公司的受訪者更愿意在軟件開發活動中與他人分享信息或尋求他人幫助來解決問題;而C公司的軟件開發人員對上述情況都不感興趣;A公司的結果處于中間水平。此項調查結果表明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4.5 組織知識的利用
組織知識是指軟件開發人員從經驗和項目中獲得的,存在于組織內部的知識集合。此類知識是組織所“擁有”的、可以被收集并歸納整理的知識,即使員工離開公司,也能將它以某種形式保存在組織內部中。前面提到,顯性知識很容易被整理和保存。然而,隱性知識卻很難被整理出來,很可能更難被識別出來。
調查中要求受訪者針對組織知識利用的滿意度回答下面的問題(見表5)。很顯然,軟件開發人員更傾向于借鑒以前的經驗,運用已有的項目文檔,但僅僅是存儲庫中保存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未來必須認真考慮這一點。
4.6 性別行為差異
表6顯示了本研究所考慮的各個維度基于性別的比較。各個維度中兩個性別的均值幾乎相等,這表示性別差異對該研究結果的影響不大。
4.7 相關性分析
對知識維度之間的關系進行測試與相關性分析,從表7可以看到,知識存儲除了與知識共享的相關性僅為0.05外,與其他所有維度都顯著相關,與知識應用之間的關聯系數更是達到了0.75。此外,相關結果清楚地表明了知識共享維度與其他維度相關性不大。筆者猜測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與個人、組織或技術問題有關。
4.8 管理軟件知識
圖7給出了3家公司知識維度的總體平均值,可以看出,B公司具有更強的知識獲取、知識創造和知識存儲能力。C公司應當尋找部署知識庫的方法,可以用強大的搜索引擎和知識管理系統來幫助其軟件開發人員。此外,B公司知識共享平均值為3.04,小于知識創造平均值(4.40)和知識獲取平均值(4.00)。筆者分析3家公司知識共享維度平均值都偏低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沒有充分利用現有的強大的存取方法、ICT基礎設施不完善以及受組織文化的影響。組織文化會影響開發人員的意愿和行為,鼓勵或阻礙員工進行知識共享活動。
4.9 知識管理工具
知識管理工具可在項目開發過程中協調軟件開發人員活動,發揮著重要作用。廣義上講,知識管理工具屬于技術,可以加快知識的產生、歸納整理和轉化。知識管理工具與其他工具一樣,都是為了減輕工作負擔而設計,允許使用者將其有效應用到最適合的任務中。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中提到的知識工具并不都是基于計算機的。
結果(見圖8及附錄A之表12)證實,最常用的知識管理工具是門戶網站,其次是搜索檢索與局域網,在線論壇也是軟件開發人員經常使用的基于計算機的知識管理工具。公司為了項目數據安全,規避詐騙、身份盜竊和隱私泄露的風險,使用即時消息、維基百科、博客和社交媒體的機率不多。此外,群件、知識管理系統、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的使用頻率極低或根本不使用,原因是知識管理系統和數據倉庫的ICT基礎設施還在建設中。不使用故事版塊和實踐社區的關鍵原因在于它們缺少知識分享的獎勵體系,專家和參與者都沒有動力去參加正式或非正式的會議。
4.10 假設檢驗
假設檢驗是一種統計檢驗方法,用來確定樣本數據是否有足夠證據以推斷出某個條件相對總體成立。假設檢驗需提出原假設(H0)和備擇假設(Ha),并且兩種假設互相獨立。
對于卡方擬合優度檢驗而言,假設形式如下:
H0: 兩個變量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
Ha: 兩個變量之間無顯著相關性
通常情況下,這涉及到比較P值和顯著性水平,且當P值小于顯著性水平時,拒絕零假設。
如表8結果所示,性別和經驗與選定的變量之間存在顯著性影響。而最高學歷和知識獲取(0.000
我還進一步得到了6個維度的描述性統計數據,如表9所示:
如表9結果所示,變量知識應用的平均值為3.754 2,標準方差為0.429 99。此外,其他變量的平均值都在3.0左右,知識存儲的標準方差最高,為1.124 46。由此可見,受訪者對相關問題作出了積極的回答。
4.11 矩陣圖
圖9說明了用來同時評估幾組變量關系的矩陣圖。例如,知識獲取和知識應用之間存在很強的關聯關系。
4.12 知識管理中的問題
在調查中要求受訪者評定在軟件行業中實施的知識管理的各項活動,如表10所示:
4.13 組織的參與
知識管理可以建立知識能力,從而影響和提高組織績效。作者從受訪者處獲知其所在公司對知識管理的投資興趣。
基于圖10的結果描述,3家公司的管理層都理解知識管理是軟件開發活動的關鍵,對它的支持十分必要(ORGP1)。此外,A公司缺乏適當的、能將知識映射到價值創造上的知識策略(平均值為2.69)(ORGP2),幾乎處在一個不利的水平,應當認真思考。盡管A公司的管理層無法識別組織內部的專長資源(ORGP5),卻能有效利用包括客戶知識在內(ORGP6)的外部資源。另外,3家公司的管理層都承擔了幫助學習的責任,包括個人學習與組織學習之間持續不斷的轉化(ORGP3)以及從過去的經驗中學習(ORGP4)。
4.14 訪談相關解釋
表11展示了與管理層的訪談摘要,表12展示了與高級軟件工程師的訪談摘要。
5 討論和結論
本研究的目的是調研斯里蘭卡軟件公司的知識管理實踐情況。為了保持軟件公司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企業應當認識到在組織內部應用知識管理的重要性。研究結果發現雖然公司還沒有建立ICT基礎設施,但是軟件開發人員愿意訪問包括公共網頁、內部網絡、項目文檔和源代碼在內的多種知識源。同時,存儲在知識庫里的軟件知識對軟件開發人員來說助益良多,能使他們更具創造性,然而并非所有的軟件工程師們都會利用現有的知識。此外,建立足夠的搜索檢索設施以及豐富知識庫內容是未來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總而言之,盡管軟件開發人員認識到了知識管理的重要性,但現有的工具、技術和方法對軟件開發行業來說,不能有效解決其中的知識管理問題。調研中參與者的反映情況突出了組織知識結構和組織學習的重要性。另外,除了正式和非正式的會議,能夠用來分享專家隱性知識的機制或方法屈指可數。調查結果證明組織文化會影響知識共享,軟件公司在未來必須對該問題加以重視并認真考慮。除此以外,本研究還為未來針對軟件產業知識管理實踐的相關研究提供了佐證,有利于推動未來的研究。筆者還計劃執行額外的定量和定性數據收集,旨在了解更多的組織和其他情況,以能夠更好地理解知識管理,為軟件行業的組織學習找出支持策略。
致謝
衷心感謝武漢理工大學向劍文教授富有成效的討論與交流及其對本文提出的富有建設性的修改意見。
參考文獻:
[1] RUS I, LINDVALL M.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software engineering[J]. IEEE software, 2002, 19(3): 26-38.
[2] WIERZBICKI AP. Creative space: models of creative processes for the knowledge civilization age[M]. Belin: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2005.
[3] POLANYI M. The tacit dimension[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6.
[4] TIAN J, NAKAMORI Y, WIERZBICKI AP.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knowledge creation in academia: a study based on surveys in a Japanese research university[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9,13(2):76-92.
[5] LINDVALL M, RUS I, JAMMALAMADAKA R, THAKKER R. Software tools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M]. Mary land: Fraunhofer center for experimental software engineering, 2001.
[6] BJORNSON FO, DINGSOYR T.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a systematic review of studied concepts, findings and research methods used[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technology, 2008, 50(11): 55-68.
[7] FEHER P, GABOR A. The rol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supporters in software development companies[J]. Journal of 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 and practice, 2006, 11(3): 251-260.
[8] MEEHAN B, RICHARDSON I. Identification of software process knowledge management[J]. Journal of 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 and practice, 2002, 7(2): 47-55.
[9] VASANTHAPRIYAN S, TIAN J, XIANG J. A survey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software engineering[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quality, reliability and security-companion (QRS-C). Vancouver: IEEE, 2015: 237-244.
[10] NONAKA I, TAKEUCHI H.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11] VIANA D, CONTE T, DE SOUZA C. Knowledge transfer between senior and novice software engineers: a qualitative analysis[C]//proceedings of the 2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 Vancouver: SEKE, 2014: 235C240.
[12] Palacios M D, Soto A P, Merigó J M. Analyzing the effects of technological, organizational and competition factors on Web knowledge exchange in SMEs[J]. Journal of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2015, 32(1): 23-32.
[13] AURUM A, JEFFERY R, WOHLIN C, HANDZIC M. Managing software engineering knowledge[M]. Berlin: Springer-Verlag, 2003.
[14] SLAUGHTER S A, KIRSCH L J. The effectiven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portfolios in 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 a field study [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06, 17(3): 301-320.
[15] RUGGLES R. Knowledge tools: using technology to manage knowledge better[M]. New York: Ernst & Young Center for Business Innovation, 1997.
[16] KOMI-SIRVIC S, MANTYNIEMI A, SEPPANEN V. Towards a practical solution for capturing knowledge for software projects[J]. IEEE software, 2002,19 (3) :60C62.
[17] DESOUZA KC, AWAZU Y. Knowledge management at SMEs: five peculiarities[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6, 10(1): 32-43.
[18] NAKANORI Y, WIERZBICKI AP, ZHU Z. A theory of knowledge construction systems[J]. Journal of 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 2011, 28(1):15-39.
[19] NAKAMORI Y, TAKAGI M. Technology creation based on knowledge science[C]//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for strategic creation of technology. JAIST: COE Press,2004:1-10.
[20] NAKAMORI Y. Knowledge and systems science: enabling systemic knowledge synthesis[M]. New York: CRC Press, 2013.
[21] TEDDLIE C, TASHAKKJORI A. Foundations of mixed methods research: integrat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 in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M].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Inc., 2009.
[22] HAIR J F.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M]. New York: Pearson, 2009.
[23] AGGARWAL CC, YU PS. Outlier detection for high dimensional data [J]. ACM Sigmod Record, 2001, 30(2): 37-46.
作者獻說明:
Shanmuganathan Vasanthapriyan:負責研究構思及設計、數據收集及論文撰寫;
田 Z:負責研究框架設計、論文修訂及最終定稿審批;
吳建國:負責數據分析及解釋。
Knowledge Construction in Software Industries- A Study from Sri Lankan Industrial Perspective
Shanmuganathan Vasanthapriyan Tian Jing Wu Jianguo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0
篇5
作為報告開頭,我想先介紹一下工行一些基本情況。中國工商銀行是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之一,擁有分支機構2萬多個,是中國資產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2010年末資產總額近53000億元人民幣,占中國境內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和的近五分之一。而工行__縣支行在2010年__省工行系統縣級支行的收益排名中位列第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得益于國際業務,這主要是因為當地對外輕紡貿易較為發達。因此我在完成了會計處的實習任務之后,還到國際部進行了短時間的實習,以期更全面的了解銀行的核心業務。
在會計處實習的時間里,我主要學習了綜合業務處理系統,熟悉了銀行的會計科目,基本掌握了該系統的記賬和復核的操作,并能獨立處理同城交換、證券清算和外匯核算。通過看、問和動手操作,我對會計處的主要工作有了更加系統的了解,特別是支票匯票等,在實習之前,我只從書上學到過它的基本概念,對真正的票據并沒有具體的認識。現在我已經大致明白了審票和解付的過程。而在國際部實習的時間里,我邊干邊學,發現其實大部分知識已在《國際結算學》中學過,我所要做的就是熟悉各種票據,掌握它們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同時幫助和指導客戶填單和審單。在實習過程中有帶教領導、銀行員工的協助、自己的努力,自感收益不小。
這次實習把我從學校純理論學習中拉到了在實踐中學習的環境。一進入崗位,我就意識到,該把學生時代的野性收斂了。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雖然這個銀行內部氣氛和諧,沒有老套的束縛,但它畢竟是一個跟錢打交道的機構,需要有嚴謹的紀律和詳細的規程,我就應該嚴于律己,這樣不僅可以遵守銀行的規矩,對我自己更有好處。以下是我實習一個多月來的體會:
首先,來工行__縣支行實習的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里,使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轉變。以前,在學校里學知識的時候總是老師往我的頭腦里灌知識,自己根本沒有那么強烈的求知欲,大多是逼著去學的。然而到這里實習,確使我的感觸很大,自己的知識太貧乏了,銀行員工的學習氣氛特別濃無形中給我營造了一個自己求知的欲望。
在這里大家都在抓緊時間學習,這種刻苦的精神特別讓我敬佩。給我一種特別想融入他們其中的感覺。這將對我以后的人生路上一種很大的推進。只有堅持學習新的知識,才會使自己更加提高,而這里就有這樣的氣氛。同時這次實習也為我提供了與眾不同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機會,讓我從傳統的被動授學轉變為主動求學;從死記硬背的模式中脫離出來,轉變為在實踐中學習,增強了領悟、創新和推斷的能力。掌握自學的方法,這些方法的提高是終身受益的,我認為這難得的兩個月讓我真正懂得了工作和學習的基本規律。
其次,在本次實習的一個月里,我深深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記得那時我在工行已獨立上崗二個星期了,已不像第一次那樣緊張了。那一天銀行業務特別多,系統太忙,計算機運行得很慢,其中有一筆900元的取款已發生,但發票打印不出,查了流水也成功了,主管確認這筆業務已成功,至于發票只好用手工補。可到了傍晚軋帳時,發現少了900元,再次查流水時,發現那筆900元[!]的取款還在發送途中。但當時主管也確認過了,并確認也成功了,大概是系統不好,電腦自動充值,所以才會這樣。所幸該客戶的帳號是在我行開戶,同事們幫我查到了這個人的聯系方式,主管幫我追回了900元,當時我真好感激行里的每位同事,我認識到團隊合作真的是很重要。 總之,這次實習為我從各方面融會知識,為我將來的工作和生活鋪墊了精彩的一幕,我認為這種改變是質的飛躍。
現在實習結束了,工行__縣支行的領導和同事對我的成績也給予了肯定。我也對自己的表現基本滿意,為我走向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與銀行員工的相處中,我也學到了待人、處事的態度、方式,銀行的員工待人誠懇,雖然他們年齡和我一般大,有的還要小幾歲,我感覺他們很成熟,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這一個多月是我用金錢買不到的機會,無論從工作、學習、做人上,我都有很大的收獲。這兩個月我沒有白來,如果有時間,希望能還有一次這樣的實習機會。我衷心的感謝工行__縣支行的每一個人,今后我不會辜負你們的期望,把工作做得更好。
實習單位:中國建設銀行
實習部門:____信用卡中心
實習時間:____年7月21日____年8月21日
一、實習的總體情況
我所在的實習單位是中國建設銀行__*市的總行,我在其中的信用卡中心擔任一名銷售人員,主要是通過電話營銷的方式向客戶推銷信用卡,而每天成功開卡的數量是體現自己業績的重要依據,自身對于建行各種信用卡知識的熟悉程度和面對客戶提出問題時的反應能力以及對營銷技巧的把握無疑是成功營銷的關鍵。
二、實習的具體內容
1、龍卡信用卡基礎知識培訓
要成功營銷信用卡最基本的是掌握好信用卡的相關知識,所以我們進入建行信用卡中心時首要任務是學習龍卡信用卡知識。培訓內容和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識如下:
略
以上五種卡鐘是我本次實習營銷的主要卡種,其中最主要向客戶推銷龍卡汽車卡和香港
旅游卡。我們通過對基礎知識學習掌握后再在信用卡中心觀察老同事是如何營銷信用卡,時間是兩天,學習有經驗的同事的營銷技巧。2、上崗前的考核
① 考核前的準備:熟悉了龍卡信用卡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的營銷話術以及技巧后,我迎來了上崗前的考核,這時我已經來到建行三天了,在這三天里,我除了上建行的培訓課,看有經驗的同事推銷,還自己每天晚上回到家后在網上學習有關的信用卡知識,以及了解其他銀行的信用卡,比較后找出建行信用卡優越之處,以便可以成功營銷建行的信用卡。此外,因為我是要進行電話營銷,所以在考核之前,我找了很多師兄師姐還有同學當我的客戶,讓他們當我的客戶,通過打電話給他們,然后向他們推銷我的信用卡,通過這種實踐的方式鍛煉自己的營銷能力,為考核做了充分準備。
②考核:考核的方式是通過電話的形式把信用卡直銷團隊的經理當成自己的客戶,向他推銷龍卡汽車卡,要注意自己說話的禮貌,說話的語氣,還有對于卡特點解說的清晰度,還有應對客戶提出的各種問題的反應能力等等各方面的問題。我第一次考核時比較緊張,基本把要說的內容說完,對客戶提出問題基本能答出,但存在語速稍快,語氣過于溫柔,有點緊張等問題;后來我請教有經驗的同事并對著同事練習,經過一天的努力再重新考核,結果基本可以,終于通過。
3、正式上班
① 初試鋒芒,歷經磨練
歷經一周左右的培訓考核,終于可以正式上崗,向來自各個地區,多數是在佛山市內工作的有一定經濟能力的客戶推銷建行的信用卡。按捺著激動的心情,拿起電話撥通第一個客戶的電話,電話一接通,電話那頭傳來“喂”的一聲,我一激動,忘記我們只能說你好不能說喂,我也跟著喂了一聲……猛然意識到錯誤時心情有點慌,接著有點顫抖地往下說:“你好,我是中國建設銀行的客戶代表,工號9432,請問您是先生嗎?”當回答說是的時候,我就接著推銷我的信用卡,當我剛說: “先生,您好!現在中國建設銀行誠意邀請你成為建行龍卡汽車卡的用戶……”話還沒說完,那個人就不耐煩地說:“我什么卡都有,不要再打過來。”說完就掛我電話。我頓時沮喪極了,出師不利。旁邊一個老同事立即安慰我說:“社會上什么人都有,不是每一個人都會跟你客氣禮貌,更何況你是打電話去打擾別人去推銷你的卡,而且別人也不知你是不是真的是建行打過來的,畢竟社會上虛假的詐騙信息太多了。你要別人相信你是建行的,還要通過你的推銷對你的卡產生興趣,自愿把他的個人信息提供完整給你,你才能成功營銷一張卡。所以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要有一個鍛煉的過程。如果連這點小小的挫折都過不了就干不好推銷這一行。” 通過大姐的一番教導,我頓時茅塞頓開,是的,這才是開始,自己辛苦了一星期多才能有的開始,怎能輕言放棄。于是自己重整心態,開始了第二個客戶的營銷:您好,我是中國建設銀行的客戶代表,工號……幾天下來,我遇到一說是建行打來就掛我電話的客戶,有聽完我說完所有卡的優惠的時才說不要掛我電話的客戶,有忙音的,有無法接通的,有現在忙再聯系的;還遇到一個一說你是建行打來的就說要投訴建行的,當時我是嚇到了,好在有經驗的同事馬上過來幫我解了圍,還教會了我處理這種事情的方法:先是要穩定客戶的情緒,再問清楚要投訴的原因,再記下客戶的聯系方式,身份證號,然后上報經理處理。雖然沒有面對面接觸各種各樣的人,但是通過電話的溝通,應對各種客戶,慢慢鍛煉了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溝通能力,還有應變能力等等。
② 慢慢熟悉,漸入佳境
通過幾天的鍛煉,通過每天70個電話左右的溝通接觸,自己對于龍卡信用卡的知識已經應用自如,慢慢摸索到客戶開卡的心理,知道應該怎樣說才能讓客戶更容易接受我推銷的卡。例如:以前是說“建行邀請您成為龍卡汽車卡的用戶”,現在我會改為“我們建行有個龍卡汽車卡的優惠信息帶給您”;然后在說完這張卡的優惠之后,就說:“而且現在您屬于我們建行的邀請客戶,所以您只需要和我們核對和補充相關資料就可以成功辦理者張汽車卡。”如果客戶好像想開又好像有點顧慮的話,我馬上就會說:“先生/小姐,如果您對我的身份有所顧慮,您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了解到我的身份:1)我的工號是9432,您可以通過撥打我們廣東省的客戶熱線95533查詢到我的工號;2)或者您可以通過撥打__查詢現在打給你的這個號碼是不是佛山市建設銀行信用卡中心打給您的;3)又或者您打回這個電話也可以聽到我們中國建設銀行的彩鈴。”通常說完,如果客戶真的想要開卡就會把他的資料提供給你,也就營銷成功。
③ 從容營銷,應對自如
在對龍卡信用卡的營銷話術實操幾百遍之后,已經能夠熟練到駕馭這些話語。而無論面對多么野蠻苛刻的客戶也能從容應對。而且已經達到一次能夠同時營銷兩張卡,營銷業績大增。我在成功營銷一張龍卡汽車卡后,在結束語中說到“我們會盡快通過郵政專遞人員送一份開卡確認書給你核對簽名,到時我們也會附送一張香港旅游卡給您使用,這張也是建行的信用卡,并且有年費優惠,只要你刷卡消費三次,不限金額大小,就可以免年費。到時您一起簽收就可以。通常這個時候客戶已經聽到麻木了,就只會說好,好,所以自然又成功并且輕松營銷一張卡。有時面對一些客戶在某些問題上糾結不清時,例如:你們怎么會有我的電話?即使是你已經說明白是因為他以前在建行辦理過業務所以留下他的基本資料,他還是糾結在這個問題時,我就會慢慢引他轉入我要說的正題:“先生小姐,我們建行這張卡有多方面的優惠,您其實可以先使用一下。”就不要再跟他糾結在不必要的問題上。還有即使客戶很不客氣,你也要保持優質的服務態度跟他溝通,如果真的很堅決不要,就直接說不好意思,打擾您了,祝您生活愉快,再見。就直接結束這次對話。
④ 業績頗優,收獲匪淺
在建行信用卡中心實習一個多月,成功營銷信用卡五十幾張,位于實習生的第二名,業績頗優,而且與同事相處融洽愉快,經理對我評價頗高,表示希望以后還能回來上班一起工作。我覺得讓我以后再回來工作是對我這一個多月的努力的最大肯定,感到這一個月每天幾十個電話沒有白打,有工資收入是一方面,更重要是一片肯定的聲音,這是最大的收獲。
三、營銷技巧經驗總結
① 與客戶開始溝通時要讓客戶覺得你有優惠要帶給他并讓客戶感受到你話語里的誠意。
② 要讓客戶信任你,要懂得揣摩客戶的心理,及時提供讓客戶了解你身份的證據。
③ 要掌握好語氣語速,還有注意說信用卡優點特色時的順序,要把最優惠的放在最前面說,把不算是優惠的信息說到好像很優惠,讓客戶產生辦卡的欲望。
④ 不要問客戶要不要辦卡,而是直接說有一張很優惠的卡要送給他,直接問他哪里簽收比較方便,等客戶接受后再跟客戶說明白具體的優惠信息,接著辦理相關開卡手續。
⑤ 在客戶有點想要而說考慮考察的時候,可以強調卡的優惠,讓客戶先使用一下,而且不需要的時候也可以隨時撥打卡后面的電話取消,相當方便。這是客戶就大多會說試試看了。
⑥ 營銷最基本最重要是你一定要對自己所要營銷的東西非常熟悉,而且要說得非常有自信,對所有有關知識的提問要做到應對自如,面對客戶始終如一的友好態度,還要不卑不亢,保持公司形象。這樣既讓客戶信任你,又讓上司賞識你。
四、收獲知識,收獲經驗,收
獲友誼,滿載而歸在經過培訓,考核,到正式上班,再到實習期滿,離開單位,在這短短的一個多月里,學習到許多信用卡的知識,對建行的龍卡汽車卡,香港旅游卡,名城龍卡,標準龍卡,興華龍卡等相關信用卡知識熟悉掌握并靈活運用,在與客戶的交流溝通中不斷總結營銷經驗,提高自身的營銷能力,從而成功營銷,這是收獲其一;收獲之二,而且也是我最珍惜的是我在與同事相處中認識了不少朋友,通過互相幫助,互相鼓勵,互相交流工作經驗,營銷技巧,提高整個信用卡直銷團隊的營銷業績,構建了一個溫馨的工作環境。這給了我一個愉快的實習生活。所以臉帶笑容的我帶著學到的知識帶著同事朋友們的祝福踏上歸程。
這只是我踏上社會的第一步,比較成功的一步,在以后的道路上還有很多的挑戰,很多的考驗等著我去磨礪,但我相信只要我踏出了第一步,我就會一直堅定地走下去,總有一天,會到達自己的目的地。
一年一度的假期對于一部分學生而言,是一種遠離課業負擔的輕松與愜意。但是,我覺得在無所事事的光陰中往往也就帶有一絲百無聊賴的失落與遺憾。為了今后在社會中更容易的找到自己的位置,體現出自己的價值,我決定抓住這次能在建行實踐學習的機會,在實踐中升華自己。于是進了銀行做個社會實踐,一個月的時間翛然逝去,對我這個第一次進銀行實踐學習的本科生而言,留在炙熱的陽光下的汗珠中包含著厚重的記憶、成熟的印記、寶貴的經驗、還有就是百分之百的成就感。
總所周知,中國建設銀行是四大國有銀行之一,是中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建行在企業管治建設、內部組織機構設置、完善風險管理體制、管理和業務流程再造、產品和服務開發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和創新,已經成為當今內地最具綜合競爭能力、市場營銷能力、風險控制能力、客戶服務能力和盈利能力的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寧夏石嘴山市分行,一直鼎立支持石嘴山經濟的發展,在地方經濟建設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以優美的環境、豐富的金融產品,竭誠為各類企事業單位和城鎮個人客戶提供著安全、快捷的全方位優質金融服務。
有幸在中國建設銀行石嘴山分行進行了一個月的實踐學習,學到不少實用的財務知識和技能。我從客觀上對自己在學校里所學的知識有了感性的認識,使自己更加充分地理解了理論與實際的關系。我這次實踐學習所涉及的內容,主要是會計業務,其他一般了解的有儲蓄業務、信用卡業務、貸款業務。
會計業務:對公業務的會計部門的核算(主要指票據業務)主要分為三個步驟,記帳、復核與出納。這里所講的票據業務主要是指支票,包括轉帳支票與現金支票兩種。對于辦理現金支票業務,首先是要審核,看出票人的印鑒是否與銀行預留印鑒相符,方式就是通過電腦驗印,或者是手工核對;再看大小寫金額是否一致,出票金額、出票日期、收款人要素等有無涂改,支票是否已經超過提示付款期限,支票是否透支,如果有背書,則背書人簽章是否相符,值得注意的是大寫金額到元為整,到分則不能在記整。對于現金支票,會計記帳員審核無誤后記帳,然后傳遞給會計復核員,會計復核員確認為無誤后,就傳遞給出納,由出納人員加蓋現金付訖章,收款人就可出納處領取現金(出納與收款人口頭對帳后)。轉帳支票的審核內容同現金支票相同,在處理上是由會計記帳員審核記帳,會計復核員復核。這里需要說明的是一個入帳時間的問題。現金支票以及付款行為本行的轉帳支票(如與儲蓄所的內部往來,收付雙方都是本行開戶單位的)都是要直接入帳的。而對于收款人、出票人不在同一家行開戶的情況下,如一些委托收款等的轉帳支票,經過票據交換后才能入帳,由于縣級支行未在當地人民銀行開戶,在會計賬上就反映在“存放系統內款項”科目,而與央行直接接觸的省級分行才使用“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科目。而我們在學校里學習中比較了解的是后者。還有一些科目如“內部往來”,指會計部與儲蓄部的資金劃撥,如代企業發工資;“存放系統內款項”,指有隸屬關系的下級行存放于上級行的清算備付金、調撥資金、存款準備金等。而我們熟知的是“存放中央銀行款項”,則是與中央銀行直接往來的省級分行所使用的會計科目。一些數額比較大的款項的支取(一般是大于或等于萬元)要登記大額款項登記表,并且該筆款項的支票也要由會計主管簽字后,方可支取。
“一天之際在于晨”,會計部門也是如此。負責記帳的會計每天早上的工作就是對昨天的帳務進行核對,如打印工前準備,科目日結單,日總帳表,對昨日發生的所有業務的記帳憑證進行平衡檢查等,一一對應。然后才開始一天的日常業務,主要有支票,電匯等。在中午之前,有票據交換提入,根據交換軋差單編制特種轉帳借、貸方憑證等,檢查是否有退票。下午,將其他工作人員上門收款提入的支票進行審核,加蓋“收妥抵用”章,交予復核員錄入計算機交換系統。在本日業務結束后,進行日終處理,打印本日發生業務的所有相關憑證,對帳;打印“流水軋差”,檢查今日的帳務的借貸方是否平衡。最后,軋帳。這些打印的憑證由專門的工作人員裝訂起來,再次審查,看科目章是否蓋反、有無漏蓋經辦人員名章等,然后裝訂憑證交予上級行進行稽核。這樣一天的會計工作也就告一段落了。
儲蓄業務:儲蓄部門目前實行的是柜員負責制,就是每個柜員都可以辦理所有的儲蓄業務,即開戶,存取現金,辦理儲蓄卡等,憑證不在想對公業務部門那樣在會計之間傳遞,而是每個柜員單獨進行帳務處理,記帳。但是每個柜員所制的單據都要交予相關行內負責人先審核,然后再傳遞到上級行“事后稽核”。
信用卡業務:信用卡按是否具有消費信貸(透支)功能分為信用卡與借計卡。信用卡又按持卡人是否向發卡銀行交納準備金分為貸計卡與準貸計卡。貸計卡是銀行授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額度,無需預先交納準備金就可在這個額度內進行消費,銀行每月會打印一張該客戶本月消費的清單,客戶就可以選擇全部付清或支付部分,如果選擇后者,則未付清部分作為銀行的短期貸款以復利計。而準貸計卡則是交納一定的準備金,然后銀行再授予其一定的消費額度的一種信用卡。借計卡是沒有透支功能的,但可以進行轉帳結算,存取,消費的一種卡。如建行的儲蓄龍卡。信用卡還可以按使用對象分為單位卡與個人卡;按信用等級分為金卡與普通卡。
信貸業務:由于目前的實際情況,中小企業融資難,盡管央行一再出臺有關鼓勵銀行向中小企業貸款的方案,但是,在各個銀行內部都有嚴格的控制。建行也是如此。所以,銀行目前也投入了個人貸款領域。需要注意的是,銀行的個人貸款業務并不是直接將款貸給個人,而是與商家簽訂一定的協議,其實是將款貸給商家,然后商家把商品賣給個人,個人再還款給銀行。銀行在與商家簽訂協議時,審查商家的證件是否齊全。而個人要向銀行提供有關的收入證明,身份證明等。一般都是以購買的標的物作為抵押,最常見的就是動產抵押(如汽車貸款)和不動產抵押(如住房貸款)。信貸部門實行的是審貸分離制,就是進行貸款客戶開發與具體發放貸款,審核貸款可能性的工作人員是各司其職的。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暫的實踐過程中,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剛開始的一段時間里,對一些工作感到無從下手,茫然不知所措,這讓我感到非常的難過。在學校總以為自己學的不錯,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學無止境”的含義。
通過這次的實踐學習,我對自己的
專業有了更為詳盡而深刻的了解,也是對這幾年大學里所學知識的鞏固與運用。從這次實踐中,我體會到了實際的工作與書本上的知識是有一定距離的,并且需要進一步的再學習。雖然這次實踐的業務多集中于比較簡單的前臺會計業務,但是,這幫助我更深層次地理解銀行會計的流程,核算程序提供了極大的幫助,使我在銀行的基礎業務方面,不在局限于書本,而是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尤其是會計分工,對于商業銀行防范會計風險有著重要的意義,其起到了會計之間相互制約,互相監督的作用,也有利于減少錯誤的發生,避免錯帳。俗話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這短暫而又充實的實踐中,我認為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橋梁的作用,過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經歷,也是一個重要步驟,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有著很大幫助。向他人虛心求教,遵守組織紀律和單位規章制度,與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處世的基本原則都要在實際生活中認真的貫徹,好的習慣也要在實際生活中不斷培養。實踐學習中有苦有甜,平坦的大道上多個門檻是種挑戰也是一種機遇,這個門檻也許是障礙也許是通向另一個世界的門票。
一、本次實習的目的
1、通過在中國農業銀行____支行實習,并進一步鞏固我在上學期所學的基本理論,依靠理論聯系實際,以增強自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通過在中國農業銀行____支行的實習,達到學校的社會實踐要求,并在單位指導老師的幫助下,熟悉了金融機構的主要經濟業務活動,系統地學習銀行個人金融管理工作。
3、通過在中國農業銀行____支行的實習,學會如何更好的適應新的環境以及端正自我的學習態度,為更好的走入社會打下基礎。
二、實習步驟
此次實習在于通過在中國農業銀行____支行的實習,了解銀行業務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熟悉銀行日常業務的操作流程以及工作制度等。實習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階段:
(一)了解實習單位基本情況和機構設置等。
(二)學習銀行的個人金融業務流程、客戶資料錄入與使用中國農業銀行信貸管理系統,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利用農業銀行信貸管理系統進行銀行信用卡業務辦理,如各種類型信用卡、貸記卡等的客戶開戶資料審批(包括基本資料錄入,客戶征信調查等)以及貸記卡資金凍結與終止等;銀行的購房貸款業務,如房貸客戶檔案錄入、銀行帳戶流水查詢、財產收入證明、個人房地產貸款申請表審批、客戶信用調查、個人購房擔保合同制定和簽訂等。
(三)實際操作,單獨進行業務操作。
(四)完成實習,準備實習報告。
具體實習內容這次實習,得益最深的就是能夠了解銀行的內部運作機構,平時我們作為顧客更多的是接觸前臺工作人員,而后臺的工作卻了解得很少,進了銀行實習后才發現原來后臺也是一個很精彩的舞臺。我所在的部門稱為"個人金融部",是對應"公司業務部"而言的,另外還有國際業務部、綜合管理部等幾個部門。
我所在的部門業務包括了信用卡、個人購房貸款等業務的辦理,而在我的實習過程中,主要學習的是信用卡和貸記卡的開戶資料錄入、審批、復檢、客戶個人信用記錄調查、貸記卡的凍結與終止等業務辦理,同時協助準備購房貸款的客戶檔案、客戶接待以及簽訂《個人購房擔保合同》等業務。
在中國農業銀行____支行實習,首先先學會的是打印機的使用,這看來只是一件很簡單而且與業務無關的事情,但是如何復印/打印出美觀、清楚而又節省的資料出來卻是工作的基本功,因為在所有的個人購房貸款業務辦理過程中,都要打印客戶帳戶流水和主檔、客戶的基本個人資料、客戶收入證明、抵押證明、個人購房合同以及各種由開發商提供的資料等,因此我實習的第一件事是學會怎樣使用打印機這項簡單卻必須的工具。接下來學習的是如何利用中國人民銀行的系統進行貸記卡客戶信用審查,雖然系統操作并不復雜,但是卻要求查詢者認真仔細并且按章辦事,客戶的資料必須授權才可以使用,同時不得透露客戶個人隱私。
在學會查詢客戶信用查詢后,我開始學習利用農業銀行的系統進行客戶的開卡登記,同時利用信用調查結果并結合客戶的收入證明等材料進行客戶申請的審批等。辦理信用卡業務,需要學會如何利用農業銀行信貸管理系統進行卡務的一系列進程,而這個系統對于辦理購房信貸方面也是很重要的。
在辦理購房貸款的業務中,需要對客戶資料進行錄入、協助客戶準備購房證明、抵押證明、收入證明、財產證明等資料,同時協助客戶簽訂合同以及及時提醒客戶還款等。
三、個人實習心得
雖然這只是短短的一個實習,但對我來說,是大學生涯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積累,這在我以后的學習生活中都會發揮很重要的作用,特別是我的同事們和上司給我的榜樣作用。他們勤奮、努力而且樂于助人,給予我很多鼓勵與幫助,細心的教導我怎么去將看似一件很簡單的像復印信用卡這樣一件事情做到更好,告訴我追求卓越的重要性。同時,這份工作也告訴我細心、細致的重要性,以后當我碰到相類似的事情時,我就都會更加的努力而細心地做到更好,有這樣一種積累是財富。
篇6
【關鍵詞】豬生產學 雙語教學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0-0023-03
社會經濟發展的現代化、信息化和全球化使得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需求日益增強。在高等院校開展雙語教學,是貫徹落實總書記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大力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增強科學研究能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推進文化傳承創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需要;同時也是高等教育走向世界的一項重要措施,是國家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
21世紀初,教育部就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2001年),明確提出本科教育要創造條件在公共課和專業課的熱門專業(如信息、金融、法律和生物等),率先開展雙語教學,明確要求三年內重點高校專業課雙語教學的比例要達到15%,普通高校也要使雙語開設的專業課達到3%。為進一步積極推動雙語教學課程建設,培養一批教學理念先進、教學方法合理、教學水平高的雙語教學師資,提高高等學校雙語教學水平,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語從事生產和科研的能力,2007年教育部專門了《關于啟動2007年度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建設項目的通知》,在全國范圍內啟動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建設專項項目。從2007年至2010年間共計支持建設了503門雙語教學示范課程,2007、2008年分別支持建設了100門,2009年和2010年分別支持建設了152門和151門雙語教學示范課程。每門雙語教學示范建設課程資助經費10萬元,同時要求學校提供配套經費。建設內容包括雙語師資的培訓與培養、聘請國外教師或專家來華講學、先進雙語教材的引進與建設、雙語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實踐、優秀雙語教學課件的制作、雙語教學經驗的總結等。同時,積極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共享相關教學資源,以發揮示范輻射作用。通過雙語教學示范課程的建設旨在形成與國際先進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接軌的符合中國實際的具有一定示范性和借鑒意義的雙語課程教學模式,為培養學生的國際競爭意識和能力發揮重要作用。
這些措施都大大推動了高校雙語教學的實施,培育了一大批雙語教學師資,在全國重點高校建設了500門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制作了大量優秀的雙語教學課件,并連續三年進行了課件評比,積累了豐富的雙語教學經驗,同時發揮了很大的示范輻射作用,帶動了很多高校開展雙語教學課程建設項目,雙語教學不僅在重點高校得到快速推進,普通高校在一些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中也逐漸實行。近年來,一些農業院校也在積極嘗試探索開展雙語教學。雙語教學所涉及的專業領域也在不斷擴大。然而與名牌院校相比,農業院校存在更多的困難和問題,如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較差,勝任雙語教學師資力量不足等,迫切需要對雙語教學的基本觀念、教學目的、課程設計、教學模式和教學效果等問題進行實踐和研究。本文結合作者教學經歷,就農業院校中動物科學相關專業的豬生產學專業課如何開展雙語教學進行了探討。
一 豬生產學課程教學中實行雙語教學的必要性
中國具有八千多年的悠久的養豬歷史和世界上最豐富多彩的豬種資源,豬的存欄數、出欄數和豬肉產量均居世界首位,占世界總產量的50%左右。由于生豬生產在中國農業經濟特別是畜牧業經濟中占很大比重,歷來受到國際市場的關注,因此,許多歐美企業很早就已經進入中國生豬產業市場。它們早期主要集中在優良種豬的銷售方面。近二十年來已經滲透到整個產業,包括原料、飼料、生產設備、育種、技術服務和產業生產組織等。涉及的國家有美洲的美國和加拿大、歐洲的荷蘭、英國、丹麥、瑞典、德國、法國和比利時等養豬業發達國家。企業種類也多種多樣,既有從事生豬養殖的企業,也有從事屠宰加工的企業,還有進行產品深加工的企業。可以說,在中國的生豬產業鏈中國際化程度已經很高了。
因此,向國外先進的公司和知名的高等院校學習,了解他們的新技術、新理論、新產品,吸取它們的寶貴經驗,對更好地發展我國養豬事業是必需的。在豬生產學課程教學中,應用雙語教學,不僅對培養學生,對教師提高也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采用一些原版的外國教材,引進一些先進的國外教育模式,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雙語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受先進的國外生豬產業發展動態。學生經過這個過程不僅熟悉了國際專業交流的語言規范,也對完成專業領域的英語任務充滿了自信。能夠培養學生胸懷全球的觀念,能夠理解、尊重不同的民族、風俗和文化,并且能夠吸取國外生豬產業經濟發展的精髓,開闊了視野。同時為學生自學,閱讀英語文獻雜志、學術期刊等,開展國際合作交流,直接使用英語從事生產和科研工作提供教育平臺,將大大提高人才培養的力度和質量。
豬生產學課程教學中實行雙語教學是培養高水平、復合型應用人才和研究人才,培養卓越畜牧師的必然要求。
二 豬生產學課程主要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
豬生產學是一門專業選修課,主要講授豬的生物學特性,豬的品種和育種,豬的營養與飼料,豬的飼養管理,豬場建設及經營管理等內容,使學生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能了解目前國內外養豬業的概況和發展趨勢,從而明確我國今后發展養豬生產的目標。能掌握豬種資源、飼料資源開發利用和豬育種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在此基礎上能掌握集約化養豬條件下豬的飼養管理基本理論、生產知識、技術措施和經營管理,并且結合教學實習,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基礎知識及豬場的宏觀管理能力。本門課程的教學要求分課堂教學和實驗實習教學兩大部分。教學時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要反映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本門課程的主要教學方法為課堂講授為主,結合多媒體教學(如放映幻燈、錄像、課件等),現場教學示范和實際操作,實驗驗證等。
三 豬生產學課程培養目標
通過豬生產學的雙語教學的實施,應能使學生掌握養豬生產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豬場生產和組織管理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掌握和運用本領域專業外語的能力,從而能夠查閱相關專業的外文圖書、專業網站,獲悉專業發展的最新動態,跟蹤科技前沿信息。此外豬生產學雙語教學的實施還能夠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專業知識、獲取專業知識的興趣和能力,能夠閱讀專業雜志,從而達到了解本領域國際研究進展,并且為將來能夠利用英語從事科研的能力培養奠定基礎。
四 豬生產學課程教學對象
豬生產學課程適用專業為動物科學和動物醫學專業。一般來說,動物科學專業的學生在四年級的第一學期開課,動物醫學專業的學生在二年級的第二學期開課。這些學生已經有一定的專業知識積累,大多數學生英語一般也已經達到四級水平,具備了開展雙語教學的基礎。此外,部分農業院校在在讀研究生中也開展了豬生產學課程。
五 豬生產學課程雙語教學實踐
1.修訂課程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
國外大學一般含動物科學專業的學院都開設豬生產學課程,大多數大學都設有專門的豬生產學教材,教學參考書主要來自一些高校教授編的生產指導手冊,但都制定了合理的課程教學大綱。教學大綱突出的特點是強調實踐教學環節。教學分為課堂教學、養豬場實地講解和企業實習。任課教師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指定參考書,部分內容在教室講授或與學生討論,部分內容則在大學的養豬場實地講解并讓學生實踐。教材中還配以大量各種案例,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把學到的東西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由于學時限制,其教學大綱重實踐教學,理論教學相對不足。教材編寫體例和內容組織與國內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在開展豬生產學雙語教學前要認真進行課程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的修訂工作。教學大綱要既重視理論和實踐結合、知識面廣泛、多學科的知識綜合運用,又注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同時與國情相結合,要考慮到國內生產管理單位和企業對學生能力的期望。
2.編制合適的豬生產學雙語教學教材資料
教材和教學參考書是開展雙語教學的載體,沒有教材,雙語教學便成了“無源之水”,雙語教學教材缺乏是目前教學中普遍問題,特別是專業課。豬生產學雙語教學的開展首先必須選擇合適的教材和教學參考書。雖然在教育部和出版社的積極運作下,各種其他課程的原版教材在全國各高校巡展,開闊了教師視野,但尚未見合適的豬生產學英文原版教材推介。經過三年多的實踐,本人認為目前比較好的豬生產學英文原版教材和參考書有:Jorgen Peder Christiansen的“The Basics of Pig Production”(第二版)(Knowledge Centre for Agriculture,Landbrugsforlaget,2010);John McGlone,Wilson G. Pond的“Pig Production:Biological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Delmar Cengage Learning,2003);J Wiseman,MA Varley and B Kemp的“Perspectives in Pig Science”(Nottingham University Press,2003);JE Thompson,BP Gill & MA Varley的“The Appliance of Pig Science”(Nottingham University Press,2004)。
這些原版教材和教學參考書共同的特點是內容先進且廣泛,重實際應用,為師生提供了接觸“原汁原味”的專業內容的機會,也避免了一些人為的“誤譯”。但與國內教材相比,國外教材理論論述不細致,篇幅長,雖有利于學生自學,但花費時間多,費用高。
因此,本課程組組織專業教師、外語專家等相關人員綜合利用網絡資源、原版教材和教學參考書進行改編、整合,編制適用于本課程的雙語教材。
國內教材主要以楊公社主編的《豬生產學》(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為自編教材框架,同時參考幾本經典的教學參考書,包括趙書廣主編的《中國養豬大成》(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和陳潤生主編的《豬生產學》(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等。國外教材主要以Jorgen Peder Christiansen的“The Basics of Pig Production”(Knowledge Centre for Agriculture,Landbrugsforlaget,2010);John McGlone,Wilson G. Pond的“Pig Production: Biological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Delmar Cengage Learning,2003)和J Wiseman,MA Varley and B Kemp的“Perspectives in Pig Science”(Nottingham University Press,2003)為參考藍本,同時參考其他參考資料和專業網站。
自編教材框架結構體系保持與國內楊公社先生主編的豬生產學的一致,同時引入一些先進的育種手段和生產技術如母豬的體形評分方法、肉豬的胴體評分方法。
3.建設豬生產學雙語教學多媒體課件
對于農業高等院校的學生而言,由于英語基礎相對較差等原因,在單一漢語語言環境中學習外文原版教材是有一定難度的。此外,由于成本、來源及原版教材內容體系與國內的差異等問題,目前在本科教學中普遍使用引進的原版專業英語教材不大可能,而一般學校能夠提供的原版圖書資料也較少,特別是關于豬生產學這樣的專業課程的。并且由于學生對專業網絡資源不熟悉,查不到豬生產學相關專業網站,接觸的原版專業資料機會就較少。教師有必要預先在心理上和學習資源上做好充分準備,降低學生的畏難心理和語言障礙。建設豬生產學課程學習資源,建立助學平臺,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通過建設豬生產學課程網站和豬生產學雙語教學多媒體課件,可以提供一些簡單、生動、有針對性的學習資源和助學系統,讓學生輕輕松松掌握本課程的專業詞匯,同時了解了國際養豬生產技術、行情等。
學生除了可以課余時間學習多媒體課件中的知識外,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中提供的相關鏈接和網站了解國內外養豬生產狀況、行情及行業發展動向等,接觸新技術、新設備和新生產觀念。這不但能夠解決專業英語教材問題,而且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和靈活性,能夠根據教學對象進行不同的設計和選擇。通過設計研制豬生產學雙語教學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充分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等現代科技成果,形成一個全面的科學的輔助教學系統,再結合板書進一步豐富、靈活和完善了教學形式,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而能夠顯著提高雙語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本課程組教師花費大量精力制作雙語多媒體課件和課程網站,編寫中外專業詞匯對照表,英文習題集等。由于要搜集、整理、編寫資料,我們以課程組方式由多個教師分工協作建設豬生產學雙語教學多媒體課件。
4.探索適合豬生產學雙語課程的教學方法
豬生產學課程雙語教學的主要目的不是學習語言,而是以外語為工具進行學科專業方面的知識技能、思維方法的訓練,以及學生心理和專業學習能力的發展。雙語教學的教學模式不僅是從語言使用程度和教學內容上區分的,而是涉及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策略等全方位的變化。因此,教師需要做好教學設計、教學組織和教學計劃協調等工作,同時注意充當好學生學習過程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這樣才能改變以往講深講透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不僅傳授教材中新穎前沿的理論,而且將教材中貫穿始終的能力訓練教給學生,也才能夠真正實現“學科式雙語教學”的目的。
在具體的教學實施中,教學方法上,更注重采用研討式、啟發式等生動活潑的創造性教學法,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鼓勵學生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討,真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能動性。
教學組織上,要求把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后作業等教學環節視為完成豬生產學全部教學任務的系統工程。要求學生進行適當的課前預習,在課前向學生提供一些相關專業詞匯及相關的泛讀材料。而課堂教學中要求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討論發言,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參與的興趣,確保輕松掌握基礎知識點,并且對相關的專業詞匯及表達有所了解。課后一般應有一定的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作業,要求學生認真完成課后作業,從而形成教學效果的鞏固。在課余時間加大輔導力度,教師以電子郵件、課程網站、教室答疑等多種方式給予及時的輔導,并且指定專業的雜志和網站,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進一步激發興趣,開闊視野形成良性循環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根據學生的外語水平,循序漸進、因材施教。把課程教學分為三個階段:初級階段(1~3周),學生的詞匯量不大,英語水平不高,采用課前發放專業詞匯匯總和閱讀資料,課堂上英語板書、漢語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中級階段(4~10周),課堂上逐漸加大英語講解的比例,同時輔以課后練習和多媒體教學;高級階段(10~18周),隨著雙語教學的延伸,學生英語水平不斷提高,對一般的專業術語比較熟悉,已經習慣于英語思維,課堂上主要以英語講解為主,同時組織學生開展英語Seminar等活動。總的原則是先慢后快,先激活學生英語基礎,再加快節奏,加大英語使用比例。
六 有效開展豬生產學課程雙語教學的保障措施
1.高素質雙語教學的教師隊伍培養
能否有效開展雙語教學,最核心的因素是教師。
首先,通過出國學習等方式培養雙語教師是提高雙語教學水平的基礎,目前我國雙語教學的師資隊伍嚴重匱乏。就豬生產學課程而言,美國的愛荷華州立大學(Iowa State University)、英國的愛丁堡大學(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荷蘭的瓦格寧根大學(University of Wageningen,Netherlands)和加拿大的圭爾夫大學(University of Guelph,Canada)等都是具有多年教學經驗的學校。將教師派到這些學校學習將顯著提升本課程的教學水平。
其次,將教師派到相應的在華的國際生豬企業(如PIC、Danbred)中開展進修和合作研究也是積累雙語教學的有效方法。教師隊伍培養應該有計劃、有側重點。應該先重點培養1~2位骨干教師,其后課程組中的其他教師相繼短期出國進修或校內舉辦專業教師英語培訓班。
再次,還可以校企聯合,利用企業資源聘請企業的外籍員工做兼職教師。目前,我國生豬產業中有很多外資企業(如種豬企業Danbred、PIC、TOPIC等,設備企業Big Dutchman等),不乏一些外籍高級生產和管理人才,他們具備良好的英語技能和相當的工作經驗,在雙語教學中具有獨特的優勢,教學上可以邀請他們開展若干專題報告。
最后,短期引進外籍教師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利用科研項目合作的機會,短期聘請國外同行專家在國內任教,給學生提供一個真正的外教環境。聘請外籍教師不僅能解決純正的英語發音和獨特的英語思維問題,同時也能把國外先進的生產管理觀念和知識帶進課堂,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
2.開展雙語教學的教學評價
科學合理地開展教學評價是不斷提高雙語教學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教學評價至少應該包括三個層次:學生、同行和教學督導組。如果條件許可,還應有相關企業對教學的評價,評價內容應該涵蓋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等。學生評價應該包括對英文教材的評價、對授課教師的評價、對雙語教學效果的評價,還應包括對教師講述清晰易懂程度、發音標準、教學內容適宜性等方面的評價。同行評價應該包括對教學形式和手段的評價、雙語教學課件使用的評價、對雙語教學作用的評價,以及對雙語教學對學生學習興趣、語言能力的發展、專業知識學習等方面的提高與促進作用等方面的評價。教學督導組應該更多注重對課程的雙語教學內容、理論體系完整、反映學科發展的新進展、教學效果滿意、教學模式新穎等方面的評價。教學督導組還應該考察教材內容是否過多、教材體系及習題設計是否合理、教材價格是否合理、語言難度是否合理、是否要求改編教材等方面問題。
3.開展雙語教學的配套措施
雙語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 深入推進雙語教學工作需要更深層次的教學改革,包括教學體制、考試制度、學生評價體系等。雙語教學需要教師、學生的雙重努力和適應,還需要學校和整個社會的一系列配套措施的推進和落實。首先,學校和教育部門應該支持和鼓勵教師開展雙語教學研究,加強雙語教學師資的選拔和培養,優先選派開設雙語教學的教師出國進修和參加有關國際學術會議,同時引導教師開展雙語教學課程建設和課件的研究,優先并重點資助“雙語教學”的教師和課程,在課程評獎、評優方面予以傾斜。其次,應加大雙語教學的獎勵措施。雙語教學的教師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學校在制定有關政策時應予以充分考慮,業績工作量考核不能與普通教學工作量等同,獲得學生、同行和教學督導組好評的課程和教師,應該給予必要的獎勵。再次,在學生層面應該注重引導,吸引學生選修開展雙語教學的課程,為學生就業考慮,可以在學生學籍檔案中注明為雙語考試成績,同時可以通過增加課程學分等形式,激勵廣大教師和學生積極參與到雙語教學中來。最后,學校教務管理部門要通過研究和實踐,逐步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雙語教學效果的評估體系和制度,使雙語教學做到有章可循。
七 結束語
開展豬生產學等專業課程的雙語教學是大勢所趨,通過不斷開展課程建設,豐富雙語教學課件制作,編制和完善教學教材資料,豐富和積累雙語教學經驗,加強教師隊伍的培養,教學效果評價體系的建設,教師和學生必將逐漸適應這一教學形式,從而達到顯著提高人才培養水平、提高農業院校高等教育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彭建偉、周清、羅建新、周衛軍.農業院校雙語教學現狀與對策探討[J].新西部(理論版),2011(6)
[2]何如海、陳濤.高等農業院校開展雙語教學存在的問題與思考[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
[3]楊公社.豬生產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
[4]王保宇.雙語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8)
[5]叢丹陽.2011高等農業院校開展雙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高等農業教育,2003(5)
[6]張志穎、李忠、余丹.高校雙語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2(3)
[7]張靜、趙靜、張進明.試論高校雙語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J].高教探索,2007(S1)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金融工程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