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分析提供高質量參考探討

時間:2022-01-18 03:01:36

導語:財務分析提供高質量參考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財務分析提供高質量參考探討

摘要:財務分析就像是企業的經濟參謀,財務分析時效性越高,覆蓋面越廣,對企業決策的參考價值就越大。而傳統的財務分析以財務報表為基礎,存在信息滯后、視角單一等不足,尚有諸多待探索優化之處。為此,本文擬從財務分析的角度,深挖數據背后的潛在信息,探討財務部門如何通過精準、多維度分析,對經營決策提出有指導性甚至前瞻性的信息,以期提高財務對經營決策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財務分析;財務分析指標;大數據分析

企業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發掘新的盈利點,如何優化經營決策,合理布局自身投融資比例,都離不開準確、客觀、全面的財務分析。作為財務管理的重要環節,財務分析是財務管理服務企業管理層的主要抓手,是企業總體戰略選擇的有力支撐,也是開展具體經營業務的有效指導,在企業的經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財務分析的概念及作用

財務分析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階段性經營成果的重要手段,是客觀評價企業經營狀況,預測經營發展趨勢,輔助經營決策的重要工具。財務分析內容主要包括固定周期內對企業的營運能力、償債能力、盈利以及發展趨勢的分析。企業的財務分析方法較常用的有比率分析法、結構分析法、趨勢分析法以及因素分析法等。通過定期的財務分析,企業可以了解過去的經營狀況、當前的經營難點以及未來的經營方向等,通過和行業標桿的財務分析,可以明確存在的差距,通過與競爭對手的財務分析,可以認識到經營的優勢與短板。

二、財務分析對企業決策的重要性

近年來隨著我國宏觀經濟增速下行,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多元化投資格局已經形成,企業的發展也面臨著更多的風險與挑戰。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企業為了適應瞬息萬變的外部環境,滿足投資要求、應對還債壓力、實現持續增值等經營目標,必然需要面對來自投資、籌資、經營、戰略發展等方面的決策壓力,而這些方面都離不開準確、客觀的財務分析。根據企業當前發展階段,財務分析能輔助決策適合自身的經營、投資、籌資策略,避免出現資源閑置或盲目擴張等決策錯誤,為企業決策提出有效參考建議,從而合理防范經營風險,實現經營持續發展。因此,財務分析在經營決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傳統財務分析為企業決策提供參考時存在的不足

精準、高效的財務分析是企業的決策過程中的重要依據。傳統財務分析是以財務報表指標分析為主,分析的數據范圍、指標設置以及分析方式、時效等均存在較大的局限。(一)財務分析數據利用程度不高。在傳統企業財務分析中,數據主要源于以貨幣計量的內部財報,只需要根據已有的財務數據提供財務決策參考。目前很多企業的財務分析仍只針對報表數據,分析企業當前經營業務的收益情況等,主要展現的是企業靜態的、滯后的、無法改變的經營信息,而無法體現出即將出現或者尚未實現的經營信息。隨著5G時代的來臨,數據傳輸速度指數級提升,大數據技術優勢更明顯,可利用的數據量呈指數級增長,財務分析的數據來源除了傳統的財務報表外,還有各類業務經營數據、非數據庫數據等。對于企業大量的數據信息,很多企業的財務部門只是與相關信息系統數據對接,簡單分析收支、利潤等組成與變化,尚未與圖片、音頻和視頻等大量非數據庫信息結合,很少利用數據的相關性對財務分析進行深入分析、統計,大大影響了分析結果的準確性,難以做出系統性的全面財務分析。(二)財務分析指標體現維度單一。目前不少企業在財務分析工作中,只是把管理層關注的企業經營業績、盈利指標、長短期償債能力、現金流量等財務信息呈現出來,分析的指標維度較為片面,主要體現在:①缺乏針對具體業務的預測,無法對企業的經營發展策略提供有效依靠;②采用簡單數據對比的形式,難以全面反映非貨幣計量的因素,比如技術、市場拓展、服務質量、流程、發展規劃等方面的信息,而這些內容卻對企業的經營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三)財務分析方法效果有待加強。目前國內企業采用的財務分析方法大多為靜態分析方式,僅僅反映了企業的歷史財務狀況,難以滿足企業對未來發展的財務決策需要。仍有一些企業習慣采用比率分析或者比較分析的方法開展財務分析,這容易對不可比項目的數據造成誤導性分析,或是當實施的會計政策發生改變時,導致同一企業因不同的會計政策形成的會計信息不具可比性,喪失財務報表分析價值,影響分析效果,無法達到提升企業競爭力的目的。(四)財務分析人員存在主觀局限。因每個財務人員的工作目標不盡相同,存在一些出于對自身利益的考慮,故意粉飾財務數據,達到讓報表數據滿足企業預期的要求。除去人為刻意因素,不同的財務人員對企業業務的管控經驗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限制因素,專業水準的差異和財務分析時偏好的方法選擇等因素,都可能影響到財務分析的結論和質量。容易造成財務分析的相關結論不夠客觀、準確地體現出來,乃至出現會計信息失真的狀況,無法給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有效參考。

四、財務分析為企業決策提供有效參考的策略

(一)以大數據視角充分利用數據。隨著可獲取數據信息的不斷增加,企業的財務分析工作不再局限于對報表數據的處理,還應具備涵蓋對事前的預測、評估以及非報表數據的挖掘與分析。充分利用這些數據,財務分析的結論將能更全面、準確地為經營決策提供建議,從而更好地滿足管理需要。比如,在企業做投資決策時,需要考慮宏觀政策、市場行情、回報率、對未來發展的優化作用等,這些因素在大數據的環境下都可以很好地和財務分析相結合。一方面,大數據本身具有規模性、多樣性、高速性的特質,能對項目投資更為精準地畫像。另一方面,分析大數據可以全面考慮一些傳統分析中因為難以量化而被忽略的因素,比如需要現金流較少的項目,像該項目能獲得的資源(顧客資源、供應商資源),以及前景(市場占有率、市場影響力)等。這樣的財務分析基礎來源才較為完備,保證了基礎數據的全面性。(二)從多維化需求建立分析指標體系。在現代企業管理的要求下,財務部門應開展多樣化、多維度的分析,綜合利潤增加與企業價值等層面,根據企業經營管理需要,對分析數據實現“再次設計”,構建基于財務視角的多維度指標體系。建立多維度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就是要從企業的不同層面對各類財務指標進行科學篩選,目的是保證指標反映的全面性以及突出重點指標。從企業全局看,根據管理層決策的關注點來選取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等指標,反映全局性財務狀況;從經營層面看,要選擇貼合業務需求的營運能力、投資預測以及現金流等指標,深度體現不同經營環節及相互作用關系,找出業務管理的關鍵點,增強指標與業務的關聯性;從行業發展看,要選取總資產增長率、營業收入增長率等財務競爭力指標,同時考慮企業自身特點,突出企業核心競爭力,客觀反映企業價值。(三)綜合分析方式聯動分析指標。對于仍舊采用靜態分析的企業來說,現階段可以嘗試增加動態分析,結合定量與定性指標,綜合利用分析方法來開展具體分析。①要圍繞管理層關注點,可以嘗試結合決策樹模型等對整體經營狀況開展分析;②考慮業務層的個性化特質,可以將現金流數據分析與SWOT模型相結合,對具體業務的下一步投資提出細化建議,及時發掘新興業務,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③考慮到市場環境等外部因素,補充相關的定性分析,提升分析指標的完整性;④要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進一步研究指標之間的聯動關系,根據各維度指標之間的關聯程度,以提高財務分析的效用,從而實現財務分析引導經營決策的作用。(四)轉變分析思維提高綜合素質。會計工作人員的職責,主要包括財務核算和財務管理。作為財務工作者,不僅要懂得如何做好會計核算工作,更要學會如何做好高質量財務分析工作。信息化時代,面對經營過程中產生的海量數據,迫切要求財務分析人員具有較高水平的綜合性財務分析能力,培養能夠滿足現代企業管理要求的財務人員。①轉變傳統思維,從大數據的角度,財務分析的思維要考慮從因果型轉至相關型,注重對數據的相關性、過程性的分析思維,加強從相關事項中發現另一相關事項情況的分析能力,從側重結果分析轉為過程分析,從傳統核算型會計思維轉為管理型會計思維,從而得出更準確、更全面的決策參考。②要提高財務分析人員綜合素質,增強對賬目數據的挖掘、分析能力,并能靈活運用各種數據分析工具,高效篩選有價值的信息并進行信息處理。企業也可采用定期培訓等方式,對財務分析人員持續提升綜合業務能力,了解大數據時代下財務分析的具體工作流程,結合企業經營管理重點,把握相應的財務分析工作方向,以達到與企業決策需求同步的目的。

五、結語

綜上所述,面對新形勢下的經濟環境和企業發展模式,財務分析革新已迫在眉睫。因此,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若想占據“一席之地”,就應以市場及自身發展情況為基礎,全面提升財務分析工作的實效性,進而企業的長期良性運轉增添助力。

參考文獻:

[1]譚鴻元.企業財務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市場,2020(24):157-158.

[2]莫祖欽.財務分析如何有效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參考的探討[J].財會學習,2020(10):43-44.

[3]王尚武.大數據對財務分析工作的影響及對策[J].商情,2019(44):7.

[4]司洋,趙楊.大數據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的挑戰以及優化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9(16):199-200.

[5]林惠貞.企業財務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9(09):124-125.

作者:陳飛宇 單位:南京地鐵資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