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教育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6 06:26:4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環保教育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環保教育論文

環保教育應貫穿中小學日常教育論文

摘要:世界上對資源的大規模開發、工業生產的節制不嚴,形成對環境的破壞、大氣的污染,使之成為人類的巨大威脅。我們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資源和環境工作,并取得顯著成效,但仍是任重而道遠。必須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遠處著眼,從中小學的教育著手抓起來,把愛護資源、保護環境的思想貫穿到中小學教育教學中去,論文以三點理由講述了其必要性,在五個方面加以實施,措施具體,可操作性強,必能收到長遠的預期效果。

關鍵詞:資源;環境;愛護;保護;中小學;教育

愛護資源、保護環境是人類共同面臨的保護自我生存發展的一項偉大事業和緊迫任務。目前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都已對愛護資源、保護環境提出了限制排放污染和治理方案,有的形成公約。上世紀90年代初,聯會國大會提出了可持續發展觀。我們黨和政府對資源與環境高度重視,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提出節能減排、生態治理等等的具體防治措施,投入巨資予以治理,努力由粗放型轉變為集約型的經濟增長,由數量型轉變為質量型、效益型的經濟發展,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當前,我們社會,愛護資源、保護環境的思想觀念普遍提高,各行各業正在同志“科學發展觀”的號召下加快落實,成效越來越顯著。我國每1000美元GDP消耗的油當量已經從以往的0.6噸下降到0.3噸左右。作為中小學教育,在愛護資源、保護環境方面已經做了大量工作,特別是美化校園、靜化學習環境方面有顯著成績,但與新時期、新任務、新目標的要求相比,還不夠全面和完善。今天我們還應當提出“要把愛護資源、保護環境的思想貫穿到中小學教育教學中去”的響亮口號,讓孩子們盡早加入愛護資源,保護環境的行列中,從小實踐保護人類、造福人類的偉大事業。

其所以這么提,主要原因有三點:

一是讓他們從小知道資源、環境對于人類的重要,增強愛護資源,保護環境的思想觀念,產生節約使用資源、保護環境的思想意識。土地、水、礦產、糧食都是人類賴依生存的物質基礎,也是構成人居環境的要素。沒有這些基本的東西,人類就不能生存和發展,而且,這些物質如土地、水、礦產是自然資源,地球上總量有限,是不可再生的;有些資源越使用越少,直至可以用完,如礦產資源方面的煤、石油;據有關專家預測,世界上的石油以現在的速度使用從現在起僅能再供人類使用30多年,煤僅能再供人類使用150年左右。所以現在油價煤價都漲的很高。盡管油價現在有回落,可是從長遠看,價高是一個不變的趨勢。現在人類正開發新的石油替代能源——生物醇,開發新的動力能源----太陽能、風能、地熱、核能。糧食是農民伯伯在土地上耕作培育收獲的產品,它是可以年復一年收獲的,但土地如果遭到破壞,如有害物質給予污染,有害物質污染了水傳導在土地上,使土壤結構中含有破壞莊稼生長的毒素,使莊稼或蔬菜不能生長,就不能生產糧食和蔬菜,或過度開墾土地嚴重沙化糧食種植要減產。而人的生育是呈上升的趨勢,必然造成糧食短缺,形成饑餓,災荒,威脅人類的生命。

二是讓他們從小認識資源使用、環境變化狀況以及帶來的嚴重后果,增強愛護資源、保護環境的危機感和憂患意識,產生愛護資源、保護環境,學習先進科學技術,使國家富強擠身世界之林的精神動力。我國建國五十多年來經濟發展很快,GDP增長迅速,2007年達到24.66萬億元(合32508億美元),比2002年增長65.5%,年均增長10.6%。由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比建國初期GDP增長了十多倍,而礦產資源消耗增長了40多倍,單位GDP消耗礦產資源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許多,而礦產資源回收率僅為30-5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20個百分點。以2003年為例,我國GDP占全球GDP總量不到4%,而我國消耗的煤炭占全球煤炭消耗總量的31%,消耗的石油占7.5%,鋼材占27%,水泥占40%;環境污染也高出世界水平,我國排放的溫室氣體CO2總量僅次于美國,位居世界第二。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平均每4美元GDP排放的CO2,美國700千克,日本400千克,中國900千克,排放SO2,美國2.3千克,日本0.3千克,中國18.5千克。平均每立方米空氣含有的懸浮顆粒物,按微克計算,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是60-90,2000年北京370,上海162,廣州151,而美國洛杉磯1998年時只有52。單位GDP排放的廢水比發達國家高4倍,單位工業產值產生的廢棄物比發達國家高出10多倍。國家環保總局負責人也披露,我國1/3的國土已被酸雨污染,主水系的2/5成為劣五類水,3億多農村人口喝不到安全的水,4億多城市居民呼吸著嚴重污染的空氣,1500萬人因此得上支氣管炎和呼吸道癌癥。有人計算2003年我國環境污染和生態破環造成的經濟損失占當年GDP的15%。當我們聽到和看到這些信息時,產生許多危機的感覺,坐如針扎,一定產生科學文化、學習先進科學技術的念頭,以便將來更好的治理環境、愛護資源,保護我們每個人的健康。

查看全文

幼兒園辦園經驗

一、學園概況與辦園成效

文秘部落幼兒園位于豐澤區東湖新村內,在改革開放大潮的九四年秋誕生。是一所由東湖街道行政主管,市、區教育局業務指導。由具有抱負、鐘愛幼教事業的省民辦教育委員會常務理事,市、區民辦教育委員會副理事長、豐澤區優秀政協委員、婦聯執委、優秀共產黨員葉原原女士出資創辦的,是泉州市首家融半日制、全日制、寄宿制為一體的多方位為家長服務的民營特色幼兒園。

創園以來,在各級黨政領導和廣大家長的關心、重視與扶植下,經過全園保教人員的辛勤努力,學園以黨建帶工建,工建促黨建,以教代會為載體,以社區為依托,注重人文與生態關懷,辦特色教育,創教育品牌,迎來璀璨陽光。現已擁有以本園為中心,及面向農村的東海鎮潯埔東源幼兒園和豐澤津頭埔幼托所的三個園所,占地總面積5548平方米,建筑總面積4038平方米,綜合教學樓3幢,容納16個班級近600名幼兒,60多名教職工,10名黨員,30名共青團員,形成城鄉聯營、幼托一體化的幼教集團模式。幼兒園秉承“一切為了促進孩子全面發展和為家長服務”的辦園宗旨,堅持“以人為本,以誠取信,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謀發展”的經營理念,建立健全黨、政、工、團、婦組織,實施科學、民主的“五制管理”方案(即執行園長負責制、教工聘任制、崗位責任制、工資公開量化浮動制、為教工辦理保險制)。設立三級策略(創新——立園之魂,科研——興園之略,民主——強園之本)。把住五大支柱(辦園方向、社區資源、保教工作、后勤工作、家長工作)。以教科研為先導,以先進教育技術為媒介,實施德育領先的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倡導“科研興園”,致力于開展多元化的課程研究探索,成為全國、全市的幼教教科研實驗基地之一。

幼兒園創辦至今,已有近千名幼兒健康升入小學,并以較高的素質博得各所小學的好評,先后有400多人次幼兒在國家、省、市、區級的美術、音樂、體育類等的比賽中獲獎;學園被市政府授予“社會力量辦學先進單位”,分別被評為市、區文明學校,市、區優秀家長學校,市一級達標中心園、市創安合格單位、市園林式學校,區綠色學校、巾幗文明示范崗、區十佳職業道德先進單位,省、市、區先進教工之家,市先進女職工委員會、區工會基層工作先進單位等40多項集體榮譽,創造了福建省社會力量辦學的五個第一(即省標準幼兒園、民辦園里的黨支部、省先進教工之家、民辦園市級文明學校、省級模范職工之家)的顯赫成績;有60多人次的教工榮獲“三育人”、“優秀教師”、“優秀園丁”、“特等園丁”、“女職工標兵”、“工會工作先進個人”等國家、省、市、區授予的榮譽。國家人大常委、原國家教育部楊副部長,婦聯黃副主席、綜治辦主任、國家教科文衛工會女工主任和省、市、區黨、政、工領導及社會各界、幼教同行1萬多人次先后蒞園視察調研、參觀指導,對學園的辦園特色與質量、民主運營、黨建創先、工會工作及良好的園風園貌均給予高度評價與熱情勉勵,各種新聞媒體作了70多場次的報道。

二、學園做法與辦園經驗

(一)、辦學思想端正,起到示范作用。

查看全文

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計劃書

一、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樹立教師教書育人良好形象

1.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通過集中學習、輔導講座、討論交流、主題班隊會、知識競賽等形式,認真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教師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科學發展的理念,著力形成科學發展的共識,共同謀劃學校發展。

2.組織學校領導干部、黨員認真學習《義務教育法》、《教師法》以及指導和推動教育的一系列政策法規文件,增強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針的自覺性,不斷提高理論和執政水平。增強領導干部的終身學習意識,自主讀書和研究。

3.認真開展學習實踐20*年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組織形式多樣的學習交流活動。開展“立高尚師德,樹教育新風”和“愛崗、愛生、愛自己”主題實踐活動,把職業道德規范轉化為廣大教師的實際行動。

4.引導教師向科研型教師轉型。開展切合學校實際的豐富多彩的教科研活動和教師基本功訓練。鼓勵和支持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學習,不斷提高教師整體的教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學能力。

5.積極探索創新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方式方法。通過組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教師論文比賽等活動,提高教師研究德育工作的積極性。

查看全文

某某省依法治校現場會典型材料

××學校位于世界最大的鴨嘴龍化石出土地——被譽為“恐龍之鄉”的山東省諸城,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是政府和社會力量共同投資興建的“公辦民助”初中寄宿制學校。學校建于2000年8月,現占地130畝,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總投資9000萬元。初中部現有44教學班個,在校學生2400人,教師142人;小學部設計規模為36個教學班,2004年8月開始招生。

學校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面向未來,創辦適合學生自主發展的教育”為辦學理念,堅持以人為本、德法兼治,致力建設符合法制精神和現代人本思想的育人模式,有力地提升了育人水平和辦學品位,取得了中考成績在諸城市“三連冠”等一系列素質教育成果,先后榮獲“濰坊市素質教育示范校”、“山東省規范化學校”、“山東省綠色學校”、“山東省基層創安先進單位”、“全國教育網絡系統示范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2004年5月被省教育廳推薦申報“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我們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積極地探索:

一、建立現代學校制度,依法加強規范管理

依法治校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我們認為,一個有效管理的學校要建立健全嚴格而又規范的制度管理,發揮制度的約束和規范作用。

(一)加強制度建設,規范教育行為

我們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等教育法規的規定,制定學校章程,共八章50條,經教職工大會審議通過,諸城市教育局審核批準執行。學校遵照章程自主實施辦學活動,以克服學校工作的隨意性,形成自主發展、自我約束的運行機制,依法保障了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

查看全文

德育工作計劃

德育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認真貫徹總書記對少年兒童提出的“勤奮學習、快樂生活、全面發展”的要求,全面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第五次全國少代會提出的各項任務,以體驗教育為基本途徑開展“放飛快樂童年,和諧春滿校園”德育活動,加強組織建設,深化品牌活動,完善工作機制,優化工作環境,立足本校實際,以德育創先有新舉措,校園文化有新形象,進一步完善常規管理,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德育活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健康向上的個性心理,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工作思路

1、確立一種意識:以學生為主體

2、抓住兩條主線:養成教育,班級管理

查看全文

區委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總結

年,全區教育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教委的高度重視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加強機制建設,強化教育自身內涵發展,提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促進了全區教育均衡、和諧、有序發展。

一、教育事業發展基本概況

到年末,有各級各類學校527所,其中高等院校5所,中職學校24所,普通高完中19所,普通初中35所,九年制學校9所,普通小學246所,幼兒園187所,特殊教育學校2所。

現有4所國家級重點中職學校,4所市級重點中學,3所市級重點中職學校,7所市級示范幼兒園。

在校學生總人數為358892人,其中學前教育27529人,小學110961人,初中66483人,普通高中39894人,中職72496人,高等教育41167人,特殊教育312人。

在職教職工18173人。

查看全文

小學部德育工作方案13

一、指導思想上

為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把德育工作放在學校一切工作的首位,以馬克思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為了貫徹學校“一切為了學生的生存與發展”的辦學理念,學校依據教育部《小學德育綱要》、《中學德育大綱》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為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工作特制定本方案,要求全體教職員工,要本著“教書育人、敬業奉獻”的精神,對本方案進行認真學習、全面貫徹、勤于實踐、勇于創新,在德育工作中要做到全員參與,全面開發,全程利用,力爭達到全優效果,為把學生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德育目標

(一)小學階段的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初步具有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會公德的意識和文明行為習慣;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潑開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幫助別人,為集體服務和辯別是非的能力,為使他們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思想品德基礎。

(二)中學德育目標: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質、個性心理素質和能力等方面。通過中學階段的教育,使學生達到以下目標:熱愛祖國,擁護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初步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的志向;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具有誠實正直、自尊自強、勤勞勇敢、開拓進取等品質和一定的道德判斷能力及自我教育能力。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

三、德育內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