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社會保險工作的信息技術
時間:2022-12-27 03:14:20
導語:談社會保險工作的信息技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利用計算機網絡建立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務系統
1.建立統一的網絡中心和數據庫
通過集體商討和統一規劃,在計算機網絡相關體系結構、相關協議、運行模式以及計算機網絡設備及安全設施的選擇上,統一標準,全部采用最先進的技術,避免網絡互聯帶來不該發生的障礙。為便于綜合管理,節約網絡運營經費,各種業務系統構建的網要逐步形成有統一出入口,由一條總線與上級部門網絡互聯的大網。
2.努力提高社保人員綜合素質,不斷引進,加快培訓能適應社保事業信息化發展的管理型人才
人才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性資源。目前,既通曉社保業務又精通網絡技術的多功能人才非常緊缺,而能將保險業務與計算機編程有機融合的高端人才則更是少而又少。因此,我們一方面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再者也要注意高端人才的適時引進,通過他們傳幫帶來擴大業務技術隊伍。而對于那些業務不熟、素質不高的社保人員則要對其使用權限做出嚴格限制,以防錯誤操作引起網絡故障,影響正常的社保工作開展。另一方面,則要有嚴格的規章制度,無規矩不成方圓,真正把責任和崗位、薪酬直接掛上鉤,從而使社保網絡使用真正做到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
二、實現檔案管理的數字化是必然趨勢
管理檔案主要是為了便于查詢和利用。過去的檔案查詢起來很不方便,費時費力,并且由于是紙質裝訂,查詢過程中難免帶來污染、殘缺甚至丟失一些檔案。近年來,伴隨保險業務的迅猛發展,各類保險檔案數量急劇增長,傳統的檔案管理模式已經遠遠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建立一套高效、快速、質優、價廉的社保檔案管理系統已成必然趨勢。檔案數字化避免了傳統紙質保存帶來的占用空間大、查詢困難、管理難度大等難題,降低了過去紙質檔案管理不當引起的潛在風險和檔案管理成本。通過不懈的努力,檔案數字化管理的條件已經基本成熟,通過采用高速精密的掃描儀,使檔案成像穩定,價格低廉。通常在2秒鐘內高速掃描儀基本就能掃描處理好一張A4文檔,快捷方便。檔案數字化是社保檔案管理的必然條件之一。根據《社會保險業務檔案管理規定》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單位要依法為參保個人或參保單位提供檔案信息查詢等服務。從查閱檔案難度方面來看,從堆積如山的紙質檔案中想很快找到檔案原件絕非易事。因此,由查閱繁瑣的紙質檔案向易保存、易查詢的數字化檔案過渡已經成為檔案管理和利用的必然趨勢。
三、社保檔案中條形碼技術的應用提高了經辦效率
條形碼系統實際上是融合了檔案數字化和條形碼兩大核心技術。檔案數字化實現檔案的永久保存條,條形碼技術能夠實現養老保險檔案的準確、快速查詢。檔案是經辦業務的真實記錄,每一筆業務都會生成相應檔案資料,社保檔案更是社保業務的真實寫照。使用計算機管理養老保險業務辦理。每筆業務完成后,業務經辦計算機系統就會自動生成唯一的記錄碼,這個記錄碼和條形碼一一對應,通過技術手段記錄在業務檔案資料上。檔案部門工作人員對收集、整理、立卷、歸檔好的檔案,通過電子掃描技術生成數字化電子文檔。通過條形碼與業務檔案建立一一對應鏈接關系,經過計算機系統的處理建立規范的電子檔案目錄,為原始檔案的查詢建立準確、方便、快捷的計算機電子平臺。檔案管理部門接收帶有條形碼的社保業務檔案后,由操作人員采用掃描儀生成電子文檔,同時掃描條形碼,條形碼編碼自動讀入檔案管理系統解碼,反映出參保人姓名及所在單位、個人參保編號、身份證號、業務類別、辦理時間等信息,并生成索引連同數字檔案一起保存。如果我們的參保人需要查詢時,只需要輸入上述相關信息就可以清楚的查出相應的社保資料。掃描后的業務紙質檔案,則按照保存期限分類保存。通過對紙質檔案數字化處理,使得我們各地的檔案資料實現了不同地域資源共享,同時也實現了遠程聯網查詢。從技術角度上來看,電子檔案和條形碼技術系統兩種技術在各自領域運用時間比較長,經受了多種技術方面的考驗。其中,條形碼的讀取和生成、轉換全部由電子計算機完成,完全脫離人工控制,具有很高的精確性。此外,運用條形碼還免除了建立索引,為我們節省了檔案入庫的時間。條形碼的一次轉換,就實現了業務信息和檔案系統的無縫對接,檔案入庫只需計算機查詢一次,掃描槍掃描一次即可完成,僅耗時數秒,具有可靠性高,速度快等優點。通過對新興技術的應用,我們農村基層社保從系統的建立與維護,數據的錄入與處理,參保人費用的繳納及數據的查詢等多個方面工作都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在將來的社保工作中,計算機信息技術將會發揮更大更多的作用,成為我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得力幫手。
本文作者:曹典工作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灌南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 上一篇:試論黨建時期思想理論
- 下一篇:簡述社會保險權的客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