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情境教學探討論文

時間:2022-05-17 08:27:00

導語:鋼琴情境教學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鋼琴情境教學探討論文

三、聯系生活展示情境

音樂的學習與創作離不開真實的生活體驗。在音樂教學中,不拘泥教室內,讓學生們走進自然,貼近生活的情境展示,對單調的琴法教學是至關重要的。讓學生產生對音樂的興趣,讓他們擺脫對單調學習的厭煩心理,必須走出課堂,擁抱自然,去感知課外的真實的生活,感知音樂的存在。

例如,在講授丁善德的鋼琴曲《郊外去》時,我們帶領學生走入大自然,讓他們感受習習的涼風,聆聽樹葉沙沙作響、歡快流淌的小溪,聽小鳥放聲歌唱。這些大自然的美妙樂章,這種對自然情境的深切感知,使他們很快地明白了擁有著的生活的美好,并較好地掌握了樂曲的奏法和演奏技巧。這,就是音樂的力量。

四、通過表演表現情境

通過表演表現情境,即用自己的動作和表情來表述作品的內容。比如一些具有較強表演性的曲目,在教學中可以通過朗誦歌詞,學唱歌曲等形式為學生提供表演機會。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表演能力,又能為表現曲目的情境營造一個很好的氛圍,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動性。

例如,在講授瞿維的《花鼓》時,首先從歷史背景出發,講述作品誕生于五十多年前,歷史的語境是正值抗戰勝利和人民革命的勝利給民族帶來新的希望和曙光。而作者正是在這種創作大背景下,深受民間秧歌的啟發,滿腔熱情地、成功地譜寫出了《花鼓》。這首樂曲鮮明地反映了作者的創作思想,更成功地用西洋樂器較好地表現了具有中國民族風格的音樂語言,使鋼琴的表現力得到了充分發揮。接著,我們又通過放映抗戰錄像,給學生提供表演機會,由淺入深地把他們引入到真實的、有趣的情境中去。最后,學生在活潑、愉快、和諧的氛圍中得到了學習,對這種教學產生了積極的情感共鳴。

總之,音樂情境教學在琴法課教學中的反復實踐證明,讓學生在教學中更深層次地得到富有正義感、社會責任感、集體榮譽感等素質的培養。對他們形成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和修煉良好的意志、品質方面打下了堅實的生活基礎。音樂情境教學模式的體驗,更讓學生在理解和創造音樂方面,激活了表現欲和創作沖動,使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展現自我,個人能力得到提升。更為重要的是,豐富多彩的音樂實踐鍛煉了學生共同參與的能力,有助于培養他們的群體意識,這種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對學生的共處能力和拓展他們美好的未來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轉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