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楊酸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8 04:30:5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水楊酸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水楊酸靈敏度影響管理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水楊酸(SA)與載體蛋白間連接橋的改變對識別SA抗體的產生及SAELISA靈敏度的影響。方法:將SA、4-氨基水楊酸、5-氨基水楊酸分別用不同的方法與載體蛋白相偶聯,從而在SA苯環的C4、C5兩個不同位點合成了3種免疫原:SA(C5)-N=N-p-AHA-BSA(A)、SA(C4)-N=CH-(CH2)3-CH=N-BSA(B)和SA(C5)-NH-CH2-NH-BSA(C)及4種包被物:SA(C5)-N=N-p-AHA-OVA、SA(C4)-N=CH-(CH2)3-CH=N-OVA、SA(C5)-N=CH-(CH2)3-CH=N-OVA、SA(C5)-NH-CH2-NH-OVA。免疫新西蘭白兔制備抗體,用ELISA法檢測。結果:獲得針對A和C的兩種多克隆抗體,后一種能專一識別游離態水楊酸,改變包被物中連接橋的結構可提高SAELISA的檢測靈敏度,故選用SA(C5)-N=CH-(CH2)3-CH=N-OVA建立了SAELISA。結論:SA與載體蛋白間連接橋的改變對識別SA抗體的產生和SAELISA的靈敏度有很大影響。

關鍵詞水楊酸半抗原載體連接橋多克隆抗體酶聯免疫檢測法

Effectofchangingconjugationbridgebetweenhaptenandcarrierproteinonthesensitivityofsalicylateelisa

WANGShu-Cai,ZHOUXie.

DepartmentofAgronomy,NanjingAgriculturalUniversity,Nanjing210095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fchangingconjugationbridgebetweenhaptenandcarrierproteinontheraisingofantibodiesagainstsalicylicacidandthesensitivityofsalicylateELISA.Methods:Threekindsofsalicylicacid(SA)immunogens:SA(C5)-N=N-p-AHA-BSA(A)、SA(C4)-N=CH-(CH2)3-CH=N-BSA(B)andSA(C5)-NH-CH2-NH-BSA(C)andfourkindsofSAcoatingconjugates:SA(C5)-N=N-p-AHA-OVA、SA(C4)-N=CH-(CH2)3-CH=N-OVA、SA(C5)-N=CH-(CH2)3-CH=N-OVAandSA(C5)-NH-CH2-NH-OVAweresynthesizedbylinkingSA、4-aminosalicylicacidand5-aminosalicylicacidrespectivelytobovineserumalbumin(BSA)andovalbumin(OVA)throughdifferentconjugationmethods.RaisingofantibodiesinrabbitsandeffectofchangingconjugationbridgeonthesensitivityofsaliaylateELISAweredetectedbyELISA.Results:TwokindsofpolyclonalantibodieswereraisedinrabbitsagainstimmunogensAandCrespectively.TheantibodiesagainstimmunogenCpossessedahighspecificity.UsingtheseantibodiesandchoosingSA(C5)-N=CH-(CH2)3-CH=N-OVAasacoatingconjugate,akindofELISAwasdevelopedwhichdisplayedalinearityrangefrom0.064to200.000nmolofSA.Conclusion:ConjngationbridgechanginghasagreateffectontheraisingofantibodiesagainstsalicylicacidandthesensitivityofsalicylateELISA.

查看全文

水楊酸在植物脅迫抗性中的作用機制論文

論文關鍵詞:水楊酸;生物脅迫;非生物脅迫;抗性

論文摘要:水楊酸(SA)是植物體內一種重要的內源信號分子,不僅能調節植物的一些生長發育過程,還在植物脅迫抗性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簡要綜述了SA在誘導植物抗性方面的作用,分析和揭示了水楊酸增強植物抗性的初步機理。

水楊酸(Salicylicacid,SA)的化學成分是鄰羥基苯甲酸,是植物體內普遍存在的一種小分子酚類物質。1763年水楊酸被發現存在于柳樹的樹皮中。20世紀60年代以后,人們開始發現SA作為一種植物內源信號,對植物的許多生理過程起調控作用。

關于水楊酸與植物抗逆的研究始于20世紀70年代,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SA應用于植物抗生物脅迫的研究逐漸成為植物抗逆性的熱點。近十多年來,關于SA對植物抗病的誘導及其作用機制、SA轉導途徑等方面的研究業已取得重大進展。此外,SA用于植物抵抗非生物脅迫的研究也開始受到廣泛關注。因此,深入研究SA在抗逆境脅迫方面的作用與機理,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際意義。

1水楊酸與植物抗生物脅迫

SA在植物抗病反應中作為信號分子,當植物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染后,會誘發SA的形成,同時在被侵染部位以局部組織迅速壞死的方式來阻止病害的擴散,即發生過敏性反應(HR);在一定時期內,當該植物體內再次經受同種病原微生物侵害時,不僅是侵染部位,未侵染部位也獲得了對此種病原及一些類似病原的抗性,即產生系統獲得性抗性(SAR)[1],同時形成致病相關蛋白抵抗病原微生物,提高抗病能力。

查看全文

復方間苯二酚酊的制備及質量控制

【摘要】目的研制治療各種皮膚癬癥(手、足、體癬)的復方間苯二酚酊,并建立質量控制方法。方法在復方間苯二酚洗劑的基礎上加入水楊酸、抗氧劑亞硫酸鈉等制成酊劑,進行質量穩定性考察、療效觀察。結果復方間苯二酚酊對皮癬,特別是頑固性皮癬的治愈率達78.8%,總有效率為96.6%,總含量測定回收率100.8%,RSD=0.48%。結論復方間苯二酚酊優于復方間苯酚洗劑;該制劑方法簡單,穩定性好,療效確切。

【關鍵詞】復方間苯二酚酊;質量控制

皮癬(手、足、體癬)是由霉菌(真菌)引起的皮膚疾病。水楊酸具有抑菌、止癢之功效,間苯二酚、苯酚具有殺滅霉菌的作用,丙酮可溶解皮脂,增強藥物穿透力,聯合應用,特別是對頑固性皮癬具有良好的協同治療作用,同時加入抗氧劑亞硫酸氫鈉解決了間苯二酚、苯酚在制劑存放中易氧化變色的問題[1]。與間苯二酚洗劑[2]對照試驗,臨床治療300例皮癬患者,治愈率由復方間苯二酚洗劑的60%提高到復方間苯二酚酊的78.8%。

1儀器與試藥

TJ-328電光分析天平(上海天平儀器廠);間苯二酚(汕頭市光華化學廠);苯酚(天津市津東制藥廠);水楊酸(南昌市揚子江化工合劑廠);其余均為藥用品或分析純。

2復方間苯二酚酊的制備

查看全文

奧深軟膏治療原發性皮膚論文

【關鍵詞】奧深軟膏

原發性皮膚淀粉樣變(primarycutaneousamyloidosis,PCA)是一種常見的代謝障礙性皮膚病,其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認為與遺傳、代謝紊亂和免疫反應均有一定關系[1]。本病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方法,我科近期用奧深軟膏治療PCA取得滿意療效,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自2007年1月-2008年2月到我科門診就診的PCA患者67例,男39例,女28例;年齡最大78歲,最小35歲,平均52±7.1歲;病程最長28年,最短半年,平均10±3.3年。均具典型皮疹,斑疹型29例,主要表現為肩胛間區的棕色波紋狀斑點,苔蘚型38例,主要表現為單側或雙下肢脛前部的苔蘚樣丘疹,部分泛發于腰背部、大腿,混合型11例,包括以上兩種表現;將67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6例,對照組31例,兩組年齡、病程、皮疹類型差異均無顯著性,具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在治療前1個月未用外用藥治療,治療前3個月未進行系統性治療。

1.2治療方法治療組每日早晚外用奧深軟膏(復方氟米松軟膏,香港澳美制藥廠生產15g/支)2次,輕輕揉搓3min,療程4周;對照組每日早晚外用恩膚霜(0.05%丙酸氯倍他索霜,廣東順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10g/支)2次,輕輕揉搓3min,對四肢皮損肥厚者晚上涂藥后用保鮮膜封包,晨起取掉,療程4周。分別于治療前、治療2周、治療4周進行臨床評分,計算療效指數,并記錄發生的不良反應。治療期間不合用其他藥物。

1.3療效判斷標準根據患者皮損部位的角化程度、皮疹形態、顏色及瘙癢程度評分,每項按無、輕、中、重評為0、1、2、3分,將4項得分相加,即患者的臨床評分。根據患者臨床評分的下降指數判定療效,療效指數(%)=(治療前總積分-治療后總積分)/治療前總積分×100%。痊愈:療效指數≥95%;顯效:療效指數為61%~94%;有效:療效指數為21%~60%;無效:療效指數≤20%。總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總病例數×100%。

查看全文

尿液檢驗結果影響緣由

尿液分析作為三大常規之一,分析的準確性對疾病的診斷或輔助診斷有著重大意義,為使臨床醫生根椐患者所用藥物對尿液分析結果的正確分析,標本合格是前題,對尿液標本的影響因素有很多,藥物僅是其中的一項,藥物具有生物活性,藥物本身及其代謝產物干擾尿化學成分測定的現象并非少見。特別是近年來,新的藥物層出不窮,臨床治療中濫用抗生素的現象屢屢皆是,許多新藥對臨床檢驗的干擾還尚未發現,藥物對尿液檢查的影響給實驗診斷和臨床診斷增加了許多困難。藥物因素對檢驗結果的影響始終困擾著檢驗工作者,有時甚至是難以避免的[1]。我們在工作中應盡可能避免這些因素,以求得到檢驗結果的客觀性。特將藥物對尿液分析的一些影響介紹如下:

一影響尿液檢驗的藥物

(一)影響尿液顏色的藥物

1.使尿液變為黃色至紅色或紅棕色的藥物:大黃、氯喹、呋喃妥因、吩噻嗪類、苯妥英鈉、華法林、維生素B2、非那西丁、對氨基水楊酸、抗凝劑、肯同氯奎、呋喃唑酮、山梨醇鐵、辛可芬、苯氮吡啶、苯茚二酮、酚酞、苯磺胺、伯氨奎、阿的平、核黃素、水楊酸、磺胺藥等。

2.使尿液變為藍綠色的藥物:阿米替林、吲哚美辛、利福平、亞甲藍、妥龍、氨苯蝶啶等。

3.使尿液變為黑褐色的藥物:甲硝唑(滅滴靈)、左旋多巴、甲基多巴、奎寧及其衍生物等。

查看全文

膽舒膠囊有藥理作用研究論文

【摘要】對膽舒膠囊有效成分和藥理作用的研究進行了綜述。

【關鍵詞】膽舒膠囊主要成分藥理作用

膽舒膠囊是根據舒肝利膽,理氣止痛的中醫理論研制而成的一種膠囊制劑,它是由天然植物分離的薄荷素油等組成。

1膽舒膠囊主要成分

.1膽舒膠囊主要成分是薄荷油其包括以下萜類:(-)-薄荷醇(30-50%),(-)-薄荷酮(14-32%),(+)-異薄荷酮(15-10%),(-)-醋酸薄(28-10%),(+)-薄荷呋喃(1.0-9.0%)和1.8-桉油酚(3.5-14%)。

2薄荷的藥理作用

查看全文

膽舒膠囊有效成分分析論文

1膽舒膠囊主要成分

.1膽舒膠囊主要成分是薄荷油其包括以下萜類:(-)-薄荷醇(30-50%),(-)-薄荷酮(14-32%),(+)-異薄荷酮(15-10%),(-)-醋酸薄(28-10%),(+)-薄荷呋喃(1.0-9.0%)和1.8-桉油酚(3.5-14%)。

2薄荷的藥理作用

.1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內服少量薄荷油可通過興奮神經,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張,促進汗腺分泌,增加散熱,有發汗解熱作用。但有報道薄荷醇能加強戊巴比妥納的中樞抑制作用,且具有一定的量效關系。薄荷醇0.9g/kg灌胃,可縮短戊巴比妥鈉誘導的小鼠入睡潛伏期,使其急性死亡率增加,但對睡眠的持續時間無明顯影響。而薄荷醇0.3g/kg、0.1g/kg灌胃對縮短戊巴比妥誘導的小鼠入睡時間無明顯影響[1]。同屬的圓葉薄荷油和歐薄荷油均有中樞抑制作用[2]。

2.2對平滑肌的作用在離體狀態下,薄荷醇對家兔、豚鼠的回腸、子宮活動的張力、強度、強度—張力差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且能對抗組胺、乙酰膽堿、氯化鋇等引起的腸管活動亢進。在5種激動劑的作用下,薄荷醇也呈明顯的抑制作用,如在體小鼠的墨汁移動試驗中,每10g體重0.23mg薄荷醇處理與對照組相比,墨汁移動速度并無明顯的差異,薄荷醇用量加倍后,墨汁移動速度降低50%,與對照組相比有明顯的差異。其作用機理很可能是抑制了鳥苷酸活化酶的活性,使GTP不能轉變成cGMP,蛋白激酶難被激活,從而使腸肌和子宮肌抑制或松弛。氯化鋇為腸及子宮肌興奮劑的作用,可能是阻滯鈣通道所致[3]。

2.3抗炎鎮痛作用薄荷提取物有效成分為薄荷醇250mg/kg腹腔注射對大鼠角叉菜膠性足腫脹的抑制率為60%-100%;有效成分為薄荷酮的薄荷提取物1g/kg皮下注射,對小鼠醋酸扭體反應的抑制率為30%-60%[4]。左旋薄荷酮100mg/kg灌胃,對小鼠醋酸扭體反應的抑制率為41.3%。目前亦有報道薄荷醇0.9g/kg、0.3g/kg、0.1g/kg灌胃,對熱板致小鼠痛閾無明顯影響,但可明顯增強柴胡的鎮痛作用[5]。

查看全文

膽舒膠囊的成分及藥理功效分析論文

【摘要】對膽舒膠囊有效成分和藥理作用的研究進行了綜述。 【關鍵詞】膽舒膠囊主要成分藥理作用 膽舒膠囊是根據舒肝利膽,理氣止痛的中醫理論研制而成的一種膠囊制劑,它是由天然植物分離的薄荷素油等組成。 一、膽舒膠囊主要成分 .1膽舒膠囊主要成分是薄荷油其包括以下萜類:(-)-薄荷醇(30-50%),(-)-薄荷酮(14-32%),(+)-異薄荷酮(15-10%),(-)-醋酸薄(28-10%),(+)-薄荷呋喃(1.0-9.0%)和1.8-桉油酚(3.5-14%)。 二、薄荷的藥理作用 2.1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內服少量薄荷油可通過興奮神經,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張,促進汗腺分泌,增加散熱,有發汗解熱作用。但有報道薄荷醇能加強戊巴比妥納的中樞抑制作用,且具有一定的量效關系。薄荷醇0.9g/kg灌胃,可縮短戊巴比妥鈉誘導的小鼠入睡潛伏期,使其急性死亡率增加,但對睡眠的持續時間無明顯影響。而薄荷醇0.3g/kg、0.1g/kg灌胃對縮短戊巴比妥誘導的小鼠入睡時間無明顯影響。同屬的圓葉薄荷油和歐薄荷油均有中樞抑制作用。 2.2對平滑肌的作用在離體狀態下,薄荷醇對家兔、豚鼠的回腸、子宮活動的張力、強度、強度—張力差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且能對抗組胺、乙酰膽堿、氯化鋇等引起的腸管活動亢進。在5種激動劑的作用下,薄荷醇也呈明顯的抑制作用,如在體小鼠的墨汁移動試驗中,每10g體重0.23mg薄荷醇處理與對照組相比,墨汁移動速度并無明顯的差異,薄荷醇用量加倍后,墨汁移動速度降低50%,與對照組相比有明顯的差異。其作用機理很可能是抑制了鳥苷酸活化酶的活性,使GTP不能轉變成cGMP,蛋白激酶難被激活,從而使腸肌和子宮肌抑制或松弛。氯化鋇為腸及子宮肌興奮劑的作用,可能是阻滯鈣通道所致。 2.3抗炎鎮痛作用薄荷提取物有效成分為薄荷醇250mg/kg腹腔注射對大鼠角叉菜膠性足腫脹的抑制率為60%-100%;有效成分為薄荷酮的薄荷提取物1g/kg皮下注射,對小鼠醋酸扭體反應的抑制率為30%-60%。左旋薄荷酮100mg/kg灌胃,對小鼠醋酸扭體反應的抑制率為41.3%。目前亦有報道薄荷醇0.9g/kg、0.3g/kg、0.1g/kg灌胃,對熱板致小鼠痛閾無明顯影響,但可明顯增強柴胡的鎮痛作用。 2.4利膽作用薄荷醇或薄荷酮260umol/kg(約40mg/kg)給大鼠口服,有較強的利膽作用,給薄荷醇3h-4h后,膽汁排出量約增加4倍,隨后作用減弱;薄荷酮作用相似,但較持久,給藥5h后,膽汁排出量增加50%-100%。薄荷的丙酮干浸膏或50%甲醇干浸膏(有效成分為薄荷酮)50mg/kg十二指腸給藥,對麻醉大鼠有顯著的利膽作用,給藥后0.5h-1h作用達高峰,膽汁排出量約為照組的2-4倍。 2.5清涼止癢作用薄荷油具有清涼、止痛、止癢作用,外用能麻醉神經末梢。薄荷醇和薄荷酮對皮膚均有刺激作用,薄荷醇應用于皮膚,先產生冷感,后有輕微的刺灼感。 2.6對呼吸系統的作用薄荷醇的抗刺激作用導致氣管產生新的分泌,使稠厚的粘液易于排出,故有祛痰作用。麻醉兔吸入薄荷醇蒸汽81mg/kg,能使呼吸道粘液分泌增加,降低分泌物比重;吸入243mg/kg則降低粘液排出量。薄荷醇能減少呼吸道的泡沫痰,使有效通氣腔道增大,薄荷醇尚能促進分泌,使粘液稀釋而表現祛痰作用。 2.7促透作用薄荷醇可以促進撲熱息痛、達克羅寧、水楊酸等多種藥物的透皮吸收。以胎齡為7-8個月胎兒腹、背皮膚作透皮吸收實驗模型,1%、2.5%、5%的薄荷腦均有顯著促進撲熱息痛透皮吸收作用,其機制與引起皮膚超微結構的改變有關。采用電刺激法測定用藥前后豚鼠皮膚產生反應的閾電壓,以閾電壓升高率對時間作圖,根據峰時、峰值和曲線下面積等指標考察達克羅寧配伍薄荷醇后藥效變化。結果0.6%的薄荷醇能增強達克羅寧表面麻醉作用,其機理是促進達克羅寧的透皮吸收。在整體兔,薄荷醇使水楊酸經皮吸收入血量明顯增加,其Cmax和Auc0-12h分別提高151%和87.2%。用離體小鼠皮膚研究薄荷醇對水楊酸透皮吸收過程,結果水楊酸乙醇液加入1.5%薄荷醇可明顯增加水楊酸的透皮累積量。公務員之家 薄荷油有很長的安全使用史,它即可作為藥用制劑,又可作為食物和糕點的調味劑,所以膽舒膠囊在用藥安全上有一定的保證。 參考文獻: 王暉,許衛銘,王宗銳.薄荷醇對戊巴比妥中樞抑制作用的影響,現代應用藥學,1995.12(3):1-2. PerezRayaMDL.圓葉薄荷和歐葉薄荷的精油對小鼠和大鼠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國外醫學—中醫中藥分冊,1992,14(1):54. 謝川若,秦杰.薄荷醇對家兔、豚鼠、小鼠離體腸平滑肌、子宮肌的作用.教學與醫療.1988.4(3):1-3. 橫田正實.從中藥學的角度來研究中藥.國外醫學.中醫中藥分冊1990,12(2):83-88. 王暉,許衛銘,王宗銳.薄荷醇對柴胡鎮痛作用的影響.中醫藥研究,1996,(2):38-39. 山原口二.關于薄荷利膽作用的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中醫藥信息,1996,(2):39-40. 張志平,蔡康榮,吳鐵.薄荷腦促撲熱息痛透過胎兒皮膚實驗的電鏡觀察及其助滲機制的探討.解剖學雜志,1994,17(1):11-13. 王雨人,黃為民.薄荷醇增強達克羅寧表面麻醉作用的實驗研究.天津藥學,1995,7(1):13-16. 吳宋夏,王宗銳,湛小紅,等.薄荷醇促皮滲透作用的研究.中國醫院藥學雜志,1994,14(8):366-367. 徐偉,許衛銘,王宗銳.薄荷醇與乙醇對水楊酸在完整小鼠皮膚透皮吸收的影響.中成藥,1997,19(1):5-6.

查看全文

藥劑學實驗課程革新與探微

造成一人實驗、多人觀摩的現象,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影響了教學效果。另外,由于實驗的開設通常由各個教研室自行設定,而藥劑學科內容覆蓋面廣、發展快,因此,與其它學科存在廣泛交叉滲透,有時會導致在實驗開設過程中,與其他學科出現部分實驗內容的交叉重復現象。例如,藥劑學課程開設的增溶實驗,涉及到相圖的繪制,而物理化學實驗中同樣開設了相圖的繪制。因此,如何做好各學科之間的交流,避免實驗內容的重復或遺漏,也是在實驗課程設置時應考慮的問題。為了改善上述情況,現就我校藥劑學實驗課程的改革談幾點看法與體會。

1PBL與PLTL教學模式的引入

首先,為更好提高實驗教學效果,在實驗教學中可以引入多種教學方法與手段。例如我們將所開設的各個藥劑實驗的操作進行了錄像,在實驗教學講解中向學生進行了播放,使學生對實驗流程有了很形象直觀的認識,既便于學生對實驗的掌握,通過視頻教學也利于學生在實驗中規范操作。為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及創新能力,根據藥學專業的培養目標,藥劑學實驗教學應該設置更多綜合設計性實驗。與驗證性實驗不同,在進行綜合設計性實驗過程中,教師一般只給學生實驗題目,說明實驗要求,讓學生結合學過的知識,由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準備實驗用具。由于藥學實驗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實驗處方設計與結果有多種可能,因此,非常適合在這樣的實驗過程中開展以問題為核心的教學模式,如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PBL)和同伴主導的小組學習方法(PLTL)等以學生為主的自主學習方法。學生利用小組學習的方式,通過資料檢索、整理,利用所學的知識設計實驗方案,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實驗之后,也利于比較不同小組之間實驗結果的不同,進而分析原因,同時通過小組之間的交流,進一步加強了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能力,達到互相學習的目的。例如在小檗堿脂質體的制備過程中,不同實驗小組選用不同的實驗方案制備脂質體,實驗后通過脂質體的包封率、外觀形態等指標,比較不同小組之間的處方優劣,明顯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性和競爭性,同時也完成了脂質體制備的學習目標。

2開放實驗室的應用

目前,很多高校的實驗中心都建立了開放實驗室,不僅可以用于學生的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而且可以起到開發學生智力、提高專業技能及科學作風等綜合素質的作用。由于綜合設計性實驗的學時、人數、儀器設備數量等限制,往往不能保證學生在同一時間和地點完成實驗,因此,可以利用實驗中心的開放實驗室克服上述困難。學生只要向學校開放實驗室預約后,在規定時間都可以進行實驗,即使是晚上或其它非規定學時內也可以自行進行實驗。避免由于儀器設備過少或學生人過多,需要排隊使用,浪費大量時間。在實驗過程中,弱化老師的主導作用,使學生成為實驗的主體,促使學生自己去獨立思考,使學生在反復的實驗過程中得到鍛煉和提高,培養創新精神。

3實驗模式的改革

查看全文

分析光果蕕多酚物質抗氧化藥效特性

【摘要】目的建立光果蕕不同部位中多酚的含量測定方法,研究其對羥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以95%乙醇為溶劑提取光果蕕不同部位的多酚物質,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各部位多酚含量及對羥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以IC50值為參考指標評價了多酚物質的抗氧化作用。結果光果蕕花、葉、莖多酚含量分別為:1.44%,2.08%,0.49%。在試驗濃度范圍內(0.05~0.2mg/ml),光果蕕不同部位多酚對羥自由基(OH?)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在濃度為0.2mg/ml時,光果蕕葉多酚的清除率達93.8%,與陽性對照VitC的清除率98.0%相當,其IC50值為0.07mg/ml,小于VitC的IC50值0.08mg/ml。結論光果蕕葉多酚抗氧化活性最強,是一種天然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劑。

【關鍵詞】光果蕕多酚;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半數抑制率濃度

多酚類化合物是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的次級代謝產物,具有廣泛的生物活性,多酚具有抗腫瘤、抗病毒、抗衰老等方面的生理活性。多酚的這些生理活性與其具有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性能密切相關。研究表明,多酚的抗氧化能力很強,它在阻止血脂升高的同時,還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因此,多酚可用在保健食品中,起到強身健體的功效,也可用于食品中,以延長食品的貨架期。

光果蕕CaryopteristanguticaMaxim.為馬鞭草科蕕屬植物,在秦巴山區資源豐富,可用于治療因酗酒過量所致的酒瘡和濕疹等。本實驗對光果蕕多酚進行了測定,并對其清除自由基活性進行研究,為其資源合理的開發利用及質量控制提供理論依據。

一、器材

1.1材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