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經費范文10篇
時間:2024-01-31 21:09:2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公用經費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區中小學公用經費管理意見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市財政部門關于建立中小學公用經費保障機制的精神,保證中小學公用經費的投入,促進我區義務教育的健康發展,根據我區實際情況,現就調整全區中小學公用經費,加強公用經費管理提出如下意見。
一、預算內公用經費撥款標準
1.根據市財政文件規定,結合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維持學校正常運轉基本支出的需要,20*我區中小學預算內公用經費撥款標準為:小學每生每年125元,初中每生每年170元。根據實際情況,現調整為:小學每生每年200元,初中每生每年220元。以后年度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執行數。
2.區財政局根據中小學公用經費標準列入年度預算,黃巷、山北兩街道也要將中小學公用經費按上述標準每年足額安排,年末按要求追加調整。同時,還要積極籌措和安排中小學教學儀器設備、圖書資料購置等專項經費,努力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促進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
二、加強公用經費使用管理
1.中小學公用經費包括財政預算內安排的公用經費和學校收取的雜費兩部分組成。
教體局生均公用經費管理通知
為貫徹市《關于加快學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意見》和《區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精神,積極落實公辦幼兒園發展戰略,提高園所的財政保障水平,保證幼兒園的正常運轉,經研究,決定從今年起對公辦幼兒園進行生均公用經費補貼。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建立制度,確保公用經費撥款政策落實到位
從今年起按照有關要求建立生均公用經費財政撥款制度。由區級財政足額安排學前教育經費預算,從預算內為我區公辦幼兒園撥付生均公用經費,按每生每年350元的最低標準撥付,以后根據我區實際情況逐年提高。
二、強化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是指保證園所正常運轉,用于教學活動和后勤服務等方面開支的費用,主要用于教學業務與管理、教師培訓、水電、取暖、交通差旅、郵電,儀器設備及圖書資料等購置,房屋、建筑物及儀器設備的日常維修保護等。公用經費不得用于人員支出、基本建設投資或償還債務等其他支出。
區教體局將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對經費使用的監督管理力度,完善資金管理辦法、建立健全資金控制、約束機制。各幼兒園園長要履行好園所財務工作第一責任人的職責,細化預算、嚴把支出、高效節儉,嚴格按照資金使用用途規范使用,促進學前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農村義教學校公用經費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規范和加強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支出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根據《財政部教育部關于印發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支出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教[]5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農村中小學是指農村(含縣鎮)公辦義務教育學校。
第三條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是指保證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正常運轉、在教學活動和后勤服務等方面開支的費用。
公用經費開支范圍包括:教學業務與管理、教師培訓、實驗實習、文體活動、水電、取暖、交通差旅、郵電、儀器設備及圖書資料等購置,房屋、建筑屋及儀器設備的日常維修維護等。
第四條公用經費的資金來源包括:各級財政補助的免雜費資金、公用經費補助資金、寄宿學生住宿費等。
第五條教師培訓經費按照學校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安排,用于教師按照學校年度培訓計劃參加培訓所需的差旅費、伙食補助費、資料費和住宿費等開支。
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和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推進普通高中普及發展,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質量,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文件,以及《省財政廳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健全公辦普通高中經費保障機制的意見》文件要求,確保此項工作的順利實施,結合全縣實際,特制定落實公辦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的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和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為指導,按照省、州對進一步健全公辦普通高中生均經費保障機制的意見,對全縣公辦普通高中在校學生實施生均公用經費補助,切實落實公辦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政策,推進全縣普通高中普及,提高全縣普通高中教育質量,更好地為全縣建設康北教育中心作貢獻。
二、工作內容
(一)基本政策:為提高普通高中財政保障水平,保證公辦普通高中正常運轉,財政部門按照生均公用經費標準,根據正式學籍的在校學生人數,計算核撥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補助。
(二)撥款標準:1000元/人。
經費充足發展義務教育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義務教育投入中出現的問題;義務教育中公用部分經費的缺口分析;建立穩定的公用經費保障機制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各級政府對教育的支持力度在逐年增大、總體上我國的義務教育發展很快,不同地區之間的發展、公用經費是中小學教育支出中的重要部分、在西部地區教育經費公用部分支出是逐步增加的、中國的義務教育財政改革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周期性干預和調整的過程、確立切實的公用經費標準、確保基本辦學條件、確保維持學校日常運行的原則、注重省內城鄉均衡、實現平等的生均公用經費教育資源不太現實、公用經費基準定額應適時調整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實現教育公平,在提高整體國民素質的同時,也是為社會的未來發展做好鋪墊,越是基礎教育,越具有很強的社會外溢性。盡管總體上我國的義務教育發展很快,不同地區之間的發展差異卻十分明顯。其中中小學公用經費是學校完成教學任務、保證教育質量、實現培養目標的根本保障。因此,保證教育經費的充足首先要保證公用經費的充足。義務教育作為社會公共產品,農村教育經費中公用經費的基本保障是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基礎。
【關鍵詞】公用費用;義務教育;公共品;缺口
1義務教育投入中出現的問題
1993年,政府提出了到2000年實現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4%的目標要求。但10多年來,這個4%的目標似乎遙不可及,令國人憂慮。不久前,教育部、國家統計局和財政部公告,2006年財政性教育經費僅占GDP的3.01%,實際教育經費投入額為6348.36億元,余缺0.99%的經費為2086.48億元。毫無疑問,各級政府對教育的支持力度在逐年增大,但占GDP4%的目標是涉及我國教育發展最根本的問題,不僅拷問著各級政府支持教育的決心力度,也暴露出我國教育經費投入機制和保障體制尚不完善的問題。[1]
總體上我國的義務教育發展很快,不同地區之間的發展,比如東部和西部,城市和農村,差異卻十分明顯。義務教育區域發展差異的根本原因在于地區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以及在此基礎上各地區對義務教育投入的差異。
教育經費執行管理論文
一、全國教育經費情況
2002年,全國教育經費為5480.03億元,比上年的4637.66億元增長18.16%。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包括各級財政對教育的撥款、城鄉教育費附加、企業辦中小學支出以及校辦產業減免稅等項)為3491.40億元,比上年的3057.01億元增長14.21%。
二、落實《教育法》規定的"三個增長"情況
1.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預算內教育撥款(不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為3114.24億元,比上年的2582.38億元增長20.60%。同年,全國財政收入為18904億元,比上年增長15.36%,全國預算內教育撥款增長速度高于財政收入的增長速度5.24個百分點。
2.各級教育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支出增長情況
2002年全國普通小學、普通初中、普通高中、職業中學、普通高等學校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支出情況是:
義務教育經費分配管理論文
摘要
義務財政體制面臨著重大挑戰,特別是區域之間生均經費差異明顯。本以生均預算內事業費、生均預算內公用費以及生均公用費占事業費的比重為指標,考察了北京市郊縣義務教育經費分配使用的公平性。
研究發現,在生均公用費的差異上,初中階段小于小學階段;而生均事業費的差異則是初中階段較大。三個指標的差異性在總體上均呈擴大趨勢,并且生均公用費的相對差異大于生均事業費的相對差異。
通過對經費使用結構的分解,發現在初中階段,生均事業費的差異主要是由于生均公用費的差異造成的;在小學階段,生均事業費的差異主要是由生均人員費的差異引起的。但是從最近幾年的情況來看,無論是普通初中還是普通小學和小學,生均公用費正越來越顯著的成為造成生均事業費差異的主要原因。進一步研究造成生均經費差異的、教育因素,發現當地人均財政支出的差異、人均GDP、人均教育支出等對于差異性有顯著的正向,而政府對義務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對于差異性有負向影響。
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探討了義務教育財政體制存在的主要。發現義務教育經費投入不足、三級公共教育經費分配比例不當以及各級政府的義務教育投入責任劃分不合理是造成當前這種區域差異性的體制原因。據此,本研究提出了解決經費分配差異性的對策,并重點討論了政府間轉移支付方案。通過對北京市數據的模擬,發現轉移支付方案效果明顯,操作簡便易行。
關鍵詞義務教育教育經費地區差異公平性轉移支付
教育經費情況管理論文
一、全國教育經費情況
2002年,全國教育經費為5480.03億元,比上年的4637.66億元增長18.16%。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包括各級財政對教育的撥款、城鄉教育費附加、企業辦中小學支出以及校辦產業減免稅等項)為3491.40億元,比上年的3057.01億元增長14.21%。
二、落實《教育法》規定的"三個增長"情況
1.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預算內教育撥款(不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為3114.24億元,比上年的2582.38億元增長20.60%。同年,全國財政收入為18904億元,比上年增長15.36%,全國預算內教育撥款增長速度高于財政收入的增長速度5.24個百分點。
2.各級教育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支出增長情況
2002年全國普通小學、普通初中、普通高中、職業中學、普通高等學校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支出情況是:
改革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方案
為深入貫徹《義務教育法》,強化對義務教育的經費保障,進一步普及和鞏固九年義務教育,不斷提升教育事業發展水平,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機制改革的通知》(國發〔20〕43號)、《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安徽省深化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皖政〔20****〕1號)以及省、市有關會議精神,現結合實際,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明確各級責任、中央地方共擔、加大財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組織實施”的原則,逐步將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建立健全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為加快教育事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主要內容
(一)全部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生學雜費,繼續對農村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并補助寄宿生生活費。
(二)提高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公用經費保障水平。20****年,在免除學雜費的同時,按安徽省中小學預算內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準(小學每生每學年30元、初中每生每學年45元)增加對中小學校公用經費補助。財政原來預算內安排的中小學公用經費繼續保留,在原有投入不減少的基礎上,結合財力適當增加中小學公用經費撥款。
教育局經費保障指導方案
為深入貫徹《義務教育法》,強化對義務教育的經費保障,進一步普及和鞏固九年義務教育,不斷提升教育事業發展水平,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機制改革的通知》、《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省深化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以及省、市有關會議精神,現結合實際,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明確各級責任、中央地方共擔、加大財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組織實施”的原則,逐步將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建立健全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為加快教育事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主要內容
(一)全部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生學雜費,繼續對農村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并補助寄宿生生活費。
(二)提高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公用經費保障水平。在免除學雜費的同時,按省中小學預算內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準(小學每生每學年30元、初中每生每學年45元)增加對中小學校公用經費補助。財政原來預算內安排的中小學公用經費繼續保留,在原有投入不減少的基礎上,結合財力適當增加中小學公用經費撥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