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新聞與網絡媒體融臺思索

時間:2022-03-14 10:31:00

導語:廣播電視新聞與網絡媒體融臺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廣播電視新聞與網絡媒體融臺思索

所謂媒體融合,是指在新技術環境下,為促進雙方的資源整合、產業共融,集約化、集團式的管理運營模式的形成,從而實現傳統的Jr播電視與網絡媒體相互合作,密切:互動,最終獲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本文結合筆者_T作實踐,從以下幾個方_山探討了廣播電視新聞網絡媒體的融合的策略:

一、融合網絡媒體的傳播渠道,實現廣播電視新聞內容資源的增值

廣電傳統媒體捌有豐富的內資源,是新聞內容的主力供應者。然而,從傳播模式上說,廣電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向是單向的,溝通和互動在傳受雙方中很難進行,并且受媒介自身的性質影響,廣‘電傳統媒體多數不便于查找相關資訊和以往資源,從而降低了信息的利用度。因此,借助:"炭網、通信網等新媒體渠道,積極開展網絡廣播、網絡電視等新業務,通過各種閿絡渠道將廣播電視新聞內容資源傳播給大眾,有利于實現廣播電視新聞內容資源的增值。

(一)借助網絡媒體,實現廣播電視新聞的多渠道瀏覽。電視媒體可以根據絡媒體的傳播特性,對新聞內容進行重新編排,實現內容的二次甚至N次傳播,不斷擴大自己的受眾群體,從而使傳播效果最大化。同時,通過超鏈接系統,將無限豐富的材料立體式地發,用戶只要點擊相關蚍,可以讓受眾通過相關詞匯鏈接到另一個網頁,獲得更多的信息量,并且在觀看的同時,還可以通過搜索引擎來查找自己想知道的資料。

(二)借助網絡媒體,增加廣播電視新聞的閱讀吸引力。報道同一新聞事件,廣播用聲音,電視主要用圖像。而網絡媒體集報紙、廣播、電視三者之長于一體,有利于文字、圖片,聲音、圖像等報道手段的有機結合,使受眾在網上同時擁有讀報紙、聽廣播、看電視的諸般樂趣。

(三)借助}奴j絡媒體,提高廣播電視新聞的傳播實效性。在新聞競爭中,快速始終是各媒體極力追求的目標。但廣播電視媒體限于播出的定時性和節目的板塊化,不可能即時新聞,且無法作深入報道。而網絡媒體能做到“以秒為位”的信息,因此,我們可以讓電視節目直接進入互聯網,發揮信息總匯優勢,傳送電視節目和數據系統,使廣播電視節目的實效價值達到最大化。

二、融合網絡媒體的互動平臺,實現廣播電視新聞社會影響的擴大

對于廣電媒體而言,關注大家關心的熱點事件,是媒體的職責所在,因此,實現新聞與受眾的互動是欄目獲得和擴大影響力的關鍵。而廣播電視的交流節口允許參加的人數也有限,在時間和地點也是有限制的,難以擺脫傳播向性這一缺陷。而互動是網絡的一個本質特點,意味著網絡打破了傳統媒體單向傳送信息的格局,信息傳播者與接收者之問的互動變得切實可行。

(一)提高新聞傳播的社會影響力。廣播電視欄目可以借助互聯網覆蓋面廣、交互性強、不受時空限制等特點,利用網絡論壇、討論區、留言板、聊天室、電子郵件、ICQ及MSN等網絡平臺即時通訊軟件等,吸引大量網民積極參與傳播信息、評論新聞、討論新聞話題等活動,使網絡媒體真成為大眾共同發言的媒體,提高網絡新聞傳播的社會影響力。

(二)強化新聞傳播的輿論監督,廣播電視欄目可以借助網絡、手機等新媒體可以通過發I帖或發起討論,白由發表意地和看法,將以往廣電媒體獨自監督、“勢單力薄”的局面打破,敢于直指問題的重點和核心,迅速匯聚成強大的“聲流”,最大限度的利各種資源和手段將被監督對象置于全社會的視野之下,揭露社會的陰暗麗,從而形成強大的輿論監督力。(j)擴大新聞傳播的覆蓋范圍。廠播電視欄目利用網絡媒體傳播的全球性,可真正實現現代新聞傳播的“信息地球村”。廣電媒介的傳播大多受地區或者地域的限制,而網絡媒體新聞直播節El就具有不受地域限制的特性,受眾遍及全世界。因此,電視媒體可以利用網絡新媒體,實現更大范圍的傳播,有利-丁廣電媒體的社會影響力的擴大。

三、融合網絡媒體的服務功能,實現廣播電視新聞品牌形象力的提升

中困網絡媒體是融合網絡特色與電視特色于一體的全球化、多語種、多終端的公共服務平臺。它以視聽互動為核心,為用戶提供包括視頻直播、點播、上傳、搜索、分享等在內的方便快捷的“全功能”服務。岡此,電視媒體應更好地借助網絡,實現從拍攝、編輯、播送到接收的全過程均要采用傘數字化的技術處理,并將欄目頻道的所有內容放置網,將每位主持人的個人資料上傳網站,通過節日介紹、主持人介紹及其他商務性服務與觀眾建立快速、跨時空性的網絡連接,充分發揮了電視平臺和絡平臺的雙平臺優勢,開拓出許多嶄新的媒體形態、節目形態。以更好地實現信息的分眾化傳播,更加細分化地適應受眾的多元化需求,為受眾提供更加豐富的服務,更好地展示自身電視媒體品牌形象,能夠給受眾帶來更大的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