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形勢下小學德育教育探析
時間:2022-11-19 09:01:06
導語:對新形勢下小學德育教育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德育是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及其行為影響很大。在新形勢下,小學生德育應符合時代要求,更新德育理念;遵循兒童的心理規律,改進教育方法,讓德育走進現實生活,體驗生活中的德育。
【關鍵詞】小學德育;實施策略
引言
近年來,我國綜合國力逐步增強,各方面發展非常迅速。特別是在教育行業,對德育方面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在教學中,要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艱巨使命。小學階段是學生發展的重要時期,對學生未來價值觀的形成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教育已成為一個重要環節。在開展小學生教育教學時,應以學生的自我發展為出發點,探索更合適的教學模式,并在傳統教育模式基礎上引入新思路。將學生的健康成長視為一種新的教育觀念,應與學生家長相結合。做好學生的良好道德教育。
1.新形勢下小學德育的意義
德育就是道德教育,可以說是五育之首,它包括社會德育、社區德育、學校德育以及家庭德育等幾個主體。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一直是黨和國家關注的重中之重。在小學階段,兒童和青少年正處于逐漸發展自己品行的關鍵階段。在這個階段,德育可以決定一個人成長的軌跡和方向。如果沒有高尚的思想品德作為支撐,即使再有優秀的科學文化水平,也不可能成為有益于社會的優秀人才。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也處于快速發展和轉型的過程中。在今天的新形勢下,也存在著諸多的不良風氣,這也會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修養產生一些負面影響。因此,加強德育逐漸成了當務之急。同時,德育也是學校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所教育機構,學校不僅要承擔傳授科學文化知識體系的“育才”的責任,而且還要加強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同時,學校必須承擔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道德觀的重任。以及培養其優秀的思想道德品質的“育人”重責。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小學生是祖國發展的未來希望。因此,加強小學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新形勢下加強小學德育工作的具體策略
2.1適應社會發展,適時更新德育內容
更新德育內容,適應社會進步需要,是小學德育有效教育的基礎。在小學道德教育的內容上,要注重強調價值觀的形成,不僅要引導學生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而且要尊重現代社會市場經濟下出現的多元化的價值觀念,另外對世界范圍內的價值體系也應有所體現。在小學德育教學中,應始終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倡導學生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弘揚民族精神。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樹立為人民服務的社會主義基本價值觀,培養學生樹立關心、關愛、尊重、寬容、公平、公正、平等、誠信、團結、合作、集體、責任等價值觀。
2.2遵循兒童心理規律,改進教育方法
首先教師有必要將溝通和理解作為有效德育的先決條件,并通過各種渠道創造這種條件。應該形成民主和平等的意識。尊重每個學生,信任每個學生,和學生建立和諧的朋友關系。其次,變被動為主動,讓學生體驗自我教育。開展德育教育要徹底改變過去管教和灌輸的德育模式,讓學生更多地參與管理,參與組織,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動,培養情操,發展智慧的活動,真正成為德育的主體。讓道德教育成為共同關心,共同參與和渴望完成的活動。例如,我在課堂上講到《孔融讓梨》的小故事時,在講到孔融面對不同大小的梨子時采用轉換的手段問我的學生們:“如果你是孔融,此時你應該怎么做?”從而引發學生積極發言,活躍教學課堂氣氛,在故事結束后我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孔融讓梨》這則小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呢?”從而引發學生對孔融這一行為舉動的深思,最后我將故事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讓學生說出自己謙讓他人的事跡。這樣一系列的故事深入法不僅突出了教學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還加強了學生對《孔融讓梨》中的謙虛禮讓思想行為意識和認知。這不僅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可以幫助學生在活動中進行自我教育。讓靜態教育化成一種動態教育。
2.3讓德育教育在實踐活動中有效滲透
在為小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時,不僅僅是純粹的講道。有很多道德教育內容學生難以理解透徹。因此,德育的發展必須與班內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通過有意義的活動開展思想教育,提高德育水平。在活動的選取上,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環境。盡量選取學生親身經歷的事。例如,在學生中,偶爾有個別學生會對別人的鉛筆、橡皮等小物件感興趣,然后出現趁別人不注意的時候就把東西拿走的現象。遇到這種情況時,班主任老師可以找些拾物交公的事例說給學生聽聽,對于讓學生拿出來不是自己屬于自己的物品時,也要講究方法,切不可傷害孩子幼小的自尊心。可以說成是哪個同學不小心裝錯了,檢查一下自己的東西,如果不是自己的,勇敢地交到老師這里來等等。然后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在實際實例與討論中真正地懂得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同時,也可以使得學生明白拾到的東西要交公這一道德準則,從而更加明確學生的事非觀。
2.4家校合力,注重榜樣作用,培養小學生的良好品行
小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在生活中,他們通常模仿會老師或父母的行為。因此,成人的文明行為是小學生最好的榜樣。在小學德育教育中,要充分意識到師生關系的重要性。教師應以充滿激情和愛心對待所有小學生,讓小學生感受老師的溫情,然后運用社會道德原則產生的情感體驗來影響學生,豐富他們的道德情感。教師應盡量在日常教學中運用普通話教學。同時,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長也必須為自己的孩子樹立榜樣,用積極的道德價值觀指導小學生。父母的道德品質,政治觀點,思想覺悟和道德品質都會直接影響到小學生,也會決定孩子未來的發展方向。因此,我們加強學校與家長的溝通,并要求家長對生活充滿熱情,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對別人充滿熱情,對自己嚴格要求。
2.5發揮現代信息技術作用,實施德育教育
首先,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已經成為當今人們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ヂ摼W的發展也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校園生活和家庭生活。與成年人相比,小學生處于辨別是非能力不強的年齡階段,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分辨不清。因此,一方面,小學德育需要規范小學生的互聯網使用行為,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互聯網發展和創新小學德育。就學校而言,可以以班級為集體單位建立自己的網頁和班級群。教師還可以提供自己的工作郵箱和賬號,加強與學生的直接交流,幫助學生克服面對面交流的障礙,并能夠發揮良好的指導作用,幫助學生在更加輕松的平臺上進行情感的抒發,以此滲透德育教育。其次,就家庭而言,家長也可以使用新興的互聯網方法重新定義他們與學生的關系,不僅是為人父母,更是亦朋亦友,幫助學生打開心扉,學生傳播道德教育的基本理念,引導學生朝著更積極的方向發展。最后,教師和家長可以建立一個更通暢的互聯網溝通平臺,更好地探索學生成長中的苦惱和學習困惑,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內在需求,并將德育作為幫助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指導力量。
結論
小學是形成學生良好品德的關鍵時期。在小學德育中,要構建學校與家庭相結合的德育體系,減少社會和家庭的負面影響,及時更新德育內容,采用新的德育模式,加強德育工作效率,為社會培養出新一代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叢靜靜,朱秀云.淺談新形勢下的小學德育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6(05).
[2]劉躍剛.新時代下小學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7(32).
[3]付全常.淺談小學德育教育與教學的關系[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7(12).
[4]郭卓明.淺談新形勢下小學德育教育[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03).
[5]馬玉輝.試論加強小學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J].黑龍江科學.2015(11).
作者:陸珊玲 單位:廣東省茂名市育才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