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電子教學質量評價系統的思考
時間:2022-03-25 11:32:42
導語:構建電子教學質量評價系統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等職業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社會急需的應用型、技術型人才,為我國的社會建設和經濟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而當前電子商務專業在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則是,相關院校傳授給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無法與企業的實際需求相吻合,也無法與企業的電子商務活動很好地銜接起來,使其所培養的電子商務人才缺乏一定的實戰經驗,無法快速適應實際的電子商務環境,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背離了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1]為此,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在構建課程體系以及教育質量評估體系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到高職院校自身教學的特點和相應的背景,確立正確的辦學宗旨和合適的辦學模式,在構建全面性、綜合性人才培養體系的同時,努力構建科學、高效、準確的電子商務教學質量評估體系,以順應社會的實際需求。
一、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一)確立評價指標體系的原則
在確立電子商務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過程中,要以高職應用型綜合型人才培養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為依據,與高職教育的自身特點相結合。確立各項評定指標要進行科學論證,征得高職院校管理人員和電子商務技術人員的同意。確立評價指標體系主要應該遵循的原則為:第一,系統性原則,每項評價指標都會在系統中發揮它的作用,因此,確定各項評價指標所占的權重時,要綜合考慮各項評價指標,而非只是看單個指標;第二,可比性原則,教學質量評價是通過比較而確定的,各項評價指標在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的同時,各個評價項之間要有一定的可比性;第三,合理性和可用性原則,在設定各個評定指標時,一定要考慮到它們的可實施性,明確定義各個指標,使其數據采集實施過程較為容易,評定方法更加合理高效,評定結果能夠確切地反映實際教學質量。
(二)評價指標的確定方法
在充分理解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實踐教學質量評估與控制的基礎上,我們有針對性地設計了調查問卷初稿,在此基礎上,再根據師生建議,最終制作成正式調查問卷。調查問卷回收后,經過整理與檢查,刪除填寫不全或不明的無效問卷,將資料編號建檔,然后再根據研究假設,輸入資料信息,采用SPSS10.0軟件作為分析工具,進行統計分析,最后根據分析結果,確立評價指標體系。本次問卷調查主要針對天津濱海職業學院的在校學生,共收回有效問卷235份,其中網絡問卷134份,紙質問卷101份。我們對問卷進行了數據統計和認真分析,從而更確切地了解了當前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對于該專業的了解程度和學習狀況,不但為進一步完善高職院校電子商務教學體系提供了依據,也使得其教學質量評估體系的確立方向更加明確。據統計,入學前學生對電子商務的認識,很了解的占總數的3%,較為一般的占總數的41%,毫不了解的居然占到了總數的56%。這說明學生選擇該專業時,帶有一定的盲目性。據統計,學生對網絡編程感興趣的占總數的24%,對網頁制作與設計感興趣的占總數的78%,對電子商務方面的案例分析感興趣的占總數的31%,喜歡網絡營銷的占總數的52%,喜歡物流的占總數的13%,喜歡市場營銷的占總數的37%,喜歡圖像處理的占總數的48%。據統計,學生在填寫自己希望通過學習所獲得的能力時,選擇計算機應用能力的人數最多,占總數的72%,其次則是貿易與商務洽談能力,占到了總數的61%,希望提升自己營銷綜合能力和物流管理綜合能力的分別占到了總數的42%和16%。有關教材滿意度的調查,據統計,僅僅只有11%的學生對教材十分滿意,對教材不滿意的占到了總數的28%,其他同學滿意度一般。這說明我們需要及時調整高職院校的教材,使其具有較好的實效性和適應性。針對電子商務專業教師滿意度的調查,據統計,認為滿意的同學占總數的21%,不滿意的同學占總數的13%,其他同學只是基本滿意。針對學校是否有專門的電子商務實驗室的調查,據統計,42%的同學回答有,58%的同學回答無。綜合分析問卷調查結果可知,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對其培養目標還是有一定的認識的,對學校推出的核心課程的積極性也較高,對個人需要在學習過程中應該提升的能力也有較清晰的認識。在未來的電子商務教學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第一,應加強教學過程中的實訓環節,豐富實訓形式,以鼓勵學生不斷提升自身實際應用技能為目標;第二,提高師資隊伍整體水平,對教師進行定期培訓和企業實際操作訓練;第三,加強校企合作,可將企業中的電子商務技術人才引進至高職院校,使其定期開設講座或授課;第四,可在教學管理中引入多證書教學制度,使學生在未來的就業中占據一定的優勢。
(三)指標體系的確立與體系設置
由于高職院校致力于培養應用性人才,因而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十分重要。其指標體系的構建,應以社會需求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為目標。在教育質量評估體系構建過程中,要始終抓住學生技能的培養,同時加大對實踐設計的重視力度,在教學過程中,要逐漸增加職業資格認證和技能培訓內容,加強實訓基地建設,以保證學生從事電子商務學習的硬件環境。[2]高職院校電子商務課程體系主要分為基礎課程、核心課程、實踐課程和擴展課程。基礎課程主要包括英語、法律基礎與思想品德、計算機技術應用、經濟政治、高等數學等課程,其開設目的是為學生的專業技術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個人素質都得到提升。核心課程包括電子商務和信息技術,以及輔助專業課程如財務管理和市場營銷等。信息技術主要課程有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數據庫、動畫制作、圖像處理技術、Web編程等。電子商務主要課程有網絡營銷、電子商務基礎概論、電子商務案例綜合分析、商務談判等。統計學原理、會計學、管理學理論、市場營銷等是財務管理和市場營銷方向的專業課程。實踐課程則包括動畫制作、案例分析、電子商務流程操作、畢業設計、Web編程、電子商務師考證培訓等。擴展課程的目的是拓寬學生的課程內容和知識面,課程涉及網絡廣告開發、ERP原理與應用、商務英語與口語、客戶關系管理、企業財務管理、財經法規等。根據上述高職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思路,外加綜合實訓部分,再結合多證書制度,可確定高職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結構。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整個課程體系的核心目標是培育電子商務應用型技術人才,其培養方向為信息技術、電子商務、財務及營銷等。應本著以上目標和方向,確立其實驗實踐課、專業核心課與公共基礎課,最后再對學生進行綜合實訓,以增強其實踐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
二、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指標權重的確立
在確定評估體系中各個指標項的權重時,我們采用了權值因子判斷表法,此方法計算結果比較準確。[3]該法主要是由評價人員組成評價專家組,再由專家組制定出權值因子判斷表并進行填寫,然后根據填寫的判斷表結果來確定權值。通過判斷表的結果統計,我們發現,高職實踐教學評價指標體系中的一級指標必須要有實踐教學,其所占比重達40%,實踐教學過程與教學管理所占比重各為35%,實踐教學的成效所占比重則相對較少一些,為25%。在教學條件下,高職實踐教學評價指標體系中的二級指標包括實訓設備(所占比重為35%)、資金投入(所占比重為40%)、師資隊伍(所占比重為25%)。其二級指標中實訓設備的評價標準為,實訓基地要有足夠的場所和合理的儀器設備,并且實訓基地里一定要有好的職業氛圍,實訓項目要設置合理,有培訓站和鑒定所,能夠滿足教學要求。其二級指標中資金投入的評價標準為,實習基地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實踐教材建設有足夠的資金投入,每年學生的平均實踐教學經費足夠。其二級指標中師資隊伍的評價標準為,擁有一定數量的優秀的雙師型教師,并且教師的進修培訓機會多,擁有高素質和能力的外聘專家。實踐教學過程管理二級指標主要包括教育和教學管理(所占比重為22%)、改革建設(所占比重為63%)、實踐實施效果(所占比重為15%)。其二級指標中教育教學管理的評價標準為,制定有詳細的實踐教學計劃和大綱,學校實踐設備儀表的利用率高,注重對實踐教學的成績考核管理,注重實踐教學基地管理,學校實行雙證書制度,實踐實驗實訓課時數安排合理。其二級指標中教育建設改革的評價標準為,學校專業設置和課程開設要以職業為導向,課程體系布局和課程設置要合理,要安排一定數量的特色課程,學校自編實踐教材實用性高。其二級指標中實際實踐效果的評價標準為,學生要有足夠的實踐課,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比例合理,實踐教學內容包含技術考級證和技能鑒定,要以職業特色為核心,實踐教學方法突出職業特色,教學和考核要形式多樣,可操作性強。[4]
實踐成效二級指標比重包括社會綜合評價,所占比重應為45%,學生實踐能力,所占比重應為55%。其二級指標中學生實踐能力的評價標準為,有學生實踐實習報告的綜合評價,有學生畢業設計綜合評價,實踐教學評價高,學生中有資格證書的比例高。其社會綜合評價二級指標的評價標準為,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實踐能力和專業知識評價和反映好,學生的就業率高。總之,要確保高職電子商務實踐教學體系的實效性和可靠質量,應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根據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原則和確立方法,確立能為企業接受的,相對合理的,符合高職院校現狀的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及其指標權重值。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培養出適用于市場和社會的應用性人才,不斷提升學生自身的實踐能力、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保證教學管理體系的科學性,使教學評估體系能夠不斷適應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提升和培養模式的變化之需。
作者:王敏工作單位:安徽工商職業學院工商管理系
- 上一篇:職校電子商務教學改革措施
- 下一篇:藝術設計教學的改革與創新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