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9 07:58:5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鼻咽癌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鼻咽癌綜合治療論文

鼻咽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南方地區尤為高發。由于鼻咽解剖部位的隱蔽性及鼻咽癌臨床癥狀的多樣性,就診時大部分病人已處于中晚期,多年來單純放療的5年生存率為50%~60%,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復發和遠處轉移,為了進一步提高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降低放射治療后的遠期并發癥,除了改進鼻咽癌的放射治療技術外,探索尋找療效高、后遺癥輕的鼻咽癌綜合治療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首次治療腫瘤講究合理、正規、系統的綜合治療,尤其是首次治療對預后起決定性作用。一次不規范的手術或一次設計不合理的放、化療方案,就有可能導致腫瘤殘留,產生拮抗和耐藥性,給未來治療帶來很大的困難,甚至最終導致整個治療的失敗。

早期治療

放射治療是目前公認為鼻咽癌首選的治療方法。對于早期患者,采用單純放射治療。在調強放射治療以前,早期鼻咽癌的治療除采用常規外照射放療,外照射加腔內近距離放射治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5年生存率達90%以上。鼻咽癌的常規分割劑量為2Gy/F,鼻咽部的總劑量66~70Gy。頸淋巴結的劑量60~70Gy。頸預防照射46~50Gy。

中晚期及轉移治療

中晚期病人占全部鼻咽癌患者的70%左右,但是目前這部分患者的治療效果仍不令人滿意,所以許多臨床研究針對這類患者。放射治療是一種局部療法,不能預防遠處轉移,又因放療僅能控制照射野以內的病灶,照射野以外的亞臨床病灶常被遺留,成為復發或轉移的隱患。同時由于放療引起的免疫抑制,可能導致放射野外病灶的加速發展,合用化療將可能彌補這一缺陷,因此,應用化學藥物預防和治療遠處轉移是提高NPC治療效果的重要手段。化學藥物如DDP有一定的放射增敏作用,可能提高放療效果。第二屆全國鼻咽癌放射治療學術會議[1],根據幾項Ⅲ期臨床試驗以及一些Ⅰ、Ⅱ期試驗和回顧性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結論:①誘導化療有利于降低局部晚期(尤其是N2~N3期)鼻咽癌患者的遠地轉移率;②同期化療有利于加強T晚期鼻咽癌的局部控制;③化療的力度不足將會影響治療療效。較多的鼻咽癌遠處轉移是在局部區域良好控制的狀態下發生,需要綜合治療以提高生存率,改善生存質量。因此,鼻咽癌的綜合治療尤其與化療的聯合應用,始終成為許多學者研究的熱點。

查看全文

鼻咽癌長期療效分析論文

KEYWORDSNasopharyngealcarcinoma;Meta-analyzed;DDP+5-Fu;Survivalrate

1.62~2.70,χ2=31.81,P<0.001);綜合組按亞組分析,各亞組間無顯著性差異。毒性分析表明,綜合組毒性反應較單放組高。結論:以PF方案聯合放療可顯著提高我國的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但加用化療同時也增加了毒性。

關鍵詞鼻咽癌Meta分析PF方案生存率

1.1研究對象及入選標準:

1.1.1研究對象:1992年~2002年間發表的符合入選標準的國內聯用FP方案(DDP+5-Fu)治療晚期鼻咽癌的臨床試驗資料。

1.1.2資料入選條件:

查看全文

鼻咽癌臨床分析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放射治療法對鼻咽癌的療效。方法回顧性研究分析2005年11月至2006年10月間在本院接受根治性放療的48例鼻咽癌患者,對其臨床療效進行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進行統計分析。結果治療結束后3個月完全緩解(CR)41例,部分緩解(PR)5例,無變化(NC)2例,腫瘤局部控制率為95.8%。半年和1年總生存率分別為100.0%和97.9%,1例患者治療后1年死于全身轉移。結論放射治療是鼻咽癌較好的治療方法之一。

【關鍵詞】鼻咽癌;放射治療

【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theefficacyofnasopharyngealcarcinomaontheradiationtherapy.MethodsRetrospectiveanalyzedfromNovember2005toOctober2006inmyhospitalforradicalradiotherapyof48caseswithnasopharyngealcarcinoma,andtheclinicalefficacy.KapLan-Meiermethodwasusedforstatisticalanalysis.ResultsAftertreatmentthreemonths,therewereof41patientswithCR,fivecaseswithPR,2caseswithNC.Thelocaltumorcontrolratewas95.8%.Sixmonthsandoneyearoverallsurvivalrateswere97.9%and100.0%,and1patientdiedoneyearaftertreatmenttransfer.ConclusionRadiationtherapyisaeffectivetreatmentofnasopharyngealcarcinoma.

【Keywords】Nasopharyngealcarcinoma;radiotherapy

鼻咽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因鼻咽癌解剖學特點、特殊的生物學行為及其對放射線的敏感性,決定了放射治療成為其首選及主要的治療方法[1]。放射治療用于鼻咽癌的治療已有80年的歷史,在我國鼻咽癌放射治療始于20世紀40年代,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放療設備、放療技術的更新,臨床經驗的累積,鼻咽癌放射治療后5年生存率由15%~25%提高到如今的70%左右[2]。本文回顧性研究分析2005年11月至2006年10月間在本院接受根治性放療的48例鼻咽癌患者,對其臨床療效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護理措施,現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查看全文

鼻咽癌患者口腔霉菌感染調研

鼻咽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通過放療,鼻咽癌患者5年總生存率為40%~70%,近年研究表明,同期放化療可提高局部控制,降低遠處轉移的發生,提高總生存率[1]。但由于治療缺乏特異性,在治療腫瘤的同時,對正常組織也產生了一定的毒性和損傷。其中口腔霉菌感染幷不少見,嚴重的可干擾治療的順利進行,導致生活質量及治療效果的下降[2]。該文就2010年6月至2011年7月對162例鼻咽癌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對其引起口腔霉菌感染情況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我科2010年6月至2011年7月共162例行根治性治療的鼻咽癌患者,其中男95例,女67例,年齡19~77歲,平均年齡49歲。入院2~10d后開始治療,行單純放療30例,同期放化療132例。平均住院時間56d。

1.2方法

對162鼻咽癌患者的病歷進行回顧性查閱、記錄、分析,數據行統計學處理。

查看全文

化放療與單放療治療Ⅲ,Ⅳa期鼻咽癌遠期療效的比較

【關鍵詞】鼻咽腫瘤/藥物療法,放射療法;治療結果

ComparisonofthelongtermeffectsofchemoradiotherapyandradiotherapyaloneforpatientswithstageⅢ,Ⅳanasopharyngealcarcinoma

【Abstract】AIM:Tostudyandcomparethelongtermeffectsofchemoradiotherapyandradiotherapyaloneinthetreatmentof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METHODS:Atotalof180patientswithstageⅢorⅣaNPCdiagnosedpathologicallywererandomlydividedintochemotherapyplusradiotherapygroup(CT/RTgroup)andradiotherapyalonegroup(RTgroup).CisplatinbasedinductionchemotherapywasperformedinCT/RTgroupfor2cycle(DFP,TFP,in47cases;PF,PFB,EFPin43cases)andradiotherapywasstartedin1weekafterthelastchemotherapy.Themethodsofradiationwerethesameinbothgroups.RESULTS:Thedistantmetastasisfreesurvival(DMFS)ratesin3and5yearswere88.9%,82.2%andtherelapsefreesurvival(RFS)ratesin3and5yearswere75.6%,67.8%inCT/RTgroup;the3,5yearDMFSrateswere72.2%,65.6%andthe3,5yearRFSrateswere71.1%,64.4%inRTgroup;therewasnodifferencesofstatisticalsignificancein3,5yearRFSrates(P=0.089,P=0.076),butther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in3,5yearDMFSrates(P=0.029,P=0.024).ThetherapeuticeffectofinductionchemotherapyprojectincludingpaclitaxelsuchasDFP,TFPwasmoreexcellentthanclassicalchemotherapyprojectssuchasFP,FBP,EFP(3,5yearDMFS:P=0.019,P=0.022).TheacuteoralmucositisofⅢ,Ⅳdegreeandleucopeniaintheformergroupsweremuchmoreseverethanthoseinthelattergroups(51.1%vs30.2%,P=0.018;34.0%vs14.0%,P=0.07).ButtheseadverseeactionscanbetolerablebyusingGCSF.Therewerenocasesordeathofallergycorrelatedtotreatment.Nopatientsneedtodecreasethedoseofchemotherapyorradiationortoterminatethetreatment,ortodelaythelateradiotherapy.CONCLUSION:Thechemoradiotherapycandecreasesignificantlytherateofdistantmetastasisascomparedwithradiotherapyalone,butthereisno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inRFSrate.ThetherapeuticeffectofinductionchemotherapyprojectincludingpaclitaxelsuchasDFP,TFPismoreexcellentthanclassicalchemotherapyprojectssuchasFP,FBP,EFP,butacuteoralmucositis(GradeⅢofⅣ)andleucopeniaintheformergroupsweremuchmoreseverethanthoseinthelattergroups.TheadversereactionscanbetolerablebyusingGCSF.

【Keywords】Nasopharyngealneoplasms/drugtherapy,radiotherapy;treatmentoutcome

【摘要】目的:比較誘導化療綜合放療與單純放療對局部晚期鼻咽癌遠期生存的影響.方法:病理確診的Ⅲ,Ⅳa期鼻咽癌180例隨機均分為化放組和單放組,化放組用含Cisplatin為主的聯合方案誘導化療2個療程后1wk內開始放療,其中采用DFP,TFP方案化療47例,采用PF,PFB,EFP方案化療43例.兩組采用的放射治療技術基本一致.結果:化放組與單放組3,5a累積轉移10,16例和25,31例;累積復發22,29例和26,32例;化放組無轉移3,5a生存率(DMFS)為88.9%和82.2%;無復發生存率(RFS)為75.6%和67.8%;單放組3,5aDMFS為72.2%和65.6%;3,5aRFS為71.1%和64.4%.兩組3,5aRFS無差異(P=0.089,P=0.076),而3,5aDMFS統計學有顯著差異(P=0.029,P=0.024).誘導化療以含紫杉醇類的聯合方案(DFP,TFP)較經典的FP,FBP,EFP方案療效為優(3,5年DMFS:P=0.019;P=0.022).但前組群Ⅲ,Ⅳ度急性口腔粘膜炎和白細胞下降明顯高于后組群(51.1%vs30.2%,P=0.018;34.0%vs14.0%,P=0.07).在GCSF等支持下不良反應尚可耐受,無治療相關死亡、過敏、終止或需降低放化療劑量的病例.無后期放療需推遲進行的病例.結論:誘導化療綜合放療組較單純放療組能明顯降低局部晚期鼻咽癌的遠處轉移率.但兩組RFS無差異.誘導化療系列方案中DFP,TFP方案較經典的FP,FBP,EFP療效為優,但Ⅲ,Ⅳ度不良反應前組群方案為重.

【關鍵詞】鼻咽腫瘤/藥物療法,放射療法;治療結果

查看全文

鼻咽癌者放療期間的飲食護理論文

摘要:鼻咽癌好發于蒙古人種,中國華南地區高發,江蘇也有一些病例,其發病有明顯的地域及種族差異,并存在家族高發傾向,30—60歲多見,40—59歲為發病高峰,病因不詳,可能與EB病毒感染、化學致癌因素或環境因素、遺傳因素有關,臨床表現有:頸部包塊,回吸性血涕,鼻塞,耳鳴、聽力下降,頭痛,面部麻木,復視及眼部表現。鼻咽癌目前公認和有效地根治性治療手段為放射治療或以放療為主的綜合治療[1]。放療期間會出現一系列反應,對治療帶來影響,因而做好各方面的護理,特別是飲食護理尤為重要。

1臨床資料

2009年1月—12月,本病區共收治鼻咽癌病人50例,其中男38例,女12例,年齡在36—80歲之間,實施放射治療34例,常規放療10例,精確放療24例,治療時間為7—8周,其余病例采取化學治療和生物免疫抑治療。

2一般護理

2.1放療之前協助醫生完善各項檢查,確保病人能耐受放射治療,如有異常,給予治療。

2.2放療前做好健康教育,說明治療中病人須配合的事項,如放療前拔除病牙、齲齒,因為放療后三年不能拔牙,放療區域的皮膚保護,放射標記的保護,根據病人對病情的知曉程度進行心理護理,確診為鼻咽癌后,病人及家屬的心情均較為緊張和焦慮,不僅要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還要做好病人家屬的心理疏導工作。

查看全文

鼻咽癌臨床觀察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艾易舒注射液;鼻咽癌;三維適形放療

論文摘要:目的:觀察并評價艾易舒注射液配合放療治療鼻咽癌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選取我院2004年7月~2006年7月診斷為鼻咽癌患者139例,其中觀察組69例,對照組70例;兩組均使用Varian2300直線加速器及三維適形放療技術,總劑量70~78eGy/35~39Fx。觀察組于放療同時使用艾易舒注射液,于化療第1天及最后1天采血,檢查患者肝腎功能及一般情況記錄,每周復查血常規1次。結果:觀察組近期療效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而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及口腔潰瘍的發生率明顯小于對照組。結論:艾易舒注射液聯合放療治療鼻咽癌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減少放療相關毒性反應。

鼻咽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治療的主要方法為放射治療。然而,放射治療往往有嚴重的放射反應,包括黏膜炎癥,口腔難以愈合的潰瘍,嚴重的口干,皮膚紅斑等等;放療導致的骨髓抑制更可能中斷治療的進程,影響放療的治療效果,影響患者的預后。我院從2004年7月~2006年7月使用艾易舒注射液配合三維適形放療治療鼻咽癌患者共69例,并同時設立對照組患者共70例,以評價艾易舒注射液在治療鼻咽癌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所有139例患者皆為我院首治病例,診斷皆經過病理證實;按照隨機數表法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患者共69人,其中男性52人,女性17人;年齡30~69歲,中位年齡43歲;臨床分期Ⅱ期12人,Ⅲ期42人,Ⅳa期15人;低分化鱗癌51人,高分化鱗癌15人,未分化癌3人。對照組共70人,其中男性54人,女性16人;年齡27-65歲,中位年齡45歲;臨床分期Ⅱ期11人,Ⅲ期41人,Ⅳa期18人;低分化鱗癌49人,高分化鱗癌17人,未分化癌4人。兩組間臨床資料之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

查看全文

鼻咽癌病人放療期間的飲食護理論文

鼻咽癌好發于蒙古人種,中國華南地區高發,江蘇也有一些病例,其發病有明顯的地域及種族差異,并存在家族高發傾向,30—60歲多見,40—59歲為發病高峰,病因不詳,可能與EB病毒感染、化學致癌因素或環境因素、遺傳因素有關,臨床表現有:頸部包塊,回吸性血涕,鼻塞,耳鳴、聽力下降,頭痛,面部麻木,復視及眼部表現。鼻咽癌目前公認和有效地根治性治療手段為放射治療或以放療為主的綜合治療[1]。放療期間會出現一系列反應,對治療帶來影響,因而做好各方面的護理,特別是飲食護理尤為重要。

1臨床資料

2009年1月—12月,本病區共收治鼻咽癌病人50例,其中男38例,女12例,年齡在36—80歲之間,實施放射治療34例,常規放療10例,精確放療24例,治療時間為7—8周,其余病例采取化學治療和生物免疫抑治療。

2一般護理

2.1放療之前協助醫生完善各項檢查,確保病人能耐受放射治療,如有異常,給予治療。

2.2放療前做好健康教育,說明治療中病人須配合的事項,如放療前拔除病牙、齲齒,因為放療后三年不能拔牙,放療區域的皮膚保護,放射標記的保護,根據病人對病情的知曉程度進行心理護理,確診為鼻咽癌后,病人及家屬的心情均較為緊張和焦慮,不僅要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還要做好病人家屬的心理疏導工作。

查看全文

鼻咽癌病人飲食護理論文

摘要:鼻咽癌好發于蒙古人種,中國華南地區高發,江蘇也有一些病例,其發病有明顯的地域及種族差異,并存在家族高發傾向,30—60歲多見,40—59歲為發病高峰,病因不詳,可能與EB病毒感染、化學致癌因素或環境因素、遺傳因素有關,臨床表現有:頸部包塊,回吸性血涕,鼻塞,耳鳴、聽力下降,頭痛,面部麻木,復視及眼部表現。鼻咽癌目前公認和有效地根治性治療手段為放射治療或以放療為主的綜合治療[1]。放療期間會出現一系列反應,對治療帶來影響,因而做好各方面的護理,特別是飲食護理尤為重要。

關鍵詞:鼻咽癌病人、飲食護理

1臨床資料

2009年1月—12月,本病區共收治鼻咽癌病人50例,其中男38例,女12例,年齡在36—80歲之間,實施放射治療34例,常規放療10例,精確放療24例,治療時間為7—8周,其余病例采取化學治療和生物免疫抑治療。

2一般護理

2.1放療之前協助醫生完善各項檢查,確保病人能耐受放射治療,如有異常,給予治療。

查看全文

人乳鐵蛋白抑制鼻咽癌細胞增殖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人乳鐵蛋白(hLF)對體外培養細胞生長特性的影響。方法MTT法評定hLF對人鼻咽癌細胞、中國倉鼠卵巢細胞、人肝臟細胞的生長抑制作用。結果乳鐵蛋白對人鼻咽癌細胞系CNE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呈現劑量依賴性,對正常細胞無抑制作用。結論hLF可能是一種效果較好的新的抗腫瘤化學劑。

【關鍵詞】人乳鐵蛋白;癌細胞;細胞增殖

人乳鐵蛋白(HumanLactoferrin,hLF)是主要存在于人乳清中的球蛋白,乳汁中特別是初乳中含量最高,具有廣譜抗菌、抗病毒、抗腫瘤等作用。國外有學者將其應用于腫瘤患者的治療,但是對其作用機制的研究較少。目前國內較少有關于hLF作用于細胞的報道,我們選用易早期轉移的鼻咽癌(NPC)細胞作為研究對象,以中國倉鼠卵巢細胞(CHO)、人肝臟細胞(L02)作為正常細胞對照,觀察hLF在體外是否具有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探討hLF抗腫瘤的作用機制,從而為腫瘤的治療提供研究基礎,為臨床實驗及應用提供新的理論依據。

一、材料與方法

1.1材料人鼻咽癌細胞(CNE)、中國倉鼠卵巢細胞(CHO)、人肝臟細胞(L02)均購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細胞資源中心。重組hLF(Lot:L0520,溶于PBS中,儲存濃度5mg/ml,-20℃儲存備用)和噻唑藍(MTT,Lot:M2128)均購自Sigma公司。RPMI1640、胎牛血清購自HyClone公司。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1.2實驗方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