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監督對廉政法律制度完善的意義

時間:2022-06-12 09:17:20

導語:社會監督對廉政法律制度完善的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監督對廉政法律制度完善的意義

摘要:古往今來,伴隨著公權力的使用,總是容易滋生腐敗這一蛆蟲。腐敗的滋生是妨礙國家政權的重大阻礙,如同白蟻之于橋梁,其危害性不言而喻。在構建廉政法律制度的過程中,多重因素都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監督機制是幫助廉政法律制度建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而社會監督又是監督機制中不可或缺的一員。本文旨在研究社會監督對廉政法律制度建設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腐敗;廉政法律制度;監督機制;社會監督

一、廉政制度的內涵及作用

所謂“廉政”即“廉潔政治”。即被賦有國家公權力的人員使用自己手中的公權力時需要秉持“官德”,廉潔地行使自己手上的公權力,真正的將公權力運用于為人民謀取公共福利的事業上,而不是通過濫用公權力為自己獲取私利。[1]廉政制度則是指為了實現“廉政“,而由國家或者組織制定的規范享有公權力的人員的一系列的行為準則。廉政制度的建設是的終極目的是防止權力腐敗。通過廉政制度的制定,廉政制度的執行,廉政制度的監督三個相互關聯、不可分割的環節共同形成廉政制度體系。由此廉政制度的適用對象是享有國家公權力的公職人員;廉政制度的制定者是國家,參與者包含被約束的公權力人員以及社會大眾;廉政制度的建設目標是為了規范公權力的行使,最終為人民謀取福利。

二、社會監督對于廉政制度建設的意義

在廉政制度的建設過程中,需要多重因素共同努力。比如說制度的建設;比如規范的權力運行機制;比如公務員任用和選拔機制;比如完善廉政制度的保障機制和懲處機制的完善;比如對于廉政制度制定、執行和完善的監督機制的實際適用……[2]如此之多的因素中,監督機制是促進廉政制度建設、執行的重要保障,而社會監督對于廉政制度的監督的意義又相對更為突出。社會監督不同于司法監督、公權力單位內部上級對下級,單位內部人員對人員的監督。相對于司法監督它具有明顯的超前性,即在違反廉政制度的事件出現之時,還未進入司法程序之前就可以介入監督。甚至在沒有出現違反廉政制度的事件出現時就是一種客觀存在的隱形監督。相對于上級對下級、人員對人員的監督,社會監督具有更為明顯的廣泛性。即社會監督所監督的對象是整個社會所有的公權力享有者,而不單獨對某一單位或者某一個單位內的公職人員,只要社會目光所及之處就有廉政制度的監督的眼睛。社會監督根據監督的人員的性質不同,又可以分為媒體監督和群眾監督兩種。媒體監督主要是指媒體作為監督者發現社會上的非廉政行為,獲取社會公眾和相關機關的關注和重視,進而對此項行為予以規制;群眾監督主要是指普通公眾作為監督者對公權力享有者的行使公權力的行為予以監督。媒體監督與群眾監督是不可分割的社會監督,一般來說媒體監督既有媒體自身發現的事件,更多的是來自于群眾提供的線索,群眾監督是媒體監督的基礎,媒體監督是群眾監督的擴張。媒體監督相比于群眾監督具有更廣泛的被認知性和被關注度,其社會效應更強;而群眾監督相對于媒體監督則具有更廣闊的社會土壤,發現問題相對來說更為全面迅速。所以有媒體監督和群眾監督共同組建的社會監督體系對于廉政制度的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約束作用。

三、增強我國廉政制度建設中社會監督作用的途徑

群眾與腐敗是天生的死敵,因為所有的腐敗最終傷害的利益都是群眾的利益。若要發揮社會監督在建設廉政制度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其一,拓寬群眾的參與渠道,政務公開。政務信息需要及時公開,促進信息對稱。唯有信息對稱才能夠真正的保證群眾能夠及時的參與到廉政制度建設的監督工作中來。其二,對于民眾的監督及時予以反饋。[3]現階段多有群眾監督被置之高閣的情形出現,群眾的意見在向有關部門反饋后長久得不到回應。無奈之下群眾方會尋求媒體的幫助。如此,長久以往會打消群眾監督的積極性,并會加深群眾對于公權力的不信任。是故,相關部門在接到群眾的舉報等時需要及時調查、及時反饋。其三,要對群眾的監督舉報具有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現階段很多群眾不愿意進行監督,就是因為監督之時逞一時之快,等到回到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后往往會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民眾在對后期自己處境進行合理的預期后,就會在監督與不監督之間選擇后者。所以,接受群眾舉報的單位必須具有嚴格的保密措施,讓群眾無后顧之憂的進行監督。其四,對于比較特別的媒體監督,必須要有效的保障新聞工作者的采訪權、報道權和評論權。同時在現階段網絡如此發達的年代,要充分發揮網絡媒體的監督作用。當然也需要規范其傳播途徑。

四、結語

廉政制度的建設是一個宏大的課題,諸多因素缺一不可。社會監督作為促進廉政制度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需要國家從多個角度予以保障,最終目的是讓所有的群眾敢說話、能說話,讓所有的媒體能夠在符合職業道德的情形下有效的對權力運行予以監督,以社會的力量促進權力運行的清明。

作者:顏穎穎 單位: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紀委派駐第七紀檢組

參考文獻:

[1]賀芬.廉政文化視域下我國的廉政建設[D].陜西師范大學,2012.

[2]遲連翔.中國廉政風險防控機制構建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3]裴茹飛.我國地方政府廉政監督問題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