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化下司法鑒定實踐教學探討
時間:2022-03-23 09:51:46
導語:實戰化下司法鑒定實踐教學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社會發展和以審判環節為中心的司法體制改革對司法鑒定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對司法鑒定實踐教學的課程體系進行進一步完善勢在必行。以痕跡檢驗課程的實踐教學為典例開展研究,將改革目標定位于培養高素質司法鑒定人才,同時對司法鑒定中心的教、學、練、站一體化服務體系進行全方位應用,深入發掘案例教學價值、鞏固理論基礎、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放大科技對教學和實務的雙向推動作用等都是對改革起到關鍵作用的核心內容。
【關鍵詞】司法鑒定課程;實踐教學改革;痕跡鑒定
近年來,隨著我國的經濟水平持續提高和社會生活不斷豐富,就此衍生的法律問題層出不窮且日益多樣。違法犯罪行為的多樣化以及法律普及力度的增強和民眾維權意識的提高都使得法律實務對高素質、實用型司法鑒定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法學實踐教育面臨全新的機遇和挑戰。當前,司法體制改革已進入深水期,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一方面會促使物證訴訟地位的不斷上升,另一方面,亦會倒逼法庭科學實踐教學體系不斷調整和完善。由于課程設置要求缺失、客觀條件及師資力量存在差異等主客觀因素的制約,當前司法鑒定實踐課程的教學效果參差不同且并未得到充分凸顯。繼續對司法鑒定實踐教學的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進行完善不僅符合法學高等教育的要求,而且也是適應當今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的需要。以培養實踐人才為目標,改善傳統教學不足,滿足對人才技能不斷變化的需求是當前司法鑒定實踐課程教育的重中之重。為適應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以及依托我省證據鑒識重點實驗室、司法鑒定中心及法學教學實訓中心的實踐教學條件優勢,現以我校痕跡檢驗實踐教學為例,將我校司法鑒定中心鑒定業務中的經典案例轉化為教學所用、將司法鑒定中心開拓為見習基地進行實務訓練、針對實務需要對實驗室設備耗材進行補充和升級,就痕跡檢驗實踐教學進行探討,使以痕跡檢驗實踐課為主體的法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適應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從而達到協同發展相互促進的目標。
一、立足案例實踐,注重案例分析
山東政法學院司法鑒定中心作為全省唯一依托高校而成立的綜合性司法鑒定機構,其充足的案件來源使得鑒定中心的實務開展范圍能夠涵蓋痕跡檢驗課程設置中所涉及的關于手印檢驗、足跡檢驗、工具痕跡檢驗、槍彈痕跡檢驗及特殊痕跡檢驗部分的多數核心內容[1]。定期對鑒定業務中在痕跡檢驗方向有典型研究價值的案例進行總結歸納,不僅對提高鑒定水平、增強案件分析能力、規避鑒定潛在風險大有裨益,從鑒定人自身視角出發在教學中進行案例解析更能充分剖析鑒定難點,給學生以更為直觀的分析理解。如2017上半年痕跡檢驗典型案例中的劉某藝考試卷指紋鑒定案,其爭議點在于試卷作答人是否為劉某本人,即是否存在替考現象。案件核心為鑒定考試試卷上的考生指印是否是本人所留。經鑒定,檢材指印有14處特征點可得出同一認定結論,指印為考生劉某捺印,不存在替考現象,藝考成績真實有效。經典案例的選取不僅將在痕跡檢驗過程中具有典型特性、疑難問題作為標準,更是將司法鑒定結果對案件走向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和巨大的現實意義作為選取標準[2]。加強對司法鑒定中心實務經典案例的分析學習更能夠使學生深化對實務工作中的關鍵點及司法鑒定的重要性的理解。不僅鑒定實務的經典案例可以應用于痕跡檢驗實踐教學,國內有較大爭議的知名案件如“聶某”案、“杜某”案等均可以以證據鑒識問題為切入點引入課堂。在“聶某”案復查的過程中,有多份關鍵筆錄證據的真實性需要通過簽字和指紋的同一認定進行核查。經過鑒定,確定簽字中存在代簽現象,從而說明案件的原始證據存在問題,案件需要審判機關重新進行審定,對于筆錄簽字及指印的司法鑒定結論成為該案推翻原結果重新進行審查最為有力的依據。該類案件在證據鑒識、無罪推定等環節均可以找到司法鑒定能夠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關鍵點。各類案例的研究分析對知識理解和實戰技能掌握都能夠起到最好的引導作用。
二、結合實踐要求,夯實理論基礎
堅實的理論基礎是進行一切實驗操作和實務工作的首要前提。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對鑒定技術的理論引申和原理講解有所欠缺,學生對課程操作掌握較為扎實,但對操作原理及司法鑒定理論知識的掌握就略顯單薄。而鑒定實務實踐中需要應對多種多樣的鑒定材料和其他鑒定條件的限制,單純依靠技能而沒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很難根據案件情況和檢材限制進行技術改造或創新。司法鑒定實踐課程是一門基礎理論與科學實驗緊密結合的學科。在未來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加強的不只是使學生掌握扎實的司法鑒定基本理論知識,更應該是對司法鑒定實踐能力的強化教授,從而重點突出實踐教學在司法鑒定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3]。因此,在迎合實務工作不斷變化的技術要求的同時加強對基礎理論的學習是未來司法鑒定課程實踐教學的必然趨勢。在進行具體實驗項目操作之前,應及時對該實驗項目采用的理論指導方法和實驗原理進行詳盡描述和解釋,同時一定要照顧到不同學力學生的理解水平。對基礎理論的教學目標要定位在保證全體學生都能夠做到基本掌握,理論延伸和拓展設置在課程基本要求完成以后講授,以便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有選擇性的進行學習。對同樣原理的實驗進行串講得出其原理應用和具體方法上的差異性和共同性,通過對比使得基礎性教學內容得到深入理解,更加有助于對該理論知識和技術原理的把握和應用。
三、利用實驗室資源,反哺課程教學
(一)對教學基礎設施進行完善升級。實驗室部分儀器設備陳舊且耗材補充不及時是課程開展受限的主要原因。我校實驗室現有實驗儀器多為法學教學實訓中心成立伊始購置,經過長時間使用已有很大部分出現器材老化和損耗較大以致影響正常使用的現象,如比對顯微鏡老化無法進行線條痕跡比對等問題,導致課程設置要求中的部分實驗無法展開。且部分實驗如硝酸銀、DFO化學顯現指紋實驗因化學試劑有限不能全部提供也使得學生不能親自參與到實驗中來,只能進行實驗演示,無法獲得第一手試驗資料。適當增加實驗基礎儀器設備,以豐富實驗項目種類,可以極大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例如本學期增加的電壓可調靜電吸附器操作簡單且成本低,主要用于提取硬質平面和軟質平面上的灰塵足跡,學生可以利用儀器自己動手操作提取地板上的成趟足跡和單個足跡,全程參與到實驗過程中。提供更為完善的實驗教學條件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深入理解實驗原理、轉化實驗理論進行開放性思考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教學基礎設施進行完善升級是進行實戰化實踐教學改革的首要前提。(二)學生參與鑒定工作。對所學技能進行鞏固和適用是學習實踐課程的最好方式。以往的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生接受的所有鑒定知識全部來自于任課老師的課堂傳授,所掌握的相關職業技能僅限于鑒定試驗操作,遠遠不能達到實戰化實踐教學宗旨的要求。就我校畢業生從事相關司法鑒定職業后的反饋來看,單純掌握實驗和操作技能、對司法鑒定事務中如提取農民工指紋磨損樣本、增配鑰匙長期使用與原配鑰匙區分相關問題知之甚少是從事司法鑒定人職業初期遇到的最大困難。因此,在司法鑒定實踐教學過程中對有相關職業從業意向的學生進行職業化教育成為了完善實踐教學體系的一大組成部分。我校司法鑒定中心案源種類豐富且案件數目較多,對于實戰化實踐教學的開展而言是非常有利的前提條件[4]。在司法鑒定中心建立暑期見習基地,能夠使學生直接在任課老師和其他鑒定人的帶領下從基礎受案工作開始做起,了解如指紋樣本采集、特殊檢材保存方法等各類案件在不同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輔助鑒定人開展鑒定工作以鞏固基礎理論知識;對證據的證明效力做到充分認識以提高證據意識。依托本校法學及監獄學專業學生大二暑期見習制度,使我校司法鑒定中心成為更多學生開展暑期見習活動的場所,不僅能夠為司法鑒定中心提供高素質的輔助鑒定人才,更可以鞏固司法鑒定實踐課程的教學成果、向廣大在校師生普及司法鑒定常識、幫助有志于從事司法鑒定相關職業的學生明確職業規劃[5]。(三)定期開放實驗室。2009年我校被授予省級法學教學實訓中心,2011年證據鑒識實驗室獲批省級重點實驗室,并為司法鑒定實踐課程的開設設置文件檢驗實驗室、物證檢驗實驗室、痕跡檢驗實驗室、電子數據實驗室,并具備基礎實驗儀器和耗材,是司法鑒定實踐課程的主要教學場所。在完成基礎儀器設備的更新和維護后,將實驗室向全體學生定時開放,由本門課程授課教師統一組織講解,并進行部分簡單實驗的操作和演示,通過以上措施,使除選修本類課程以外的其他學生加強對司法鑒定實訓課程的了解。開放實驗室能夠更加直接的作用于擴大司法鑒定科學基礎知識的普及,激發學生在司法鑒定科學創新方向上的新思路,助推鑒定科技創新,為司法鑒定實務的后備人才培養奠定基礎[6]。
四、落實科技興“鑒”,提高鑒定能力,助力實踐教學
如今,科技發展的卓越成果促使法制建設和法律工作者的工作水平均在不斷提高,在司法鑒定技術領域同樣如此。層出不窮、日新月異的現代科學技術啟迪著司法思想,專業性、科學性極強的精密儀器和鑒定手段為司法工作提供了更精更準更詳細的資料分析,司法鑒定技術使法律內容的現實應用更趨于科學化。公安機關、司法機關將其應用于刑事偵查活動及具體司法實踐,彌補了原有司法手段與現代鑒定要求不相稱的缺陷,大大提高了破案率和辦案質量,實質推動司法公正和人權保障[7]。科學運用司法鑒定手段,能夠針對某一案件的鑒定適用及早進行預斷,避免盲目偵查或盲目判斷,從而提高司法效率,極大程度上實現了司法資源的有效配置,使得人力物力能夠得到充分應用。司法鑒定實踐教學課程的科技化應體現在:一、順應鑒定實務發展的方向和需求,并結合課堂教學的特點,提出對激發授課教師和學生改進實驗操作、多角度應用實驗原理有推動作用的課程設計建議,為司法鑒定中心鑒定實務提供研究成果較為成熟的實驗方法和手段。二、綜合考慮投入成本及教學效益、實務效益等因素,投入實用性強、適合教學實務雙向應用的各種高科技儀器、設備、試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科學技術在司法鑒定方面的應用會引起法律工作者的思想革新。從完全依靠證據表象到依靠科學鑒定手段建立起事實與證據的內在聯系,司法工作者對待證據的重視程度將極大加強。同時更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規范司法程序,從源頭杜絕毀損證據真實性、合法性的行為,維護程序和實體的雙重正義。以真實合法、科學嚴謹為基準,將帶動司法工作不斷高效發展的基礎地位不可小覷,其高速發展的迅猛勢頭也在不斷夯實我國法制建設的基礎[8]。司法鑒定科學技術必將在日益加快的法制建設進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總之,以痕跡檢驗課程的研究為例,剖析如何在實戰化視角下提升司法鑒定實踐課程的實踐性,并落實課程探討中提出的多個創新點,最終在實際運用過程中達成培養具有較高水平司法鑒定人才的目標。通過引入新設備,新案例,新思維來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優化現有司法鑒定實踐課程授課模式,助力培養全方位、高素質的法學專業應用型人才,使學生掌握案件受理、案情分析、證據檢驗與鑒定的實踐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服務于司法體制改革,同時實現司法鑒定中心的教、學、練、站一體化服務體系的全方位應用。
參考文獻:
[1]蔡晚拴.痕跡實驗中如何體現節能減排理念[J].實驗室科學,2009(1).
[2]廈利民.法學實踐課程體系建設探索——以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的改革為例[J].中國大學教學,2010(11).
[3]何勇.司法鑒定科技需求的分析與展望[J].中國司法鑒定,2009(3).
[4]張鑫.完善法學專業實踐教學課程的若干思考[J].科教文匯,2012(5).
[5]霍憲丹.建立中國司法鑒定行業科技支撐體系研究成果的應用與思考[J].證據科學,2013(5).
[6]何賽強.論地方本科院校法學實踐教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J].法制與經濟,2015(6).
[7]崔麗.公安法學課程實踐教學模式之探索[J].遼寧警專學報,2013(9).
[8]王子正.法學實驗教學方案設計示例[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0(5).
作者:呂新華 單位:山東政法學院
- 上一篇:工程領域刑事犯罪現狀及建議
- 下一篇:淺談拍賣預告登記前置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