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預警機制探討

時間:2022-09-21 10:48:24

導語: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預警機制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預警機制探討

一、引言

行政事業單位在從事行政管理、法律法治、科教文衛等社會活動的時候,必然是要發生費用的。這些費用主要是由國家財政進行支付的,管理這些費用,就少不了財務活動,有財務活動必然會存在財務風險。所謂財務風險,指的是由于受到多種外在因素的影響,導致行政事業活動產生經濟損失或不良社會影響的可能性。財務風險表現在財務數據上,是財務收益值與預期收益出現偏離,必然會使國家財政撥款蒙受損失。因此,建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預警機制,并不斷完善之,可以有效抑制財務風險的發生,可以將危機消滅于萌芽之中,可以有效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可以有效地提高國家財政撥款的利用效率。

二、構建財務預警機制的資料與要素

1.構建財務預警機制的資料

(1)財務報表

完整的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財務狀況變動表、附表與附注。財務報表是完整反映會計主體財務狀況和經營活動的數據化資料。通過財務報表,管理者可以掌握單位的資金出入情況,可以為單位活動提供財力保障。但是,有些行政事業單位對財務報表的整理工作并不到位,造成了報表內容的缺失,不利于財務預警機制的構建。因此,需要在構建財務預警機制的過程中,逐步完善財務報表的填報。

(2)會計資料

會計資料主要指會計憑證、賬簿、財務報告等核算類的專業資料。會計資料是實行經濟調控、開展經營管理、做出活動決策的重要的證據類資料。對于會計資料,必須按照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做妥善的保管,否則,將會失去科學應對財務風險的有效證據。

2.構建財務預警機制的要素

依據財務報表和會計資料,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預警機制的構建離不開四大要素:行業職能、綜合實力、決策管理、資金流量。

(1)行業職能

在構建財務預警機制的時候,行政事業單位不能脫離自身的行業職能,必須在認清自身所在行業的特點、性質、地位、功能等前提下,對本單位進行客觀如實的分析,著重分析單位性質、單位業務、單位規則成熟度、經營管理的風險度。

(2)綜合實力

單位的綜合實力是對財務風險的發生概率具有重要的影響,單位的綜合實力包括:在百姓心中的口碑,內部管理的正規程度,服務措施的到位程度,單位領導的人格魅力,單位員工的工作狀態,財政支持的力度。如果單位的綜合實力越強,那么,其所面臨的財務風險就越小。

(3)決策管理

完善的決策管理,可以增強單位對財務風險的抵御能力,可以最大程度地化解因財務風險而造成的損失。決策管理包括:①單位戰略目標,單位戰略目標應該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符合單位自身情況。②單位投資決策,投資決策應該遵守國家法律,杜絕投資過于分散,避免重視投資忽略監督。

(4)資金流量

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流量在一般情況下是比較平穩的,因此,對資金流量的安排和考量,必須堅持謹慎細致的態度,因為一旦資金鏈發生斷裂,受影響的不僅僅是單位自身,必然會對自己所管轄的社會行政事務造成惡劣的影響。為了能夠有效控制和利用資金流量,單位管理者必須重視現金流量表。

三、財務預警機制的管理應用與作用

行政事業單位的舉動對社會事務具有重要的影響,為了避免因為財務風險的出現而發生一系列不良的社會風險,就必須在防范財務風險的幾個關鍵環節上強化管理效果,才能發揮財務預警機制的作用。

1.財務預警機制的管理應用

(1)預算管理

隨著行政管理放權機制的推行,事業單位正面臨著最深刻的改革,以往的完全依賴上級撥款,用完再申請,有多少錢辦多少事的管理觀念必須盡快拋棄,否則是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進程的。在新的行政制度改革的歷程中,只有認真做好預算管理,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才能完成本單位承擔的社會責任,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

(2)審計管理

堅持反腐倡廉,堅持糾正行業不正之風的社會大形勢要求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做好財務審計管理工作。上級監管部門和本單位實行兩級審計管理機制,嚴格審查資金的進出收支情況,嚴格審核資金的利用效率,對單位財務工作實行精算式的監督管理,從財務審計方面督促行政事業單位提高履行社會職責的效率。

(3)備份管理

備份是構建財務預警機制的必不可少的管理功能,是把行政事業單位在社會活動中的財務信息加以選擇性的收錄,為專項監督與檢查提供文字性的依據,為以后的經營和管理提供參考性憑證,進而達到降低財政撥款浪費率的效果。

2.財務預警機制的作用

(1)降低風險

根據行政事業單位留存的各種財務資料,構建行之有效地財務預警機制,并不斷完善之。可以從宏觀角度加強財務內部控制力度,有效規避財務風險,減小經濟損失;可以根據詳實的財務資料,理性分析本單位的運營境況,及時發現潛在的危險隱患,向單位管理者提供有意義的決策建議,防范因風險帶來的不利影響。

(2)強化內控

內部控制管理的對象是單位的管理機制,牽扯到單位內部各個職能部門,財務部門自然也是其一。通過構建財務預警機制,可以把各個部門納入到統一的監管平臺,綜合分析各類問題及其后果,由此可以有效發現風險的存在苗頭,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四、結論

綜上所述,行政事業單位雖然不能直接創造社會價值,雖然不具備企業財務部門的完整性,但是,由于其承擔著重要的社會管理與服務職責,因此,只有構建行之有效地財務預警機制,才能增強財務工作的宏觀性指導性,提升專項資金的利用效率;才能發揮行政事業單位的社會職責;才能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辦事效率;才能有效避免由財務風險引發的其它社會問題。

作者:張博榮 單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七二四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