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環境與電子政務策略選擇

時間:2022-06-08 09:53:01

導語:行政環境與電子政務策略選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政環境與電子政務策略選擇

摘要:電子政務作為一種有效的管理模式,依托于網絡,其不斷發展和進步的過程同時也是我國政府部門不斷提高自身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的過程。但是,由于我國的經濟技術發展水平還無法使電子政務得到全面的推廣,而各地區又存在著不同的現實狀況,這些因素都影響到了我國的行政管理模式的變革。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對我國當前發展形勢下的行政管理環境進行分析,從中找出制約行政管理模式改變和完善的客觀因素。行政環境對于電子政務發展策略選擇產生著巨大的影響。

關鍵詞:行政環境;電子政務;策略

行政環境作為客觀的因素,對于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既存在著制約影響,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其發展策略的選擇既能夠加快新型行政管理模式的建立,也能夠改變目前的行政環境現狀。

一、我國目前的行政環境現狀

(一)經濟發展水平制約了電子政務的發展

目前,我國的經濟仍然處于發展的階段,經濟的發展受到各種資源、技術等條件的限制。在這種情況下,電子政務的發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由于發展電子政務所需要的技術支持能力不足,相應的電子設備的水平不能滿足其需要,致使電子政務的發展緩慢。同時,科學技術的應用與世界的發展水平還有很大距離,電子政務的應用與推廣依賴于高科技設備的應用,而我國在相關電子設備的更新換代以及系統安全防護等方面的設施還不夠完善。

(二)各地區的發展不平衡,缺乏統一標準

由于我國的省市劃分明確且數量較多,各地的經濟發展能力以及目前的發展水平各不相同,就使得我國的電子政務發展不平衡。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對于政府工作的有效開展具有較高的要求,從而推動了當地的電子政務的快速發展,同時,電子政務系統的建立也進一步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兩者形成了互相促進的局面。而對于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地區,電子政務的建立受到了各方條件的制約,無法使政府工作更好的開展,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兩者又起到了互相制約作用。因此,在基礎條件具有優勢的城市,通過電子政務系統的建立已經使其城市信息化初具規模,而本身基礎條件較差的城市,也無法做好相關人才的培養工作,無法使電子政務得到更好的應用。

(三)現有的行政管理模式不完善

我國的各級政府部門在進行工作的上傳與下達時,存在著溝通交流不便的問題,無法使各部門更好的領悟到工作內容的實質,通過建立電子政務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而目前由于各地的電子政務的建立與應用水平各不相同,相應的管理模式并不完善,也對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分享和資源交換產生著影響,不利于政府工作的有效開展。另外,由于行政管理人員各自的素質水平和服務意識的差別,導致政府的服務性缺失。這會使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對電子政務的應用與推廣缺乏積極性,不利于其主動學習電子政務的相關技術,阻礙了電子政務服務性的發揮。

二、我國發展電子政務的策略選擇

(一)加深電子政務對經濟發展的認識

電子政務作為新興的行政管理方式,通過互聯網技術能夠實現政府信息的快速傳遞,同時也能夠使公眾更加便捷地了解政府的工作動態,推動了政府工作的公開、透明。和以往的行政管理方式的不同,在于電子政務的建立能夠加強政府機關和各企事業單位以及公眾之間的信息交流,同時也會改變政府內部的工作流程,使其能夠適應當前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進程。政府工作人員要認識到電子政務系統的建立,不是單純的將政府工作轉移到互聯網上。而是要應用電子政務來改變當前的政府管理現狀,通過這一管理模式將政府的工作流程重新安排,使政府工作更加高效、快捷,從而使政府能夠更好的為人們服務,完善政府的工作內容,更好的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

(二)建立國家統一的電子政務發展標準

電子政務更好的推廣和應用需要各地都進行管理模式的轉變,統一各地的電子政務建立標準。首先,國家應制定明確統一的電子政務發展計劃,并對各地政府制定符合當地經濟發展情況的電子政務系統構建目標,同時建立統一的電子設備使用標準及技術應用標準,以此來帶動各地政府建立電子政務的積極性。其次,要建立能夠滿足電子政務互聯性以及溝通需要的信息網,以此為基礎,將各種政府信息進行整合,從而使政務信息能夠不受空間、地域的限制,加強政府與公眾之間的聯系,以及各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換。最后,制定相關的政策法規,加強對信息技術應用的法律保護,確保電子政務網絡的安全性。

(三)建立有利于電子政務發展的行政管理模式

當前我國的政府管理模式依然具有封閉性,各地區、各級別的政府部門具有嚴格的等級劃分,且相互獨立,這樣不利于政府信息的公開以及各部門人員的溝通交流。通過建立電子政務系統,能夠改變以往的管理方式。同時,也要根據電子政務的需要,來使當前的政府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從而更好的發揮其作用。由于網絡的開放性,使政府信息的傳遞速度更快,網絡的分享性,使各級領導都能看到其管轄范圍下的存在的各種問題,能夠有效的避免“欺上瞞下”的情況出現。電子政務能夠實現對各級政府部門的有效監督,從而促使各級部門領導改變其以往的工作態度,面對問題時的處理方式的選擇,推動當前行政管理模式更加適應電子政務。

三、結束語

電子政務的發展是我國政府職能不斷完善的重要體現。我國當前的政務環境中還存在著各種制約其發展的因素,為了確保這一管理模式能夠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要注重客觀環境對于電子政務發展產生的影響,從而作出有利于電子政務發展的策略選擇。

作者:高松雪 單位:吉林省機構編制信息中心

參考文獻:

[1]吳學俊.電子政務與發展環境的互動:一個行政生態學描述[J].中國信息界.2015(4)

[2]鮑莉.行政生態學視角下的電子政務[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