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彩業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9 10:53:3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博彩業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淺談旅游博彩業在澳門經濟中的地位

澳門經濟是一種超微型的自由港經濟。旅游博彩業,在澳門經濟構成中有著獨特的地位。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澳門因為其自由港的地位和廣泛的對外聯系,在中國改革開放大形勢中,成為中國內地拓展對外貿易商務和引進外資的“橋梁和窗口”,經濟保持高速發展。1980年到1990年,國民經濟總值年平均增長7%,對外貿易年均增長19.1%。現在澳門已經形成一個以港澳華人資本為主,葡、中、美、日等并存的多元化資本結構,以出口加工業、旅游博彩業、房地產建筑業、銀行金融業為支柱的產業結構。1996年澳門本地生產總值為75億美元,人均1.7萬美元之多,已經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水平。這其中作為支柱產業之一的旅游博彩業功不可沒。

但是,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由于澳門原有的比較優勢正在逐漸削弱,其投資環境亦有所惡化,加上澳門本身整體經濟的現代化、國際化水平相對不高,缺乏公平競爭的市場機制,文化教育程度不高,社會觀念保守,在澳葡政府和商人之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排外心態,經濟結構性失衡等致使澳門經濟發展大幅放緩,競爭乏力,呈現不景氣。亞洲金融危機更使澳門經濟雪上加霜。

旅游博彩業作為澳門的第一大產業首當其沖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由于受到本地治安惡化,亞洲金融危機等直接影響,到澳門旅游人數自1996年創下815萬人次的記錄后便開始逐年下降,1997年和1998年分別是700萬和695萬人次,跌幅分別為14%和0.7%。旅游博彩業收益大幅減少。博彩業的發展不僅直接影響整體經濟增長,還對交通運輸、旅店、餐飲等行業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副作用,酒店業平均入住率僅50%,日平均房價跌到成本價邊緣;百貨零售業銷售額下降兩成,飲食業營業額下降幅度約為41%。銀行業也受牽累,經營日趨困難,經營成本普遍上升,邊際利潤逐年下降,據統計,1998年銀行業盈利總額10.68億澳門元,比1997年大幅下跌22.3%。可見,旅游博彩業在澳門經濟中的關聯度有多高了。

旅游博彩業在2000年前是由澳門旅游娛樂公司專營,因而屬高度壟斷。由于無競爭,博彩業的經營是處于傳統的落后的家庭式經營方式下。其經營、運作將引入先進的方式。澳門回歸祖國后,特首何厚鏵為首的特區政府便著手研究開放博彩業。澳門博彩業專營權即澳門旅游娛樂有限公司獨家專營,從1930年實行起到1997年已長達60多年,雖然此制度對澳門博彩業的發展起了作用,但時至90年代,其壟斷、保守經營、設施陳舊等弊端已暴露無遺。特區政府借著回歸及澳門旅游娛樂有限公司專營權到期之際,在博彩業中引入競爭機制無疑是選擇了最佳時機。

2000年7月,澳門特區政府成立博彩業發展專責委員會,負責有關博彩業發展的政策。10月該委員會便提交了顧問報告,2001年立法會便通過了《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法律制度》,確定專營權增至3個。2002年2月8日澳門特區政府正式批出3個臨時賭牌,分別為“澳博”(澳門博彩股份有限公司)、“永利”(永利度假集團)及“銀河”(銀河娛樂場集團),并于同年3月28日率先與“澳博”簽訂為期18年的合約。2002年4月1日起,澳門旅游娛樂有限公司專營博彩業40余年的歷史宣告結束,澳門博彩股份有限公司接手經營澳門旅游娛樂有限公司屬下的11個賭場,包括葡京酒店。按新合約,“澳博”每年向政府繳交占毛利35%的博彩稅(比過去稅率增加了3.2%),此外還要向政府繳交溢價金,并將毛利的1.6%撥與公共基金,1.4%用于發展城市建設、文化、教育等公共事業項目,并承擔澳門水域浚道工作。2002年5月政府與“永利”簽訂20年的合約。“永利”是美國西部賭王與港商合組的公司。在合約中,“永利”承諾在7年內投資40億澳門元興建有關設施。2002年6月26日政府與銀河娛樂場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簽署“博彩經營批給合約”,合約期20年。“銀河”為美國拉斯維加斯的威尼斯人集團與香港合作的公司。與另兩家持牌公司一樣,“銀河”需向政府繳博彩稅、溢價金等。“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澳門回歸后,受挫的旅游博彩業又重新煥發青春,再顯澳門經濟龍頭的雄威。2000年特區政府博彩稅收入是56.5億澳門元;2001年特區政府收入博彩稅達到60億澳門元,僅次于1997年的61.5億澳門元,居歷史上第二位。且在2000年突破入境游客數900萬人之后又一個躍進,2001年接待游客數突破1000萬人次,創下了史無前例的新高記錄。2002年更高達1153萬人次。不僅為旅游博彩業帶來可觀的收益,而且促進了相關產業的同步增長。它直接促進了酒店、餐飲、交通、金飾珠寶、古玩典當、娛樂服務、手信業的增長,甚至還吸納了部分因制造業北移和建造業萎頓而失業的工人,減少了因此帶來的震蕩。更為可喜的是它還為沉寂多年的房地產市場注入了活力。有業內人士認為:2001年以來澳門的樓宇買賣轉趨活躍,成交量可望比前幾年增加三成以上,還不斷有外資財團前來“探盤”。

查看全文

旅游博彩業與經濟地位論文

澳門經濟是一種超微型的自由港經濟。旅游博彩業,在澳門經濟構成中有著獨特的地位。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澳門因為其自由港的地位和廣泛的對外聯系,在中國改革開放大形勢中,成為中國內地拓展對外貿易商務和引進外資的“橋梁和窗口”,經濟保持高速發展。1980年到1990年,國民經濟總值年平均增長7%,對外貿易年均增長19.1%。現在澳門已經形成一個以港澳華人資本為主,葡、中、美、日等并存的多元化資本結構,以出口加工業、旅游博彩業、房地產建筑業、銀行金融業為支柱的產業結構。1996年澳門本地生產總值為75億美元,人均1.7萬美元之多,已經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水平。這其中作為支柱產業之一的旅游博彩業功不可沒。

但是,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由于澳門原有的比較優勢正在逐漸削弱,其投資環境亦有所惡化,加上澳門本身整體經濟的現代化、國際化水平相對不高,缺乏公平競爭的市場機制,文化教育程度不高,社會觀念保守,在澳葡政府和商人之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排外心態,經濟結構性失衡等致使澳門經濟發展大幅放緩,競爭乏力,呈現不景氣。亞洲金融危機更使澳門經濟雪上加霜。

旅游博彩業作為澳門的第一大產業首當其沖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由于受到本地治安惡化,亞洲金融危機等直接影響,到澳門旅游人數自1996年創下815萬人次的記錄后便開始逐年下降,1997年和1998年分別是700萬和695萬人次,跌幅分別為14%和0.7%。旅游博彩業收益大幅減少。博彩業的發展不僅直接影響整體經濟增長,還對交通運輸、旅店、餐飲等行業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副作用,酒店業平均入住率僅50%,日平均房價跌到成本價邊緣;百貨零售業銷售額下降兩成,飲食業營業額下降幅度約為41%。銀行業也受牽累,經營日趨困難,經營成本普遍上升,邊際利潤逐年下降,據統計,1998年銀行業盈利總額10.68億澳門元,比1997年大幅下跌22.3%。可見,旅游博彩業在澳門經濟中的關聯度有多高了。

旅游博彩業在2000年前是由澳門旅游娛樂公司專營,因而屬高度壟斷。由于無競爭,博彩業的經營是處于傳統的落后的家庭式經營方式下。其經營、運作將引入先進的方式。澳門回歸祖國后,特首何厚鏵為首的特區政府便著手研究開放博彩業。澳門博彩業專營權即澳門旅游娛樂有限公司獨家專營,從1930年實行起到1997年已長達60多年,雖然此制度對澳門博彩業的發展起了作用,但時至90年代,其壟斷、保守經營、設施陳舊等弊端已暴露無遺。特區政府借著回歸及澳門旅游娛樂有限公司專營權到期之際,在博彩業中引入競爭機制無疑是選擇了最佳時機。

2000年7月,澳門特區政府成立博彩業發展專責委員會,負責有關博彩業發展的政策。10月該委員會便提交了顧問報告,2001年立法會便通過了《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法律制度》,確定專營權增至3個。2002年2月8日澳門特區政府正式批出3個臨時賭牌,分別為“澳博”(澳門博彩股份有限公司)、“永利”(永利度假集團)及“銀河”(銀河娛樂場集團),并于同年3月28日率先與“澳博”簽訂為期18年的合約。2002年4月1日起,澳門旅游娛樂有限公司專營博彩業40余年的歷史宣告結束,澳門博彩股份有限公司接手經營澳門旅游娛樂有限公司屬下的11個賭場,包括葡京酒店。按新合約,“澳博”每年向政府繳交占毛利35%的博彩稅(比過去稅率增加了3.2%),此外還要向政府繳交溢價金,并將毛利的1.6%撥與公共基金,1.4%用于發展城市建設、文化、教育等公共事業項目,并承擔澳門水域浚道工作。2002年5月政府與“永利”簽訂20年的合約。“永利”是美國西部賭王與港商合組的公司。在合約中,“永利”承諾在7年內投資40億澳門元興建有關設施。2002年6月26日政府與銀河娛樂場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簽署“博彩經營批給合約”,合約期20年。“銀河”為美國拉斯維加斯的威尼斯人集團與香港合作的公司。與另兩家持牌公司一樣,“銀河”需向政府繳博彩稅、溢價金等。

澳門回歸后,受挫的旅游博彩業又重新煥發青春,再顯澳門經濟龍頭的雄威。2000年特區政府博彩稅收入是56.5億澳門元;2001年特區政府收入博彩稅達到60億澳門元,僅次于1997年的61.5億澳門元,居歷史上第二位。且在2000年突破入境游客數900萬人之后又一個躍進,2001年接待游客數突破1000萬人次,創下了史無前例的新高記錄。2002年更高達1153萬人次。不僅為旅游博彩業帶來可觀的收益,而且促進了相關產業的同步增長。它直接促進了酒店、餐飲、交通、金飾珠寶、古玩典當、娛樂服務、手信業的增長,甚至還吸納了部分因制造業北移和建造業萎頓而失業的工人,減少了因此帶來的震蕩。更為可喜的是它還為沉寂多年的房地產市場注入了活力。有業內人士認為:2001年以來澳門的樓宇買賣轉趨活躍,成交量可望比前幾年增加三成以上,還不斷有外資財團前來“探盤”。

查看全文

旅游博彩業在經濟中的地位論文

澳門經濟是一種超微型的自由港經濟。旅游博彩業,在澳門經濟構成中有著獨特的地位。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澳門因為其自由港的地位和廣泛的對外聯系,在中國改革開放大形勢中,成為中國內地拓展對外貿易商務和引進外資的“橋梁和窗口”,經濟保持高速發展。1980年到1990年,國民經濟總值年平均增長7%,對外貿易年均增長19.1%。現在澳門已經形成一個以港澳華人資本為主,葡、中、美、日等并存的多元化資本結構,以出口加工業、旅游博彩業、房地產建筑業、銀行金融業為支柱的產業結構。1996年澳門本地生產總值為75億美元,人均1.7萬美元之多,已經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水平。這其中作為支柱產業之一的旅游博彩業功不可沒。

但是,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由于澳門原有的比較優勢正在逐漸削弱,其投資環境亦有所惡化,加上澳門本身整體經濟的現代化、國際化水平相對不高,缺乏公平競爭的市場機制,文化教育程度不高,社會觀念保守,在澳葡政府和商人之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排外心態,經濟結構性失衡等致使澳門經濟發展大幅放緩,競爭乏力,呈現不景氣。亞洲金融危機更使澳門經濟雪上加霜。

旅游博彩業作為澳門的第一大產業首當其沖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由于受到本地治安惡化,亞洲金融危機等直接影響,到澳門旅游人數自1996年創下815萬人次的記錄后便開始逐年下降,1997年和1998年分別是700萬和695萬人次,跌幅分別為14%和0.7%。旅游博彩業收益大幅減少。博彩業的發展不僅直接影響整體經濟增長,還對交通運輸、旅店、餐飲等行業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副作用,酒店業平均入住率僅50%,日平均房價跌到成本價邊緣;百貨零售業銷售額下降兩成,飲食業營業額下降幅度約為41%。銀行業也受牽累,經營日趨困難,經營成本普遍上升,邊際利潤逐年下降,據統計,1998年銀行業盈利總額10.68億澳門元,比1997年大幅下跌22.3%。可見,旅游博彩業在澳門經濟中的關聯度有多高了。

旅游博彩業在2000年前是由澳門旅游娛樂公司專營,因而屬高度壟斷。由于無競爭,博彩業的經營是處于傳統的落后的家庭式經營方式下。其經營、運作將引入先進的方式。澳門回歸祖國后,特首何厚鏵為首的特區政府便著手研究開放博彩業。澳門博彩業專營權即澳門旅游娛樂有限公司獨家專營,從1930年實行起到1997年已長達60多年,雖然此制度對澳門博彩業的發展起了作用,但時至90年代,其壟斷、保守經營、設施陳舊等弊端已暴露無遺。特區政府借著回歸及澳門旅游娛樂有限公司專營權到期之際,在博彩業中引入競爭機制無疑是選擇了最佳時機。

2000年7月,澳門特區政府成立博彩業發展專責委員會,負責有關博彩業發展的政策。10月該委員會便提交了顧問報告,2001年立法會便通過了《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法律制度》,確定專營權增至3個。2002年2月8日澳門特區政府正式批出3個臨時賭牌,分別為“澳博”(澳門博彩股份有限公司)、“永利”(永利度假集團)及“銀河”(銀河娛樂場集團),并于同年3月28日率先與“澳博”簽訂為期18年的合約。2002年4月1日起,澳門旅游娛樂有限公司專營博彩業40余年的歷史宣告結束,澳門博彩股份有限公司接手經營澳門旅游娛樂有限公司屬下的11個賭場,包括葡京酒店。按新合約,“澳博”每年向政府繳交占毛利35%的博彩稅(比過去稅率增加了3.2%),此外還要向政府繳交溢價金,并將毛利的1.6%撥與公共基金,1.4%用于發展城市建設、文化、教育等公共事業項目,并承擔澳門水域浚道工作。2002年5月政府與“永利”簽訂20年的合約。“永利”是美國西部賭王與港商合組的公司。在合約中,“永利”承諾在7年內投資40億澳門元興建有關設施。2002年6月26日政府與銀河娛樂場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簽署“博彩經營批給合約”,合約期20年。“銀河”為美國拉斯維加斯的威尼斯人集團與香港合作的公司。與另兩家持牌公司一樣,“銀河”需向政府繳博彩稅、溢價金等。

澳門回歸后,受挫的旅游博彩業又重新煥發青春,再顯澳門經濟龍頭的雄威。2000年特區政府博彩稅收入是56.5億澳門元;2001年特區政府收入博彩稅達到60億澳門元,僅次于1997年的61.5億澳門元,居歷史上第二位。且在2000年突破入境游客數900萬人之后又一個躍進,2001年接待游客數突破1000萬人次,創下了史無前例的新高記錄。2002年更高達1153萬人次。不僅為旅游博彩業帶來可觀的收益,而且促進了相關產業的同步增長。它直接促進了酒店、餐飲、交通、金飾珠寶、古玩典當、娛樂服務、手信業的增長,甚至還吸納了部分因制造業北移和建造業萎頓而失業的工人,減少了因此帶來的震蕩。更為可喜的是它還為沉寂多年的房地產市場注入了活力。有業內人士認為:2001年以來澳門的樓宇買賣轉趨活躍,成交量可望比前幾年增加三成以上,還不斷有外資財團前來“探盤”。

查看全文

博彩業反洗錢體系建立研究論文

[摘要]博彩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其發展過程必然會出現一些這樣與那樣的問題。本文從洗錢的界定、特征和發展趨勢入手,分析了博彩業的洗錢問題,通過探討反洗錢及博彩業反洗錢的迫切性,結合現階段我國博彩業反洗錢方面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構建博彩業反洗錢體系的設想。

[關鍵詞]博彩業;洗錢;反洗錢

一、洗錢與博彩業

1.洗錢的界定。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從金融角度將洗錢定義為: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可能無意間被利用為犯罪資金的轉移或存儲中介,犯罪分子及其同伙利用金融系統將資金從一個賬戶向另一個賬戶作支付或轉移,以掩蓋款項的真實來源和受益所有權關系;或者利用金融系統提供的安全保管服務存放款項。

全球反洗錢國際組織——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將洗錢定義為:凡隱匿或掩飾犯罪行為所取得的財物的真實性質、來源、地點、流向及轉移或協助任何非法活動有關的人規避法律應負責任,均屬洗錢行為。

我國《刑法》第191條將洗錢定義為:明知是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走私犯罪的違法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掩飾、隱瞞其來源和性質的行為。

查看全文

綜合酒店行業發展研討

2000年,澳門特區政府確立了“以博彩業為龍頭、以服務業為主體,其它行業協調發展”的經濟發展政策,明確了以博彩為主要部分的綜合酒店行業的重要地位。近年來,綜合酒店業的發展對澳門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建設起到巨大的帶動作用,同時也促進了會展、珠寶、手信、航運及物流等相關行業的繁榮。澳門綜合酒店行業整體狀況持續向好,主要特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行業特點

(一)從重要性看,綜合酒店業成為澳門經濟的龍頭產業澳門賭權開放以來,綜合酒店業在澳門總體經濟中所占比重持續增加,占澳門GDP比重的四成以上。其中,博彩作為其中最主要部分,行業增加值在澳門總體經濟中所占比重持續增加,為特區帶來大量財政稅收。根據澳門博彩監察協調局2012年1月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澳門2011年累計博彩毛收入達2678.67億元(澳門元,下同),較2010年增長42.2%。2010年博彩稅收687.8億元,較2009年同比增長50.5%,在政府財政收入中的比重進一步增加,由2009年的65.4%上升21個百分點至2010年的86.4%。綜合酒店業還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澳門從事博彩業的人員由葡京賭場時代的不到1萬人,數年間翻了數倍,2011年,綜合酒店行業吸引就業人口超過10萬人,占澳門整體勞動人口超過兩成。可見,綜合酒店業是澳門理所當然的龍頭產業。

(二)從博彩收入結構看,貴賓廳收入占據較大比重收入結構中,貴賓廳主導博彩收入增長的格局依舊延續。澳門博彩監察協調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第三季度,澳門博彩業收入702.2億澳門元,其中來自貴賓廳的收入高達517.5億澳門元,占比達73.6%。根據圖一顯示的收入增速,可以看出貴賓廳收入在金融海嘯后急速反彈回升,近兩年雖增幅趨緩,但是仍然快于中場以及角子機等收入增幅,是博彩收入增長的主要帶動力量。

(三)從發展趨勢看,酒店業從單一博彩向會展、購物、休閑度假等多元化發展澳門傳統酒店經營以賭場加住宿的模式為主,2002年“賭權開放”將綜合酒店經營模式帶入澳門,以金沙集團為代表的外資博彩持牌企業大力發展品牌酒店、高檔零售商場、會展、表演等非博彩元素,為澳門綜合旅游模式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澳門博彩企業開始與世界博彩接軌。

(四)從影響因素看,綜合酒店業對大陸自由行政策變化較敏感,受經濟周期的影響較小澳門大學博彩研究所所長馮家超2011年4月接受訪問時表示,“一般國民收入的1%到2%是用于商業博彩里面,去年光是中國大陸就有35萬億人民幣收入,1%就是3500億,2%是7000億。”因此澳門背靠大陸龐大的市場,博彩收入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可以說,是大陸龐大的市場空間支撐了澳門博彩業的超預期高速增長,因此澳門博彩業對外圍經濟的反應較小。

查看全文

支持旅游業多元發展經濟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的必要性;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內涵的把握;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的思路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產業結構的單一化或極化特征日趨明顯,使澳門經濟的發展前景令人擔憂、適度多元化是增強澳門經濟抗風險能力的需要、適度多元化是保證澳門經濟安全的需要、適度多元化是澳門社會和諧發展的需要、適度多元化是澳門經濟良性循環發展的需要、適度多元化是一個柔性的而且十分人性化的概念、適度多元體現出對博彩業的發展要適度、適度多元體現出圍繞博彩業而衍生出來的產業結構應適度多元化、突破要素約束,尋求多元化發展之路、強化政府經濟功能,推進適度多元化發展、重視橫向多元化的發展,推動橫向新興產業的成長等,具體請詳見。

澳門回歸祖國以來,在各種有利因素的影響和作用下,經濟出現繁榮發展的局面。然而,澳門經濟的高速發展是建立在單一博彩旅游業快速發展基礎之上的,產業結構的單一化或極化特征日趨明顯,使澳門經濟的發展前景令人擔憂。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要“支持澳門發展旅游等服務業,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可以說為澳門經濟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一、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的必要性

(一)適度多元化是增強澳門經濟抗風險能力的需要澳門的經濟結構呈現出“三二一”成熟的發達經濟的產業結構特征。第三產業蓬勃發展,第二產業日漸萎縮,第一產業微不足道。澳門第三產業在整體經濟中所占的比重,從2006年的85.06%上升到2007年的85.98%。在第三產業中博彩業居主導地位。2006年博彩業在第三產業中占33.31%,2007年上升至35.59%,這一比重超過第二位的銀行保險類服務業的10.21%和12.84%;同時,旅游博彩業也成為澳門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2008年第三季,澳門財政總收入為137.2億元,其中博彩稅總收入占80.3%,為110.2億元,比上季度上升52.6%。此外,博彩對澳門當地生產總值貢獻率很高。2008年第三季度數據,澳門本地GDP達435.74億元,其中博彩毛收入262億元,約占GDP總量的60.13%。

與蓬勃發展的第三產業相比,澳門的第二產業相對萎縮。第二產業在整體經濟中的比重由2006年的18.73%下降到2007年的17.69%,其中工業的下降尤為明顯,由2006年的5.5%縮減到2007年的3.86%,下滑1.64個百分點。

澳門的經濟結構顯示出第三產業比重的上升,從理論上講應當是產業結構優化的表現。但由于澳門第三產業的發展過度依賴博彩業及相關行業,因此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降低了澳門經濟的抗風險能力,從而為澳門經濟的穩定與可持續發展埋下了不穩定因素。

查看全文

澳門旅游業發展特點分析論文

旅游業是澳門的支拄產業,也是澳門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旅游業在澳門經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文擬對澳門旅游業的特點及發展前景作一些分析,供參考。

一、澳門旅游業的特點及其在澳門經濟中的作用(一)特點

1.對香港的依賴性較強。澳門旅游業對香港依賴性強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來澳門游客的交通依賴香港。澳門雖然一直處在自由港的地位,商業和貿易也曾有過十分發達的時期,但由于地域小、水位淺,葡萄牙政府又未給予澳門以足夠的重視,使澳門一直沒有深水港和國際機場,澳門與世界各國始終不能直接發展航空和海運聯系。多年來,來澳門的游客多經香港,離開澳門的游客也須經香港返回世界各地,1994年澳門共接待游客800萬人,其中從香港入境的就達640萬左右,約占入境游客總數的81%,這說明澳門旅游業對香港在交通上處于嚴重的依賴地位,自1978年大陸開放以來,雖然從大陸入境的游客有所增加,但目前畢竟還是少數。二是來澳門旅游的大部分是香港游客。1994年從香港入境的640萬游客中,有81%是香港游客,其它地區或國家的游客只占19%。除香港游客外,日本游客也比較多,約占澳門外地游客總數的38%,歐洲游客占16%,東南亞游客占15%,臺灣游客占10%,美國游客占8%,韓國游客占5%,大洋洲游客占3%,大陸游客占1%,其它國籍游客占4%。由此說明,香港游客的增減對澳門旅游業有致命的影響。

2、博彩業占有主導地位。澳門的旅游業是在博彩業的帶動下發展起來的,在澳門,既有造型別致、建筑宏偉、專供賭博的葡京娛樂場,也有在豪華酒店內開設的賭場。在澳門的各賭博娛樂場內,均裝有國際一流的各種設備,采用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并配有嚴密的保安系統。為配合博彩業,澳門各娛樂場附近開設有眾多的當鋪,在澳門當鋪典押的客戶可在香港取回典押品。在來澳門的游客中,有22.3%是專門為賭而來的,雖然有45.1%的游客是為度假而來,但他們中的絕大多數是為一睹賭城的風采而選擇來澳門度假,澳門政府從博彩業中所獲取的收益占其總收益的3成,博彩業已成為澳門旅游業的支柱產業,博彩業的興衰決定著澳門旅游業的命運。

3.游客的留宿率低。來澳門的外地游客一般逗留時間很短,平均每位游客在澳門逗留0.85天,來澳門的香港游客1991年的留宿率只有1/4,其它國家或地區游客的留宿率也僅達1/3左右,留宿的游客平均每人在澳門的時間也不超過一天半。留宿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澳門地域狹小,缺乏綜合型的旅游娛樂設施和規模較大的名勝古跡,絕大多數想一睹賭城風采的外地游客在一天之內就可將賭城的風采一覽無遺,再加上港澳交通便利(日夜通航、1小時便可返回香港),大多數游客都不在澳門久留。

查看全文

旅游業特點及發展論文

旅游業是澳門的支拄產業,也是澳門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旅游業在澳門經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文擬對澳門旅游業的特點及發展前景作一些分析,供參考。

一、澳門旅游業的特點及其在澳門經濟中的作用(一)特點

1.對香港的依賴性較強。澳門旅游業對香港依賴性強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來澳門游客的交通依賴香港。澳門雖然一直處在自由港的地位,商業和貿易也曾有過十分發達的時期,但由于地域小、水位淺,葡萄牙政府又未給予澳門以足夠的重視,使澳門一直沒有深水港和國際機場,澳門與世界各國始終不能直接發展航空和海運聯系。多年來,來澳門的游客多經香港,離開澳門的游客也須經香港返回世界各地,1994年澳門共接待游客800萬人,其中從香港入境的就達640萬左右,約占入境游客總數的81%,這說明澳門旅游業對香港在交通上處于嚴重的依賴地位,自1978年大陸開放以來,雖然從大陸入境的游客有所增加,但目前畢竟還是少數。二是來澳門旅游的大部分是香港游客。1994年從香港入境的640萬游客中,有81%是香港游客,其它地區或國家的游客只占19%。除香港游客外,日本游客也比較多,約占澳門外地游客總數的38%,歐洲游客占16%,東南亞游客占15%,臺灣游客占10%,美國游客占8%,韓國游客占5%,大洋洲游客占3%,大陸游客占1%,其它國籍游客占4%。由此說明,香港游客的增減對澳門旅游業有致命的影響。

2、博彩業占有主導地位。澳門的旅游業是在博彩業的帶動下發展起來的,在澳門,既有造型別致、建筑宏偉、專供賭博的葡京娛樂場,也有在豪華酒店內開設的賭場。在澳門的各賭博娛樂場內,均裝有國際一流的各種設備,采用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并配有嚴密的保安系統。為配合博彩業,澳門各娛樂場附近開設有眾多的當鋪,在澳門當鋪典押的客戶可在香港取回典押品。在來澳門的游客中,有22.3%是專門為賭而來的,雖然有45.1%的游客是為度假而來,但他們中的絕大多數是為一睹賭城的風采而選擇來澳門度假,澳門政府從博彩業中所獲取的收益占其總收益的3成,博彩業已成為澳門旅游業的支柱產業,博彩業的興衰決定著澳門旅游業的命運。

3.游客的留宿率低。來澳門的外地游客一般逗留時間很短,平均每位游客在澳門逗留0.85天,來澳門的香港游客1991年的留宿率只有1/4,其它國家或地區游客的留宿率也僅達1/3左右,留宿的游客平均每人在澳門的時間也不超過一天半。留宿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澳門地域狹小,缺乏綜合型的旅游娛樂設施和規模較大的名勝古跡,絕大多數想一睹賭城風采的外地游客在一天之內就可將賭城的風采一覽無遺,再加上港澳交通便利(日夜通航、1小時便可返回香港),大多數游客都不在澳門久留。

查看全文

旅游業特點及發展論文

旅游業是澳門的支拄產業,也是澳門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旅游業在澳門經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文擬對澳門旅游業的特點及發展前景作一些分析,供參考。

一、澳門旅游業的特點及其在澳門經濟中的作用(一)特點

1.對香港的依賴性較強。澳門旅游業對香港依賴性強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來澳門游客的交通依賴香港。澳門雖然一直處在自由港的地位,商業和貿易也曾有過十分發達的時期,但由于地域小、水位淺,葡萄牙政府又未給予澳門以足夠的重視,使澳門一直沒有深水港和國際機場,澳門與世界各國始終不能直接發展航空和海運聯系。多年來,來澳門的游客多經香港,離開澳門的游客也須經香港返回世界各地,1994年澳門共接待游客800萬人,其中從香港入境的就達640萬左右,約占入境游客總數的81%,這說明澳門旅游業對香港在交通上處于嚴重的依賴地位,自1978年大陸開放以來,雖然從大陸入境的游客有所增加,但目前畢竟還是少數。二是來澳門旅游的大部分是香港游客。1994年從香港入境的640萬游客中,有81%是香港游客,其它地區或國家的游客只占19%。除香港游客外,日本游客也比較多,約占澳門外地游客總數的38%,歐洲游客占16%,東南亞游客占15%,臺灣游客占10%,美國游客占8%,韓國游客占5%,大洋洲游客占3%,大陸游客占1%,其它國籍游客占4%。由此說明,香港游客的增減對澳門旅游業有致命的影響。

2、博彩業占有主導地位。澳門的旅游業是在博彩業的帶動下發展起來的,在澳門,既有造型別致、建筑宏偉、專供賭博的葡京娛樂場,也有在豪華酒店內開設的賭場。在澳門的各賭博娛樂場內,均裝有國際一流的各種設備,采用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并配有嚴密的保安系統。為配合博彩業,澳門各娛樂場附近開設有眾多的當鋪,在澳門當鋪典押的客戶可在香港取回典押品。在來澳門的游客中,有22.3%是專門為賭而來的,雖然有45.1%的游客是為度假而來,但他們中的絕大多數是為一睹賭城的風采而選擇來澳門度假,澳門政府從博彩業中所獲取的收益占其總收益的3成,博彩業已成為澳門旅游業的支柱產業,博彩業的興衰決定著澳門旅游業的命運。

3.游客的留宿率低。來澳門的外地游客一般逗留時間很短,平均每位游客在澳門逗留0.85天,來澳門的香港游客1991年的留宿率只有1/4,其它國家或地區游客的留宿率也僅達1/3左右,留宿的游客平均每人在澳門的時間也不超過一天半。留宿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澳門地域狹小,缺乏綜合型的旅游娛樂設施和規模較大的名勝古跡,絕大多數想一睹賭城風采的外地游客在一天之內就可將賭城的風采一覽無遺,再加上港澳交通便利(日夜通航、1小時便可返回香港),大多數游客都不在澳門久留。

查看全文

論析港澳經濟深度合作應對措施

摘要:在澳門經濟的動態發展進程中,香港對澳門經濟具有相對突出的帶動作用。澳門博彩旅游業、建筑地產業、金融業、制造業四大產業的發展,均有香港元素不同程度的滲入與驅動。在澳門與香港的產業合作中,存在著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文章針對澳港經濟合作中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澳門香港因素產業分類經濟合作

澳門和香港是中國的兩個特別行政區,在澳門經濟運行中,“香港因素”對澳門經濟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內地與港澳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簽訂后,澳門與香港之間的經濟聯系由于中國大陸因素的加入有了新的內涵,但香港因素仍然對澳門經濟發揮著重要的影響。目前,學術界關于澳門與周邊地區經濟合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澳門與內地特別是澳門與廣東的經濟合作上,對于澳港經濟合作問題的研究則游離于澳門與周邊地區合作之外。有鑒于此,本文從澳門四大支柱產業(博彩旅游業、建筑地產業、金融業、制造業)的角度,分析澳門經濟發展與香港的經濟聯系,試圖為澳門與香港的深度合作提供理論支持與政策操作思路。

一、澳門經濟發展中的香港因素

(一)澳門博彩旅游業發展中的香港因素

1港資在澳門博彩旅游業中的份額。由于特殊歷史和自然條件等原因,澳門博彩旅游業的發展與香港一直有著緊密的聯系,在賭權開放前,港資主導著澳門博彩旅游業的發展,由香港商人組成的財團,取得澳門賭博業專營合約,成立澳門旅游娛樂公司,享有澳門賭博業專營權至2001年。在澳門賭權開放后,美國等國際資本開始涉足澳門博彩業,港資在澳門博彩業的獨大局面結束,澳門博彩業形成了六家博彩公司,港資在博彩業中的份額隨著賭權的開放有所降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