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3 16:39:0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蘋果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蘋果冷鏈物流現狀及對策研究

摘要:山西是我國重要的蘋果生產基地,隨著山西省果業規模化、產業化快速發展和消費者對水果需求的不斷增加,冷鏈物流已成為影響果品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和運輸領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然而,目前山西蘋果冷鏈物流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針對蘋果冷鏈物流設施落后、冷鏈效率低、物流成本高等問題,從政策保障、法律監管、標準制定、冷鏈設施以及信息平臺建設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發展對策,以期為促進蘋果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蘋果;冷鏈物流;冷鏈設施;山西

蘋果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元素,能夠預防癌癥、心血管并發癥等疾病的發生[1],是世界上種植最為廣泛的水果之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果品的“新鮮、營養”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全程低溫控制的冷鏈物流能夠明顯降低果實生理代謝活動,減少果品營養物質消耗和水分散失,是果品新鮮程度和品質的重要保證[2],然而,由于山西省冷鏈物流起步較晚且發展不均衡,導致果品損耗及品質劣變問題非常嚴重,現已嚴重制約山西省蘋果產業的發展。因此,筆者就山西省蘋果冷鏈物流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的解決對策,助力山西蘋果冷鏈物流產業的發展。

1山西省蘋果冷鏈物流現狀

1.1蘋果冷鏈需求不斷增長。2017年山西省農業廳在《山西省水果產業發展情況報告》中指出,山西省作為蘋果種植大省,栽培面積為33.4萬hm2,在全國排第2位,分別占我國、世界蘋果面積的15.6%和7%,2015年山西蘋果產量達到547萬t。近年來,蘋果產業在繁榮山西經濟和增加農民收入方面的作用日趨明顯,大批蘋果出口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2015年山西運城蘋果代表中國首次出口美國,2017年山西吉縣蘋果出口美國和澳大利亞。隨著山西蘋果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的不斷提高,對高質量冷鏈的需求也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迫切。1.2冷鏈物流發展迅速。近年來,山西投入大量資金發展冷鏈物流,冷庫建造平均每年增加40%~50%,截至2014年底山西A級物流企業有300多家[3],2015年山西果品總貯藏能力達350萬t,其中,恒溫庫、氣調庫貯藏能力達149.95萬t,土窯洞貯藏能力在200.05萬t。隨著冷鏈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山西省冷鏈物流水平大幅提高,涌現出如山西涇權、大同市康圓、大寧縣阜豐等冷鏈物流企業。1.3各級政府大力支持冷鏈物流發展。目前,國家對冷鏈物流的發展給予了大力支持,2017年公布的中發〔2017〕1號文件提出“加強農產品產地預冷等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強化冷鏈物流的政策引導;根據山西省農產品特色,山西省于2013年將水果提質增效工程列為全省10項強農惠農政策,投入專項資金用于果園改造、冷鏈設施升級;2017年山西出臺《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山西農谷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構建冷鏈倉儲物流體系,搭建電子商務平臺,打造北方農產品集散交易中心,加強冷鏈物流信息化建設。2018年山西省政府出臺《山西運城水果出口平臺建設規劃》,計劃投資37.04億元,圍繞“果品生產和出口”平臺,加快晉南地區冷鏈倉儲物流基地的合理規劃和建設,把運城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果品國際國內貿易平臺。

2山西省蘋果產業冷鏈物流發展瓶頸

查看全文

蘋果公司營銷分析及啟示

電子產業發展程度直接反應了城市的工業基礎,雖然其形成與發展在各地區部門間存在差異,但也有某些經驗規律是共通的。蘋果公司作為世界最具價值品牌,以創新理念及獨特的營銷策略,創造著消費類電子產品行業的奇跡。而中國光谷是由國家科技部在2001年批準在武漢建立的,全稱國家火炬計劃光電子信息產業化基地。為建設好這一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基地,我們借鑒蘋果公司在營銷方面的成敗得失,希冀對武漢電子產業的發展有所裨益。

一、蘋果公司營銷經驗

(一)開發配套衍生平臺,獲得分成回報

1、利用AppStore,推動移動應用程序產品的消費新模式。移動應用程序,指的是設計運行在移動產品上的計算程序,通過對移動設備上的重力感應器、距離感應器、GPS模塊等的充分優化利用,完成搜索、導航、上網等多方面應用,甚至可以替代其他領域產品的功能。蘋果公司通過AppStore構建了一個平臺,將移動設備生產商、數字產品設計者、生產者、第三方移動應用程序開發商等緊密聯系起來,蘋果公司通過與應用程序開發商3:7分成實現多方互利互惠,同時也完善自身產品性能,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2013年3月5日,蘋果公司宣布全球超過3.15億的iPhone、iPad和iPod投產用戶從革命性的AppStore的應用程序下載量突破了250億(來自蘋果公司新聞稿)。自2008年推出AppStore以來,它為全球123個國家用戶提供超過550,000款應用程序。而蘋果公司通過捆綁方式掌握AppStore的開發權和管理權,實現了對開發商的限制和行業內的壟斷。

2、利用移動廣告平臺iAd延伸平臺優勢。蘋果利用ipod、iphone、macbook等一系列產品在數碼領域的巨大影響力,推出iAd移動廣告平臺,它是在蘋果公司的一系列移動數字設備的操作系統層面嵌入廣告功能。蘋果公司還打破傳統廣告業15%的薪酬模式,改用6:4分成的方式來獲得利潤。它為蘋果公司盈利開辟一條具有獨特性和難以復制的新道路。

(二)產品差異化定價

查看全文

小議蘋果貿易流向與市場

本文作者:張復宏趙瑞瑩張吉國胡繼連工作單位: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一)模型的選擇與構建國際市場勢力模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邊際成本模型(Hall,1988),使用邊際成本加成能力來衡量特定產業的市場勢力;另一種是剩余需求彈性模型(Goldberg&Knetter,1999),通過估計剩余需求彈性來衡量市場勢力大小。由于實際中邊際成本模型中的邊際成本較難獲得,而剩余需求彈性模型的主要前提是同質產品,是在完全壟斷市場以外的一般條件下的出口企業價格加成的測度方法,并且能反映出國際間不同因素對市場勢力的影響,所以本文選擇Goldberg&Knetter(1999)的剩余需求彈性模型研究中國蘋果出口的國際市場勢力。回歸模型采用對數形式,表達式如下:lnPmt=λm+ηmlnQmt+αmlnZmt+β2mlne2mt+β1mlne1mt+γ1mlnM1t+γ2mlnM2t+εmt(2)式中,模型各變量的下標t表示區間年份,m表示中國蘋果出口的目標市場國。Pmt和Qmt分別表示中國向目標市場國m出口蘋果的單位價格和出口數量。Zmt表示由目標市場國m的需求轉換參數所組成的向量,該向量由實際GDP及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組成。成本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隨出口目標市場國變化的因素,如enmt表示競爭國n(n=1,2)和出口目標市場國之間的雙邊匯率,在模型中考慮了出口國的兩個競爭國,第一個競爭國與目標市場之間的匯率e1mt,第二個競爭國與目標市場之間的匯率e2mt。另一類是不隨出口目標市場國變動的因素,如競爭國的蘋果生產成本,以Mnt表示競爭國n(n=1,2)的蘋果生產成本;參數ηm即為中國出口蘋果在目標市場國m中的剩余需求彈性,若ηm顯著不為0,則說明中國對m國出口蘋果的出口價格在一定程度上受自身出口量變化的影響,具備一定的價格影響或價格加成能力。當ηm<0,其絕對值可以衡量國際市場勢力的相對強弱,絕對值越大,對出口蘋果的價格加成能力越高、市場勢力越強。λm為常數項,參數ηm、αm、βnm、γnm(n=1,2)為外生變量,分別反映模型中變量的系數影響,εmt為隨機干擾項,其余為內生變量。

(二)研究對象的選取由于模型對檢驗對象的同質性要求較高,產品又必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選取聯合國貿易數據庫UNCOMTRADE按HS1992統計標準中六位碼080810產品進行計算,根據聯合國貿易數據庫2008—2010年中國蘋果對出口對象國出口額綜合排名前五位的國家依次為俄羅斯、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和越南,近三年對以上五國蘋果出口總額都超過了中國對世界蘋果出口總額的50%,因此,選擇以上五國作為分析中國蘋果國際市場勢力的目標市場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在目標市場國中,主要的競爭國按2010年出口額排序,選取前三位國家進行研究。在俄羅斯市場中進口前三位依次為波蘭、中國、摩爾多瓦,在印度尼西亞市場上進口前三位依次為中國、美國和新西蘭,在泰國市場上進口前三位依次為中國、新西蘭和美國,在菲律賓市場上進口前三位依次為中國、美國和智利,在越南市場上進口前三位依次為中國、美國和新西蘭。以ISO國家代碼標識國家名:俄羅斯(RU)、中國(CN)、波蘭(PL)、摩爾多瓦(MD)、印度尼西亞(ID)、美國(US)、新西蘭(NZ)、菲律賓(PH)、智利(CL)、泰國(TH)和越南(VN)。

(三)資料來源本文選取數據的樣本區間為1996—2010年,其中蘋果的進口數據取自聯合國貿易數據庫UN-COMTRADE;目標市場國的GDP數據來自聯合國數據庫NATIONALACCOUNTS,并且選用了其中經調整后的實際GDP;數值CPI是根據聯合國數據庫計算得來;競爭國與出口目標市場之間的匯率用一單位的競爭國的貨幣表示出口目標市場的貨幣,即競爭國與出口目標市場之間的匯率等于出口目標市場貨幣/一單位競爭國的貨幣,歷年匯率數據來源于美國農業部的ERS數據庫;中國、美國、新西蘭、波蘭和智利的蘋果成本取自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庫PRICESTAT中的蘋果生產價格,摩爾多瓦由于為非蘋果主產國*,蘋果成本由其從世界進口蘋果的平均價格代替,數據取自聯合國貿易數據庫;由于聯合國貿易數據庫中印度尼西亞1996—1999年蘋果數據與2000年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屬于不穩定數據而予以剔除,模型數據區間僅選擇2000—2010年,樣本容量為11,而越南的蘋果數據存在缺失和滯后,因此越南模型數據區間僅選擇2001—2009年,樣本容量為9。

(四)檢驗結果利用以上數據,通過Eviews6.0分析軟件對模型(2)進行回歸分析。在回歸過程中,基于自由度的考慮,剔除回歸系數不顯著的變量,采用逐步回歸法篩選出擬合程度較好的回歸方程,回歸結果如表4所示。由表5可知,在出口目標市場菲律賓、俄羅斯、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的剩余需求彈性系數ηm顯著不為0,表明在以上四個國家,中國出口蘋果的價格變動能夠部分由自身出口量變動加以解釋,具有一定的市場勢力。市場勢力的大小可以由ηm的絕對值表示,對目標國的市場勢力按大小依次為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俄羅斯和越南,即在中國蘋果出口目標市場中,菲律賓的市場勢力最強,印度尼西亞、俄羅斯和越南居中,而在泰國市場近似于完全競爭市場,尚不存在市場勢力。為研究中國蘋果在世界市場上的勢力,本文選取波蘭向俄羅斯出口蘋果貿易情況作比較分析。在俄羅斯蘋果市場中波蘭和中國為蘋果主要供給國,俄羅斯為主要需求國,波蘭蘋果產業國際貿易狀況與中國蘋果相類似。根據聯合國貿易數據庫資料統計,在俄羅斯市場上,蘋果主要供給國為波蘭、中國和摩爾多瓦,本文將三國視為俄羅斯蘋果出口主要競爭國。模型中其他數據來源同上,時間序列同樣選取1996—2010年,回歸結果如表4所示,中國蘋果在俄羅斯市場上的國際市場勢力為0.167,而波蘭在俄羅斯市場上蘋果的國際市場勢力為0.371(見表5)。可見,中國蘋果的國際市場勢力較弱,在出口定價與國際貿易價值鏈利潤分配中處于被動地位。總之,盡管中國蘋果在國際市場上已具有一定的市場勢力,出口單價近年來也有所提高,但與目標市場主要競爭國相比并不占優(見表6),中國蘋果的貿易利益較低,控制價格的能力不強,現實的市場勢力并不明顯。

(五)原因分析1.較高的市場份額有利于中國蘋果市場勢力的構建。由表6可知,在菲律賓市場上中國出口份額超過90%,處于壟斷地位;在印度尼西亞市場上中國出口份額也較高,形成寡占壟斷市場。可見,注重壟斷權構筑了其他國家進入該市場的壁壘,從而可以形成競爭優勢。在俄羅斯市場上,由于前三家市場份額占據了俄羅斯市場份額的半壁江山且中國位列次席,出口單價雖不及波蘭但明顯高于摩爾多瓦,因而也形成了一定的市場勢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泰國市場上中國蘋果在市場份額上雖占據優勢,但出口價格與主要競爭國新西蘭、美國存在不小的差距,說明果品的檔次較低、差異化較小,因而尚未形成市場勢力。2.較少遭遇貿易壁壘的地區有利于中國蘋果市場勢力的構建。Bain(1951)認為市場勢力可來源于進入壁壘,進入壁壘是產業內的在位者相對于潛在加入者的成本優勢,由于成本優勢的存在,在位者可以把產品價格定位在競爭水平之上,而又不導致潛在進入者的進入。中國蘋果之所以在美國、歐盟、日本市場占有率低,一個重要原因是在上述國家和地區近年來持續遭遇貿易壁壘,嚴重阻礙了中國蘋果產品的出口。比如蘋果被歐盟列為“敏感”農產品,對蘋果進口設置季節性關稅壁壘,即在生產季節對進口蘋果征收較高的關稅。日本的水果關稅在0~32%變化,對蘋果、柑橘等本國生產的水果制定17%的高關稅以保護本國的水果產業。此外,非關稅壁壘尤其是技術性貿易壁壘對中國蘋果出口也產生了重要影響。例如由WTO-SPS協定認可的制定國際植物檢疫措施標準的機構現已制定27個國際植物檢疫措施標準,其中日本、美國及歐盟對蘋果進口都設置了較為嚴格的檢疫要求,而東盟、俄羅斯、中東等國家和地區基本沒有明確的檢疫要求,從而為以中低檔果品出口為主的中國蘋果貿易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機遇,因此在這些國家和地區有利于中國蘋果構建市場勢力。3.較低的成本優勢、豐富的品種資源有利于中國蘋果市場勢力的構建。一方面,蘋果生產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國擁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是包括西方發達國家在內很多蘋果生產大國無法比擬的資源優勢。由于中國蘋果產區相對較為集中,有利于規模經濟的形成,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蘋果的生產成本,可以憑借價格優勢占領周邊國際市場,為整個產業帶來市場勢力。另一方面,由于蘋果屬溫帶水果,與周邊許多國家的水果生產存在明顯的互補性,加之中國地域遼闊,適合蘋果生長的丘陵山地眾多、氣候環境復雜多樣,蘋果品種資源豐富,有利于不斷改良和優化蘋果品種,維持蘋果生產的差異化和產品的多樣化,從而在這些國家形成市場勢力。1.中國蘋果的貿易流向主要集中在周邊國家和地區,在國際市場上已具備了一定的市場勢力。從影響貿易流向的主要因素角度看,出口對象國的GDP、中國蘋果產量、蘋果出口價格以及是否加入WTO都顯著影響著中國蘋果出口,其中如何盡快提升出口價格、優化出口市場結構是進一步做大作強蘋果貿易亟待解決的問題。從國際市場勢力分析的角度看,中國蘋果出口在菲律賓市場勢力最強,在印度尼西亞、俄羅斯和越南居中,在泰國尚未形成市場勢力。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中國蘋果已在周邊國家形成了一定的市場勢力,出口單價近年來也有所提高,但與一些出口目標市場的主要競爭國相比,中國蘋果的貿易利益較低,控制價格能力較弱,現實的市場勢力并不明顯。2.中國蘋果的市場勢力主要來源于較高的市場份額。從具備市場勢力的目標市場分布角度看主要集中在較少設置貿易壁壘的國家和地區。但是,從發展的角度看,由于目前中國的蘋果生產仍以中低檔果品為主,從而導致了市場結構的不合理,表現為出口市場分布過于集中于東盟市場,而在俄羅斯、西亞、中東等非蘋果主產區的市場占有率不高。因此,當務之急是加快蘋果產業的結構優化和調整,充分利用國內外品種資源、兩個市場,發揮規模優勢,形成果品的差異化,加強蘋果生產的組織管理,提高果品質量,竭力樹立優質蘋果品牌,提升獲取市場勢力的能力。3.在出口市場多元化、出口產品多元化上下功夫,細分國際市場、優化出口結構,滿足不同的市場需求。應徹底改變以往那種只重銷量而不重質量的營銷模式,促進銷量和價格的同步提高,通過提升中國蘋果的國際市場勢力從而獲得更多的利益。針對美國、歐盟、日本等主流蘋果消費市場,可以通過濃縮果汁等蘋果加工品的出口繞開針對蘋果出口的貿易壁壘。總之,應通過蘋果種植規模、品種的調整和優化,力爭做到蘋果生產的規模、質量并重,國內、國際并重,鮮食、加工并重,積極貫徹蘋果產業的區域化、優質化、產業化和外向型發展的戰略方針,努力實現中國蘋果產業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的跨越。

查看全文

蘋果質量與效益論文

摘要:介紹提高蘋果果品質量及效益的技術措施,包括優化品種和品系構成、科學修剪、土壤改良和精細花果管理等方面內容,以期指導果農生產。

關鍵詞:蘋果;質量;效益;技術措施

寬城縣現有蘋果面積5666.67hm2,其中紅富士面積4000hm2,占總面積的70.6%,收入占蘋果總收入的80%以上。我們從2000年開始,采取了一系列提質增效技術措施,蘋果產值由原來的1.95萬元/hm2提高到現在的4.8萬元/hm2,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現將具體技術措施總結如下。

1優化蘋果品種和品系構成,對雜劣品種進行高接改換

寬城縣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發展紅富士蘋果,由于當時大面積發展,通過多種渠道購買苗木和接穗,造成了品種的混雜和不整齊,很多紅富士植株是低劣品系,達不到豐產優質的要求。這種植株必須進行嫁接改造,可選用昌紅、紅將軍、喬納金和嘎啦等優種接穗,進行多頭高接換冠。改接樹形根據小冠形的要求,采用以側代主、以大換小等方法,改善果園光照。

2科學修剪,構建合理的果園結構和良好的光照

查看全文

蘋果手機的成功營銷策略

一、引言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工具。在眾多的手機品牌中,來自美國的蘋果手機脫穎而出,在中國市場掀起令人驚奇的“蘋果熱潮”。人們排著隊搶購蘋果手機,相當一部分人以擁有蘋果手機為榮,更有甚者賣腎換“蘋果”,也因此有人戲謔地稱之為“腎機”。在這種近乎盲目的狂熱背后,究竟是什么在吸引著消費者;或者說到底是什么樣的經營策略推動了這種“蘋果狂潮”?因此,這里認為有必要對蘋果手機的經營策略做出分析和探討,挖掘出這種狂熱背后的原始動力以及這種成功的經營策略運作機理,學習其先進的營銷觀念與方法。

二、研究內容

1.蘋果手機在中國市場的營銷環境分析。

1.1經濟環境。近年來,中國經濟始終保持10%左右的增長速度,經濟總量得到很好的發展,居民人均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消費者市場,較高的居民收入意味著較強的購買力,這為價格偏高的蘋果手機開拓中國市場提供了很好的市場環境和經濟基礎。

1.2社會人文環境。隨著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基本生活已經很好的得到滿足,消費者的消費觀念也隨之漸漸發生著變化。以往的消費者更加看重的是商品的經濟價值,會注重商品的性能價格比等屬性;在較高的文化水平和家庭收入作為支撐的前提下,當下消費者表現出一種“先鋒性格”和對抗主流文化的姿態,因而更加關注商品是否能夠滿足其個性化、娛樂化的需求。

查看全文

上戈蘋果特色氣象服務探討

1果農對氣象服務的需求

1.1病蟲害預報。病蟲害發生與氣象條件關系很大[1],2016年洛陽市氣象局對蘋果主要病蟲害與氣象條件間關系進行了研究,可利用其研究為果農提供病蟲害預警服務,并提供用藥方案。根據走訪,最近幾年上戈蘋果病害主要有輪紋病、腐爛病和白粉病[2],蟲害主要有蚜蟲和紅蜘蛛。1.2氣象災害預報。在蘋果整個生育期,對蘋果產量和質量影響較大的的氣象災害有冰雹、大風、干旱、高溫熱害和低溫冷害[3,4],收獲期降雪也會影響蘋果的采摘、運輸與貯存。根據預報預警服務的提前要求,可分為兩類:一是可提前較長時間預警服務的,干旱、高溫熱害和低溫冷害,可提前3~7d預警服務,便于果農提早采取防御措施。冬季降雪也可提前足夠的時間提供氣象服務,便于果農及時安排采摘、運輸及貯存。二是突發性氣象災害,即冰雹和大風。洛寧縣氣象局在上戈建有炮站,冰雹災害可通過人工防雹進行防御。大風發生快、急、強度大,對蘋果產業造成損失大,目前仍無有效方法。1.3蘋果去袋期的中期預報。根據對上戈果農的走訪,蘋果去袋期的天氣是果農最關注的。上戈蘋果基本都是套袋的‘紅富士’蘋果,每年農歷八月十五前后去袋,去袋后1周為蘋果著色關鍵期[5],也是決定蘋果品質與價格的關鍵期。鞠志國[6]在“花青苷合成與蘋果果皮著色”的研究表明,蘋果果皮著色主要受花青苷的影響,而光照是影響花青苷合成的最重要因素,同時溫度也是影響花青苷合成的重要因素。適當的光照和適宜的溫度有利于蘋果著色,以多云天氣、日平均氣溫13.5~20.0℃、空氣相對濕度≥60%為宜。光照過強、溫度過高均對蘋果品質不利。去袋后光照過強表皮易發黃,發黃后再著色困難。去袋后溫度過高,表皮易曬傷、脫皮,嚴重影響蘋果品質。

2服務產品渠道

目前洛寧縣氣象局已申請“洛寧氣象”微信號,每天通過微信平臺天氣預報、預警及其他為農服務信息。為了讓更多農戶受益,洛寧縣氣象局不但在洛寧縣天氣預報欄目廣泛宣傳洛寧氣象微信公眾號,而且多次到上戈進行實地調查并宣傳微信號。考慮到一些偏遠地區或年紀大不會用智能手機的農戶,登記手機號,利用短信平臺及時氣象服務信息。

3服務產品的制定

根據果農的氣象服務需求,結合查閱文獻等,制定蘋果生育期內的氣象服務產品。3.1病蟲害預報。根據現有調查數據制作蘋果病蟲害預報,及時給果農病蟲害預報信息,并提供防治方法。頻率與時間:病蟲害可能出現時,逐日16時左右。3.2氣象災害預報。干旱、高溫熱害、低溫冷害根據中期預報約可提前3~7d。(1)干旱一般多出現在1—5月,土壤相對濕度低于60%氣象服務信息。(2)高溫熱害一般出現在6—8月,預計最高溫度超35℃時提前1d16時再次。(3)低溫冷害花期低溫冷害一般出現在3—4月,最低溫度低于2℃,提前1d16時再次。冰雹花期及結果期,根據雷達監控,出現可能性較大時立即,同時通知上戈當地炮站進行人工消雹作業。大風花期及結果期,根據預報分析將出現4級以上大風時,不定時預報服務信息。降雪11月1日起提前3~7d預報服務信息,16時左右,連續2d。3.3去袋期中期預報。綜合考慮上戈果農的傳統去袋時間和已有的學術研究結果,果農去袋一般在農歷八月十五左右。劉彥珍[7]認為,9月20日開始為佳。綜合考慮,將服務時間初步定于9月20日—10月20日,根據每年情況再做適當調整。每天16時左右。預報內容為未來7d天氣情況,包括降水、氣溫和日照。

查看全文

小議綠色蘋果生產技術綜述

摘要:從水肥運籌、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適時采收等方面總結了綠色蘋果的生產技術,為綠色蘋果生產提供參考。

關鍵詞:綠色蘋果;水肥運籌;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

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改善和提高,膳食結構亦隨之發生改變。水果已成為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隨著環境保護和健康意識不斷增強,綠色果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蘋果由于酸甜適度,口感好,營養豐富且耐貯藏(幾乎可全年供應市場),倍受青睞。因此,如何生產優質的綠色蘋果就顯得尤為重要。現將綠色蘋果生產技術簡介如下。

1水肥運籌

選用正確的肥料種類和合理的施用方法是保證生產綠色蘋果的重要途徑和手段。綠色蘋果的生產一定要以有機肥為主、無機肥為輔的基本原則[1]。一是有機肥的施用。有機肥主要是指人畜糞便、廄肥、各類磷肥、骨粉、土雜肥作物秸稈等,富含氮、磷、鉀三大要素,而且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完全可以滿足蘋果生長和結果需求。有機肥在分解過程中,微生物活動增強,使有機物分解為可溶性營養物質,同時產生酸性物粒結構的形成,增強保水保肥性能,且肥效長,肥效穩定。有機肥多作基肥使用,近年來提倡基肥秋施,原因是此期氣溫較高,有利有機物的分解,此時正是蘋果根系第3次生長高峰期,可滿足當年花芽分化和營養積累,為翌年開花坐果豐產奠定基礎。主要方法有環狀溝施和放射狀穴施,深度40~60cm為宜,土層淺的園塊可結合深翻改土、逐年擴溝的施肥方法,改善植株的立地條件。二是無機肥的施用。無機肥多作為追肥和補充肥施用,早春可施1次氮肥,促其枝葉生長,同化更多的營養物質;花期可噴1次硼肥以提高坐果率;果實膨大期噴1~2次磷酸二氫鉀,提高果實含糖量和品質,并增進紅色品種著色。對掛果多的植株追施1次三元復合肥,以增大果個。三是測土配方肥的施用。因地區、土質不同,各地土壤中營養含量也不盡相同,因此只有了解本地區土壤中各類元素的含量,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施肥方案,以免出現過量或不足。過量不但造成浪費,還會帶來不利影響。如氮肥過量,不但造成枝葉旺長,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失衡,而且會抑制花芽形成,導致果實品質下降;若不足,則不能正常生長和結實,還會出現病態。如缺鐵,可出現黃葉,影響光合作用;缺鋅則出現葉簇狀枝和不易坐果等病態癥狀[2]。四是稀土原素的施用。稀土是近年來開發出用于果樹生產上的礦質元素,主要是鑭系和釔等,目前主要施用方法是根外噴施。其作用是提高葉片中的過氧化酶活性,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增加葉綠素含量和光合產物,還能增加細胞質膜對電解質外滲的控制力,增強對外界不良環境的抗性,比如抗寒抗旱等,一般使用濃度為500~1500mg/kg,于生長旺盛期施用效果最好,2次為宜,有效期30d。干旱時全年都可灌溉,尤其是冬灌可增加樹的抗寒性,花前灌保證開花坐果,春灌促進果實膨大,滿足樹體生長需要等,用水要選擇清潔、無污染的水。

2田間管理

查看全文

全縣蘋果銷售指導意見

今年,在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縣蘋果產業蓬勃發展,生產形勢喜人。預計蘋果總產量將達到25萬噸以上,實現了果業提質增效。為了加強對銷售工作的領導,全力促進果品銷售工作,實現順暢銷售,確保果業增效,果農增收。現就2011年蘋果營銷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實現果品順暢銷售為目標,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千方百計拓寬銷售渠道,努力改善營銷環境,全方位搞好營銷服務,不斷提升我縣果品的知名度,全力促進果品銷售工作。

二、目標任務

2011年全縣預計蘋果銷售總量25萬噸,其中套袋果品24.5萬噸,普通果品0.5萬噸。利用現有貯藏設施貯藏5萬噸,約占蘋果總產的20%。春節前銷售任務20萬噸,占全縣蘋果總產的80%。

三、時間安排

查看全文

縣長在蘋果促銷動員會講話

同志們:

當前已進入“三秋”大忙時節,秋播、秋收、秋管的任務十分繁重。今天這次會議,主要任務就是對以蘋果促銷和秋播工作為重點的當前農業生產工作進行全面安排。今天參加會議的既有縣鄉村的干部,也有多年來從事蘋果營銷工作的客商代表,會議規模之大、規格之高,是近年來沒有的。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核心是農民增收的問題。近幾年,中省市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業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農村面貌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農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實事求是地講,我縣的自然條件并不優越,境內溝壑縱橫,梁峁交錯,特別是水資源匱乏的問題較為突出;農業基礎條件還很薄弱,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還不強,還停留在“靠天吃飯”的階段,現代農業裝備水平還很薄弱;蘋果、生豬等主導產業仍在加快培育之中,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水平還不高,產業優勢還沒有轉化為經濟優勢,等等,這些問題,都直接影響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從近年來我縣農民人均現金收入情況來看,盡管增幅很大,但絕對值并不高,而其中絕大部分屬于轉移性收入,在全市始終排在后邊,加之受農產品價格和自然災害影響,農民收入的穩定增長機制難以形成。可以說,促進農民增收已成為擺在全縣各級面前的首要任務,我們必須要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毫不放松地抓好農民增收工作。

一、優化環境,強化措施,全力做好以環境保障為重點的蘋果促銷工作

蘋果是我縣的主導產業、優勢產業、增收產業。蘋果產業的發展,產是基礎,銷是關鍵,只有產量增加了、質量提升了、銷售搞好了,才能促進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所以說,產和銷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

先說一下蘋果產業的發展問題。這些年,我們每年都拿出大量的資金用于蘋果產業的發展,在全縣新建了一批果業基地和示范點,我們的蘋果產量和質量也得到了很大提升,今年我們縣財政就拿出300多萬元支持蘋果新建園工作,但從全省、全市范圍來看,與周邊的洛川、白水還有較大差距。著眼于蘋果產業的長遠發展,當前我們要重點解決苗源、管理和品牌三大問題。首先要解決苗源問題。苗木是產業發展的基礎。這些年我們在蘋果產業發展中,遇到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苗木緊缺和質量不高的問題,因此,今后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苗木基地的建設,為蘋果產業的發展提供基礎保障,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誰有積極性,我們就給補助,支持其發展苗木基地。其次要提高管理水平。蘋果產業的發展,管理是關鍵。果業部門要加強對果農的培訓,通過抓點示范、現場觀摩等形式,大力推廣優果四大技術和燈、板、帶等先進技術,通過標準化的生產方式,積極發展綠色、有機果品,提升果品質量。三要實施品牌戰略。白水縣今年投資1200余萬元邀請當紅影視明星許晴做代言人,在中央1套、中央7套、鳳凰衛視等主流媒體滾動播出。這幾年,部分客商將我們的蘋果裝進白水的包裝箱進行銷售,這說明我們的宣傳還是跟不上。實際上許多品嘗過蘋果的人都認為蘋果的品質是最好的,但我們沒有打出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品牌。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蘋果營銷期間客流量大的有利時機,加大宣傳力度,使更多的人了解、認可蘋果,同時要鼓勵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建立自己的生產基地,推行標準化、規范化的生產模式,做大規模,做強品牌。

查看全文

蘋果果實防脫落對策淺析論文

果樹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由于非機械外力和病蟲危害的作用而造成的大量落果,稱為生理落果。果樹的落果是經常發生的生理現象。蘋果、梨、桃、葡萄等果樹的生理落果有兩次,1次在落花后兩周,果實迅速膨大初期發育成幼果時;第2次出現落果,在第1次落果后的2~4周,通常稱為“六月落果”。有些果樹在果實成熟前還有落果的現象,稱為“采前落果”。蘋果樹發生適當的落果,可以少消耗些營養物質,對于進行疏果后保留的果實生長發育是有利的;還有保持樹勢穩健,促進花芽分化,使結果質優的作用。但若落果過多,必將減產,減少生產效益。所以,栽培蘋果樹必須防止大量落果。

一、落果的機理

落果是果樹對自然環境的一種適應。蘋果樹落果波峰,是果樹的一種固有規律。落果是果實群體競爭和抗御脅迫的表現,它與果實和種子的發育有關,并受內源激素的調控。

由于開花授粉受精不充分,子房所產生的生長素不夠多,而新胚乳所產生的生長素尚少,不能刺激子房繼續膨大,就會造成幼果脫落。落果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果柄基部產生離層。離層的形成主要與樹體內源激素的不足有關。蘋果花朵受精之后,胚發育過程中能形成較多的內源激素。但在此過程中,激素的相對強度不同,出現的時間也不一樣。一般在受精、胚乳細胞膜形成,以及胚生長結束時,激素的相對強度較高。在這3個時間的前后,若激素的相對強度較低,就會出現幼果的脫落。果實最后脫落是由于果柄基部產生離層。內源激素的不足可使離層區生長抑制物質的活性提高,促進纖維素及果膠酶的活性增強,導致中膠層溶解形成離層。蘋果樹的落果,因品種、樹勢、開花多少和授粉受精狀況、肥水供應情況而異。通常是開花繁多的樹,肥水又供應不足時,落果嚴重。

二、早期落果與采前落果

蘋果樹的落果,根據落果發生的先后,可分為早期落果和采前落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