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電子政務現況及啟發
時間:2022-07-29 09:30:36
導語:國內外電子政務現況及啟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我國的電子政務建設得到了飛速發展。本文基于此,對比了外國的電子政務建設和我國的電子政務建設的區別,以利于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更好發展。
一、電子政務在英國的發展
英國政府于1994年制定了《政府資訊服務計劃》,1996年制定了《直接政府計劃》。1999年以后,英國政府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又先后擬定并了《政府現代化》白皮書、《21世紀政府電子政務》和《電子政務協同框架》,提出:到2008年政府所有服務項目都要上網,建立起“虛擬政府”,實現24小時在線服務。英國隨后又宣布要力爭在2005年提前實現上述目標。2000年9月英國政府推出了“英國線上計劃(UK-Online)”,目標是在使用互聯網方面英國要把自己打造成為世界第一的國家。同時向居民和企業提供電子化服務,必要時整合不同部門的服務,建立虛擬“公共辦公室”,依靠電子政府建設使公共行政服務邁向千家萬戶。英國文化委員會、英國教育與技能部門分別制定了本部門的有關規章制度。如:英國文化委員會制定了機關工作人員“設備和系統使用標準”等有關規定,頒布了三十多條禁令,主要包括:不準使用別人的ID或個人賬號,不準把個人密碼寫在任何地方(只能記在自己腦子里),不準安裝其他軟件(只能使用機關統一安裝的軟件),不準使用互聯網處理個人事務等。
英國1994年開始建設電子政務,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英國電子政務建設的主導思想是:建立“以公眾為中心”的政府;加強跨部門合作,以更好地滿足公眾需求;通過實施電子政務,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并改進服務方式。英國電子政務建設的目標為:提供更多服務方式供民眾選擇;獲取公眾信任;提供全天候快捷服務;提高行政效率并快速回應公眾的需求;使政府資源配置合理化,減少政府支出并簡化系統;使信息公開制度化,提高國家競爭力與政府開放性;維護電子政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此,英國政府建立了電子政務評估體系。政府內閣辦公室下設電子專員辦公室,電子專員每月向首相匯報電子政務的整體發展情況;電子專員辦公室每年向國家遞交電子政務進展年度報告。
英國電子政務建設的一大特點就是“平民化”。為實現全民上網目標,英國政府大力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和基礎設施建設,保證公民在家庭、工作單位和社區都能上網。早在2002年底,英國所有中小學就已接入互聯網,有效地推動了英國年輕一代對信息技術的掌握。為使社會各階層的人都能便捷上網,英國政府建立了“英國在線中心”,不僅為沒有上網條件的人們提供上網服務,還為他們提供電腦技能培訓和終身電子教育。這些中心遍布于商業街、大學、社區中心和公共圖書館等人群密集的場所。英國同時還建立了國家學習網,將學校、博物館、檔案館和圖書館等許多機構連接到一起,向人們提供網上教育。日前,英國地方政府服務項目全部上網,中央政府絕大多數公共服務項目可以保障24小時在線。為進一步提高電子政務服務質量,英國政府2007年初關閉了90%的政府網站,將原有政府各部門的網站由951個減至26個。英國政府在公布的《轉變策略報告》中說,合并政府網站是因為人們需要通過便捷的方式查找信息,而不是花費大量時間搜索網站。
二、電子政務在歐盟的現狀
歐洲電子政府發展趨勢表明,電子政府在公共服務方面是以質量和效率為重點的,以更多的知識為基礎,以用戶為中心,采用分布式和網絡化技術方式。信息和通信技術的小型化和便攜性等技術的實現,使電子政府能更好地為公民、客戶和專業人士服務。歐盟電子政府在未來十年的遠景定義是:政府將成為更好的在最廣泛意義上的政府信息和通信技術工具。它是以公眾為核心的電子政府管理的現代化建設和改革,其中技術作為一種戰略工具使用,以現代化結構、流程、規管架構、人力資源和提供更好的公共管理部門的文化為手段,最終提高政府和公眾的價值。
2010年,歐洲公共行政通過利用信息和通信技術的創新,通過提高公眾的信任,提高電子政務效益的認識并通過提高技能和對所有用戶的支持等手段使民眾更容易獲取到公共信息和服務。根據“歐盟i2010電子政務行動計劃”,該計劃目標為:加快電子政務建設,致力于包容性的電子政府的目標,以確保到2010年的所有公民,包括社會弱勢群體,成為電子政府及歐洲公共部門的主要受益者;電子政府通過公共信息和服務,利用信息和通信技術的創新,提供更方便的服務和獲得越來越多的公共信任,提高認識電子政府的效益及提高所有支持用戶的技能。電子政務涉及整個行政行為的范圍和相連的政治進程,因為ICT是一個有利的力量來提高公共行動的效益,質量和效率。地方電子政府的核心目標是公共管理現代化,提高公眾的價值。在民主、社會、經濟、環境和管理角色等方面創造公共價值。
在電子政府中,合作和知識,這兩個互補的角度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以計算機為媒介,通過視頻技術和改進使用多媒體工具,可以進行在線會議等活動。在需求方面,在電子政府知識管理的前景顯著:幾乎所有的管理任務,在本質上是信息,決策是一個公共的任務,任何機構和其特定領域的知識都是至關重要的資產。電子政府的目的是提高公眾參與決策。歐盟多個國家設立了全球電子政府網站的品種,提供服務和不同層次的信息。
三、電子政務在韓國的現狀
韓國政府于2003年建立了“31藍圖議程”,其目的是實現三大目標,包括提供世界一流的電子政府服務,即加強后臺操作的效率和透明度。通過完成31個任務,實現三大目標。“31議程”分為四個對應的類別:以14議程改善公共服務,精簡的行政處理和工作程序,建立電子政府的基礎設施以及“1更新”的法律。具體來說,首先,韓國政府在2004年進行了BPR和ISP,然后于2005年投入建設,最終在2006年完成現有政府網絡系統整合,通過全國寬帶互聯網電纜連接,實現了電子政府服務面向公眾的功能。目前政府的各項服務平穩運行。現在,越來越多的韓國人已經能夠習慣使用網上政府服務。例如,在2003年,通過網上政府所處理的事務只有380,000宗,而去年已攀升至1200萬例。這些努力為韓國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聯合國審查了191個會員國的籌備工作,韓國在2004年和2005年排名第五。根據聯合國評估,韓國的一體化水平2005年達到80%,僅次于新加坡(83%)。
韓國的法律綜合信息服務和綜合管理信息服務,與其他國家推行的電子政務系統方式不同。法律綜合信息服務,起初面臨警方,檢方和法院三方的阻力。三方有不同的目標,容易產生利益沖突。盡管如此,政府還是成功地拿出了方案。同樣在編制綜合管理信息服務的過程中,政府克服了各種障礙,優化工作流程,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提供給公眾重大利益的行政信息共享,政府當局已更新了有關法律,成立了部級籌備委員會。此外,工作監測機構已全力投入,不斷監測和升級系統。政府構思和執行了一系列措施,為用戶提供友好服務。同時設置了聯網政府的三個主要議題,即以知識為基礎的政府和政府的參與、管理,努力創建具有開放性的電子政府。
四、電子政務在中國的發展
本世紀前十年,通過大規模的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和重要核心業務系統的開發,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電子政務建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起步向深化應用的跨越式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網絡基礎設施基本能滿足業務的需要??傮w上看,電子政務網絡已經覆蓋了所有的?。ㄗ灾螀^、直轄市)、99%的市和90%以上的縣。網絡基礎設施在支撐政府信息安全高效地采集、傳輸、存儲、加工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央國家機關各單位都建成了滿足內部辦公需要的局域網,多部委建設了本系統專用網絡,并實現了從中央到地方的聯網運行,能夠滿足數據共享。絕大多數省份已建成省、市、縣三級電子政務網絡,基本上覆蓋到縣級單位。核心業務信息化覆蓋率有很大提高。以辦公自動化業務為例,在本世紀初期中央一級單位覆蓋率只有10%,目前已達到100%。在《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關于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指導意見》中涉及的“金”字重點工程,如金盾、金審、金稅、金關等涉及系統的核心業務信息化覆蓋率已達到95%以上,部分工程達到了100%。另外,調查結果顯示,東部地區省市一級政府核心業務信息化覆蓋率普遍達到90%以上,區縣一級政府核心業務覆蓋率達到50%以上,但西部地區政府核心業務覆蓋率還相對較低。重要的信息資源數據庫建設取得了很大進展,各類基礎數據庫已經建成。例如,人口數據庫已經基本建成,覆蓋了全國13億人口;工商系統建設的企業法人數據庫也基本完備;民政部建立的社團機構基本信息庫和中編辦建立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數據庫也已建成;還有統計部門搜集了大量統計信息,建立了統計數據庫;測繪局建立了空間地理系統數據庫等。
我國電子公共服務體系從無到有,到目前已經具有一定規模。中央和省級政府網站普及率達到100%,地市級政府網站普及率達到99%,區縣一級政府網站普及率也達到了90%以上,成為信息公開和網上辦事、政民溝通的重要渠道。電子政務信息系統已經支撐到縣級以上各級政府公共服務大廳。全國縣級以上各級政府公共服務大廳已經發展到4500多個。金農工程和農村黨員遠程教育信息系統對我國農村信息服務體系建設起到了很大作用。目前我國農村信息服務站覆蓋率已經超過了70%。
通過對比我們發現,我國電子政務投資結構尚需調整優化,尤其是前期規劃設計、需求分析和后期績效管理方面需要強化。另外,還要發展第三方服務產業來保障政府部門的電子政務,如運維服務等??傮w上講,電子政務在過去十年是我國信息化推進中的一大亮點。但面臨新形勢,要正視矛盾,使電子政務更加健康、有效地發展。在支撐政府向服務型政府、問責型政府、法制型政府轉型方面作出貢獻。
- 上一篇:旅游局廉政管理指導方案
- 下一篇:房管局廉租住房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