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L+PBL教學模式在保險學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8-08 10:38:25
導語:LBL+PBL教學模式在保險學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在闡述lbl+pbl教學模式內涵的基礎上,結合保險學的教學實踐,探索LBL+PBL教學模式在保險學教學中的應用。實踐表明在保險學教學中實施LBL+PBL教學模式既有利于學生系統掌握保險的基礎理論知識,又能培養學生運用保險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兩種方法取長補短,整體上提高了保險學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LBL+PBL;教學法;保險學;教學實踐
保險學作為金融學科專業的必修課和工商管理、財政、統計等專業的選修課,即有理論性特點,又有實踐性特征。即要使學生掌握風險和保險、保險的基本原則、保險合同等基礎理論知識,又要注重培養學生運用保險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在保險學的教學過程中,單純的運用以教師講授為中心(Lecture-basedlearning,LBL)的講授法進行教學已經難以實現課程教學目標的要求,需要尋求新的教學方式以滿足當代社會對保險人才的需求。其中,“以問題為中心”(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教學法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理念,在國際上特別是醫學領域被廣泛采用,并成為了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本文在分析“LBL+PBL”教學模式特征的基礎上,結合保險學的教學特點以及承擔保險學教學過程中的實踐,對“LBL+PBL”教學法在保險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進行探索研究。
1“LBL+PBL”教學模式的內涵
1.1LBL教學法。LBL教學法即以教師課堂傳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方法,按照教師課堂講授-與學生課堂互動-學生吸收接受知識-布置作業-強化鞏固知識的教學程序展開。LBL教學方法的實施有利于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規劃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準確地傳授知識,有利于學生接受全面性、系統性和連貫性的專業知識,這對于基礎理論學科的教學尤為有效。然而,以教師為中心,對于教師的過分依賴,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精神,容易造成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浮于表面,導致理論與實踐的脫節。特別是對于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單純的LBL教學模式已不適應時展的需求。1.2PBL教學法。PBL教學法即“以問題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于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學醫學院首創,受到美國教育界的廣泛認同。[1]PBL教學法是指由教師提出有意義的、有針對性的問題,學生圍繞問題查找資料,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團隊協作共同解決問題,并學習與問題相關的科學知識和原理,從而實現知識的建構過程。PBL教學的基本程序為:提出問題-收集資料-小組討論、構建知識—解決問題-評價-反思。[2]其根本目的在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學生從知識的被動學習者轉化為知識的主動學習者,從純粹的理論學習轉變為理論的應用。然而,PBL教學對教師、學生和教學場地的軟硬件設施資源要求較高,一門課特別是理論基礎知識占有較大比例的課程全部使用PBL教學,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教學效果也不一定能達到最優。因此,有必要將LBL和PBL相結合,發揮兩種方法的優勢,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1.3LBL+PBL教學法。“LBL+PBL”教學法即LBL和PBL教學法的綜合運用,教師根據課程特點,可選擇部分課時實施PBL教學。一方面,LBL教學法的實施能讓學生系統地了解課程的知識結構體系,全面系統地接受課程內容,如在保險學中實施LBL教學可系統了解保險的性質與功能、保險的基本原則;另一方面,PBL教學法的實施可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完善知識結構,提高理論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2保險學中LBL+PBL教學法的應用實踐
保險學是實踐性和可操作性較強的課程,同時也是涉及的理論知識較為多元的課程,如法律、建筑、數學、金融等。因此,有必要實施“LBL+PBL”教學模式,加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結合學校的教學資源,筆者嘗試在2014級的經濟數學班實施“LBL+PBL”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以LBL教學為主,PBL教學為輔。LBL課時為48學時,在常規教室進行;PBL的課時為16學時,在機房進行。采用LBL結合啟發式教學進行保險學基礎理論知識的講解,如風險與保險等,使學生詳細、系統的了解保險的基本知識和保險的主要種類,掌握保險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原則。同時,為提高學生運用保險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針對保險學應用性較強的章節,輔以PBL教學法進行教學,過程為:2.1PBL教學法的課前準備。為了更為有效的實施PBL教學,課前需要對LBL教學中涉及的保險基本理論知識有整體的了解,并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包括:知識點的劃分→提出問題→選取相關案例。首先,根據LBL教學法講授的內容,將重點和難點列出。如第三章保險合同的重點和難點在于保險合同主體、關系人的變更。其次,圍繞知識的重點和難點提出符合實際并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問題,問題的提出應由淺入深通過不同問題逐漸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以受益人的變更為例,涉及到什么是受益權?導致受益權消滅的原因有哪些?第三,以問題為中心選取相關案例,將問題與案例相結合以便學生能更好的深入問題的核心,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如保險學中有8個重點章節需深入學習,每個章節準備了2個案例。比如關于“保險合同”這一章,筆者選取了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索賠案和復效合同被保險人重新體檢糾紛案兩個案例。[3]2.2PBL教學法的課堂過程。第一階段:學生的分組學習與教師任務分配2014級經濟數學班共有37人,隨機分為7組,其中有一組有7人,其他6組均為5人,組長由每組自己選定。每一小組可自由選擇感興趣的問題及配套案例,組內選擇的案例需涉及兩個不同的章節。每個小組可根據小組成員的特點自由分配任務,任務完成的時間教師可現場控制。第二階段:學生的資料收集及教師的疑難解答各小組以問題為中心結合案例利用互聯網、書籍查閱相關資料,以解決問題并構建新的知識體系。以“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索賠案”為例,在資料收集過程中,一方面要弄清基本術語,鞏固課堂上的知識點。比如受益權的特征等;另一方面要尋求問題及案例背后隱含的知識點,以利于問題的解決。比如受益權滅失的條件是什么?學生需要掌握以上知識才能對案例有正確的判斷。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作用在于解答學生在資料查閱和知識點理解方面的疑問。第三階段:課堂交流討論與教師的引導課堂交流討論是學生思維碰撞、知識升華、知識建構不斷完善的過程。小組成員可向同組的其他成員介紹自己所負責問題涉及到的知識點及問題的初步解決方案,通過不斷的交流討論→查閱資料→歸納總結得出小組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主要通過引導使學生不斷深入到問題的核心,從而最終解決問題。課堂交流討論主要由各組推薦一代表針對自己所負責的案例及問題與全班同學進行交流發言,組內成員可在下面配合說明,其他小組成員可自由提問。這一環節是PBL教學的重點,小組成員的精彩匯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為盡快使同學進入復雜的案例情境,有的小組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有的小組采用結構圖的形式進行說明。在匯報過程中小組成員將問題融入案例的講解過程中,如在案例1中介紹到“高端華指定其母為受益人”時,小組成員會對受益人這個概念進行詳細說明。同時,圍繞課前提供的主要問題,根據案情的進展,通過細小問題的討論交流最終形成全班同學對該案例的最佳解決方案。教師的引導在這個階段尤為重要,一方面要確保課堂討論圍繞核心問題進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討論,這個過程可適當采取激勵措施,比如發言一次加5分;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深入問題核心,不斷擴展知識,如案例1可引導學生思考在什么情況下保險金可作為遺產由被保險人的法定繼承人領取?等。第四階段:教師的評價及學生的總結與反思首先,各小組針對自己的案例和問題做一個總結性發言,班級其他成員可做相應補充,教師針對學生的發言做一個簡單評述,補缺補漏,指出優點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其次,教師鼓勵小組成員互相評分,并根據學員的評分以及每位同學在小組討論和班級討論中的表現對每個同學進行打分,作為學生PBL課的成績,其中學生的自評占40%,教師的評分占總分的60%。第三,學生總結反思自己的課堂表現,并針對課堂的整個流程提出意見和建議,以便于教師改進,提高教學質量。
3保險學中應用“LBL+PBL”教學法的體會
(1)應合理設置PBL學時所占比例,采取以LBL為主,PBL為輔的教學模式。在本科教育階段,特別是對于二本學校的學生來說,保險學的學習仍是以掌握主要理論、方法和原理為主,因此,應以LBL教學為主便于學生系統、完整地接受新知識。另外,針對保險學中實踐性較強的知識點,再輔以PBL教學有利于增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2)PBL教學模式對教師及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較高,課前教師與學生都應做好充分準備。PBL教學模式不僅要求教師要有較高的理論知識水平、實踐能力和教育技巧,而且要求教師能成為學生知識構建的促進者和問題的咨詢者,在關鍵時刻發揮重要的引導作用。學生方面,要求學生系統了解相關理論知識,有較強的求知欲和較高的自主學習能力,具備一定的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因此,教師課前要合理設置問題,選取有代表性且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案例,并預設課堂流程。而學生應理解并掌握LBL教學過程中教師講授的基本理論,以提高課堂效率。(3)完善PBL教學的激勵和評價機制,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方面,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加強交流,教師應詳細記錄每個學生發言的次數,按等級制打課堂表現分,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將課堂表現分的一定比例作為“發言分”,發言次數最多的,“發言分”滿分。另一方面,完善評價機制,加強學生自評、教師和學生的互評。
參考文獻
[1]李小芡,湯質如,顏理論等.PBL教學法在《保險學》課程中的應用探索[J].保險職業學院學報,2015(6):91-93.
[2]林銳利,劉芳.PBL教學與我國高校教學現實適用情況探討[J].黑龍江教育,2008(1):98-100.
[3]池小萍.保險學案例[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7(10).
作者:郭淡泊 單位:常熟理工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
- 上一篇:互聯網對保險營銷模式的影響
- 下一篇:中國法制發展與律師職業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