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經營項目財務風險控制分析
時間:2022-11-20 10:44:48
導語:連鎖經營項目財務風險控制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以連鎖經營模式的企業大量產生,如重慶的和平藥房、永輝超市、鄉村雞等各種品牌連鎖企業。如何做大做強并經營好連鎖企業,改變單店經營的傳統經營現狀,探索連鎖經營管理模式,就成了了投資者們投資發展的目標。文章選取了連鎖網絡休閑會所為研究對象,提出了有效應對不同風險的方法和措施,重點分析了不同財務風險,并提出風險管理的措施及方法,為連鎖經營企業提供理論和實際應用參考。
一、項目經營中存在的財務風險
所謂“財務風險”是指在各項財務活動中,由于各項不確定性因素的存在而導致損失的可能性。在企業經營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對企業不利的因素,包括外部環境和內部因素,在企業經營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財務風險。(一)戰略制定風險“戰略”。一詞來源于軍事,逐漸被引申至政治和經濟領域。財務戰略是企業戰略的一部分,企業戰略是指企業為了實現長期的生存和發展,在綜合分析企業條件和外部環境的基礎做出的一系列帶有全局性和性的謀劃。而財務戰略的制定往往與企業決策層的管理風格、風險偏好及企業文化有關。隨著市場不斷的發展,由于企業沒有制定中長期的發展而相適應的財務戰略目標,面對市場各種生存環境的不斷變化,企業難以適應其發展,對風險的反應相對滯后,使企業陷入了被動的應對當中,限制了企業的發展。(二)市場競爭風險。在同業市場競爭中,我們在擴大生產經營規模時,更加注重“以人為本”、顧客為中心的服務意識。網絡會所的經營內容正在向精細化、多元化方向轉型,已經打破了以往行業只提供網服務的概念,投資者一定要轉變經營思路,研究市場需求,拓展經營范圍,才能在新趨勢下做好生產經營。同時經營業主應改善網服務場所環境,提高舒適度,在主營業務收入中,改變以“網費”收入為主的單一盈利模式,豐富場所功能,擴大消費人群,在完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三)營運(經營)資金流動性風險。營運資金風險是指因營運資金不足等原因給企業財務狀況和財務成果帶來負面影響、造成經濟損失的可能性。它是企業面臨的主要財務風險之一。營運資金風險主要體現在:營運資金作為維持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所需的資金,與企業經營活動的現金循環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營運資金不足,現金循環就無法順利完成,從而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四)提供擔保風險。擔保行為在現代企業經濟活動中普遍存在,集團公司與控股子公司、關聯企業之間;或者是與緊密合作企業之間都可能產生各種各樣的擔保。在連鎖經營模式中,母子公司及各合作聯營店或加盟店等之間存在擔保行為。擔保方與被擔保方之間會產生一定的收入和成本支出,所以經濟利益的擔保是一把雙刃劍,保證了市場經濟運作的正常進行,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機制,但是如果在實際運用中操作不當或者沒有對風險的有效識別,甚至一個小的疏忽大意都會給一個甚至幾個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損失。(五)橫向并購風險。橫向并購也稱為同業競爭對手的并購,是指兩個或兩個以生產和銷售相同或相似產品公司之間的并購行為。如兩家汽車生產公司的并購,兩家石油公司的結合等。但是在企業實際并購過程中,大多出于擴大規模、吸引技術等目的,不管是出于何種目的,對并購風險都要充分考慮。由于企業或中介機構對未來的風險預估不足,導致收購失敗并付出沉重代價。
二、財務風險控制策略及應對
財務風險與企業戰略的制定緊密相關。連鎖企業具有一般企業的共有特點,但同時也存在著單店規模小但整體規模大、地域分布廣等特點,所以在企業管理存在著很多風險因素,隨著我國互聯網及信息技術的發展,使連鎖經營企業在管理借助于互聯網技術得到了更大的優化,比如可以時時監控各營業網點的現金流入情況。但是由于人為因素的不確定性,使得企業管理仍然存在很多財務風險。所以財務的風險管理及控制仍然是現代企業長期以來覓求而永恒的主題。根據連鎖經營企業特點,從以下幾方面來設計風險控制策略。(一)設計資金風險管理制度。1.建立資金的收支管理制度。資金集中管理主要是指現金(包括銀行存款)收支兩條線管理,將各項目公司銷售回籠資金由網銀行系統自動從項目公司在商業銀行的銀行賬戶劃入其在集團財務公司賬戶,各項目公司所有預算內大額資金支出經集團公司財務會計部審核批準后,從集團財務公司賬戶劃到其商業銀行賬戶,并實現即時支付。企業集團的資金集中管理,是將全國各個項目公司的資金集中到集團總部,由總部統一調度、管理和運用。通過資金的集中統一管理,企業集團可以實現整個集團控股公司內部的資金資源高效整合與有效調配,,提高資金的充分使用效率,降低金融風險,充分保證了資金的安全性。2.充分建立項目或子公司定額備用。金管理制度由于項目公司分布在全國各地,為了維持各項目公司正常的現金周轉,財務應建立備用金管理制度。集團備用金是集團總公司給各項目單位或工作人員備作差旅費、零星采購及其他小額開支等使用的款項。備用金應指定專人負責管理,按照部門規定用途開支,不得轉借給他人或挪作他用。預支備作差旅費、零星采購等用的備作金,一般按估計需用數額領取(按3~5天左右的開支總額核定),支用后一次報銷,多退少補。前帳未清,不得繼續預支。(二)項目預算控制。預算是一種計劃,它是企業股東對高層管理人員全年工作計劃的安排,使項目管理人員為了完成任務所制定的一些指導性原則。一項預算之所以能形成正式的被執行的行動方案,那是高層管理人員對預算書里的數據作出的一種承諾,圍繞這一綱領性的文件而努力工作,并與高層目標考核指標體系一致。預算就是計劃如何分配資源問題,而制定預算的行為就是對預算單位體系內對各種工作進行資源的配置,而這種資源配置的結果讓那些經理層的人員感到滿意,因為他們不得不在預算的約束之下工作和生活,也不得不為了完成預算目標而努力去奮斗。然而,正是基于企業股東對投資利益的最大化的追求,這些預算體現了企業最高管理層的政策要求,比如要求收入最大、費用最低、利潤豐富。同樣企業高層對各種經營活動的支持程度,反映了該項經營活動最終結果的重要性。比如投入大量商業廣告宣傳支出后,帶來的結果可能就是市場占有率的提高、銷售收入的增加。所以高層管理者都是盡可能的平衡處理預算過程的工作,在每一個合理的水平對全年每一個工作計劃進行投資,也包括各種費用的開支。相反過多的資源投入會造成浪費,這樣會給經理層帶來一種松懈,同時也不會讓經理層手中的資源匱乏,而使工作無法順利開展,影響其對工作的積極參與,因為其全年工作業績與自身利益高度正相關。(三)建立適合企業的現代內部審計制度。1.現代企業內部審計的新要求。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對內部審計的重新定義,將內部審計重新定義為: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確認和咨詢活動,旨在增加組織的價值和改善組織的運營。它通過應用系統的、規范的方法,評價并改善風險管理、控制及治理過程的效果,幫助組織實現其目標。從以內部審計重新定義中,我們發現了長期將“監督”職能作為以往的要求取消了,提出內部審計新的基本職能,拓展了內部審計的內容,明確了內部審計的目標。2.內部審計要真正發揮其。“咨詢”和“風險管理”職能內部審計工作往往是在審計過程中發現企業存在違規行為,有事后監督的作用,那么能不能把這種風險在事前就得到控制呢?這就是對審計職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審計人員應該發揮其咨詢作用。是站在CEO等經理者的肩膀,用第三只眼由向下看,指導子公司或項目人員應該怎么做,實際做得好不好,實際與預期值存在哪些偏差,然后提出糾正偏差的措施和對策來加以改正,在以后工作中避免再次出現類似問題,以達到風險管理的目標。內部審計作為公司內部治理結構的一部分,企業擁有強大而有力的內部審計組織,有可效保證公司的內部控制系統的有效運行,使集團及各子公司業務有序進行,從而保證公司資產的安全、完整懷、財務會計報告的真實性。為企業長遠發展發揮作用。但是長期以來,我國大多數企業的內部審計仍然是將它作為總經理對下級單位的財務、經營情況進行監督,內部審計部門向總經理負責并報告工作,這樣的組織形式下,如果內部審計人員發現會計人員蓄意粉飾財務會計報告,這樣的會計報告一般經總經理和財務人員一起確定后的數據,難免對總經理目標考核有利,企業有再好的內審人員也無能為力,這樣的內部審計就沒有發揮對會計數據的監督作用。內部審計作這企業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監督經理層人員的行為,對他們的管理行為和目標責任進行充分的評價。要真正發揮內部審計對財務報告的監督作用,公司就必須成立審計委員會,內部審計監事會和獨立董事組成的審計委員會負責并報告工作。內部審計不僅是對公司業務活動進行檢查,而且要真正發揮其“咨詢”和“風險管理”職能,實現公司的價值目標。(四)建立公司內部控制體系。所謂內部控制,是指一個單位為了實現其經營目標,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會計信息資料的正確可靠,確保經營方針的貫徹執行,保證經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單位內部采取的自我調整、約束、規劃、評價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與措施的總稱。企業內部控制的核心是控制活動,控制活動是企業根據風險評估結果,結合風險應對策略,確保內部控制目標得以實現的方法和手段。企業內部控制措施通常包括風險控制、不相容崗位分離控制、授權審批、會計系統控制、財產保護控制、預算控制、營運分析控制、績效考評控制等。企業應當結合風險評估結果,通過手工控制與自動控制、預防性控制與發現性控制相結合的方法,運用相應的控制措施,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內。由于IT技術的發展,借助于大數據信息系統,從工程項目的預算到決算、從采購到付款、從銷售到收款等,保證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信息實時相通,按照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做到對發生的業務及時加工處理,編制會計報告,反映項目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使之有效預防并控制各種潛在風險的發生,保證資本投資的保值、增值。
參考文獻:
[1]張瑞君.企業集團財務管控(第四版)[M].人民出版社,2015.
[2]杰克.R.梅雷迪斯,小塞繆爾.J.曼特爾.項目管理[M].戚安邦,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3]王亞卓.財務管理漏洞與防范技巧[M].企業管理出版社,2006.
作者:劉世兵 單位: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上一篇:總公司對子公司財務風險控制分析
- 下一篇:國有企業財務風險預警與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