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農村小學班主任

時間:2022-09-07 03:22:08

導語:如何做好農村小學班主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如何做好農村小學班主任

摘要:班主任是班級管理中的核心人物,班主任職業素養、管理能力的高低對學生發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隨著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對小學班主任教育改革提出新的要求,而如何創新班主任管理工作一種是教育領域較為關注的話題。對此,該文以農村小學教育為研究對象,農村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問題,提出農村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策略。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農村

班主任管理工作一種是農村小學教育關注的話題,促進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然而,針對農村小學教育存在的留守兒童等問題,影響到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質量的提升。新時代下,立足于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模式,根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樹立以學生為教育主體思想觀念,突破存在的問題,促進學生成長成才。因此,研究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十分必要,不僅是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質量提升的需要,也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1做好農村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新時期背景下,做好農村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對于合理落實素質教育,提升班主任管理工作水平產生積極作用和影響。同時,做好農村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必要性,還從以下幾方面呈現出來。第一,有利于轉變傳統班主任班級管理方式,為更好地落實素質教育要求,則國家對于農村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提出新要求,要求農村小學班主任要結合教學工作現狀和自身能力,構建健全的班級管理方案,并且通過藝術性的班級管理方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見和人生觀。為有效發揮出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作用,還需要農村班主任樹立正確工作觀念,合理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進而才能在與學生良好溝通和交流中,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第二,有利于班主任教師抓住管理工作重點。在做好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過程中,班主任教師會采用自我反思和營造良好班級管理環境的方式,突出班級管理工作重點。并且也會結合小學生的實際管理需求和現狀,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讓學生在了解規章制度后,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約束能力,進而期間促進班主任教師管理工作效果增強,也能更好地尊重每位學生個性化發展,實現對小學生全面管理和教學。第三,做好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是正確關愛小學生、滿足學生實際發展的必然方法,讓學生在良好的班級管理中,解決心理壓力和心理問題,提升學生良好學習態度與能力。

2農村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問題

2.1教育管理方法單一。在農村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教育管理方法較為單一,影響到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提升效度。首先,農村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開展,大都以管理制度來約束學生,影響到學生管理工作效度,這種管理形式單一,針對低年齡段的學生管理雖然具有良好的管理效度,但隨著學生能力的增長,強硬的管理模式容易讓學生起到逆反心理。與此同時,學生長期受到這種管理模式的制約,很容易使學生思想、性格等方面發生改變,使學生不在樂觀、積極、向上,而是低沉、自卑,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其次,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重視管理,忽視思想引領,并沒有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其中,影響到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2.2留守兒童問題。在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留守兒童問題一直影響到班主任管理工作效度的提升。留守兒童是指基于城鄉經濟的差異性,學生父母大都進城務工,將學生留在村子里,學生的衣食住行大都由老一輩人或者是親戚朋友照顧,這些人群在學生管理中,大都重視學生溫飽管理,針對學生心理、學習、思想管理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班主任在學生管理中占據重要地位,針對留守兒童問題,使學生形成叛逆思想,不利于班主任工作質量的提升。與此同時,學生因長期離開父母,心中生怨,在群體生活中對人不友善,影響到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3農村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策略

3.1提升班主任道德素養。在農村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綜合素養高低對學生成長具有一定的引領效度,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除了學生父母、親人,班主任與學生接觸時間最長,小學教育階段的學生,會在潛移默化中學習、模仿班主任言行舉止,久而久之會形成自身的言行舉止。因此,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身為班主任應規范自身言行舉止,通過自身學習瀏覽群書,不斷地提升、豐富自身學識,增強自身道德素養,以自身良好的道德素養,為學生樹立楷模,讓學生學習自己,進而樹立學生良好的三觀。基于我國傳統文化內容豐富,班主任在自我學習中,通過傳統文化的學習,提升自身道德水平。與此同時,將傳統文化中的內容通過教育渠道滲透給學生,讓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了解,以此踐行傳統文化知識。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班主任在工作中傳遞傳統文化,實現育己育人教育效度,從小培育學生文化自覺、自信,促進學生成長,給予學生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引領。3.2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良好的互動、交流有助于實施良好關系的構建。在班級教育中,班主任應加強與學生交流,包含在課上、課下等場所,加強對學生的了解,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給予學生正確的引領,成為學生成長、學習、生活中的引領者,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首先,在課堂教學知識傳遞中,重視加強與學生交流,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既激發學生學習知識興趣,更能夠在知識學習中促進自身品質、素養的提升。例如:在知識傳遞中,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加強道德教育,通過講故事、講歷史等教學方法,將知識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在知識學習中明晰做人道理,以此增強學生自我教育。其次,班主任在課堂教學中,應觀察學生,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加強課上、課下交流模式,幫助學生排解憂愁。與此同時,班主任在課下應積極主動融入學生群體中,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深入了解學生,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例如:針對留守兒童問題,應加強與留守兒童交流,在交流中知曉其家庭情況,以學生視角幫助學生解決問題。3.3創新管理方法。在農村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應重視管理方法的創新,改變以往剛性、硬性管理模式規范學生工作模式,應重視軟硬兼施工作模式的實施,促進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首先,改變以往體罰教育。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學生犯錯是在所難免的,班主任應正確對待學生犯錯,改變以往體罰教育,重視學生思想教育,從思想上給學生正確的引領,促進學生成長。其次,針對留守兒童問題,并且根據學生反饋的問題,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交流,實現家園共育模式。在學生家長交流中,重視信息技術的運用,通過微信、QQ等模式與學生家長實現良好的交流。與此同時,針對學生常年看不見家長,可以定期開展留守兒童視頻會,借助校園網絡平臺,通過視頻聊天,讓學生與家長進行視頻,增強親子之間關系。3.4重視德育教育的實施。新常態背景下,農村小學班主任教育工作開展,不僅應重視制度管理小學生方式,還應該以德育教育引領小學生,從小學生思想觀念上著手,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人生觀,進而促進小學生發展。德育即道德教育,較為重視個體思想、心理上的教育與引領,根據個體思想動態,以道德教育引領個體,進而增強個體道德修養。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應以德育教育為導向,重視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全方位引領小學生,使小學生在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取得進步與發展。因此,班主任在小學生管理上,通過思想引領,更容易受到小學生認可,同時也滿足小學生發展需要。3.5豐富校園生活。學生良好生活習慣以及樂觀向上的性格不離開多元化校園活動的助力,在農村小學教育中,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不僅需要加以管理、引領,更可以通過多元化的校園生活、活動,促進學生認知生活、社會,讓學生生活豐富多彩,以此增強學生幸福感,使學生在學校中找尋到歸屬感。因此,在農村小學教育中,重視多元化校園活動的開展,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開展針對性的活動,諸如繪畫活動、體育大賽、詩歌朗誦等,激發學生融入其中,進而促進學生發展。與此同時,重視校園圖書館的構建,豐富學生知識體系,加強學生自我教育效度。

4結語

綜上所述,班主任工作是農村小學教育階段的重要內容,農村班主任良好工作的開展,需要樹立以人為本教育思想理念,尊重學生主體性,在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聆聽學生,準許學生表述自己想法,班主任發揮引領效度,圍繞學生成長發展需要,加強學生教育,彰顯道德素養教育效度,進而提升農村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質量。

參考文獻

[1]謝旭霞.“塔基工程”的思考與實踐——農村小學班主任培訓實踐新樣例[J].中小學德育,2019(8):64-66.

[2]蘇世好.當好麥田里的守望者——淺談農村小學班主任在家校共育中實施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83.

[3]倪海峰.如何提升小學班主任教學管理效率[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22):120-121.

[4]朱永平.淺談農村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J].學周刊,2018(20):171-172.

[5]支倩倩.新時期素質教育中如何做好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J].課程教育研究,2017(10):200.

[6]馬海強.淺談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科技資訊,2020,18(8):95-96.

作者:劉建偉 單位:臨洮縣洮陽鎮小洼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