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災辦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7 21:42:4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救災辦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副市長在救災辦農建辦會的講話
同志們:
這次全市救災辦、農建辦主任會議,主要內容是貫徹落實全省救災辦、農建辦主任會議精神,對救災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作總結部署。剛才,向東、謝平同志已就全省會議精神的貫徹和救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講了很全面的意見,作了具體的安排部署,我完全贊成,請同志們務必做好匯報,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強調兩點:
一、切實加強救災工作
救災工作是維護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具有很強的政治性、經濟性和突發性。如何應對突如其來的災害,是對黨執政能力的考驗。救災工作抓得好,可以減少災害給災民帶來的損失,極大地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反之,就會造成政治被動,甚至帶來難以彌補的重大損失。新的一年里,救災辦的同志們要在深化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切實加強救災工作。
(一)抓好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的完善,規范救災程序,明確各級責任。市上已在《市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的基礎上,新編制了《市重大干旱災害救災應急預案》、《市森林防火救災應急預案》、《市森林病蟲害防治應急預案》、《市農作物重大病蟲鼠害應急防治預案》、《市突發性地質災害救災應急預案》等6個預案,加上原來已發的《市防汛總體預案》(宜府發[2003]31號)、《市動物重大疫病防治方案》(宜府發[2009]8號)、《市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宜府發[2002]3號)等3個預案,《市自然災害救災應急預案》完善為1個總體預案和9個專項預案,使我市主要的自然災害都有了救災應急預案。這些預案規范了自然災害發生后,應該怎樣應對處置,誰來指揮決策,誰來具體負責實施。各區縣要結合實際,制定好相應的預案,特別是要督促有關部門作好重特大災害發生后,涉及各有關部門在預案中要具體實施的過細的預案。如重特大洪災發生后,防汛、水利部門的搶險救災決策建議、方案,救災辦的綜合協調組織,武裝部、公安局如何組織武警、公安、民兵搶險救災,民政局的轉移安置、災民生活安排、災后重建,衛生局的傷員搶救、衛生防疫,等等。做到預案落實,各級政府、部門責任明確、到位,有備無患。
(二)抓好氣候趨勢預測、分析,研究對策、落實責任。根據市氣象臺預測,我市2010年氣溫正常,降雨量略偏少。春季有中等強度干旱和弱的低溫陰雨;夏季有中等偏重夏旱,但復旱不明顯,暴雨次數接近常年,有3-4次區域性暴雨,其中有1次大暴雨可造成局地洪澇;初秋低溫綿雨偏弱。各區縣要結合實際,對今年氣候趨勢作好認真過細的預測和分析,通過會商,研究相應的對策,按照自然災害救災應急預案和今年全市抗災救災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的要求,層層分解落實責任,做好防災救災的準備。
救災辦、農建辦主任會議上的講話
一、切實加強救災工作
救災工作是維護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具有很強的政治性、經濟性和突發性。如何應對突如其來的災害,是對黨執政能力的考驗。救災工作抓得好,可以減少災害給災民帶來的損失,極大地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反之,就會造成政治被動,甚至帶來難以彌補的重大損失。新的一年里,救災辦的同志們要在深化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切實加強救災工作。
(一)抓好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的完善,規范救災程序,明確各級責任。市上已在《XX市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的基礎上,新編制了《XX市重大干旱災害救災應急預案》、《XX市森林防火救災應急預案》、《XX市森林病蟲害防治應急預案》、《XX市農作物重大病蟲鼠害應急防治預案》、《XX市突發性地質災害救災應急預案》等6個預案,加上原來已發的《XX市防汛總體預案》(宜府發[20*]31號)、《XX市動物重大疫病防治方案》(宜府發[20*]8號)、《XX市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宜府發[2002]3號)等3個預案,《XX市自然災害救災應急預案》完善為1個總體預案和9個專項預案,使我市主要的自然災害都有了救災應急預案。這些預案規范了自然災害發生后,應該怎樣應對處置,誰來指揮決策,誰來具體負責實施。各區縣要結合實際,制定好相應的預案,特別是要督促有關部門作好重特大災害發生后,涉及各有關部門在預案中要具體實施的過細的預案。如重特大洪災發生后,防汛、水利部門的搶險救災決策建議、方案,救災辦的綜合協調組織,武裝部、公安局如何組織武警、公安、民兵搶險救災,民政局的轉移安置、災民生活安排、災后重建,衛生局的傷員搶救、衛生防疫,等等。做到預案落實,各級政府、部門責任明確、到位,有備無患。
(二)抓好氣候趨勢預測、分析,研究對策、落實責任。根據市氣象臺預測,我市20*年氣溫正常,降雨量略偏少。春季有中等強度干旱和弱的低溫陰雨;夏季有中等偏重夏旱,但復旱不明顯,暴雨次數接近常年,有3-4次區域性暴雨,其中有1次大暴雨可造成局地洪澇;初秋低溫綿雨偏弱。各區縣要結合實際,對今年氣候趨勢作好認真過細的預測和分析,通過會商,研究相應的對策,按照自然災害救災應急預案和今年全市抗災救災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的要求,層層分解落實責任,做好防災救災的準備。
(三)落實好救災工作人員和救災款物,保證救災條件,提高救災質量。各區縣分管領導要高度重視救災工作,要確定一名政府辦公室領導分管、具體負責,做好協調工作;還要落實具體工作人員,確定一至二名專(兼)職工作人員,具體做好汛期值班、災情分析、報告、報表等工作。按照省政府救災辦的要求,市政府今年繼續在農業的切塊經費中安排100萬元作為救災緊急備用資金。請各區縣政府根據實際情況,作好救災資金的安排和物資的準備,確保災情發生后救災工作政令、信息暢通,綜合協調組織及時到位,款物及時到位,提高救災質量,保證救災效果。
(四)做好森林火災高發期前和汛期前的檢查,消除災害隱患,減少災害損失。各區縣要在3月森林火災關鍵期前對森林防火重點區域進行檢查,在5月汛期前對防洪重要城鎮、江河堤防及險工險段、病險水庫、重點山地災害地段組織檢查,切實作好隱患整治,落實好防御、防范措施,減少森林火災高發期和汛期災害損失,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市救災辦、農建辦主任會議上的講話
一、切實加強救災工作
救災工作是維護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具有很強的政治性、經濟性和突發性。如何應對突如其來的災害,是對黨執政能力的考驗。救災工作抓得好,可以減少災害給災民帶來的損失,極大地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反之,就會造成政治被動,甚至帶來難以彌補的重大損失。新的一年里,救災辦的同志們要在深化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切實加強救災工作。
(一)抓好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的完善,規范救災程序,明確各級責任。市上已在《XX市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的基礎上,新編制了《XX市重大干旱災害救災應急預案》、《XX市森林防火救災應急預案》、《XX市森林病蟲害防治應急預案》、《XX市農作物重大病蟲鼠害應急防治預案》、《XX市突發性地質災害救災應急預案》等6個預案,加上原來已發的《XX市防汛總體預案》(宜府發[20*]31號)、《XX市動物重大疫病防治方案》(宜府發[20*]8號)、《XX市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宜府發[20*]3號)等3個預案,《XX市自然災害救災應急預案》完善為1個總體預案和9個專項預案,使我市主要的自然災害都有了救災應急預案。這些預案規范了自然災害發生后,應該怎樣應對處置,誰來指揮決策,誰來具體負責實施。各區縣要結合實際,制定好相應的預案,特別是要督促有關部門作好重特大災害發生后,涉及各有關部門在預案中要具體實施的過細的預案。如重特大洪災發生后,防汛、水利部門的搶險救災決策建議、方案,救災辦的綜合協調組織,武裝部、公安局如何組織武警、公安、民兵搶險救災,民政局的轉移安置、災民生活安排、災后重建,衛生局的傷員搶救、衛生防疫,等等。做到預案落實,各級政府、部門責任明確、到位,有備無患。
(二)抓好氣候趨勢預測、分析,研究對策、落實責任。根據市氣象臺預測,我市20*年氣溫正常,降雨量略偏少。春季有中等強度干旱和弱的低溫陰雨;夏季有中等偏重夏旱,但復旱不明顯,暴雨次數接近常年,有3-4次區域性暴雨,其中有1次大暴雨可造成局地洪澇;初秋低溫綿雨偏弱。各區縣要結合實際,對今年氣候趨勢作好認真過細的預測和分析,通過會商,研究相應的對策,按照自然災害救災應急預案和今年全市抗災救災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的要求,層層分解落實責任,做好防災救災的準備。
(三)落實好救災工作人員和救災款物,保證救災條件,提高救災質量。各區縣分管領導要高度重視救災工作,要確定一名政府辦公室領導分管、具體負責,做好協調工作;還要落實具體工作人員,確定一至二名專(兼)職工作人員,具體做好汛期值班、災情分析、報告、報表等工作。按照省政府救災辦的要求,市政府今年繼續在農業的切塊經費中安排100萬元作為救災緊急備用資金。請各區縣政府根據實際情況,作好救災資金的安排和物資的準備,確保災情發生后救災工作政令、信息暢通,綜合協調組織及時到位,款物及時到位,提高救災質量,保證救災效果。
(四)做好森林火災高發期前和汛期前的檢查,消除災害隱患,減少災害損失。各區縣要在3月森林火災關鍵期前對森林防火重點區域進行檢查,在5月汛期前對防洪重要城鎮、江河堤防及險工險段、病險水庫、重點山地災害地段組織檢查,切實作好隱患整治,落實好防御、防范措施,減少森林火災高發期和汛期災害損失,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縣扶貧辦抗旱救災工作措施
自去年入秋以來,我縣氣候較為異常,降水持續偏少,氣溫持續偏高,連續100多天無有效降水,庫塘蓄水大幅減少,遭遇了多年不遇的旱災,給全縣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帶來較大困難,給農村生產特別是即將開始的春耕生產造成極大威脅。截至目前,旱災已造成全縣11各鄉鎮,39各村委會、159各自然村、4.01萬人2.26萬頭大牲畜出現飲水困難,全縣農作物受旱災41.3萬畝,輕旱8.5萬畝,重旱2.7萬畝、干枯10.1萬畝,造成農業直接經濟損失11877萬元。為認真落實省、市、縣抗旱救災動員大會精神,切實抓好抗旱救災的各項工作,蒙自縣黨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把抗旱救災保民生工作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和首要任務,廣泛深入動員全縣各級干部群眾全力以赴投入抗大旱保民生備春耕工作,努力奪取抗旱救災保民生的全面勝利。全縣共投入抗旱資金1069萬元,其中縣級財政投入487萬元,參與抗旱人數6.49萬人,減少旱災經濟損失1123.49萬元,臨時解決2.88萬人、1.82萬體驗牲畜的飲水困難。全縣各級部門、駐蒙各位軍警部隊積極開展“送水下鄉”活動,目前已由8個單位出動車輛209臺次,送水1455立方米,臨時解決了6403人飲水困難問題。
我縣扶貧辦也積極、密切配合黨委政府的工作,各級扶貧部門對貧困群眾高度負責。為了確保抗旱救災工作及抓緊抓實各項扶貧工作的落實,我縣扶貧辦提出了以下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研究成立了以主要領導掛帥的抗旱救災工作領導小組,設立辦公室,安排1名干部專職負責抗災工作的協調和聯系,以加強對抗旱救災工作的領導,督促各鄉、鎮扶貧辦抗旱工作的有效開展。
2、積極組織全體干部、職工捐資捐款,通過宣傳發動,扶貧辦干部、職工積極主動獻愛心,向受災群眾捐助抗旱救災款。
3、組成由主要領導和副主任帶隊的小組,下到各鄉、鎮指導幫助抗旱救災,了解災情動態,掌握整村推進、勞動力轉移培訓、省級重點村建設、產業扶貧建設等工作開展情況,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地調整工作重心,確保在完成抗旱救災工作任務的同時有效促進扶貧開發工作的順利進行。
4、進一步強化信息網絡,加強與各鄉、鎮扶貧辦的溝通聯系,及時掌握災情動態,調整工作重點。
合作辦抗震救災工作總結
5.12大地震發生時,正在*董事單位考察調研的合作辦學辦公室、董事辦公室主任及職員迅速做出反應,在完成預期第一項任務后,于當晚返回學校,深夜便投入到學校抗震救災工作中。按照學校給部門安排的工作,辦公室積極主動、有序、有力、有效的開展各項抗震救災工作。
一、起草發給學校董事、合作單位的慰問函、感謝信
5.12大地震不僅給學校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學校董事單位、合作辦學單位也不同程度遭受了嚴重的人員和財產損失,大部分遭受地震災害的董事單位、合作辦學單位停工、停產。學校黨委、行政在全力投入學校抗震救災工作的同時,心系因大地震破壞而受災的董事單位,學校責成合作辦、董事辦在摸清情況的同時,及時起草了給遭受地震災害的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四川長虹電子集團公司、東方汽輪機廠、中核集團821廠等單位的慰問函,向給學校發來慰問函的董事單位及時回復了感謝信,截止到6月13日,給董事單位、合作辦學單位共發出慰問信和感謝信7封。
通過與董事單位之間互致慰問函等形式表達了學校與董事單位、合作辦學單位之間心手相連的濃濃情誼。如5月26日,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中核集團821廠等向學校發來感謝信,表示在今后將繼續加強與我校的交流與合作,攜手共創美好未來。
二、起草給綿陽科技城黨工委關于學校受災情況的報告,尋求政策和資金支持
6月6日,學校收到綿陽科技城黨工委“關于開展上報受災情況和爭取資金項目支持的通知”,王書記批示由合作辦、董事辦牽頭起草報告。接到任務后,合作辦會同相關部門反復協商,加班加點數易其稿,于6月8日及時報出,圓滿完成了任務。
抗旱救災保民生工作匯報
編者按:加強組織領導,研究成立了以主要領導掛帥的抗旱救災工作領導小組,設立辦公室,安排1名干部專職負責抗災工作的協調和聯系,以加強對抗旱救災工作的領導,督促各鄉、鎮扶貧辦抗旱工作的有效開展。組成由主要領導和副主任帶隊的小組,下到各鄉、鎮指導幫助抗旱救災,了解災情動態,掌握整村推進、勞動力轉移培訓、省級重點村建設、產業扶貧建設等工作開展情況,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地調整工作重心,確保在完成抗旱救災工作任務的同時有效促進扶貧開發工作的順利進行。結合實際,進一步明確工作方向,明確要求全縣扶貧系統要把抗旱救災和扶貧開發工作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主要領導親自抓,深入到貧困地區,進村入戶幫助指導工作,最大限度減少損失,全力以赴幫助貧困地區人民群眾度過難關。積極組織全體干部、職工捐資捐款,通過宣傳發動,扶貧辦干部、職工積極主動獻愛心,向受災群眾捐助抗旱救災款。進一步強化信息網絡,加強與各鄉、鎮扶貧辦的溝通聯系,及時掌握災情動態,調整工作重點。
自去年入秋以來,我縣氣候較為異常,降水持續偏少,氣溫持續偏高,連續100多天無有效降水,庫塘蓄水大幅減少,遭遇了多年不遇的旱災,給全縣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帶來較大困難,給農村生產特別是即將開始的春耕生產造成極大威脅。截至目前,旱災已造成全縣11各鄉鎮,39各村委會、159各自然村、4.01萬人2.26萬頭大牲畜出現飲水困難,全縣農作物受旱災41.3萬畝,輕旱8.5萬畝,重旱22.7萬畝、干枯10.1萬畝,造成農業直接經濟損失11877萬元。為認真落實省、市、縣抗旱救災動員大會精神,切實抓好抗旱救災的各項工作,蒙自縣黨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把抗旱救災保民生工作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和首要任務,廣泛深入動員全縣各級干部群眾全力以赴投入抗大旱保民生備春耕工作,努力奪取抗旱救災保民生的全面勝利。全縣共投入抗旱資金1069萬元,其中縣級財政投入487萬元,參與抗旱人數6.49萬人,減少旱災經濟損失1123.49萬元,臨時解決2.88萬人、1.82萬體驗牲畜的飲水困難。全縣各級部門、駐蒙各位軍警部隊積極開展“送水下鄉”活動,目前已由8個單位出動車輛209臺次,送水1455立方米,臨時解決了6403人飲水困難問題。
我縣扶貧辦也積極、密切配合黨委政府的工作,各級扶貧部門對貧困群眾高度負責。為了確保抗旱救災工作及抓緊抓實各項扶貧工作的落實,我縣扶貧辦提出了以下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研究成立了以主要領導掛帥的抗旱救災工作領導小組,設立辦公室,安排1名干部專職負責抗災工作的協調和聯系,以加強對抗旱救災工作的領導,督促各鄉、鎮扶貧辦抗旱工作的有效開展。
2、積極組織全體干部、職工捐資捐款,通過宣傳發動,扶貧辦干部、職工積極主動獻愛心,向受災群眾捐助抗旱救災款。
3、組成由主要領導和副主任帶隊的小組,下到各鄉、鎮指導幫助抗旱救災,了解災情動態,掌握整村推進、勞動力轉移培訓、省級重點村建設、產業扶貧建設等工作開展情況,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地調整工作重心,確保在完成抗旱救災工作任務的同時有效促進扶貧開發工作的順利進行。
街道辦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地質災害是自然災害的主要災種之一,災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以其成災快,發生突然,造成危險和損失較大,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還造成水土流失、惡化地質生態環境,并影響社會穩定。
我街道辦屬淺丘地貌,地質災害仍有發生的可能性,汛期雨量集中,加之人為破壞的因素等誘發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有可能發生,編制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貫徹預防為主的指導方針,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確保我街道辦2020年社會穩定,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根據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切實做好2020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結合我街道辦普查情況,制定應急預案和措施,為政府防災、減災工作決策提供依據,特制定本預案。為了落實和細化地質災害搶險救災工作管理體制,規范和完善救災工作程序,明確各成員單位的職責,有效發揮各部門的綜合職能,當發生地質災害時,能及時提供援助和救濟,確保應急搶險救災工作迅速、高效、有序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社會經濟的穩定與發展,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的規定,結合我街道辦地質災害的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適用范圍及工作原則
本預案適用于處置自然因素或人為活動引發的各種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山體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
工作原則是以預防為主,以人為本。建立健全群測群防機制,最大程度地減少突發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作為應急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由街道辦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救災指揮部統一領導,統一決策、統一指揮,部門分工協作,各負其責,分級啟動,科學實施的原則。
二、組織機構
縣抗震救災專項資金管理工作總結
20*年*月*日和*日,我縣先后發生里氏5.0、5.9級強烈地震,給災區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也給災區群眾生產生活造成極大困難,災情發生后,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關注,組織大量救災資金、救災物資支援地震災區,把黨和國家的關懷及時帶給災區人民,為我縣開展抗震救災恢復重建工作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物質財富,為保障國家抗震救災專項資金如實足額及時到位,盈江縣財政局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以對災區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嚴把資金管理關,把服務好全縣抗震救災工作作為財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確保災后重建工作順利推進。
一、全力以赴積極籌措確保各項抗震救災資金及時足額就位
㈠救災資金來源情況
截止20*年12月31日止,我縣共籌集“8.20”、“8.21”抗震救災資金22369.3萬元,其中:中央18215萬元,省級3477萬元,州級20萬元,縣級296.9萬元,社會捐贈360.4萬元。
㈡救災資金安排情況
1、中央安排18215萬元,根據州財政局下達救災補助經費通知精神,縣財政已及時下達安排:⑴縣民政局18050萬元,其中:1800萬元專項用于解決災區緊急轉移安置受災群眾生活困難問題,1400萬元專項用于災民的吃、穿、住、醫、飲水及解決無房可住、無生產資料、無收入來源的“三無”人員生活補助,緊急轉移安置的災民搭建臨時簡易住房補助,14500萬元專項用于受災群眾倒損民房恢復重建,350萬元專項用于盈江縣舊城鎮供水網恢復重建;⑵安排縣水利局100萬元專項用于特大防汛補助經費;⑶安排各鄉鎮15萬元專項用于救災補助經費;⑷安排縣公安局10萬元,專項用于勐臘、盞西派出所救災補助經費,⑸安排縣財政扶貧專戶40萬元。
縣防汛抗旱救災情況匯報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災害基本情況;主要工作措施;主要體會;存在主要問題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氣象災害、地質災害、建立健全了領導機構,領導責任制落實、規范和完善了救災預案,基礎工作扎實、加強了防汛抗旱工作,做到防汛和抗旱統籌兼顧、加強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加強了氣象服務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災害損失、各部門密切配合、領導重視是做好防汛救災工作的前提、責任落實是做好防汛救災工作的關鍵、檢查督辦是做好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保證、部門配合是做好防汛救災工作的基礎、災民搬遷安置難度大、專業人才嚴重缺乏、救災資金不足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年全縣的防汛抗旱救災工作在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關懷和支持下,緊緊圍繞“防汛保平安,救災促增收”的目標,扎扎實實做好氣象服務、防汛抗旱、地質災害防治、災民安置等搶險救災工作,認真完成了領導交辦的工作任務,確保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確保了災區穩定,為全縣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了較好的外部環境。現將今年的防汛抗旱救災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災害基本情況
㈠氣象災害
⒈干旱災害。今年月份,我縣降雨明顯偏少,氣溫偏高。月日到月日,全縣大部分地區近天高溫無雨,總降雨量只有歷史同期平均值的,為年來同期最少,致使全縣個鄉鎮個村、萬人不同程度受旱,影響農業生產和工業企業正常運行。全縣農作物的受旱面積達萬畝,其中重旱萬畝,損失糧食產量噸,損失油料產量噸損失煙葉產量擔損失柑桔產量噸農業直接經濟損失達多萬元。同時因干旱缺水全縣有萬千瓦水電裝機不能正常發電比去年同期減少發電量以上因缺電致全縣水泥廠、金屬硅廠等重點企業不能正常生產,造成經濟損失萬元以上。這次旱災損失較嚴重的是茅坪、泄灘、沙鎮溪、梅家河、周坪、楊林橋等個鄉鎮。⒉暴風雨災害。月上旬,全縣多次出現強降雨,先后發生了“”、“”、“”等暴風雨災害,特別是月日至日的持續強降雨最為嚴重,這次暴風雨導致全縣農作物受災萬畝,絕收面積萬畝沖毀耕地畝因災倒塌民房戶、間,其中倒光戶、間,同時造成九畹溪旅游公司、板橋河水庫施工現場的部分臨時設施被洪水沖垮,兩河口鎮太平河流域顏家臺段、郭家壩鎮文化村、西坡村的部分河堤被沖毀。全縣公路出現大小坍塌處,完全中斷交通的處,其中水田壩鄉對外交通全部中斷。這次突發性暴雨還誘發了局部地區的地質災害,楊林橋鎮和尚巖出現巖崩險情,兩河口鎮譚家河朱家坡發生滑坡險情。據統計,因暴風雨災害,全縣個鄉鎮的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近萬元其中水田壩、兩河口、楊林橋受災最為嚴重。
㈡地質災害
某縣抗旱救災工作匯報
編者按:深入動員全縣各級干部群眾全力以赴投入抗大旱保民生備春耕工作,努力奪取抗旱救災保民生的全面勝利。提出了以下措施,加強組織領導,研究成立了以主要領導掛帥的抗旱救災工作領導小組,設立辦公室;組成由主要領導和副主任帶隊的小組,下到各鄉、鎮指導幫助抗旱救災;積極組織全體干部、職工捐資捐款,通過宣傳發動,扶貧辦干部、職工積極主動獻愛心;進一步強化信息網絡,加強與各鄉、鎮扶貧辦的溝通聯系;結合實際,進一步明確工作方向,明確要求全縣扶貧系統要把抗旱救災和扶貧開發工作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具體材料請詳見:
自去年入秋以來,我縣氣候較為異常,降水持續偏少,氣溫持續偏高,連續100多天無有效降水,庫塘蓄水大幅減少,遭遇了多年不遇的旱災,給全縣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帶來較大困難,給農村生產特別是即將開始的春耕生產造成極大威脅。截至目前,旱災已造成全縣11各鄉鎮,39各村委會、159各自然村、4.01萬人2.26萬頭大牲畜出現飲水困難,全縣農作物受旱災41.3萬畝,輕旱8.5萬畝,重旱22.7萬畝、干枯10.1萬畝,造成農業直接經濟損失11877萬元。為認真落實省、市、縣抗旱救災動員大會精神,切實抓好抗旱救災的各項工作,蒙自縣黨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把抗旱救災保民生工作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和首要任務,廣泛深入動員全縣各級干部群眾全力以赴投入抗大旱保民生備春耕工作,努力奪取抗旱救災保民生的全面勝利。全縣共投入抗旱資金1069萬元,其中縣級財政投入487萬元,參與抗旱人數6.49萬人,減少旱災經濟損失1123.49萬元,臨時解決2.88萬人、1.82萬體驗牲畜的飲水困難。全縣各級部門、駐蒙各位軍警部隊積極開展“送水下鄉”活動,目前已由8個單位出動車輛209臺次,送水1455立方米,臨時解決了6403人飲水困難問題。
我縣扶貧辦也積極、密切配合黨委政府的工作,各級扶貧部門對貧困群眾高度負責。為了確保抗旱救災工作及抓緊抓實各項扶貧工作的落實,我縣扶貧辦提出了以下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研究成立了以主要領導掛帥的抗旱救災工作領導小組,設立辦公室,安排1名干部專職負責抗災工作的協調和聯系,以加強對抗旱救災工作的領導,督促各鄉、鎮扶貧辦抗旱工作的有效開展。
2、積極組織全體干部、職工捐資捐款,通過宣傳發動,扶貧辦干部、職工積極主動獻愛心,向受災群眾捐助抗旱救災款。
3、組成由主要領導和副主任帶隊的小組,下到各鄉、鎮指導幫助抗旱救災,了解災情動態,掌握整村推進、勞動力轉移培訓、省級重點村建設、產業扶貧建設等工作開展情況,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地調整工作重心,確保在完成抗旱救災工作任務的同時有效促進扶貧開發工作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