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現狀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6 04:50:3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使用現狀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探究農藥使用現狀及科學使用對策
摘要:就目前農藥使用現狀,分析了科學使用農藥的基本措施,以糾正農藥的錯誤施用方法,減少藥害隱患。
關鍵詞:農藥;使用現狀;科學使用
近年來,隨著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各種作物間作套種面積迅速擴大,復種指數逐年提高,致使農作物病草害的發生與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趨勢,造成農藥施用量與施用面積成倍增加,有效天敵遭到殺傷,生態環境受到破壞,無公害產品相對減少,人民群眾身心健康受到威脅。因此,科學合理使用農藥對農業增產增收具有重要意義[1]。
1目前農藥使用的基本現狀
農藥作為一種重要的生產資料,對農業保持穩產、豐產起到了很大作用,現在生產上應用的農藥品種眾多。隨著農藥事業的發展,農藥市場的開放,農戶能選購的農藥種類逐漸增多[2]。
1.1農藥種類繁多
農藥使用現狀及科學使用措施探討論文
摘要:就目前農藥使用現狀,分析了科學使用農藥的基本措施,以糾正農藥的錯誤施用方法,減少藥害隱患。
關鍵詞:農藥;使用現狀;科學使用
近年來,隨著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各種作物間作套種面積迅速擴大,復種指數逐年提高,致使農作物病草害的發生與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趨勢,造成農藥施用量與施用面積成倍增加,有效天敵遭到殺傷,生態環境受到破壞,無公害產品相對減少,人民群眾身心健康受到威脅。因此,科學合理使用農藥對農業增產增收具有重要意義[1]。
1目前農藥使用的基本現狀
農藥作為一種重要的生產資料,對農業保持穩產、豐產起到了很大作用,現在生產上應用的農藥品種眾多。隨著農藥事業的發展,農藥市場的開放,農戶能選購的農藥種類逐漸增多[2]。
1.1農藥種類繁多
動物疫苗使用現狀與策略綜述
動物疫苗是一類極其特殊的商品,不僅與動物防疫工作息息相關,而且關系到動物和動物產品的出口貿易、農民增收和新農村建設、國家的安全和社會的穩定[1-2]。筆者對江蘇省姜堰市動物疫苗使用情況進行調查,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1動物疫苗使用情況
1.1動物疫苗種類
姜堰市常用的動物疫苗主要有20多種,其中重大動物疫病疫苗有11個品種,有滅活苗、弱毒苗、單價苗、多聯苗等,動物疫苗有死疫苗、活疫苗、類毒素3類。目前,重大動物疫病免疫用苗主要以滅活苗為主,由于滅活苗使用安全,但抗原性相對弱,在具體使用時,需多次免疫才能達到有效的保護率。
1.2動物疫苗管理
為做好動物疫苗的管理工作,根據《獸用生物制品管理辦法》要求,動物疫苗采取逐級發放制度,動物疫苗領用采取出入單制度。姜堰市畜牧獸醫站和各鎮獸醫站分別建立使用臺帳,詳細登記疫苗的進、出情況、疫苗廠家、疫苗批號、數量、領(使)用人簽字等。
冶金類期刊OSID碼使用現狀
OSID(OpenScienceIdentity)開放科學計劃是2018年由國家編輯學會出版融合編輯專業委員會、國家新聞出版署出版融合發展(武漢)重點實驗室發起的,面向學術期刊行業的一項公益計劃,主要用于促進學術交流、推動科研誠信,幫助學術期刊實現數字化轉型和媒體融合發展[1-2]。期刊出版機構加入OSID計劃后,國家新聞出版署出版融合發展(武漢)重點實驗室會給期刊出版機構分配一個小程序二維碼,作者只需要掃描該二維碼即可建立本篇論文獨有的OSID碼,然后通過電腦或手機上傳語音、視頻或文字,提供豐富的線上擴展資料,立體化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與本領域的其他研究者交流互動,提升本篇論文的閱讀量、下載量和引用率,提高論文傳播質量,擴大作者本篇論文的影響力,達到科研過程可追溯的目的,保障科研誠信。當然,這更會提高期刊的影響因子,有效塑造期刊的學術品牌。2020年12月,中國金屬學會公示了中國高質量科技期刊“冶金工程技術與金屬材料(金屬學與金屬工藝)”領域分級目錄(簡稱冶金類分級目錄),有65種中文刊被該目錄納入。因此,這65種期刊的OSID創建和應用情況具有較好的代表性。但是,在被冶金類分級目錄納入的65種冶金期刊中,只有4種期刊加入了OSID計劃。因此,筆者主要分析這4種期刊加入OSID以來的情況,分析在應用OSID時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些建議,以期為促進和提升OSID碼的應用提供參考,對我國學術期刊的融合出版起到促進作用。
1調查對象與研究方法
截至2021年8月,加入OSID計劃的冶金類期刊分別是《鋼鐵釩鈦》《特種鑄造及有色合金》《黃金》《鋼管》。因此,筆者先調查這4種期刊所刊發論文是否全部都創建了OSID碼;然后利用微信的“掃一掃”功能識別OSID碼,待進入文章界面后,逐一查看每篇文章的語音介紹、開放科學內容、學術圈和在線問答等情況;最后,分析學術圈的學術交流情況(作者問答)。因《鋼鐵釩鈦》是這4本刊物中最早加入OSID計劃的,而學術交流需要時間積累,因此再調查《鋼鐵釩鈦》已經發行兩年的2019年1期(29篇)的作者問答情況。
2OSID應用情況
2.1加入OSID計劃的時間及創建情況
《鋼鐵釩鈦》從2018年1期開始加入OSID計劃,OSID碼在摘要右下方;《特種鑄造及有色合金》從2019年1期開始加入,OSID碼在摘要右下方;《黃金》從2019年5期開始加入,OSID碼在摘要右下方;《鋼管》從2021年1期開始加入,OSID碼在摘要右下方。通過中國知網下載這4種期刊最新一期的所有文章,《鋼鐵釩鈦》《特種鑄造及有色合金》已對所刊登文章都創建有OSID碼,《鋼鐵釩鈦》30篇,《特種鑄造及有色合金》26篇;《黃金》《鋼管》有部分文章仍沒有創建OSID碼,《黃金》16篇(當期刊登19篇),《鋼管》13篇(當期刊登17篇)。因此,調查文章總數為92篇(未包含《鋼鐵釩鈦》2019年1期的28篇)。《鋼鐵釩鈦》刊登了30篇文章,29篇創建OSID碼。識別這29篇文章的OSID碼,5個碼無任何內容,僅24個碼含有內容;24篇含有語音,作者都已開通學術圈;都無學術問答;11篇有開放數據(有兩篇直接上傳的文章);含有刊物介紹和投稿須知,其中沒有關于OSID計劃的介紹。《鋼鐵釩鈦》2019年1期刊登了29篇文章,已全部創建了OSID碼,該期雖已刊發了兩年,但學術問答仍沒有一條。《特種鑄造及有色合金》刊登了26篇文章,都已創建OSID碼。識別這26篇文章的OSID碼,其中16篇有語音介紹;26篇都無學術問答;20篇的作者開通了學術圈;14篇有開放數據(有2篇直接上傳的是文章的PDF文件);含有刊物介紹和投稿須知,其中沒有關于OSID計劃的介紹。《黃金》刊登了19篇文章,16篇文章創建有OSID碼。識別16篇文章的OSID碼,其中1個OSID碼中沒有上傳任何資料;15篇文章有語音介紹;都無學術問答;作者全都已開通學術圈;5篇有開放數據;含有刊物介紹和投稿須知,且投稿須知中含有關于OSID計劃的介紹和OSID的創建方法。《鋼管》刊登了17篇文章,12篇文章創建有OSID碼。識別這26篇文章的OSID碼,其中11篇有語音介紹,都無學術問答,作者都未開通學術圈,5篇有開放數據,沒有刊物介紹和投稿須知。由此可見,創建OSID碼的文章有83篇,占文章總數的90%。在創建OSID碼的83篇文章中,OSID碼中無內容的有6篇(占7%),語音介紹有66篇(占80%),作者開通學術圈有60篇(占72%),開放數據的有35篇(占42%),都沒有學術問答內容。
醫療機構手術衣類織物使用現狀
摘要:目的了解醫療機構手術衣類醫用織物使用現狀。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方式,對全國3083家醫院的手術衣、潔凈服、手術單及滅菌包裹材料等醫用織物使用現狀進行調查。結果所調查的3083家醫院中,手術衣、手術單等以選用可重復使用材料為主,涉及手術衣、病人手術單、器械手術單、潔凈服及滅菌包裹材料等,選用棉織物材料占比依次分別為80.46%、82%、79.87%、78.96%和80.31%。結論國內醫療機構手術衣類織物的面料以棉織物為主,應加強醫用織物衛生管理,滿足相關標準要求。
關鍵詞:醫用織物;手術衣類;使用現狀;調查
手術衣類織物(包括手術衣、潔凈服、器械手術單、病人手術單及滅菌包裹材料)在醫院感染控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棉織物手術衣透氣舒適性較好〔1〕,大多數醫院手術單和手術衣的材質首選棉織物〔2,3〕,但這并不符合現行國家和行業標準管理要求,相關標準對手術衣、手術單等面料的性能提出了要求〔4〕。本研究旨在了解目前全國各級醫療機構手術衣、手術單等的使用現狀,為規范手術衣類織物的管理提供參考依據。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調查資料來源于全國31個省市區(港澳臺地區除外)的各級醫療機構消毒供應中心(CSSD),共計3083家醫院CSSD負責人自愿參與調查。
中藥注射劑使用現狀及安全管理
【摘要】目的了解中藥注射劑在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臨床使用情況。方法從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統計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門診開具的中藥注射劑靜滴處方131張,從醫生診斷、機體差異、藥品臨床應用、治療療程、點滴速度、溶媒的選擇等分析中藥注射劑的合理安全使用情況。結果中藥注射劑在臨床治療上存在著不合理應用的情況,產生嚴重醫療安全隱患。結論醫、護、藥人員應做好中藥注射劑在臨床特別是基層使用各個環節的工作,確保中藥注射劑的安全、合理應用。
【關鍵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藥注射劑;使用現狀;安全管理
中藥注射劑是傳統醫藥理論與現代生產工藝相結合的產物,突破了中藥傳統的給藥方式,是中藥現代化的重要產物。與其他中藥劑型相比,注射劑具有生物利用度高、療效確切、作用迅速的特點。由于中藥中所含的成分過于復雜,單味中藥材中化學成分從幾十種到幾百種不等,難以分離、提純,僅依靠目前所擁有的技術手段還不能完全弄清其中的有效和有害成分。而且中藥原材料受產地、氣候、種植方式、儲存方式等影響,其有效或有害成分相差很大。
1資料與方法
選取某社區衛生服務分中心2015年1月至12月所有開具中藥注射劑靜脈滴注處方131張作為研究對象,分別調查以下內容:①患者的診斷、年齡、性別;②處方開具的中藥藥品、溶媒,使用量及用法、治療時用藥時間、是否聯合用藥與藥物配伍等情況[1]。根據《中藥注射劑臨床使用基本原則》和藥品使用說明書,對中藥注射劑治療在臨床應用的情況做統計及分析。
2結果
農村公益事業資金使用現狀調研報告
加大農村農業投入,統籌城鄉發展,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今年,中央的一號文件第六次鎖定“三農”問題,明確提出要把對“三農”的投入作為今年擴大內需、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重點,要大幅度增加國家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投入。但到目前為止,我國廣大農村的公益性事業仍然十分薄弱,制約著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農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在國家投資有限、地方財政緊缺、攤派集資廢止、“一事一議”籌資難度大的情況下,農村公益性事業建設如何開展?帶著這個問題,我局組成調查組,深入到舊縣鎮村,從資金籌集、使用及管理方面對當前農村公益性事業發展問題開展了調研。
一、當前農村公益性事業資金使用的現狀
農村的公益性事業一般是指涉及村民的公有公用和公共利益的事業,它主要包括公共設施建設、社會優撫、救災救濟和扶貧、義務教育、公共衛生、環境保護、文化娛樂活動等方面。稅費改革前,農村公益性事業主要采取向農民收取“三提五統”來保證運轉。“三提五統”加上“兩工”的使用及地方財政對農村教育衛生的投入,農村公益事業發展基本上能夠滿足需要。
稅費改革后,上述各項資金及用工項目均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一事一議”的籌資籌勞制度。“一事一議”制度雖然在杜絕涉農亂收費上成效顯著,但在開展正常的農村公益性事業建設上,暴露出可操作性低的突出問題。以舊縣鎮村為例,該村近三年公益性事業建設資金約為85.43萬元,其中采用“一事一議”方式籌資3次,籌集金額僅為3.9萬元,只占資金總額的4.6%。由此可見,當前以農民為主體的籌資籌勞制度不能解決農村公益建設“貧血”的現狀,而來自各級政府部門的資金才是農村公益事業建設得以維持和發展的主要途徑。
二、農村公益性事業資金使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投入機制缺乏,投入主體過于單一。目前來看,村級從各級政府部門獲取的資金投入主要通過兩個途徑:上級部門政策性投入和村級的項目爭取。上級部門的政策性投入主要以公路、渠道硬化、安全飲水等為主要內容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各種專項工作經費的形式進行下拔。而項目爭取則是指村級利用自己的社會關系,到相關部門爭取到的資金。從村近三年的資金使用情況看,該村來自上級部門的政策性資金投入為58.78萬元,占到資金總額的68.8%,向有關部門爭取的資金為21.75萬元,占資金總額的25.46%,上述兩項資金合計占到資金總額的94.26%,這說明對村來說,各級政府部門的資金投入是該村公益性事業建設資金的絕對來源。農村公益性事業過度依賴國家投入,而集體、企業、個人等各種社會力量(僅宜昌晟泰公司捐贈1萬元,村民自籌3.9萬元)沒有及時跟上,特別是承擔資金融通功能的金融機構的缺席,共同造成了目前農村資金投入渠道單一的局面。
城鎮基本醫療保險藥品使用現狀分析
摘要:評價醫保藥品使用情況,探尋醫保藥品費用的主要流向,明確藥品費用控制的重點。方法:從醫保機構調取江蘇省18家醫療機構醫保藥品使用情況,采用金額排序法,以費用累積占比80%以上為標準,分析現階段醫保藥品費用的主要流向。結果:甲、乙類藥物,抗菌藥物、內科用藥、消化系統藥物、神經系統藥物、循環系統藥物以及調節水、電解質平衡藥物是醫保藥品費用的主要流向。結論:現行醫保藥品目錄的設置及藥品使用較合理,但二級醫療機構仍存在抗菌藥物濫用現象。
關鍵詞:城鎮基本醫療保險;藥品使用;控費
為更好地指導醫療機構的合理用藥、控制藥品費用的快速增長,國家和各省相繼出臺了《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對城鎮參保居民以及臨床醫生的用藥行為進行規范。藥品目錄作為醫療保險管理的重要部分[1],醫保機構應對其實施現狀進行分析,了解醫保用藥結構,明確醫保基金主要費用流向,從而更好地調整藥品目錄、控制藥品費用。這對維護患者利益、提高醫療保險基金的運行效率、提升患者的保障水平均具有重要意義[2]。醫院作為藥品使用的第一大終端,對其用藥研究是分析藥品市場[3]、了解藥品費用流向的重點。
1數據來源及研究方法
1.1數據來源
本文數據來源于南京、無錫及淮安市醫保中心所提供的2012年18家醫院(各市一級、二級和三級醫院各2家)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目錄藥品使用明細,主要包括藥品的藥理類別、支付類別、劑型及相應的使用金額等。
工業鍋爐使用現狀與節能減排對策探討
摘要:在我國各個工業企業中,鍋爐消耗的煤炭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工業生產設備,鍋爐的使用過程中,煤炭能源的使用沒有經過技術加工,燃燒效率較低,并且燃燒產生的污染物沒有經過專門的技術處理,因此既造成能源的浪費,又導致環境污染的壓力增大,所以我國要重視工業鍋爐的使用,提高生產過程中煤炭的燃燒率,降低能源消耗量和污染排放量,保證我國工業企業生產符合我國有關的管理規定,提高節能減排的效果。
關鍵詞:工業鍋爐;使用現狀;節能減排;措施
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工業的發展,而工業生產是我國目前工業發展的主要動力。在工業生產中,工業鍋爐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用于工業設備的生產中,工業鍋爐主要提供生產所需的蒸汽,而在生活用品的生產中,其主要提供生活所必需的熱水。雖然工業鍋爐在生產生活中作用巨大,但是由于能源消耗量大并且污染排放量大,給我國能源利用和環境保護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因此在我國大力倡導工業生產節能環保的大背景下,目前我國工業鍋爐的使用需要進行改善與優化,使其降低能源消耗量和污染排放量,保證我國工業企業生產符合我國有關的管理規定,促進我國經濟健康綠色發展。
1工業鍋爐節能減排的必要性
從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來看,工業生產主要依靠煤炭。據調查,我國工業生產對煤炭的依賴性從以往的85%下降到了當今的60%左右,雖然數值有較大變化,但是煤炭依然是我國工業生產主要能源。雖然我國煤炭儲量豐富,但是人均數量小,在工業生產過程中浪費多,并且污染物沒有得到合理的排放。在我國各個工業企業中,鍋爐消耗的煤炭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工業生產設備,占據工業生產煤炭整體消耗量約五成左右。在鍋爐的使用過程中,煤炭能源的使用沒有經過技術加工,燃燒效率較低,并且燃燒產生的污染物沒有經過專門的技術處理,因此既造成能源的浪費,又導致環境污染的壓力增大。[1]所以我國要重視工業鍋爐的使用,提高生產過程中煤炭的燃燒率,同時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從我國各工業企業所使用的鍋爐設備標準來看,大多數鍋爐參數都較低,容量相比國外工業鍋爐要小許多。并且大多數鍋爐的熱效率都沒有達到相應標準,浪費率達到30%左右,而國外工業鍋爐的浪費率平均只有10%左右。由于我國鍋爐設備不達標,造成在生產中排煙熱損失過大,并且燃燒利用率很低。從污染排放的角度來看,我國工業鍋爐在煤渣含碳量的排放方面遠遠超過了國外平均的5%,實際值達到了15%以上。由于煤炭不完全燃燒而造成的熱損失非常明顯,因此在實施節能減排的措施后能夠起到較好的節能效果。
2當前我國工業鍋爐使用問題分析
醫療機構消毒機現狀及使用研究
此次在天津市66所醫療機構中共調查到805臺空氣消毒機,其中最多一家安裝有74臺。市區和原五縣醫院安裝空氣消毒較多,占758%,環城四區和濱海新區相對較少。根據醫院級別情況,主要集中在三級和二級醫療機構,占845%,一級醫療機構相對較少。醫院內空氣消毒機主要分布于病房、門診輸液室、普通手術室、診室、重癥監護室和產房,其中病房和門診輸液室占68%(表1),在病房以壁掛式機型為主,輸液室及普通手術室以柜式機型為主。
全市共選取50間病房及輸液室進行靜態下空氣消毒效果監測,消毒后空氣中自然菌數量比消毒前減少90%的房間有26間,合格率僅為52%。動態條件下監測結果表明,在空氣消毒機進行有效運行后于有人工作狀態下監測ICU和普通手術室36間次,總合格率為6667%;監測觀察室、配液室、輸液室等127間次,總合格率為6220%。23影響因素分析結果選取被監測輸液室為研究對象,其平均面積為60m2,高27m,均安裝空氣消毒機,臺數配置符合空間體積要求,且循環風量均大于8次/h,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法對空氣細菌與人員數的相關性進行分析,監測室內人數與空氣細菌數見表2。結果顯示,空氣中菌落總數與空間內人員總數成正相關(P<005),相關系數r為0815。同時對空氣細菌總數與空間總人數兩者之間的關系建立的直線回歸方程為:Y=7921X+15292(其中Y為空氣細菌菌落總數,X為空間內人員總數),因此按照此方程推斷,在按要求安裝有空氣消毒機的輸液室內,60m2的面積總人數不能超過44人,超過該人數,空氣細菌總數要超標,即每個人的平均面積應大于136m2。為避免誤差及便于計算,可按照人均面積大于15m2,則能夠保證空氣細菌總數≤500cfu/m3,這和去年調查結果基本一致〔1〕。
在已知的傳染病中有60%以上都可以經飛沫和空氣的途徑通過呼吸道感染,還有很多條件致病菌也可經呼吸道傳播,這給醫院室內空氣質量管理帶來壓力。根據2012年頒布的《醫院空氣凈化管理規范》規定,醫院室內空氣都需要根據不同要求進行消毒與凈化。空氣中細菌總數如果超標,可能會直接導致病人間呼吸道傳播疾病的發生,許亞茹等研究相關分析結果顯示,病房空氣中的細菌數量與患者發生呼吸道感染的例次數呈明顯的正相關性〔1〕,根據全國醫院感染監控網監測信息〔2〕,醫院感染部位前4位依次為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胃腸道感染和皮膚軟組織感染。而據王乾蘭〔3〕報道,醫院感染總發病率為132%,而上呼吸道感染占433%;下呼吸道感染占268%;胃腸道感染占186%,呼吸道感染占醫院感染的首位。因此,醫務活動進行同時開展有效的空氣消毒,遏制呼吸道傳播疾病及因此造成的醫院感染,刻不容緩。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天津市醫療機構空氣消毒機主要集中分布在三級和二級醫療機構,一級醫療機構占的比例很少,市區和原五縣占比例較大,濱海新區和環城四區比例較少。監測結果顯示,按照說明書正確安裝及對機器進行定期保養和更換相關器件,完全可將空氣中細菌總數控制在國家標準要求范圍內。但靜態消毒條件下,使空氣中菌數<200cfu/m3的標準要求比較容易,要使空氣中細菌消除率達到90%以上比較困難,主要原因是部分空間內消毒前菌數較少,從而影響了計算基數。但動態條件下幾乎都達不到相應指標規定〔4,5〕。因此,當人員密度過大或出入過于頻繁,則容易超標,因此要嚴格按照說明書要求及空間體積大小進行安裝,還要充分保證人均面積(含陪護人員)達到15m2。很多醫院安裝有定時開啟器,如每天定期開啟4次,每次30min等,應根據不同的消毒地點,環境類別、人流量及實際醫療工作,隨時做出調整,不能固定不變,并應加強監測,已保證消毒效果。同時要加強自然通風,如病房每日通風2次以上,每次通風時間不少于30min,以保持空氣的潔凈與清新,降低微生物含量;減少消毒環境物品的擺放,定期做好環境衛生,如定期用消毒液擦拭桌面、地面,以降低空氣中塵埃粒子數。
本文作者:劉軍孫忠費春楠沈秡紀學悅劉賀工作單位:天津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