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德育教育意義和途徑

時間:2022-03-09 04:31:47

導語:中小學德育教育意義和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小學德育教育意義和途徑

目前,我國的中小學教育改革形勢越來越復雜,改革開放的現代化建設加快,應該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對于中小學生德育教育的主要內容為“為人民服務為,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勞動、熱愛社會。在當前社會出現缺乏教育人才,學生的壓力大,高分低能的情況影響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針對這些問題,教育部出臺了一系列的針對中小學生的政策和措施,了解中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生活的狀態,在進行對中小學生德育教育。

1分析中小學生德育教育的意義

1.1讓學生面對現實,明辨是非

現在的社會人們的公共生活領域逐漸擴大,人們在不斷頻繁相互溝通,而德育教育是在維持公眾利益和秩序,能夠體現出社會穩定性,也能夠體現一個人的修養和社會文明。而我們今天的社會中依然會出現不文明的問題:對社會道德思維模糊性和矛盾性、集體主義觀念淡薄。所以要針對中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廣大,著幫助中小學生對社會的一些不健康、消極甚至墮落的行為能夠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產生抵制思想,增強“免疫力”,并且去影響自己身邊的人。

1.2讓學生厚德載物,重視未來發展

對中小學從小實行德育教育,這樣有利于他們能夠健康的成長,這關系到社會的發展和祖國的命運。鄧小平同志之前也曾說過,教育要從幼兒和青少年抓起,要大力在中小學生中倡導勤奮努力學習、遵守法律法規。因此,在中小學生中加強社會公德教育,培養他們的公德意識,必將會使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高。

2分析中小學生德育教育的內容

2.1嚴格要求和熱愛尊重相結合

在現實的教育中,要求中小學生熱愛尊敬老師和同學,慢慢的提出更嚴格的要求對自己,結合熱愛、尊重和嚴格要求,來知道學生不斷的進步。

2.2德育內容與學生認知特征相一致

中小學生的發展必須經歷童年、少年年、青年這三個過程。每一過程的學生身心發展都各有特征,教育者一定分析了解這些特點,使德育意義、內容和途徑在保持系統性的同時符合學生年齡特征,只有如此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2.3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相結合

前人的道德經驗傳授給我們,然而道德行為和習慣則需要長期的實際鍛煉,因此在現實的德育中,極易出現言行脫節的問題。貫徹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要求在思想品德教育中,不僅讓學生了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每一個行為規范準則等,還要培養他們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

3分析中小學生社會德育教育的途徑

3.1首先要學習《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通常在教師的墻上掛上《規范》,但沒有老師指導學生對照自己的行為。中小學生行為的指導性標準就是應該努力加強養成教育規范,如果教師可以根據教育規范的要求來指導學生去對照自己的行為,指導自己的生活,學生會受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3.2利用學校教學方式對學生實行德育教育

課堂教學就是一條主渠道來實施德育,在每一科教學中都會涉及到社會公德教育的相關內容,其實在教學里講述效比單獨的說教具有更好地效果。對于作文教學最體現了學生的思想,語文教學能夠利用文本自身蘊含的思想情感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還可以通過自然科學、生物學科的教學中,能夠依據實驗、觀察等活動,對學生滲透生命教育、環保教育、良好習慣的養成等德育教育。

3.3在學校各項活動中滲透社會公德教育

在校內的各項活動中滲透社會公德教育。如,在學校開展“放養一條魚環保活動”等,可根據活動的內容,讓學生積極體驗與感悟,形成良好的公德。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滲透社會公德教育。學校經常開展各項社會活動,能讓他們感受勞動的光榮和掙錢的艱辛,增強他們的責任感、環保意識和熱愛祖國的崇高情感。

4分析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4.1加強德育工作的重要作用

學校德育工作關系到教育事業的穩步發展和青少年的成才大局。農村中小學要逐步轉變觀念,避免重智輕德,反對智育和德育相對立的觀點,理清學校辦學思路,穩步做好學校的德育工作。借助舉辦講座、課外活動,將學習制度化,強化學校內全體教職工對中小學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努力做好中小學德育教育工作。

4.2提高學校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

我國農村中小學經常對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但是多數學生并不明確其中的意義。中小學教師要引導學生為學校校園文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努力創造有優美的學校環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教育,逐步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

4.3改革創新德育教育方式

德育教育應始終貫穿在整個課堂教學內外,依據學生的言行舉止進行常態教育,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質與習慣,讓學生在快樂氛圍中積極的參與學習,這樣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這要求每位教育工作者要處理好德育和各學科知識之間的關系,

5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來看重社會公德,中小學德育教師應該正確認識德育發展的艱巨性,不斷創新德育教育理念,教師對學生有表率的作用,讓中小學生學會做人,教師會給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以收到潤物細無聲的良好效果。使用新方法、新途徑,努力提高中小學德育教育的效果,做到樹人先樹德。

作者:趙明磊 單位: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蜘蛛山學校

參考文獻:

[1]程凱.淺談加強小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5.

[2]陳麗萍.淺談新時期小學德育工作創新的途徑[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6.

[3]李秀艷.淺談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及其途徑[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

[4]陳文綺.守護美好心靈——淺談農村小學生德育教育的現狀、方法和途徑[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