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建設年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8 21:08:0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項目建設年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項目建設年企業活動動員會的講話
同志們:
今天,縣委、縣政府在這里召開全縣開展“項目建設年”、“服務企業年”活動動員大會,主題非常明確,就是動員全縣上下,進一步統一思想,堅定信心,搶抓機遇,迎難而上,舉全縣之力開展“項目建設年”、“服務企業年”各項工作,確保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2億元的奮斗目標順利完成,保持我縣經濟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良好勢頭。下面,就如何開展好以上活動,我講四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開展“項目建設年”、“服務企業年”活動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抓好項目建設、服務企業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過去的一年,我們在國際經濟環境惡化、國內經濟困難明顯加大的情況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打造民營經濟強縣、構建現代化商貿名城、建設南寧市衛星城”的發展定位,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兩手抓”的方針,創造性地抓好全縣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據初步統計,全縣生產總值完成83.42億元,增長10.25%;財政收入突破5億元,增長22.0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0.20億元,增長37.74%;全部工業總產值87.25億元,增長22.22%;綜合實力邁上了新臺階,為今后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蔓延,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多變,我縣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增多,但經濟發展也蘊含著許多積極因素和重大機遇。根據形勢變化,中央和自治區及時出臺一系列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如果能在這個時候把握和利用好機遇,做好轉化工作,我們就有可能變被動為主動,我們的經濟就能在困難中壯大、在衰退中興旺,就能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為此,縣委、縣政府決定在全縣開展“項目建設年”、“服務企業年”活動,用非常辦法、非常措施、非常力度、非常政策,化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化危機為轉機,努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開展“項目建設年”、“服務企業年”活動,是我縣擴大內需,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必然要求。
針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任務,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擴大內需保持增長的政策措施。自治區提出了今年力爭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6000億元的目標,下達給南寧市的任務是1180億元,南寧市也將任務指標分解給各縣(區)。根據上年統計分析,我縣的任務不會低于52億元。這是一項艱巨任務,也是我們在新的起點上加快發展的難得機遇。不少預測表明,今年的整個宏觀形勢可能比去年還要惡化,我縣外部經濟環境將更加嚴峻,經濟下行趨勢將進一步加劇,財政增收、企業經營和百姓增收困難將進一步增多,而且經濟下行容易引發各類社會問題。××的發展正處于爬坡過坎的關鍵時刻,在這關鍵時刻,我們要始終牢記,發展是第一要務,發展是硬道理。“發展,首先要抓好經濟發展”。××能否跨越這道坎,是走在前列,還是掉隊落伍,在這關鍵時刻,就看我們干部的事業心、責任心強不強,精神狀態好不好,信心足不足,執政能力、發展能力、創新能力強不強,就看我們是否牢牢抓住了發展這個第一要務,真正去實踐了這個第一要務。發展靠什么?靠的是有質有量有效的投入,靠的是實實在在的項目。項目是增加社會投資的載體,是調整經濟結構的基礎,是提升綜合實力的支撐,增加投資就要抓項目,抓好項目才能促發展、促增長、促就業,促就業就是保民生。企業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是經濟發展的主體和擴大就業的主要載體,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基礎,發展經濟就要抓企業,服務企業、幫助企業解困才能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就業是民生之本,抓好了項目,服務好了企業,才能擴大就業,才能保持社會和諧穩定。通過開展“項目建設年”、“服務企業年”活動,積極推進一大批特色鮮明、帶動力強的重點項目建設,擴大投資規模,千方百計幫助企業解決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就能夠把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目標落到實處,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縣項目建設年動員會發言
主要任務是動員全縣上下進一步解放思想,縣委、縣政府決定召開這次“項目建設年”活動動員大會。強化措施,改進作風,深入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全縣上下迅速掀起齊抓項目、共促項目的新高潮,以項目建設的突破促進全縣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一、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切實增強項目建設的緊迫感
實現經濟社會突破發展的重要載體。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縣委、縣政府將2010年確定為“項目建設年”這是踐行科學發展觀。其目的就是通過這樣一個活動,提高全社會對抓項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進一步統一思想,形成抓項目、促項目的合力,以項目建設為載體,促進我縣經濟繼續健康快速發展。
抓好項目建設,首先。實現突破發展夯實基礎的需要。近幾年,經濟社會發展較快,除了國家大的方針政策為我發明了一個好的政策環境外,與我臨時堅持實施項目帶動戰略,鍥而不舍推進項目建設是密不可分的縱觀的發展之路,大到改善交通條件,小到解決人畜飲水困難,這些發展中的瓶頸和障礙的解決,沒有一項能離開項目建設。沒有110KV電網、平鎮路、通村水泥路、生豬“一縣一業”市政工程、水電開發、食品加工等一大批項目的相繼建設,發展不可能取得今天這樣一個成就,人民的生活質量就不可能達到現在水平。對于我這樣一個經濟實力不強、基礎條件滯后、發展后勁缺乏的貧困縣來說,離開了項目就談不上發展,為此,縣委、縣政府決定今年集中力量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以項目建設統領全縣經濟工作。各鄉鎮、各部門要充分認識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把思想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決策布置上來,為實現經濟社會突破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抓好項目建設,其次。堅持經濟繼續平穩增長的需要。從經濟增長需求要素來看,縣的經濟屬于典型的投資拉動型經濟。要保持我縣經濟繼續穩定增長,就必需堅持一定的投資強度,這既是為久遠發展打基礎的需要,也是堅持縣域經濟增長的需要。當前,面對兄弟縣區千帆競發的競爭態勢,面對逆勢中不進則退的發展形勢,縣委、縣政府提出了14%經濟增速目標。要實現這個目標,從我縣現有的經濟結構來看,唯有靠投資拉動,唯有大力加強項目建設,才干拉動經濟增長。而且,也只有通過一批重大項目建設,才干有效提振全縣人民的發展信心,才干確保實現我縣的增長目標。對此,各級各部門一定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真正把項目建設作為全縣的中心工作來抓,作為各級各部門重于一切的頭等大事來抓,采取超凡的工作手段和工作措施,集中主要精力和主要力量爭投入、跑項目、搞建設,以項目建設的重大效果確保我縣經濟堅持穩定增長的良好發展態勢。
抓好項目建設,第三。提升縣域經濟發展質量的重要途徑。項目建設是提升產業競爭力、城鄉統籌力、民生保證力的主要途徑,也是加快地方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載體。加速城鄉一體化,實現農業產業化,關鍵也要靠一大批項目來推動和落實。可以說,哪個地方實施的項目多、項目好,哪里就環境優、發展快、質量好、后勁足。可以說,項目建設是一步走好,全盤皆活”大事。要充分利用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機遇,狠抓一批對發展全局有顯著帶動作用、對久遠發展有重要影響的新項目、大項目、好項目,通過項目建設,有效完善基礎設施,優化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發展質量,轉變發展方式,促進全縣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縣項目建設年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中央、省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市“項目建設年”動員大會及縣委第十四屆四次全體會議、縣人大十五屆三次會議的要求,搶抓機遇、逆勢前行,全縣動員、迅速行動,舉全縣之力推動實施項目建設,促進縣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統籌兼顧的原則。以項目建設為載體,統籌城鄉一體化,統籌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統籌保增長、惠民生,統籌資源利用、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統籌國內外招商引資,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堅持抓大帶小的原則。以大項目為重點,認真謀劃實施一批牽動力強、示范作用明顯的大項目,因地制宜,釋放潛能,帶動實施配套中小項目,努力增強經濟發展核心競爭力。
(三)堅持上下聯動的原則。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市對項目建設的支持,強化縣政府與各鄉鎮、各單位項目建設的聯動機制,密切配合,協力共建,力爭多上項目、上好項目。
縣項目建設年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市人大十三屆三次會議,以及縣十四屆三次全委(擴大)會、十五屆四次人代會的要求,搶抓機遇、乘勢而上,舉全縣之力推動項目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實現平穩較快發展,加快推進山水園林化生態縣建設步伐。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統籌兼顧的原則。以項目建設為載體,統籌城鄉一體化,統籌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統籌保增長、惠民生,統籌資源利用、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統籌國內外招商引資,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堅持抓大帶小的原則。以重大項目為重點,認真謀劃實施一批牽動力強、示范作用明顯的大項目,因地制宜、釋放潛能,帶動實施配套中小項目,努力擴大縣域經濟總量和規模,增強經濟發展核心競爭力。
(三)堅持上下聯動的原則。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市對項目建設的支持,在確保市重點的十二個項目全部實施的同時,加大工作力度,積極開展項目申報爭取工作,多上項目、上好項目,爭取在項目申報工作上實現歷史性的突破。
項目建設年動員會發言材料
同志們:
這次會議,是市委、市政府決定召開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動員全市上下進一步解放思想、強化措施,深入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在全市范圍內打一場聲勢浩大、規模空前的項目攻堅戰,擴大投資規模,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質量,把發展推向更好更快的新階段。下面,我先講三點意見。
一、深刻認識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的重要意義
過去的一年,是規劃的開局之年,我市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顯著成績。全市地區生產總值、一般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等幾項主要指標均是“”以來增速最高的一年。特別是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取得了實質性的突破,完成950.4億元,凈增加300億元,在上一年增長41.4%的基礎上又增長了46.1%,增速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居第二位,總量相當于年的2倍,相當于“”期間累計固定資產投資的45.1%。同時在投資結構、投資質量、生產力布局、開發區建設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顯著進展。這些成績來之不易,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結果,各縣(市)區、各開發區和有關部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此,我要代表市委、市政府,對大家過去一年的辛勤努力,表示誠摯的感謝!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我市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保持旺盛的發展勢頭,實現全市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是我們必須突出抓好的頭等大事。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表明,經濟發展中最突出的問題是總量不足、速度不快,要加快經濟發展,必須抓增量,抓項目建設,抓擴大再生產,這是全部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或者說,抓住了項目這個“牛鼻子”,就抓住了發展的根本,就抓住了經濟工作的突破口。舍此沒有別的選擇,沒有別的高招兒和捷徑。為此,市委、市政府決定,未來幾年要連續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用項目建設來統領經濟工作,這是我市現階段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特點決定的,是從振興全局高度做出的戰略選擇。
從發展需要看,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是現階段我市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當前,我市正處于工業化加快發展、城市化急速擴張和服務業全面提升的歷史階段。這一階段是以擴大再生產為主要特征的,這就要求我們既要重視內涵發展,更要重視外延擴張。外延擴張,必須靠投資注入、靠項目支撐。沒有大投入,就沒有大產業,更沒有大發展。只有總量做大了,才能談到結構調整和升級,這是發達地區和發達城市發展的一般規律,不可逾越。有關部門粗略統計了一下,“”期間,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固定資產投資平均增速是27.5%,平均每年完成投資727億元。而我市投資年均增速只有22.2%,低于全國平均水平5.3個百分點,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居第9位,在東北四市中居第3位,分別低于、大連22.8和15.2個百分點;平均每年完成投資421億元,低于15個副省級城市平均水平306億元,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居第14位,僅高于廈門。同為東北副省級城市的、大連,這幾年經濟之所以發展得快,主要是投資上得多、上得快,項目抓得好、抓得實。年固定資產投資582.6億元,增長44.8%;年971.4億元,增長66.7%;2005年1363.2億元,增長40.3%;年1790.3億元,增長31.1%,四年累計固定資產投資4707.5億元,是我們的1.9倍。大連年固定資產投資506.9億元,增長37.8%;年716.2億元,增長41.3%;2005年工業投資1110.5億元,增長55%;年1469.5億元,增長32.3%,四年累計工業投入3803.1億元,是我們的1.6倍。概括起來講,這些城市的成功經驗,都是走的外延擴張的路子,得益于投資的強力拉動。我市是內陸城市,是糧食主產區,是老工業基地,這是我們的基本市情。這些年的發展實踐表明,在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投資是第一位的,消費和出口拉動增長的作用有限,至少短期內作用有限。從消費層面看,我們的城市規模有限,流動人口不多,總體收入偏低,現實購買力不足,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基本是一個常數。出口拉動作用更小,我市經濟外向度只有21%,低于全國44個百分點,去年我市出口實現10.3億美元,其中工業制成品僅為7.74億美元,折合工業產值為60.4億元,僅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2.9%。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逐年提升,一路攀高。年是46.7%,到年已經提高到70%,五年時間提高了23.3個百分點!抓投資,必須上項目,成功實施一個或幾個大項目,就可以帶動一個行業、一個產業發展,可以帶動上下游產業鏈條上的中小項目的建設。“一五”時期,國家把“一汽”這個項目擺在了,奠定了我市的汽車工業基礎,也明確了我們汽車城的城市定位,到今天我們還在吃著“汽車飯”。再比如農產品加工業。這些年,正是由于我們立足資源優勢,集中力量建設了德大、皓月、大成、金鑼等一批大項目,不但有效破解了“賣糧難”,帶動了農民致富,也使我市農產品加工業迅速壯大成為繼汽車之后第二支柱產業。由此可見,以大項目支撐大產業,以大產業擴張經濟總量,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現階段加快發展最重要的任務。
市委在全市深化項目建設年動員講話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第一,充分肯定2009年“項目建設年”活動取得的顯著成效;第二,準確把握形勢,切實增強深化項目建設的信心和決心;第三,明確任務,突出重點,再掀項目建設新高潮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重點項目進展快、投資拉動作用大、項目建設結構優、加快項目建設進度,保持經濟發展態勢、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產業集聚區建設,提高集約節約發展水平、注重轉變發展方式,努力建設兩型社會、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打造最佳宜居城市、堅持重在為民理念,大力發展民生經濟、不斷優化經濟環境,提高項目運作水平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同志們:
去年為應對危機,我們春節上班后第二天就召開項目建設年動員大會,及早安排項目建設,經過一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應對危機的階段性勝利。今年為奪取應對金融危機的全面勝利,在后危機時代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保持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在上班第二天,就開始觀摩項目,召開這次會議。可以說,這是一次觀摩評比會,又是一次總結表彰會,更是一次再動員、再鼓勁的會議。隨著中央政策的調整,面對后危機時代的新形勢,尤其是我市產業層次相對落后、產業結構不盡合理、三次產業不協調、刺激經濟發展三要素不均衡的實際情況,只有緊緊圍繞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和經濟結構調整這一主線,再次動員全市上下深化項目建設年,通過項目建設保持經濟發展的態勢和后勁,實現三次產業的協調發展,促使經濟步入良性發展軌道,才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保證和支撐。只有把握應對后危機時代的主動權,不斷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和危機感,再加一把勁,再努一把力,才能抓住產業升級、經濟轉型的機遇,全面提高我市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下面,根據會議安排,我先講三點意見,隨后請李書記作重要講話。
第一,充分肯定2009年“項目建設年”活動取得的顯著成效
去年面對金融危機沖擊,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擴內需、保增長”戰略決策,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科學發展、應對危機的重要舉措,作為擴大投資、推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主要抓手,通過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取得了“戰危機、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重大勝利。在去年兩次全省重點項目觀摩點評活動中名列前茅,榮獲年度全省重點項目建設先進單位。回顧去年的項目建設年活動,主要呈現以下六個特點:
市長在項目建設年動員大會講話
同志們:
一、團結奮進、頑強拼搏,2008年全市經濟工作和項目建設成績喜人
同志們,剛剛過去的2008年,是我市經濟社會取得顯著成績的一年。一年來,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工業強市、農業富民、三次產業協調發展”思路,以“環境建設年”和“綜合治理年”活動為主線,以“項目工程”建設為牽動,銳意進取,真抓實干,圓滿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經濟社會實現了又好又快的發展。2008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8.4億元,同比增長23%;一般預算收入3.1億元,同比增長40.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8.1億元,同比增長36.1%;農民人均收入5635元,同比增長17.2%。
2008年是極不尋常的一年,全市主要經濟指標能夠實現兩位數增長,均高于營口市平均增幅,實屬來之不易。一年來,全市上下通力協作、團結拼搏、真抓實干,各項工作都有了新的跨越。
(一)新農村建設再上“新”臺階。2008年全市農業總產值完成33.1億元,同比增長7.5%,新農村工作實現了“四個轉變”。一是糧食、蔬菜、水果、水產品等產量穩定增長,實現了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二是設施農業、科技信息農業深入人心,實現了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三是新型農業合作社組織發展迅速,實現了由農民單打獨斗適應市場向有組織的應對市場的轉變;四是農村扶貧開發全面推進,實現了由單一的輸血式扶貧向多種形式開發扶貧的轉變。
(二)城鄉工業實現“新”發展。2008年全市工業總產值完成202.8億元,同比增長20.6%;規模工業總產值80.5億元,同比增長34.2%,新進規模企業25戶。工業園區建設速度較快。仙人島能源化工區2.7平方公里起步區達到了“五通一平”。中海油營口重交瀝青、營口港原油儲罐區和華錦集團儲運工程等項目建設進展順利。*開發區、太陽升、*灣臨港、東城4個工業園區建設實現新突破,集聚效應進一步顯現。營口首一船舶修造等一批重點項目相繼落戶園區。骨干企業作用明顯。營口壓鑄業、天禹塑膠、金華鎂鋁等一批骨干企業,經受住嚴峻經濟形勢的考驗,實現了健康、平穩發展。
縣項目建設年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縣委十四屆六次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建設“四個基地一座名城”的戰略目標,重點打造煤化工、新興能源、綠色食品、礦產資源和旅游文化五大產業集群,以加快推進城鄉建設、技術改造、招商引資、生態和環境保護、惠民行動項目投資為主線,創新引資方式,優化發展環境,進一步加大項目組織、推進和落實工作力度,為實現“雙十雙百億”工程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第二次跨越、沖刺全省十強縣”提供強勁動力和重要支撐。
二、目標任務
全縣2009年擬建項目100個,總投資295億元,其中計劃2009年完成投資60億元。這些項目將根據實施情況進行動態管理。其中:
(一)城鄉建設項目40個,總投資59.8億元,其中計劃2009年投資9.5億元;
(二)技術改造項目9個,總投資165.3億元,其中計劃2009年投資19.2億元;
旅游項目建設年實施辦法
為了加快全國旅游名縣建設步伐,打造5A級故里國際文化旅游區和旅游目的地,促進旅游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和縣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建設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的決定,搶抓國家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機遇,以旅游項目為抓手,以建設精品景區、完善旅游基礎設施為重點,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發展質量、促進產業融合、完善旅游功能,建立旅游項目開發建設長效機制,促進旅游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工作目標
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全國旅游名縣的目標,通過扎實開展旅游項目建設年活動,快速推進項目開發引進、開工建設、竣工營運、謀劃儲備等環節相關工作。全面加快等重點景區的項目建設工作,扎實開展全省旅游名鎮、旅游名村創建活動,力爭2012年全縣游客接待量達180萬人次以上,實現旅游總收入7億元,完成全縣旅游固定資產投資0.65億元。
(一)引進一批項目。積極開展旅游項目招商工作,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綜合效益好的旅游項目,重點抓好游客中心等項目的招商工作。
加強項目建設年領導講話
同志們:
去年為應對危機,我們上班后第二天就召開項目建設年動員大會,及早安排項目建設,經過一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應對危機的階段性勝利。今年為奪取應對金融危機的全面勝利,在后危機時代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保持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在上班第二天,就開始觀摩項目,召開這次會議。可以說,這是一次觀摩評比會,又是一次總結表彰會,更是一次再動員、再鼓勁的會議。隨著中央政策的調整,面對后危機時代的新形勢,尤其是我市產業層次相對落后、產業結構不盡合理、三次產業不協調、刺激經濟發展三要素不均衡的實際情況,只有緊緊圍繞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和經濟結構調整這一主線,再次動員全市上下深化項目建設年,通過項目建設保持經濟發展的態勢和后勁,實現三次產業的協調發展,促使經濟步入良性發展軌道,才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保證和支撐。只有把握應對后危機時代的主動權,不斷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和危機感,再加一把勁,再努一把力,才能抓住產業升級、經濟轉型的機遇,全面提高我市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下面,根據會議安排,我先講三點意見,隨后請李書記作重要講話。
第一,充分肯定2009年“項目建設年”活動取得的顯著成效
去年面對金融危機沖擊,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擴內需、保增長”戰略決策,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科學發展、應對危機的重要舉措,作為擴大投資、推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主要抓手,通過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取得了“戰危機、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重大勝利。在去年兩次全省重點項目觀摩點評活動中名列前茅,榮獲年度全省重點項目建設先進單位。回顧去年的項目建設年活動,主要呈現以下六個特點:
一是重點項目進展快。全市“8155”投資促進計劃確定的138個超億元重點項目,建成投產59個,在建71個,完成投資274.8億元,占目標任務的110%,提前1個月完成全年投資計劃。全年新開工項目79個,開工率達91%,完成投資146.2億元,創歷史新高;義馬1000萬方煤制氣、大唐發電三期、運三鐵路等一大批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形成了“建成一批、在建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滾動發展、梯次推進的良好態勢。列入省考核重點項目、省“1074”工業結構調整項目、省“8511”投資促進計劃的項目,分別提前3個月、2個月、1個月完成省下達投資目標。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項目負責人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