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創意類課程的困境
時間:2022-02-26 04:45:15
導語: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創意類課程的困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廣播電視事業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了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該專業旨在培養傳媒領域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具有很強的實踐性。2020年,受肺炎疫情影響,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創意類課程在進行線上具體實踐授課過程中面臨即興互動創作與即時探討表達的困境。如何擺脫“云創作”面臨的困境,實現創意類課程的有效傳授?筆者以中原工學院的影視劇本創作課程為例,對在疫情下“云創作”面臨的困境進行分析和探索,以期尋求有效的途徑改善教學效果,提升學生創作能力。
關鍵詞:疫情;線上授課;影視劇本;創意類課程
2020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席卷了整個中國。全國各大高校順應時代訴求開啟線上教學,運用了諸如企業微信、泛亞、慕課以及釘釘等多個平臺進行網絡授課。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網課“隔空傳授”的質量和即時效果,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創意類課程也隨之進入了“云創作”的嘗試和探索過程。理論上來講,在4G、5G時代,這種“云創作”在技術層面上沒有任何障礙。但事實上,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課程體系中諸如創意思維、影視劇本創作、微電影創作等創意類課程均遭遇即時創作作品無法有效成型、每個學生參與創作的積極性和參與程度不可控制等諸多問題。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是一門側重于實踐和創意的專業。創意類課程是整個課程體系中的核心環節。從課程體系上來看,大一,開設創意思維、故事寫作,大二,開設影視劇本創作、腳本寫作,大三,開設微電影創作、影視廣告創作、類型節目創作、紀錄片創作等等。這些課程的共性就是創意類理論知識與實踐的集中傳授和作品實現。但在疫情影響下的網絡課程實踐中,這些創意類課程在網絡授課中遇到了很多困難,無論是授課過程的互動還是授課結束后的作業反饋,基本上都在摸索中緩慢地改善。
一、影視劇本創作課程特點以及線上授課難題
首先,即興創作品質要求高。一門創意類課程全程網絡授課,實屬在疫情影響下的一種無奈之舉。在此之前,很少有教師錄制影視劇本創意類課程的課件。縱觀當前各個高校的網絡授課平臺,也極少發現創意類課程的蹤影。究其原因,大概是因為創意是一種高度集中、實踐互動性極強并且極易失控的一種即興式思維狂歡。通俗來講,這種狂歡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創作靈感。這種靈感需要生生之間的高品質激發才有可能產生出來。影視劇本創作也需要學生有準備、高層次地互相激蕩頭腦中的創意,最終在高品質的互動中完成整個創作環節。畢竟,影視作品是屬于大眾的,票房越高越能為接下來的藝術創作提供堅實的基礎。所以,集體參與的創作更符合行業與專業的規律。以影視劇本創作課程為例,在教師想象中,線上授課是這樣的:“云創作”拉開帷幕,坐在電腦后面的師生摩拳擦掌,大家互相啟發,觀點激蕩,妙語連珠,水到渠成地形成創作的狂歡。而真實的上課情境是:師生沒有了面對面的交流,躲在屏幕后的師生雙方都面臨著無法及時有效獲得彼此表達的創意構思的困境。當互動效率大大降低時,劇本的即時創作成為看似容易實則無比困難的問題。雖然教師每次在上課時,每位學生在口頭上都表示自己很愿意進行“云創作”,并且承諾自己會積極主動參與。但真正進入即興創作環節時,大家常常出現短時或長時沉默,甚至出現創作斷線。為了找出問題,筆者針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2018級的87名學生設計了一個關于影視劇本創作課程的調查問卷。問卷結果顯示,有43名學生喜歡網絡授課的方式,但是對于自己在課堂上表現滿意的只有11人。其次,以影視劇本創作課程為例,創意類課程本質上是“一次性”的、抗拒復制和模仿的,這就對教學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雖然劇本的創意規律和技巧類的大師課程比比皆是,但頗為悖謬的是,一旦這種技巧形成,便逐漸發展成為套路,反復使用同種技巧只會與創作靈感的距離越來越遠。在此種創作模式下,劇本的劇情走向趨于雷同和僵化,從而失去了故事本身的生命力、藝術層面的審美力,導致影視劇本藝術價值、商業價值雙重性缺失。為了避免這樣的難題,每一位講授影視劇本創作課程的教師都面臨著接下來怎么辦的困惑和必須自我更新、自我提升的壓力。這種日常式更新的授課內容要求和頻繁的授課技巧轉換不太適合錄制固定性和反復性的課程。每位教師也都在摸索自己獨特的創作方法賦能課程,突破自我極限,打破“教授”創作思維。
二、線上授課的實操方法以及效果
為了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上課的積極性,解決線上授課無法面對面交流的問題,筆者在對2018級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影視劇本創作線上授課時,盡可能地豐富講授課程的環節和方法。建立課程微信群,先導式預習和權威性講解。在影視劇本創作課程開課前一周左右,筆者建立了廣播電視編導專業2018級的班級微信群。在每次上課前3天左右,筆者提前把制作好的PPT課件發送至班級微信群,并且把課堂需要用到的影視視頻案例名稱發送至班級微信群,告知大家要提前觀摩和預習。尤其是課件中有關創作的術語和概念,均進行了專業性的說明和權威性的講解。接著,每次上課前,筆者都會把此次課程重點、難點問題尤其是在創作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提前告知學生,并讓其總結在觀摩課件和實際創作課程中遇到的難題,以備在課堂上進行解決。運用榜樣示范型和引導型教學模式。在具體線上授課的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很難做到保持與每一個學生進行線上互動。但是,又要兼顧絕大多數學生的現實情況。為此,筆者把學生們分成了15個創作組,讓學生以組為單位對自己創作過程中不能理解的理論概念和實踐技巧集中反饋。針對每個創作組所遇到的問題,筆者從生活中尋找案例來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比如,創作者想要以疫情下普通人的命運際遇作為創作藍本,筆者就以自己所關注的新聞案例作為切入點進行榜樣示范式創作。同時,筆者還幫助一些遇到創作瓶頸的創作組,引導他們下一步創作,激發他們的靈感,給他們提供一些生活的片段,讓他們在自己的思考和判斷中構建下一步的劇情。這兩種方法對于一些自控能力強、能夠跟上線上創作節奏的學生們非常有用。2018級廣播電視編導專業87人中,有28人表示自己在線上課堂的即興互動創作中參與度高,有23人明確表示自己已經學會了劇本創作并且可以獨立創作。但是,從平時所提交的影視劇本創作作業來看,筆者認為他們對于自己的創作能力過分樂觀了一些。
三、創意類課程線上授課方法探討
在影視劇本創作課程結束一周后,筆者圍繞影視劇本創作課程線上授課模式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2018級廣播電視編導專業87人全部參加了填寫,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問卷結果的真實性,所有學生均匿名填寫。在對線上授課模式的期望值中,有30人期望下學期繼續進行網絡授課。但是,在對于線上授課感受方面,只有17人明確表示線上授課效果很好,27人則態度模糊不清,剩余的43人均明確寫下了更希望以面對面授課的模式來上影視劇本創作課。
綜合以上數據,可以得到的結論是,絕大多數學生沒有在線上授課中達到自己的學習目標。筆者在影視劇本創作課程的授課過程中布置了創作作業。其中,50人認為作業量適中,作業難度也適中。但是筆者所收到的劇本創意梗概和劇本節拍表卻表明,劇本作業整體質量不高,15個創作組能夠達到良好水準的不足三分之一。而2019年同期作品因為可以面對面授課,直接讓學生拍攝形成了視頻作品,其中良好的比例占一半以上。針對以上結果,作為授課教師,筆者建議影視劇本創作課程依然應該采取以線下為主的授課模式。線下授課的當面溝通使作品效率更高,作品質量也更好。另外,影視劇本創作課程大班制上課也嚴重影響了上課質量。如果87人的課程分成3個小班來授課的話,上課效果就會更好。正如學生們在調查問卷中反饋的,對大多數人而言,上課互動的時間總是太少,效果讓學生著急,也讓老師著急。智能媒體時代,傳統的大學授課模式必然受到巨大的沖擊。這些沖擊對于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創意類課程表現得更加明顯。在創意可以瘋狂復制甚至機器創意軟件格式化批量推出的年代,作為創意類課程的教師,每天都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好的故事在哪里可以找到?好的故事的判斷準則有沒有發生變化?培養的創意人才如何才能站在時代的制高點上創作出未來生活模式的理想表達?這些問題,以影視劇本創作課程為例,線上授課模式尚未尋求到有效的途徑,還在摸索的路上,剛剛出發。
參考文獻:
[1]代輝.影視劇本創作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20).
作者:趙紅玲 單位:中原工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
- 上一篇:廣播電視編導創新思維對節目的影響
- 下一篇:維吾爾語電視廣告特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