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班主任如何開展德育工作

時間:2022-10-15 10:21:53

導語:新常態下班主任如何開展德育工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常態下班主任如何開展德育工作

摘要:文章首先對新常態背景下班主任德育工作進行了概述,然后提出了新常態背景下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路徑,包括更新教育理念,增強德育工作的科學性;全面了解學生,加強德育工作的前瞻性;建立班級文化,增加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創新教育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

關鍵詞:新常態;班主任;德育工作

學生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而德育工作是學生工作的重點,班主任在學生德育中肩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應把德育擺在日常工作的重要位置。對于班主任來說,找到每一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幫助學生進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是其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面對新的教育常態,班主任要立足實際、與時俱進,完善與創新德育工作開展路徑,開創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新常態背景下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概述

進入21世紀以來,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并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帶動行業技術、行業理念快速更新換代,其中包括教育行業[1]。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下,教育信息化理念應運而生,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教學形式備受推崇,促進各個階段各項學科開展教學改革。目前,新一輪的教育改革工作已經開始,改革創新的足跡遍布教育及其管理的每一個角落。德育作為學生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受到了教育改革浪潮的影響,因此班主任勢必要積極創新工作途徑,適應當前教育改革的新常態,滿足學生工作要求。德育工作除了面臨教育改革這一新常態外,面對的學生群體也發生了一定變化?,F在的學生是’00后、’10后,是一群在溫室中長大的孩子,他們性格獨立,以自我為中心,不愿受他人規勸,無形中加大了班主任德育工作難度。而且由于電腦、智能手機的普及,學生更容易接觸到不良的信息,在這樣的信息侵襲下,學生思維上有絕對化、碎片化的傾向。另外,對于單親、留守家庭的學生來說,課外德育基本處于“真空”狀態,這給班主任德育工作增加了難度,不利于學生德育工作的推進。面對教育新常態,班主任德育工作要做出調整,做到觀念上適應、認識上到位、方法上對路、工作上得力,這樣才能創造德育工作的有利局面,使德育切實發揮作用,引領學生的思想、精神、行為等各個方面健康成長,成為品德優良的人。

二、新常態背景下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路徑

(一)更新教育理念,增強德育工作的科學性。對德育理念進行完善、創新,堅持科學合理的德育理念,可增加德育工作的科學性[2]。第一,堅持生本理念。德育工作展開過程中,班主任始終堅持生本理念,把德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關注學生思想動態,貼近學生組織德育活動,圍繞學生的思想困惑和心理問題開展具體的德育,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修身養性,使其養成良好的品德素養和精神品質。第二,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德育工作。開展德育工作時,班主任堅持踐行科學發展觀,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為目的,結合學生的思想水平、認知規律等安排德育活動。同時,班主任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每一位學生的具體情況實施德育活動,這樣才能增加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如單親家庭學生、留守學生因為父母在身邊的時間少,長時間在缺少愛的環境下生活,不可避免地有著與雙親家庭學生不一樣的心理狀態。對于這類學生,班主任應采用符合他們心理狀態特征的德育手段,實施差別化、針對性強的德育。(二)全面了解學生,加強德育工作的前瞻性。學生是德育工作的對象,了解學生實際情況是德育工作開展的基礎,所以班主任應通過各種方式深入地了解學生,以便結合學生的情況及其存在的不良思想狀態、不規范的行為開展德育,加強德育工作的前瞻性,把一些潛在的問題消除在萌芽階段。第一,班主任應加強交流互動,深入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是班主任有效開展德育工作的基本前提[3]。在信息時代,班主任可通過QQ、微信、電子郵箱等渠道與學生互動,創新溝通渠道,盡可能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班主任還可與學生建立朋輩關系,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平等地與學生對話,這樣的人物關系更易于學生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對于學生來說,一旦他們心里對班主任不設防,沒有抵觸情緒,班主任就能比較容易地掌握他們的思想狀況。第二,班主任學期末通過專業的評估表對學生進行思想鑒定和行為考核,再運用現代信息工具與學生父母親保持經常性的聯系,及時反饋信息,關注學生思想道德情況,從而全面了解學生,加強德育工作的前瞻性。(三)建立班級文化,增加德育工作的實效性。班級文化主要包括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班主任可借助這些文化形式育人、教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4]。第一,通過物質文化育人。教室擺設要整齊,各種設施潔凈明亮,通過打造舒適環境,營造一定的文化氛圍。在這樣的物質文化下,學生能夠保持比較愉悅的心情,有助于班主任進行道德情感培養。第二,通過精神文化育人。班級的精神面貌、價值觀念對學生的道德情感有著不可替代的重大影響。班主任要建立良好的班級精神,積極開展集體主義教育,抵制個人主義,培育積極健康的班級精神文化,滲透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道德。第三,通過制度文化育人。對于人而言,制度有一定的約束作用。班主任要根據校規、校文化,結合班級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特點等建立系統化的班級制度,對學生不當的觀念、行為等進行約束,如建立獎懲制度,每當學生做出違反制度的行為就實施懲罰,反之則給予獎賞,做到優獎劣罰、獎罰分明,以保證德育工作順利展開。(四)創新教育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班主任應對德育方法進行創新,使德育活動高效展開,發揮其應有的育人、教化、感化、引領等作用[5]。第一,組織開展豐富多樣的德育活動。為了有效展開德育工作,班主任應勇于創新改革,結合學生興趣和德育目標組織設計豐富多樣的德育活動,創新德育載體,增加德育對學生的吸引力。對于學生而言,倘若對德育活動不感興趣,其很難全身心地參與其中并受之感化。所以班主任要善于利用創新思維組織形式各樣的德育活動,引導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如組織全班學生以志愿者身份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引領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價值理念。第二,通過鮮活的時事案例引導學生,達到德育的目的。班主任可以和各學科教師合作,搜集學科內的哲理故事、人物傳記、法律案例、時事新聞等與德育相關的內容,通過課內滲透、課外拓展的方式將德育落到實處,使學生在提高科學素養的同時獲得人文素養、道德素養的提升,最終達到德育目的。

三、結語

隨著教育改革工作的逐漸開展及學生群體的更迭,班主任德育工作迎來了新常態,要求班主任創新德育理念和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為此,班主任應從教育新常態背景入手,對德育工作的理念、方法、載體等進行完善、創新,開展豐富多樣、有效的德育活動,使德育落到實處,發揮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宏軍,王聰睿.學校德育管理“新常態”與學校內涵發展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23(31):9,16.

[2]靳紅,謝凱,徐海.“人文建構、知能結合”的德育體系探索[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7,14(36):46-47.

[3]朱曉琦.藝術院校大學生個性特征與德育開展對策[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30(24):74-76.

[4]田永香.讓德育走進學生心靈:網絡新常態下中學德育教育的思考[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5,14(4):134-135.

[5]馬躍.探討教育新常態下高中德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7,17(37):70-71.

作者:黃亞紅 單位:臨洮縣八里鋪鎮王家大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