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會計道德建設透析
時間:2022-12-31 10:04:04
導語:中英會計道德建設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徐宏常龍工作單位:吉林師范大學
中、英兩國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比較
中、英兩國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各有特色,我們對兩國道德規范體系中可供比較的問題作一些延伸分析。(一)職業道德規范與法律法規聯系的緊密度一般地認為,法律法規具有公權力的強制性,而職業道德規范是一種更高標準的責任,受制于輿論監督,無強制性。英國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即表現這樣的特征,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由職業團體制定、頒布,用于約束同業會員之行為,對不遵守職業道德規范行為者予以督導和專業性懲罰,較少地依賴法律法規。而中國的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與之有著明顯的差異,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由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制定,而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是財政部管轄之下具有官方性質的職業團體。其制定道德規范基本準則第一條明確提出,職業道德規范依據注冊會計師法。譬如針對利益相關者之回避和保密性問題的條款在會計師法與會計職業道德規范中皆在體現[1]。因此,中國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與法律是密不可分的。(二)職業道德規范內容的完整程度英國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僅其指南文本有幾十萬字之篇幅,內容具體、完整。對會計師在執行專業活動中的一切技術性或非技術性行為都做了具體約束,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基本準則共七章三十二條,對職業道德的定義與英國是類似的,但具體約束的內容與之相比少之又少。(三)職業道德規范的可執行性在英國,會計職業的設立和職業道德規范的形成歷史攸久,歷經多次修訂、充實與完善,系統完整且極具執行性。中國現行的規范因為起步較晚還只是基本準則,短期內其執行性不是很強。
文化差異是影響會計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因素
文化因素是影響職業道德建設的一個重要部分,各種文化的差異會導致各國的社會風氣、風俗習慣的不同,它往往會影響會計從業人員的思維方式和行為規范。(一)西方國家相對簡單的人際交往西方國家的人們崇拜的是民主的、個人的,他們的一切行為以個人為中心,個人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在人際交往中彼此之間保持著戒心,自然而然地會產生距離。法律是他們實施一切活動的保障,而中國的人際關系相當復雜。中國人辦事靠熟人、靠朋友,中國人實施一切活動的保障大部分靠的是相互了解和信任。人際關系對于會計師的主觀判斷也會產生影響,人際關系簡單化是建設會計職業道德、規范行業行為的有效辦法。(二)中國社會的“面子文化”及“紅包禮儀”羅素認為“要面子”的害處在于“影響效率,同樣也影響了人際關系的真誠”。人們見怪不怪,這是面子文化非常有腐蝕性的一個危害。許多本應該做出公允、獨立判斷的會計從業人員往往礙于面子做了違心的事情。“紅包禮儀”根植于中華文化,創立初衷純粹于祝賀、祝福、感謝之表達,無交易污名之嫌。可是隨著市場經濟在中國確立、政策開放,而相應的法津與道德規范未同步建立,紅包逐漸變成利益鏈條輸送與連結的工具,成為實現某些掌握資源者的權力尋租、物資分配、信息有價分享的手段。會計從業人員往往掌握企業的經濟狀況,會有許多動機不純的人希望得到這些需要保密的信息,紅包利誘便成為一種手段。部分會計人員在利益面前棄職業道德與不顧的現象并不少見。
對于我國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思考
我國的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既要學習國外的經驗又要符合我國的國情。通過以上的對比和分析,我認為我國的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應該從法律、基本準則、道德三個層面進行。(一)健全關于中國會計從業人員的法制建設法律是會計人員堅決不能觸碰的底線。在我們國家為會計人員制訂的會計法律、法規、準則、制度很多,這就要求會計人員必須加強這些法律、法規的學習,提高法律水平和自身業務能力,依法辦事,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二)完善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基本準則借鑒英國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細則中的條款,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探索與之相適應、適合我國國情、極具道德約束力的原則,充實會計師職業道德基本準則,使其內容更加具體、完整。對規范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行為起到積極作用。(三)加強會計從業人員道德教育會計職業道德主要是對會計人員的品德、品行作出規范。就我國國情與西方國家對比而言,由于會計管理模式、會計監督模式、社會風氣、風俗習慣的不同,規范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在我國將會更加有難度,我國應該制訂一套適合我國的職業道德教育的方法,抓好在校生及在職人員的后續教育。設置道德建設課,嚴把會計職業準入關,在后續教育、職稱考試中增加會計職業道德的內容,通過形勢教育、品德教育,增強會計人員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實現會計從業人員整體素質的提升。
- 上一篇:縣工信委教育工作計劃
- 下一篇:當代道德力在城市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