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博彩業與經濟地位論文

時間:2022-08-01 10:45:00

導語:旅游博彩業與經濟地位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旅游博彩業與經濟地位論文

澳門經濟是一種超微型的自由港經濟。旅游博彩業,在澳門經濟構成中有著獨特的地位。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澳門因為其自由港的地位和廣泛的對外聯系,在中國改革開放大形勢中,成為中國內地拓展對外貿易商務和引進外資的“橋梁和窗口”,經濟保持高速發展。1980年到1990年,國民經濟總值年平均增長7%,對外貿易年均增長19.1%。現在澳門已經形成一個以港澳華人資本為主,葡、中、美、日等并存的多元化資本結構,以出口加工業、旅游博彩業、房地產建筑業、銀行金融業為支柱的產業結構。1996年澳門本地生產總值為75億美元,人均1.7萬美元之多,已經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水平。這其中作為支柱產業之一的旅游博彩業功不可沒。

但是,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由于澳門原有的比較優勢正在逐漸削弱,其投資環境亦有所惡化,加上澳門本身整體經濟的現代化、國際化水平相對不高,缺乏公平競爭的市場機制,文化教育程度不高,社會觀念保守,在澳葡政府和商人之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排外心態,經濟結構性失衡等致使澳門經濟發展大幅放緩,競爭乏力,呈現不景氣。亞洲金融危機更使澳門經濟雪上加霜。

旅游博彩業作為澳門的第一大產業首當其沖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由于受到本地治安惡化,亞洲金融危機等直接影響,到澳門旅游人數自1996年創下815萬人次的記錄后便開始逐年下降,1997年和1998年分別是700萬和695萬人次,跌幅分別為14%和0.7%。旅游博彩業收益大幅減少。博彩業的發展不僅直接影響整體經濟增長,還對交通運輸、旅店、餐飲等行業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副作用,酒店業平均入住率僅50%,日平均房價跌到成本價邊緣;百貨零售業銷售額下降兩成,飲食業營業額下降幅度約為41%。銀行業也受牽累,經營日趨困難,經營成本普遍上升,邊際利潤逐年下降,據統計,1998年銀行業盈利總額10.68億澳門元,比1997年大幅下跌22.3%。可見,旅游博彩業在澳門經濟中的關聯度有多高了。

旅游博彩業在2000年前是由澳門旅游娛樂公司專營,因而屬高度壟斷。由于無競爭,博彩業的經營是處于傳統的落后的家庭式經營方式下。其經營、運作將引入先進的方式。澳門回歸祖國后,特首何厚鏵為首的特區政府便著手研究開放博彩業。澳門博彩業專營權即澳門旅游娛樂有限公司獨家專營,從1930年實行起到1997年已長達60多年,雖然此制度對澳門博彩業的發展起了作用,但時至90年代,其壟斷、保守經營、設施陳舊等弊端已暴露無遺。特區政府借著回歸及澳門旅游娛樂有限公司專營權到期之際,在博彩業中引入競爭機制無疑是選擇了最佳時機。

2000年7月,澳門特區政府成立博彩業發展專責委員會,負責有關博彩業發展的政策。10月該委員會便提交了顧問報告,2001年立法會便通過了《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法律制度》,確定專營權增至3個。2002年2月8日澳門特區政府正式批出3個臨時賭牌,分別為“澳博”(澳門博彩股份有限公司)、“永利”(永利度假集團)及“銀河”(銀河娛樂場集團),并于同年3月28日率先與“澳博”簽訂為期18年的合約。2002年4月1日起,澳門旅游娛樂有限公司專營博彩業40余年的歷史宣告結束,澳門博彩股份有限公司接手經營澳門旅游娛樂有限公司屬下的11個賭場,包括葡京酒店。按新合約,“澳博”每年向政府繳交占毛利35%的博彩稅(比過去稅率增加了3.2%),此外還要向政府繳交溢價金,并將毛利的1.6%撥與公共基金,1.4%用于發展城市建設、文化、教育等公共事業項目,并承擔澳門水域浚道工作。2002年5月政府與“永利”簽訂20年的合約。“永利”是美國西部賭王與港商合組的公司。在合約中,“永利”承諾在7年內投資40億澳門元興建有關設施。2002年6月26日政府與銀河娛樂場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簽署“博彩經營批給合約”,合約期20年。“銀河”為美國拉斯維加斯的威尼斯人集團與香港合作的公司。與另兩家持牌公司一樣,“銀河”需向政府繳博彩稅、溢價金等。

澳門回歸后,受挫的旅游博彩業又重新煥發青春,再顯澳門經濟龍頭的雄威。2000年特區政府博彩稅收入是56.5億澳門元;2001年特區政府收入博彩稅達到60億澳門元,僅次于1997年的61.5億澳門元,居歷史上第二位。且在2000年突破入境游客數900萬人之后又一個躍進,2001年接待游客數突破1000萬人次,創下了史無前例的新高記錄。2002年更高達1153萬人次。不僅為旅游博彩業帶來可觀的收益,而且促進了相關產業的同步增長。它直接促進了酒店、餐飲、交通、金飾珠寶、古玩典當、娛樂服務、手信業的增長,甚至還吸納了部分因制造業北移和建造業萎頓而失業的工人,減少了因此帶來的震蕩。更為可喜的是它還為沉寂多年的房地產市場注入了活力。有業內人士認為:2001年以來澳門的樓宇買賣轉趨活躍,成交量可望比前幾年增加三成以上,還不斷有外資財團前來“探盤”。

去年澳門博彩業對外開放,引入競爭機制,打破了長期以來的壟斷經營。人們很有理由相信,旅游博彩業這塊“蛋糕”還可以做得更大。而背靠十三億人口、經濟快速增長的中國內地,澳門旅游博彩業可謂市場潛力巨大。隨著內地游客赴港澳限制的放寬,澳門旅游博彩業將為澳門經濟發展再次注入新的活力。澳門根據其國際自由港和單獨關稅地區的優勢及作為中國對外開放的橋梁、中介作用,澳門未來的經濟發展走向應是以中國內地為依托,加強與粵港經濟合作,以旅游博彩業為先導,發展旅游博彩、出口加工、建筑地產、金融保險和商業服務等主要支柱產業,努力提升各產業競爭力,形成協調、優化發展的多元化產業結構。澳門特區行政長官何厚鏵在施政報告中指出:“我們不難發現,本澳正逐漸形成以博彩旅游業為龍頭、以服務業為主體,其他行業協調發展的產業結構”。勿容置疑,博彩旅游業在澳門經濟中居于舉足輕重之龍頭地位和廣闊而美好的市場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