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研究

時間:2022-01-17 09:49:13

導語:制造業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制造業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研究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資本主義市場逐漸完善,但是還存在著許多弊端。近年來,財務報表舞弊手段越來越嚴重,從財務報告的性質和數量來說都令人擔憂。舞弊案問題由來已久,如何解決問題,還需要從根源出發。本文就制造業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問題和對策做出具體分析,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制造業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

舞弊指的是企業利用財務報告偽造經濟業務,提供虛假信息。隨著社會的發展,舞弊手段也越來越多樣化,通過提前確認收貨,虛增收入,少計費用增加利潤,達到舞弊的目的。舞弊者在經濟界是一個恐怖且不能容忍的存在,不僅會給投資者,債權人造成經濟損失,還會影響國家對資本主義市場的調控。舞弊也使會計和審計行業的形象大幅度下跌,防范和治理舞弊成為當下之急。所以為了防患于未然,必須做好充足的措施和準備,才能讓財務報告發揮它正確的作用。

一、財務報告舞弊根源

在總結近幾年發生的舞弊事件時,我們發現這些問題的根源無外乎以下幾個因素。首先是上市募權融資資格的問題,根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規定,公司想要開發新股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公司具有持續盈利能力,財務狀況良好。對絕大部分中小企業來說,很難達到這個門檻,所以私募發售會成為許多民營中小企業進行股權融資的主要方式。公司利潤指標在很大程度上對股票的發行和融資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最后還要滿足國務院批準的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條件。重重困難下,這些未達到指標和上市條件的公司就產生了舞弊的想法。其次,我國制造業水平低,生產的產品單一,在市場上不占優勢地位,很容易出現虧損。一旦出現虧損就會受到股東和債權方的雙重壓力,企業負責人又喜歡報喜不報憂,所以往往虛報利潤造成信息失真[1]。管理部門對舞弊現象監督力度不到位,導致會計舞弊越來越嚴重。公司通過會計操控使經營額達到市場預期目標,為的就是保障公司管理層的利益和報酬。抬高股價,謀取非法利益也是造成財務報告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很早的新聞中,股市黑嘴王建就利用股市賺取了巨額的非法利益。王建通過自身和北京首放公司在證券領域的影響,采用咨詢報告的方式,影響了普通投資者的判斷,從而進一步抬高股價,影響成交量,達到從中謀取利益的目的[2]。在這些交易中,最重要的依據還是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通過舞弊手段使投資者加深對該公司的認可,給公司和利益相關者帶來巨額利潤,這也會導致公司財務報告存在舞弊問題。

二、舞弊財務報告的手段

我國關于資產減值準備規定不僅說明了謹慎性原則的重要性,也是為了避免資產的虛增導致企業利潤的虛增,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企業財務資料的可比性,真實性。然而,國家在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時間沒有做出具體統一的規定,這使企業在操作時有一定的隨意性。一些公司遇到資金虧損時,就會采取追溯調整法擴大大量資產的減值準備,這使這些公司在這一年度出現虧損,而在下一個季度將局勢扭轉,事實證明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其次,在進行非貨幣性交易上也有很大紕漏,所謂非貨幣性交易,意在雙方以非貨幣性資產進行交換,但是這種交換不包括貨幣性交易。非貨幣性交易這種特殊性也給某些上市公司在舞弊財務報告上提供了機會,利用各種形式將大量資產和股權進行轉讓。最后一點表現在會計核算方法不一致的情況上,會計核算方法主要由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設置會計科目和賬戶等專門部分構成。按理說各個部分之間是相互聯系,緊密結合的,而在實際操作中,制造業公司會利用計算會計核算方法操縱整個過程,通過改變存貨計價方式改變利潤,人為地調整收入費用,進一步調節經營成果。這樣做的目的都是為了掩蓋壞賬和經營虧損的現象,都是違背企業健康發展的法律行為。

三、公司財務報告決策

加強法律法制建設是防范財務報告最有效的方案,國家應該從立法方面加強對財務報告方面的規定。隨著社會對舞弊財務報告的曝光和社會監督力度的加強,公眾對案件的審判結果也有一定的期望,在立法上需要加強行政和刑事處罰力度,嚴厲懲治違法行為,做到人人依法辦事。但是相關部門處理案件的效果與老百姓對案件結果的期望還存在一定的出入,應該充分發揮行政刑事的懲罰制度,曝光公司與主要負責人,為公民提供一個公平的環境[3]。除此之外,還要逐步完善索賠制度。目前我國制造業普遍存在著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不合理分配。股權結構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上市公司的業績和績效,如果出現了不合理的情況,很有可能會大幅度拖后公司的業績。除此之外,還會產生內部治理混亂,監控機制失效等問題,一旦問題發生將會造成嚴重的后果,結局難以挽回,由此產生最嚴重的問題,即財務報告舞弊問題。因此,想要財務報告舞弊的問題消失就需要優化公司股權結構,防止出現治理混亂,政企不分,內部人控制等一系列問題。根據《公司法》中的規章,獨立董事不能在上市公司中任職,并且不能與公司或者公司的管理者有重要的業務聯系。這項獨立董事制度的建立是對董事會功能的完善和提高,不但可以起到有效的監管作用,還能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從古至今,我國從來沒有真正實施過獨立董事制度,所以我們非常缺少這方面的經驗和評價,需要建立起這樣的制度,并進行有效的實施。制造業上市公司里,如果出現了公司財務報告舞弊的問題,公司的各項指標會出現異常。比如盈利水平、非流動資產所占比例和資產負債等指標都會出現異常的情況。為了防止發生這樣的情況,需要董事會建立審計委員會直接帶領內部審計部門,而內部審計部門則向審計委員會負責。公司管理者不能直接參與內部審計的工作,這樣可以有效防止發生惡劣問題[4]。而內部審計部門的存在可以確保制造業上市公司的資源優化配置,確認公司是否正確使用了資源,是否存在不合理分配資源的問題,以此達到避免財務報告舞弊的效果。最后一點就是職業道德問題。當今社會情況下,高校對會計的教育只注重教育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訓,卻忽視了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教育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道德的聯系應該貫穿財務人員的一生,職業道德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每一個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問題應受到重視,在高校教育中,應該單獨開展一門有關培訓學生職業道德的課程,類似于“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使財務人員在工作的開始就能很好地掌握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當然,我國許多財務人員并非科班出身,所以,對于每一個財務人員都應該有著一門職業道德教育的課程,使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能銘記于每一個會計財務人員的腦海中,并成為其一部分。財務報告舞弊問題不斷發生在制造業上市公司中,這個問題導致的結果就是使股東和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一直受損,目前還有許許多多中小投資者對財務報告舞弊問題的鑒別不到位,無法正確辨別。因此,應該從理論學習向實踐行動過渡,提高投資者的專業知識,以及提高對舞弊問題的鑒別能力和擁有極強的維權意識。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制造業財務報告舞弊是當今資本主義市場最有影響力的一個問題。如何解決舞弊問題,還需要社會各界的努力,從法律,制度,教育多方面,多方向分析問題,找出解決方案并進行改造,加強對財務報告舞弊現象的監督和防范,使我國制造業財務報告透明地展現在公眾面前,使企業健康良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姿.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財務舞弊的相關性研究——基于A股制造業上市公司[J].中國商論,2018(5).

[2]楊荻.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手段及成因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16).

[3]試析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質量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經貿實踐,2017(4).

[4]邵伊君.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與審計對策—以萬福生科為例[J].財訊,2017(6).

[5]吳祥敏.企業財務造假分析[J].時代經貿,2017(19).

[6]徐繼全.合法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其預防對策[J].時代經貿,2007(S9).

作者:楊鈞梅 單位:三洋能源(蘇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