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場道德建設研究

時間:2022-12-31 11:35:15

導語:農場道德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場道德建設研究

本文作者:劉玉梅工作單位: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建三江管理局前鋒農場

(一)創建規范管理的金融體制首先采用強硬的法律法規制度,對財會人員的職業修養問題進行一定的監管,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因此,法律滲透到社會的各行各業,成為衡量和規范人們行為和工作的尺度,道德區別與法律的重要特征在于是否有強制性。法律對財會人員的嚴格監管,加強對國營農場經濟活動內各工作人員行為的審查,從而肅清不良行為的出現和發生。財務行業內應當創建和完善行業規范,包括信息反饋和監管等體系。(二)創建監督和管理體系監管體系是一個完整系統的的過程體系,涉及到外部的職業規范和制度,到財務工作內部各環節以及工作人員的道德修養。監管體系對國營農場財會工作的各個環節進行監督管理、評估和控制并進行有效反饋,以保證財務工作在嚴格符合法律標準的情況下進行。財務工作作為經濟活動中的商業隱蔽行為,較為獨立無法保證整個過程的透明度,因而容易造成工作人員的假公濟私、貪污等行為的頻繁出現。其中往往牽涉到數目較大的資金,財務工作人員在工作中不良行為的出現,將會給企業或公司帶來不可逆轉的損失。保障監管的深入細致,預防為主進行監督,減少違法行為帶來的風險。

內外監管體系相互呼應,最大化地實現監控的效果和影響力針對內部財務工作者,采取積極有效的激勵機制,避免外部約束所帶來的效率低下問題,以鼓勵和激勵的方式,提高工作人員自主學習和提高修養的積極主動性,并進行一定程度的相關教育。同時,通過企國營農場內部科學合理的分工,對財務內工作進行重新再分配,避免“一人掌權”的局面出現,加強對關鍵點的控制,并對可以環節和信息進行反饋,形成多人協作與相互監督,促成相互牽制和制衡體系,層層監督和管理,杜絕違法行為行為的出現。自我監督意識的提升除了強制性的法律監督,道德修養的提高也是保證財會工作順利完成的一項重要措施或途徑,做到防微杜漸,預防為主,首先應當從自身自我監督意識的提高開始。國營農場可以設計相關法律法規以及一些經濟案件,通過對財會工作人員的指導和教育,提高其對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對法律的了解,對違法違規行為的積極抵制,提高自我監管、控制,并對可以信息進行及時報告和反饋,提高財會工作的效率。外部的控制力量一定程度上只起到懲戒違法犯罪的作用,而自律則從自我主動意識出發,積極響應職業道德規范和要求,從我做起。針對法律知識的認識不足,思想道德修養不夠充分等問題,不斷進行后期學習與鍛煉,接受相關教育和輔導,將財務工作作為一項責任重大的工作來做,才能從本質上確保財會人員的道德修養、職業素養的提升,法律知識財務工作經驗的積累。在眾多商業利益洶涌的市場經濟的浪潮中,積極對違法行為進行抵制,不斷張揚高尚的職業修養和精神操守,遵紀守法。

總而言之,在法律法規體制等外在的監管與控制,行業內職業道德規范的約束與指導下,有效提高財會行業良好的道德聲望的同時,國營農場財會人員個人也應深入的了解身為一名財務人員,應當具有的職業精神與道德修養。嚴以律己、愛崗敬業、依法辦事、公平公正、誠實守信、遵紀守法是財會工作人員應遵守和引以為戒的基本原則,也是財務人員的工作標準和用以衡量的尺度。誠然,法律法規的管理和監控,未必能肅清不正之風,和完成提高行業內良好作風的真正目的,而從自身做起、從我做起的個人嚴格的職業要求,必然能夠實現這一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