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件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1 01:24:3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交通事件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交通事件

市區交通事件應急方案

1總則

1.1編制目的

全面提高應對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能力,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及其造成的損害,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保持社會穩定,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1.2編制依據

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突發事件應對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省道路交通事故應急預案》、《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結合實際,制定本預案。

1.3分級標準

查看全文

交通事件整改安排材料

加強反饋。對工作中好的經驗、好的做法及時進行總結,認真總結。各相關單位要及時將各項工作開展情況向縣政府演講??h政府將不定期進行督查,嚴格執行問責制度和責任倒查制度,對因不履行職責造成嚴重后果的相關人員要依法追究相應責任。

今年月、月。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縣級公路先后發生了兩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全縣道路交通平安形勢非常嚴峻,為堅決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多發勢頭,扭轉道路交通平安管理的主動局面,特制定整改工作部署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交通平安督查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著力解決我縣道路交通平安存在突出問題和重大平安隱患,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

二、工作目標

通過深入整改。以級公路、級公路以及210國道三條主干線為重點,使全縣道路交通秩序進一步好轉。針對等省市過境車輛在縣轄區道路交通事故頻發的特點,糾正客運車輛、貨車、危險化學品運輸車等車輛的超速、超員、超載、違法超車、疲勞駕駛等重點交通違法行為。同時,各鄉鎮、各單位要根據轄區道路交通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治方案,采取超凡規手段,對轄區內的無駕駛證駕駛機動車、駕駛無號牌機動車上路、酒后駕駛、超速行駛、違法超載、違法超員、三輪摩托車違法載客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進行集中整治。

查看全文

小議交通事件的民事責任和防范措施

一、前言

汽車工業的飛速發展,在帶動世界各國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對人類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在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我國年均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約20萬起,因車禍致死人數5萬多人;90年代以后分別上升到30多萬起交通事故,致死人數約7萬多人;隨著機動車輛的直線上升,2001年和2002年上述兩項指數分別是75萬起、10.6萬多人和77萬多起、10.9萬多人。海南省公安廳交警總隊統計,今年上半年我省共發生城鄉道路交通事故1092起,死亡248人,平均每天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仍在一人以上①。道路交通事故已成為人類和平年代的“殺手”。因道路交通事故訴訟至法院的損害賠償案件,近些年都呈逐年上升趨勢。筆者擬結合2004年5月1日開始實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來探討道路交通事故責任的性質、特點、歸責原則及防范事故的對策。

二、道路交通事故責任的性質及特點

(一)道路交通事故責任是一種特殊侵權責任。我國從1992年1月1日起施行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第17條的規定,將道路交通事故的責任視為一般侵權責任。該《辦法》一出臺,便受到眾多學者的質疑。筆者認為,道路交通事故責任應是特殊的侵權責任而非一般侵權責任。理由和法理依據有:

1、致害物的特殊性。道路交通事故的致害物體,主要是道路上的機動車輛,它們屬于高速運輸工具。高級轎車,時速均在100公里左右,一般機動車輛,時速也保持50—80公里之間。它們運行時,對周圍環境具有高度危險性。我國《民法通則》第123條規定的“高空、高壓、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高速運輸工具”作業造成損害的,屬于特殊侵權責任的范圍?!睹穹ㄍ▌t》是我國的基本法,《辦法》屬于行政法規,行政法規不應與基本法相抵觸。

2、道路交通事故責任是出于行為人的過失。在侵權的民事責任中,一般侵權行為人的過錯形式既有行為人的過失,也有行為人的故意。道路交通事故中,行為人不是希望和放任損害結果的發生。因此道路交通事故責任的過錯形式,只能是行為人在主觀上有過失。

查看全文

文體和旅游局道路交通安全應急預案

為切實加強旅游安全工作,進一步落實安全工作責任制,杜絕旅游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茖W、迅速、有效地處置旅游道路交通事件,最大限度地預防旅游道路交通事件的發生和降低旅游道路交通事件造成的危害,確保游客的人身、財產安全,根據有關精神,結合我縣旅游業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旅游道路交通事件的范疇

旅游道路交通事件是指發生在景區內交通道路上或組團外出旅游的突然發生涉及游客,造成人身財產較大損害的交通事件,以及由自然現象引起的災害性交通事故。主要包括:

1.游客在組團外出旅游過程中的交通事件。

2.游客進入景區過程中的交通事件。

3.因突發自然災害,致使游客乘坐車輛發生交通事件。

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定義分析論文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交通事故也是頻頻發生,給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都造成了消極的影響。當前,對交通事故這一現象的成因、防治也引起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

關鍵詞:事件事故交通事故交通肇事

一事物的出現,人們必然要從性質上對該事故作出判斷,從而能更好地對該事物進行認識和處理。同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之間的交往、溝通越密切,人們出行也就越發頻繁,代步工具也越來越快捷、先進。因而在出行過程中引發的各種交通問題也越來越引發人們的深思。其中,最基礎、最根本的的問題就是交通事故的涵義。

一、我國現行法律對交通事故的定義

關于交通事故的定義,在我國最詳盡、最權威的莫過于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簡稱《道交法》)。該法第八章附則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五項明確規定了交通事故的定義,即“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事件?!?/p>

上述定義不難看出,構成交通事故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幾個特征:

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處置方案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有效預防、及時處置本區各類突發道路交通事故,最大程度地減少道路交通事故及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提高本區整體防護水平和抗風險能力,保障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和城市安全運行,編制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市處置道路交通事故應急預案》和《市區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

1.3事故分級

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處置方案

1總則

1.1目的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總體部署,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貫徹《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適應本區特點和未來建設、發展的需求,規范有序、科學高效的道路交通事故應急體系,全面提高處置突發道路交通事故的應急能力,確保重特大交通事故突發時實施有效救援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和工作秩序,有力促進經濟發展。

1.2工作原則

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依法規范,加強管理;快速反應,協同應對;依靠科技,資源整合。

1.3編制依據

查看全文

區政府道路交通事故救援預案

一、總則

(一)目的

為了有效處置群死群傷及有重大影響的道路交通事故,強化我區道路交通事故應急處置能力,及時搶救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防止重大交通堵塞,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制定本預案。

(二)工作原則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以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為依據,以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為目的,做到組織指揮統一、趕赴現場迅速、信息反饋及時、救援措施有力、工作有條不紊。

(三)編制依據

查看全文

內河交通事故處置方案

1總則

1.1目的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總體部署,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按照建立健全“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以條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貫徹《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針對區內河水上交通突發事故的特點,建立綜合有力、統一指揮、規范有序、科學高效的內河水上交通事故應急管理體系,保障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全面提高應對和處置突發內河交通事故的能力。

1.2工作原則

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依法規范,加強管理;快速反應,協同應對;依靠科技,資源整合。

1.3編制依據

查看全文

獨家原創:交管部門推廣救助保障基金調研報告

今年,**市交管部門主要向社會推出了兩項便民措施。其中之一是協調司法部門進一步擴展交通事故合議庭功能,簡化訴前財產保全申請程序和條件,試點人民調解室和法庭合議庭合并工作。調研和試點推廣救助保障基金工程、“平安綠色通道祈福卡”工程,探索扶助交通事故當事人醫療救護的有效途徑。本調研以兩個案件實例分別引出兩個問題,分析問題原因,并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一、案例分析

案例一

(20**年1月11日《濟南時報》)我真的走投無路了,如果哪個企業愿先借給我些錢,給父親交醫療費,我愿用一輩子的時間打工償還?!?/p>

那么,**陷入怎么的絕境呢?報道說,**的父親遭遇交通事故,導致其父親左眼眶處、胸骨骨折,左胳膊左腿動彈不得。警方找到肇事車輛后,對方甩下6萬元,聲稱從此再也不另外掏錢。如今,已花掉20多萬元醫療費。家里能變買的已經買光,能借的都借了,尚欠醫院4萬多元醫療費,而其父親的病又不能停止治療。

案例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