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區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2 17:55:3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兩區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區委兩區三村改造意見
為加快推進“兩區三村”整治改造工作,按時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作任務目標,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市年農村住房建設與危房改造任務計劃的通知》和《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全市農村住房建設與危房改造工作的意見》等文件精神,現就年我區“兩區三村”改造工作計劃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改善群眾生活、拓展發展空間、促進城鄉統籌、拉動經濟增長為目標,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以人為本、因地制宜”的原則,加快推進全區“兩區三村”改造,實現土地集約節約利用,進一步改善居民生活居住條件,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
二、目標任務
(一)“兩區一村”整治改造計劃。年,我區需完成改造項目共有2個,分別是村改造(續建項目)和安平棚戶區改造項目。完成拆遷面積12.72萬平方米,建設安置房面積17.16萬平方米,安置戶數1713戶。
(二)農村住房建設計劃。完成年已開工建設的農村住房建設工程;年新開工建設2742戶、面積31.14萬平方米的整村遷建和改造還遷安置房建設任務,并完成新開工戶數、面積的20%以上。
市長在兩區六城建設會講話
同志們:
今天的會議,是在全市上下深入貫徹落實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和“兩創兩提”主題活動、扎實推進“進村入企(市場)”大走訪活動的重要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通過這次會議,全面總結2011年工作,研究部署2012年任務,努力推動全市機關黨的工作再上新臺階,積極推進市直機關更好地服務“兩區六城”建設。
過去的一年,是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就的一年,也是機關黨的工作卓有成效的一年。剛才,同志代表市直機關工委,回顧總結了2011年工作,安排部署了2012年各項任務,我都贊同,希望各部門各單位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代表市委就做好今年的機關黨建工作講三點意見:
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加快推進“兩區六城”建設中找準定位
今年1月召開的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是我市政治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件大事,會議明確提出了打造“兩區六城”的宏偉目標,為今后五年乃至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描繪了藍圖,指明了方向。認真貫徹落實市黨代會精神、確保“兩區六城”目標任務的順利實現,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必須緊緊圍繞和服務的中心和大局,是機關黨建工作的出發點、著力點和落腳點。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各級機關黨組織一定要準確把握市黨代會對機關黨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緊貼全市中心工作、服務科學發展中找準定位,為加快推進“兩區六城”建設提供不竭動力。
一是統一思想,使機關黨建與“兩區六城”建設“合心”。加快推進“兩區六城”建設,黨的領導是關鍵。市直機關是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機構,在全市改革發展穩定中肩負著重要責任,認真貫徹落實市黨代會精神,加強和推進黨的建設,機關黨建責無旁貸。市直機關要不斷創新方法和形式,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機關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宣傳會議精神和中心任務,不斷提高機關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黨性意識,強化服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把機關黨員干部思想統一到“兩區六城”建設目標上來,努力在市直機關黨員干部中營造聚精會神干工作、一心一意謀發展、盡職盡責作貢獻的濃厚氛圍,為我市“兩區六城”建設提供堅強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證。
地稅局兩區戰略調查報告
市委、市政府于2008年作出主攻項目、決戰“兩區”、跨越發展的戰略決策,在“十二五”開局之年再次高擎科學發展大旗,提出了深入推進“主攻項目、決戰‘兩區’、做大總量、加快集聚”的重點戰略,把決戰“兩區”戰略推向縱深。決戰“兩區”對進位趕超加速崛起作用巨大影響深遠。如何立足實際,把握這一重大發展機遇,將地稅工作融入到決戰“兩區”戰略中去思考與謀劃,更好地發揮地稅職能作用,助推科學發展進位趕超,是地稅部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就全市地稅部門服務決戰“兩區”的現狀、制約因素和積極融入決戰“兩區”的對策建議談點看法,以求拋研引玉。
一、我市地稅部門助推決戰“兩區”戰略中的有益探索
面對決戰“兩區”戰略實施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近年來,全市地稅部門充分發揮地稅職能,主動融入、積極參與,為助推“兩區”建設創造良好的條件。
(一)地稅收入增長快,為助推決戰“兩區”提供了堅實的財力保障。經濟發展與財政收入職能息息相關,而地方稅收是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取之于地方,用之與地方。近年來,全市地稅部門緊緊圍繞市政府確定的組織收入目標,克服基數高、任務重、稅源緊等諸多困難,成功戰勝金融危機和自然災害對稅收工作帶來的挑戰,通過強化征管、清欠堵漏、培植稅源等舉措,實現了地稅收入規模、增收額和增幅創新高,繼2009年跨越20億元大關后,2010年再次突破30億元,為我市決戰兩區戰略實施提供了堅實財力保障。
(二)服務發展力度大,為助推決戰“兩區”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全市地稅部門緊緊圍繞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主動跟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積極融入“決戰兩區”戰略,全力參與吉泰走廊建設,充分發揮地稅職能,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局出臺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和服務舉措,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用活、用足、用好稅收政策,出臺了服務“推進項目建設,破解發展難題”10條具體舉措、服務“吉泰走廊”20條措施,制定了《市地稅局支持服務市委、市政府“主攻項目、決戰‘兩區’,做大總量、加快集聚”戰略100條》,為全市城鎮化建設、高新技術發展、產業結構升級、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創業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助推了經濟進位趕超,2008年以來,全市地稅部門依法減免地方稅收累計3.69億元(見表二)。
(三)納稅服務機制好,為助推決戰“兩區”提供了堅實的環境保障。以納稅服務文化建設為重點,深入推進納稅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了辦稅服務廳規范化建設,著力打造三個服務平臺,全面構建“大服務、一體化、大格局”的納稅服務體系;積極融入決戰“兩區”大局,建立和完善了30多項納稅服務制度,出臺了“一掛四助”、“稅收管理員上戶服務管理”、“服務重點企業重大項目和重點工程稅企業聯絡員”等特色服務制度,對全市重點項目落實了市、縣局領導掛點責任分工制,形成了快捷高效的稅企聯動幫扶機制;深入推進“兩集中兩到位”行政審批制度,市本級稅務行政許可項目縮減70%,審批時限縮短30%,窗口業務完全實現了“一審一核”模式;率先在市直部門推出了較完備的政務公開體系,大力推行個性化、差異化服務,為投資創業營造了良好的地稅服務環境;在全市打造了“無現金”辦稅服務廳、稅費“一票通”、“網上報稅”等納稅服務平臺,為投資創業營造了良好的政務環境。
農業局兩區建設活動方案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提高農業“兩區”生產經營主體素質,提高科技成果推廣應用水平,加快推進農業“兩區”建設,結合本單位工作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萬名干部進村入企助推發展”大走訪活動部署,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業轉型、農民發展目標,以發展山區特色、高效生態農業為方向,以轉變發展方式,推進農業轉型升級為主線,以實施主體提升行動為載體,貼近實際、注重實效,通過加快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培育,大力開展新型農民培訓等工作,深入推進“兩區”建設由小規模分散經營向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經營轉變,由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向社會資本投入轉變,由主要依靠物質資源向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轉變,加快推進科技進步和服務創新,促進我市農業“兩區”建設又好又快的發展加快推進我市現代農業發展。
二、目標要求
1、建立局農技專家聯系服務市本級農業“兩區”建設制度。通過努力,每年在市本級農業“兩區”引進實施一批科技與產業化項目,建立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引進推廣應用一批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為全市農業“兩區”建設做出科技服務示范。
2、建立培訓機制。大力開展“兩區”新型農民培訓工作,通過努力,每年培訓“兩區”2000名以上新型農民。
書記在兩區建設專題會講話
干事的熱情很高。相信有縣委、縣政府推進兩區重點工程的堅定決心,有四家班子領導的共識共為,有這樣一支素質過硬的干部隊伍,縣重點工程建設和其他各項工作一定能按照既定目標要求順利推進。
一、抓好“兩區”重點工程。
有什么樣的指導思想就有什么樣的辦法和辦事結果,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認識的深化程度和統一程度決定了推動工作的進度。要從三個層面統一思想:
提升了全省的地位,1抓好“兩區”重點工程是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強工興城”戰略部署的需要。強工興城”戰略部署改變了落后面貌。21日全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會議上,一舉奪得固定資產投資,工業發展兩項工作全省第一名的桂冠。尤其是固定資產投資增幅由2008年的全省倒數第一躍居2009年全省順數第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主營業務收入、利稅總額等3大指標全部實現進位,總量重歸全省第二。短短一年間,闊步疾行,快速趕超,創造了一串令人震撼的驚嘆號,固定資產投資和工業發展打了個漂亮翻身仗,全市上下精神振奮,士氣高漲。實踐充分證明,強工興城”戰略部署完全正確,改變了落后面貌。抓好“兩區”重點工程建設就是貫徹市委市政府“兩區互動、強工興城”戰略,就是對全市發展的最大貢獻和最直接的支持。如果這項工作不能做好,就是對市委市政府的不負責任,就是最大的失職。因此,四套班子和全縣領導干部對此必須高度統一思想,各地、各單位也必須廣泛統一。
關鍵看固定資產投資。城建33項重點工程和園區重點工程投資將近10億元,2做好“兩區”重點工程是增強我縣發展后勁的需要。看縣發展后勁和未來。這些項目如果能如期完成,資金投入全部到位,這對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必將起到十分重要的影響,將可實現拉動投資15億元,將會對未來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如果連續幾年,每年城市投入達6億元,縣的城市變化和發展將是不容置疑的而且,隨著城市5條路網的形成,馬路兩邊可收儲土地達2000畝以上,通過資本運作,可以為城市和園區建設提供堅強的資金保障。園區也是如此,基礎設施、功能配套完善后,招商引資就有一個好的條件,項目落戶就會有一個好的形象。這些都會為我縣發展增添持續的后勁。
社會高度關注。只要是認認真真把每一個重點工程抓好了人民群眾就會看在眼里,3抓好“兩區”重點工程是樹立黨委、政府良好形象的必然要求。列入調度的這些重點工程是年初由縣委、縣政府正式敲定的工程推進的速度如何、質量如何。記在心里。相反,如果我不能高質量去推進每一項重點工程,延誤了工時,增加了成本,人民群眾也會議在嘴里、恨在心里,這將嚴重損害縣委、縣政府的形象。因此,要以高度的責任感把各項工程推進好,真正把人民的事辦好,否則將無法向人民群眾交待。
書記在兩區推進會講話
同志們:
5月22日,縣委書記主持召開“兩區”重點工程建設暨推進當前各項工作調度會,指出:今天召開“兩區”重點工程建設暨推進當前各項工作調度會,主要有兩方面目的。一是了解一下當前“兩區”重點工程建設的情況;二是按照工作安排不變、推進措施不變、完成時間節點不變的要求,明確任務,克服等靠思想,繼續推進各項重點工程和當前各項工作,保持工作的穩定性和延續性。應該說,會議開得很成功,達到了預期效果。下面,我在同志們講的基礎上,再講幾點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抓好“兩區”重點工程,必須統一思想、形成共識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有什么樣的指導思想就有什么樣的辦法和辦事結果,思想認識的深化程度和統一程度決定了推動工作的進度。要從三個層面統一思想:
1、抓好“兩區”重點工程是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強工興城”戰略部署的需要。“強工興城”戰略部署改變了落后面貌,提升了在全省的地位,在21日全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會議上,一舉奪得固定資產投資,工業發展兩項工作全省第一名的桂冠。尤其是固定資產投資增幅由2008年的全省倒數第一躍居2009年全省順數第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主營業務收入、利稅總額等3大指標全部實現進位,總量重歸全省第二。短短一年間,闊步疾行,快速趕超,創造了一串令人震撼的驚嘆號,固定資產投資和工業發展打了個漂亮翻身仗,全市上下精神振奮,士氣高漲。實踐充分證明,“強工興城”戰略部署完全正確,改變了落后面貌。我們抓好“兩區”重點工程建設就是貫徹市委市政府“兩區互動、強工興城”戰略,就是對全市發展的最大貢獻和最直接的支持。如果這項工作不能做好,就是對市委市政府的不負責任,就是最大的失職。因此,我們四套班子和全縣領導干部對此必須高度統一思想,各地、各單位也必須廣泛統一。
2、做好“兩區”重點工程是增強我縣發展后勁的需要。看縣發展后勁和未來,關鍵看固定資產投資。城建33項重點工程和園區重點工程投資將近10億元,這些項目如果能如期完成,資金投入全部到位,這對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必將起到十分重要的影響,將可實現拉動投資15億元,將會對未來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如果連續幾年,每年城市投入達6億元,縣的城市變化和發展將是不容置疑的,而且,隨著城市5條路網的形成,馬路兩邊可收儲土地達2000畝以上,通過資本運作,可以為城市和園區建設提供堅強的資金保障。園區也是如此,基礎設施、功能配套完善后,招商引資就有一個好的條件,項目落戶就會有一個好的形象。這些都會為我縣發展增添持續的后勁。
創優暨推進兩區建設動員會上發言
為深化拓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成果,夯實黨的執政基礎,縣委決定在全縣廣泛開展創建先進基層黨組織、爭做優秀共產黨員的“創先爭優”活動暨深入學習同志社會調查系列文獻,以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推進“兩區”建設的學習調研活動。月日,縣委常委會對此進行了專題研究。下面,我就貫徹落實縣委常委會精神,推動“創先爭優”暨學習調研這兩項活動真正取得實效,講四方面的意見。
一、對“創先爭優”暨學習調研活動的思想認識必須真正到位
今年是決勝“十一五”、謀劃“十二五”的關鍵之年,是全面實施“兩區”建設的開局之年。可以說兩項活動抓得好不好,決定著關鍵之年關鍵抓得牢不牢,也決定著我們的開局之年開局開得好不好。首先,各鄉鎮部門要把思想和行動切實統一到縣委的決策部署上,做到“五個深刻認識”。
第一,要深刻認識兩項活動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成果的鞏固和拓展工程。鞏固和拓展學習實踐活動的成果,繼續推進黨的建設,是各級黨組織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開展兩項活動,很重要的一條就是進一步落實學習實踐活動提出的“實事惠民促民生、強化服務促增長、科學發展促提升”,進一步掌握基層情況,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進一步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推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向深度和廣度發展。
第二,要深刻認識兩項活動是確保實現“兩區”戰略目標的保障工程。縣委八屆八次全會根據我縣發展的新階段、新任務,作出了“兩區”重大戰略部署。推進“兩區”建設,可以說是我縣今后一個時期以及整個“十二五”期間的中心工作。“兩區”建設的困難和問題在哪里?產業怎么興,人口怎么聚?如何把基層廣大黨員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凝聚到縣委的決策部署上?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有具體的工作載體為依托。開展兩項活動,就是這樣一個載體,一方面,有利于掌握調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并通過深入基層調研,把推進“兩區”建設面臨的困難、問題、基層的家底真正摸清楚,進一步理清“興產業、聚人口”的具體思路;另一方面,有利于教育引導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牢固樹立服務大局的理念,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兩區”建設的強大動力。
第三,要深刻認識兩項活動是推進基層黨建工作科學化的提升工程。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近年來,我縣各級黨組織銳意改革創新,探索形成了“分類住村、聯心創好”、“民主管理十六法”、農村黨員分類積分量化考評等一系列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好制度好方法。同時,也要清醒看到基層黨組織戰斗力不強、組織渙散、發展緩慢、化解矛盾不力等現象仍有不同程度存在。開展兩項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基層,有利于推進這些問題的解決,有利于推進基層黨建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進而提高我縣基層黨建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環保局兩區服務工作總結
2013年4月,縣效能辦下發《關于印發<縣進一步優化創業環境實施方案>的通知》后,我局非常重視,及時召開會議布置此項工作,現將全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制定了實施方案并成立了領導機構
根據縣效能辦《縣進一步優化創業環境實施方案》的安排和部署,結合我局實際,制定了《縣環保局2013年服務主攻項目決戰“兩區”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領導機構。實施方案明確了四個方面的工作任務:一是加大建設項目環保審批改革力度;二是進一步深入推進政務公開;三是大力開展綠色創建活動,為創建國家級森林城市以及省級衛生城市夯實基礎;四是進一步嚴把項目審批關,協助園區辦把好項目選址關,為創建省級生態工業園創造條件。
二、改進了環保審批,提高了審批效率
先后為富民造紙廠技改擴建項目以及安昌鋁業開辟環評審批“綠色通道”;先后為福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福玉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宏運養殖場3個向上申報專項資金的項目出具環境保護意向性意見。
三、開展了生態鄉鎮、生態村、綠色社區、綠色學校創建活動,為創建森林城市、衛生城市創造條件
領導在兩區建設座談會講話
同志們:
過去的一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縣直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強工業、興集鎮、抓統籌、促和諧”的工作思路,頑強拼搏,銳意進取,取得了經濟快速增長、社會和諧穩定的可喜局面,全年實現生產總值3.5億元,完成財稅1500萬元,人均純收入達6880元。在山南新城區、江河新區、定山園區建設中,我們集中力量、攻堅克難,完成3200畝土地征收任務,拆遷房屋30余棟;在違法違章建筑整治工作中,我們全面摸查、堅決打擊,共拆除違章建筑1萬余平方米,有力促進了兩區建設步伐,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2012年,我們將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主攻一帶、決戰三區”的戰略思路,堅定信心,頑強拼搏,實現我鎮經濟社會發展新超越,力爭完成財政稅收3000萬元,實現生產總值4億元,人均純收入達7500元。為此,我們將著力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扎實推進,高效落實,服務新區建設求發展
以全縣大局為重,堅持實行“白加黑,五加二,睛加雨”工作制,傾注一切人力、物力、財力,勤干加巧干,服務縣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建設,確保涉及我鎮的山南新城區、江河新區、定山工業區等工程項目按時、有序、穩步推進,同時,以周密的部署、昂揚的斗志迎接彭湖沿江大道建設。
二、頑強拼搏,銳意進取,緊扣招商引資擴總量
國土局決戰兩區工作報告
今年以來,我局在縣委、縣政府和市國土局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縮差距、略高于、創一流”和“決戰兩區”的重大部署,進一步解放思想,積極應對,主動作為,著力破解保障發展與保護資源的難題,較好地推動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主要工作情況
1、加大土地報批力度。到目前為止,共報批新增建設用地農用地轉用及土地征收用地報件8件,面積3977.4畝,其中省政府已批復的6件,面積1282.4畝,上報待批復的2件,面積2903畝。具體項目為撫吉高速公路改造(段)2551畝(其中耕地700.7畝)、吉新公路改造145畝(其中耕地78.1畝)。農民建房農用地轉用報件2件,面積140畝,其中耕地41.1畝。同時我局還積極主動做好峽江水利樞紐工程移民安置土地報批工作,全縣16個移民安置點需用地550畝(其中耕地100畝),我局通過主動與省廳和市局匯報,爭取省廳和市局大力支持,用活用好政策,采取災后重建方式已上報省廳待審批。
2、“造地增糧富民工程”穩步推進。一是2012年縣盤谷鎮太園等村土地開發項目已全面竣工,已完成項目工程財務決算和審計,并通過市局驗收。該項目新增耕地1558畝,超額完成市政府下達我縣2012年1400畝造地任務。二是完成了八都、水南、楓江三鎮的土地整理項目的竣工驗收。三是加快落實了我縣2011年土地開發任務的選址工作。根據省、市下達我縣2648畝的造地任務,我局正加快落實選址工作,到目前為止,已落實造地面積(50畝以上的)3000畝,7月中旬已完成項目選址,8月完成項目立項;四是開展了2011年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調查、摸底工作,制訂了方案報縣政府,待縣政府批復后,我局將切實開展該工作工作,確保完成市局下達我縣500畝的增減掛任務。
3、耕地保護工作進一步加強。縣政府與18個鄉鎮都簽訂了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責任狀,建立并完善了基本農田保護臺帳、圖件,以鄉鎮為單位建立健全各類制度及耕地保護圖件資料。
4、土地交易規范有序。一是嚴格執行土地招、拍、掛出讓制度。上半年共供應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11期,面積456.4畝,獲得出讓價款20865.87萬元;二是加強了土地交易信息的。三是加大閑置土地處置力度。對已到約定開竣工日期的項目,督促企業盡快開竣工。對確認為閑置土地的,加大處置力度。截至6月底,對確認的7宗閑置土地的處置方案已經縣政府批準,其中4宗地已經處置到位,其余3宗地正在處置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