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產品責任研究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12 10:44:00
導語:出口產品責任研究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我國的出口產品責任險市場,保費規(guī)模還很小,與目前我國大力發(fā)展外向型經(jīng)濟不相匹配;針對美國產品責任險市場的變化,順應我國對外貿易不斷增長的趨勢,以及對出口產品責任險不斷增長的需求,我國保險公司應適應變化,及時轉變觀念,立足長遠,從承保風險控制、核保隊伍建設、理賠服務上,遵循循序漸進原則,培育和發(fā)展我國的出口產品責任險市場。
[關鍵詞]產品責任險,承保風險,核保隊伍,理賠服務
一、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特點及其在我國的發(fā)展現(xiàn)狀
產品責任險承保的是被保險人制造或出售的有缺陷產品,在消費或使用過程中發(fā)生事故,對消費者或使用者造成的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依法應承擔的賠償責任。
(一)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特點
1.“長尾巴”責任
通常,采用事故發(fā)生為基礎的產品責任險保單,屬于“長尾巴”的責任。30年前簽發(fā)的保單,包括許多由于石棉或其他有害物質造成潛在傷害的“長尾巴”索賠至今還在發(fā)生。
“長尾巴”責任困擾保險人的是無法精確預測最終的賠償金額,從而影響保險定價的準確性。由于保險人無法預見被保險人的產品可能造成的潛在傷害,而這些無法預見的索賠可能幾年甚至幾十年后才提出,到那時,法律環(huán)境的變遷和通貨膨脹都可能導致賠償金額的提高,從而可能導致當初制定的保費不能滿足現(xiàn)在的賠償,因此容易對經(jīng)營造成不利影響。
2.嚴格責任
被保險人在銷售、生產和分發(fā)的產品中,如存在違反保證、疏忽、侵權和欺詐行為,都可能導致產品責任。
而當今,大多數(shù)產品責任訴訟都以嚴格侵權責任為基礎,因此加大了被保險人的責任。嚴格責任關注的是產品本身以及產品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危險,舉證責任在被告方。即使是廠家在生產時已克盡謹慎之責,但是,如果產品存在不,合理的危險,法庭仍將判廠家承擔責任。
3.賠付以各國法律為依據(jù),賠付差異較大
產品責任險的賠償處理以各國的法律制度為依據(jù),不同地區(qū)的產品責任事故損害賠償法律制度和消費者的索賠意識不同,決定了不同地區(qū)產品責任險的賠付情況也各異。當前,從賠付的案件和數(shù)量上看,最大的是美國、其次是西歐國家和日本。在美國,20世紀80年代有200多家保險公司由于該險種經(jīng)營不善而倒閉;90年代末,由于石棉而引發(fā)的責任索賠,使全球承保美國產品責任險的保險公司和再保險公司遭到標準普爾等評級公司的普遍降級。
(二)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發(fā)展現(xiàn)狀
當前我國的出口產品責任險市場,保費規(guī)模還很小,與目前我國大力發(fā)展外向型經(jīng)濟不相匹配;不少中資保險公司對發(fā)展該險種持謹慎態(tài)度。究其原因,主要有:熟悉該險種的專業(yè)核保人才匱乏、對境外的法律制度不熟悉、在處理消費者索賠案件時渠道不順暢和不及時等。
二、美國產品責任險市場的發(fā)展現(xiàn)狀
(一)承保記錄趨好
近年來,美國產品責任險的承保記錄趨好,主要表現(xiàn)有二:一是凈純風險損失率降低,二是該損失率低于行業(yè)平均水平。
從表1的前兩行可以看出,對于產品責任險而言,以事故發(fā)生為基礎的保單,2003、2004年的綜合賠付率分別為77.9%和87%,低于近六年平均水平120.6%,損失率降低;同時,以索賠提出為基礎的保單,其賠付率大大低于以事故發(fā)生為基礎的保單,六年的平均水平低了近100個百分點。
表1后兩行的數(shù)據(jù)反映,在2004年事故年度內,產品責任險的賠付率為69.4%,低于產險公司全險種平均的損失率。
(二)法律環(huán)境趨好
在過去的10年中,美國的侵權法律體系(如:近乎苛刻的嚴格責任、巨額的罰金等)對產品責任險的經(jīng)營十分不利。而今,事態(tài)已有了改變,法院已逐步從過去的偏向消費者的非理性判決逐步回歸理性。2005年通過的“ClassActionFairnessAct”、“LawsuitAbuseReductionAct”,將限制律師提交無關緊要(frivolous)的訴訟,以避免濫判而損害廠家或銷售商的利益;同年通過的“槍支合法貿易法案”(ProtectionofLawfulCommerceinArmsAct),將保護廠家和銷售商免受該產品用于犯罪用途時所遭受的訴訟,同樣的還有“食品消費中的個人責任法案”(ThePersonalResponsibilityinFoodConsumptionAct),這些跡象表明,產品責任險經(jīng)營的法律環(huán)境正在逐步改善。
(三)案均賠付突破100萬美元,不同產品不同事故的賠付差異仍然很大
據(jù)JVR(JuryVerdictResearch)資料表明,在1995年4月至2005年4月的10年間,產品責任險的案均賠款突破100萬美元,而上一次統(tǒng)計(1993年至2002年)的案均賠款為70萬美元。造成案均賠款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于汽車與汽車配件(如:座椅、安全帶、輪胎等)的案均賠款從上次統(tǒng)計的310萬美元提高到了400萬美元,這也導致了交通工具類的案均賠款從140萬美元提高到了270萬美元,提高了近一倍。
在產品責任險案均賠款提高的同時,不同的產品在案均賠款,或同一產品在不同事故中的賠款,仍保持較大的差異性,如:從不同產品的案均賠案上看,從最低的1.3萬美元到最高的400萬美元,交通工具是案均賠款最高的產品;從同一產品在不同事故中的賠款上看,差異最大的是汽車配件,從1.3萬美元到2。85億美元;從起訴的成功率上看,石棉和飛機等分別高達71%和84%,而其他產品則不足20%;在所有的賠款中,14%案件在100~200萬美元之間,5%的案件超過了2000萬美元。
三、培育和發(fā)展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市場的對策建議
(一)承保風險控制方面
1.在保單選擇上,主要以索賠提出為基礎,或在事故發(fā)生為基礎的保單上增加“日落條款”,以控制“長尾巴”責任,從而確保較好的承保記錄。
2.在承保產品的選擇上,可從低風險、低案均賠付的產品向高風險、高案均賠付的產品逐步推進,現(xiàn)階段可先承保日用消費晶等類的產品,將來再逐步過渡到承保農產品、交通工具等。
3.在保單賠償限額的設置上,可從低限額向高限額穩(wěn)步推進,現(xiàn)階段建議每次事故賠償限額控制在200萬美元以內。
(二)核保隊伍建設方面
鑒于產品責任險的技術含量較高,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核保隊伍是十分必要的。一個合格的核保人員,應具備以下素質:
1.能夠對承保產品銷售前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作有效的分析和指導,即對產品的銷售材料與廣告的陳述、產品使用測試、原材料和供貨商、產品標準、可靠性分析、包裝和包裝上的描述、操作指南與警告、產品保證和使用指南、分派和銷售的指示、產品設計、生產程序、質量控制程序等進行有效的分析與指導。
2.能夠對承保產品銷售后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作有效的分析和指導,即對該產品的投訴處理程序、產品服務、客戶使用檢查、銷售分析、召回計劃等進行有效的分析與指導。
(三)理賠服務方面
對于國內的保險公司而言,應建立有效的應訴渠道,在現(xiàn)階段,應充分利用境外公估人和再保險人的資源,委托他們對一些案件進行快速有效的處理,同時積累一定的經(jīng)驗,再逐步過渡到建立自己的索賠處理機制。
- 上一篇:內部市場化經(jīng)驗材料
- 下一篇:電力企業(yè)經(jīng)驗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