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法學在法學的地位綜述
時間:2022-09-16 04:35:52
導語:警察法學在法學的地位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王運生單位:鐵道警官高等專科學校法律系
公安院校主要是為各級公安機關培養復合型、專業性的高素質警務人員,公安院校實施的課程教育對警員未來職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F有的研究分析表明:絕大多數警校畢業生認為警校教育對自身取得職業成就有影響。[1]這種有效影響的存在基于學科、專業、課程的科學設置和結構優化。各公安院校根據人才培養目標,面向公安機關實戰需要,結合本校特色,多對本校的課程結構、課程學時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合理安排理論課程和實訓課程、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綜合課程和單一課程等。部分公安院校依托學科調整,立足專業變化的實際和專業特色,增設了相關課程,比如,開設警察法學課程。在警察法學課程的教學實踐中,出現了警察法學課程中的部分內容與行政法、刑事法、公安學等相關學科內容的重復和交叉。警察法學課程不僅面臨著與諸如公安實用法學概論課程之間替代的考量等問題,而且還面臨著各專業開設的同一性和特殊性的考量問題。作為警校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公安法學教育更是對警員執法素質的提高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警員無論是代表國家行使公安行政權還是刑事司法權,在依法治國的今天,都要嚴格依據法律規定進行,做到依法行政和依法司法。隨著社會民眾控權意識和程序意識的覺醒,警員行使警察權力時刻面臨法律的實體和程序的監督,警察執法的合法性很大程度上決定于警員的執法素質、執法能力、執法水平,影響著警察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和權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深入發展,使公安機關由過去的單一的“刀把子”角色逐漸向管理服務型角色轉變,這對公安機關警察權力的運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社會境況下,公安機關及其警務人員只有具備法治觀念、權力邊界理念、民主理念,方能在執法實踐和公安機關社會管理創新中正確作為。警校的公安法學教育對培養警員的前述理念具有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作用。直面前述問題,考量警察法學和公安法學教育的關系,需要厘清警察法學在公安法學教育中的定位。
一、我國警察法學的研究現狀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幾位教授率先展開了對警察法學學科地位的論證,并就警察法學的體系、內容進行了各自架構,初步提出了警察法學的含義、內容、作用、地位。盡管當時國內學者對警察法學能否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遠未達成一致意見,但仍然有部分學者推出了警察法學專著或教科書,對警察法學獨立學科地位的相關論證也不時見諸公安報端。隨著公安法律法規的不斷增多,部分學人以敏銳的眼光,發現警察法學具有其他部門法學不曾具有的獨特性,為更有針對性地適應公安實踐需要,積極論證、推動警察法學學科的成立,為我國警察法學的發展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近期對警察法學的研究呈現出團體化、團隊化趨勢,警察法學會議不斷召開,相關年會不斷開設警察法學論題,并匯總學者警察法學研究成果,結集匯編。警察法學相關論題的論文不斷公開發表,中國警察學會于2002年出版了《中國警察法學》一書,反映了階段性的研究成果。各地警察院校也有部分學者,或個人或集體持續地對警察法學展開研究。部分公安院校開設了警察法學課程。警察法學的研究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狀態,反映了警察法學研究的蓬勃發展。無法回避的是,我國警察法學研究起步較晚,研究時間短,研究人才不足,對警察法學獨立學科的地位缺乏全方位、多視角、多層次和多方面的論證,警察法學在學科體系中的定位,對警察法學在公安法學教育中的地位等還未形成統一意見。警察法學的基本理論研究不足,對警察法學的定義還存在很大爭議。警察法學與相關法學學科的關系尚未明確,警察法學與邊緣法學、交叉法學的關系尚未厘清,完善的警察法學理論體系尚未形成,對警察法規缺乏科學分類,對警察法學缺乏深層次的追問和思考。因此,在警察法學研究領域,既存在著問題和不足,又有著明確的理論研究方向、空間和機遇。
二、警察法學的內涵及其內容體系
(一)警察法學的內涵界定
認識事物總是先從研究概念開始,概念能夠將一事物與另一事物區別開來。明確警察法學的內涵對于后續研究的開展具有前提意義。學界研究伊始,對警察法學的定義就存在各種見解。有人認為:“警察法學是以警察法律、法規和公安工作實踐為研究對象的一門獨立的法律科學?!保?]也有人認為:“警察法學即以警察法為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屬于法學的分支學科,是一門刑事法學、行政法學和組織法學相交叉的綜合性法學學科?!保?]較為官方的定義是:警察法學是以我國的警察法為對象,研究其法律規范、體系、作用以及發展規律的一門新興的法學學科。[4]1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學界對警察法學的定義不下二十種,概括而言,有以研究對象為角度界定概念的,有以研究對象和研究范圍為角度對警察法學加以界定的,也有以學科地位為視角進行定義的,其中的差異往往是具體研究對象的不同和對學科定位的不同。一種定義是否嚴謹和科學,往往取決于概念的涵蓋性和獨特性,即此概念能否足夠抽象并涵蓋研究對象的相對全面的內容,是否能夠將之與其他概念有效地區別開來。囿于本文主旨,筆者無意評析定義警察法學的各種觀點??疾炀旆▽W定義、借鑒其他學科定義樣態,并以前述思想為指導,筆者認為,所謂警察法學,就是立足于警務活動實踐,以警察權力的設定、運行、保障、監督、救濟為研究核心,以警察法律規范為研究對象的一門法學學科。這里的警察法律規范,包括《人民警察法》在內的所有涉及警務關系、警察權力運行等的法律、法規、規章及其他規范性文件。根據警察業務分類,可以將警察法律規范具體分為治安管理、消防、出入境、戶政、國家安全、監獄、司法警察等領域的法律規范;根據警察法律規范所屬法律部門,可將警察法律規范區分為警察行政法律規范和警察刑事法律規范。
(二)警察法學的內容體系
警察權力主要是治安行政管理權和刑事司法權。以警察權力為研究核心的警察法學,其主要研究內容應是以公安行政法為研究對象的警察行政法學和以警察刑事法為研究對象的警察刑事法學。值得注意的是,警察法學的學科內容和警察法學的研究范圍、研究對象存在著密切聯系。研究對象、研究范圍決定著研究內容。從橫向方面來看,其研究范圍主要是:刑事偵查制度;治安管理法;交通管理法;消防管理法;戶口和居民身份證管理法;外事管理法;收容審查制度和勞動教養;警察司法程序法等等。[2]從一定意義上講,警察法學的內容應當涵蓋前述范圍。一般認為,警察法學的內容主要包括:第一部分,能說明其是一獨立學科的內容,比如警察法學的概念、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圍、學科定位等。第二部分,作為學科的獨特性論證,內容包括警察、警察權、警務關系、警察法、警察法律規范、警察法律關系、警察法律行為等。第三部分,歸納全部現有法律規范,具體分類為警察組織法、警察行政法、警察刑事法、警務保障法、警察監督救濟法。第四部分,警察法學的比較研究。中國法學會警察法學研究會2011年學術年會綜述將警察法學的內容體系研究推進到一個更為科學理性的高度。其中一個較有影響的觀點是,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警察法學理論體系分為三大部分:一是警察法學導論。警察法學導論主要研究警察法學的基本理論,包括警察法學的概念、特征,警察法學的研究對象,警察法學的研究方法,警察法學的學科地位等一系列基本理論問題。二是警察法學本體論。警察法學本體論主要研究警察法的基本理論,包括警察法的概念、淵源、體系、作用和產生、發展情況,警察法律關系,警察法律行為,警察法治理念,中外警察法比較研究等一系列基本理論問題。三是警察法學實務論。警察法學實務論是對警察立法、執法和守法等警察法律活動及其規律的認識與概括。主要研究警察組織管理法治,警察行政法治,警察刑事法治,警察民事法治,警察救濟法治,警察監督法治和警務保障法治等一系列基本理論與實踐問題。筆者亦贊同該觀點。
三、警察法學與公安法學的關系
《人民警察法》第二條第二款規定: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勞動教養管理機關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警察。由該款規定可見,警察的范圍大于公安,公安屬于警察的一個組成部分。作為以警察及其權力運行為研究對象的警察法學按照前述邏輯應當包括公安法學,公安法學應屬警察法學的二級學科。此為從規范意義上對警察法學與公安法學關系的理解。從日常用語看,“警察”用語在歷史上被“公安”用語取代;作為機關而言,目前人們仍然稱其為公安機關而不稱做警察機關,受此習慣稱呼影響,公安法學指研究公安機關為維護國家安全,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護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財產,保護公共財產,預防、制止和懲治違法犯罪活動而依據的各種警察法律規范所形成的各門科學。公安法學,可以簡單理解為公安院校開設的各種法學課程,當然,這里的法學課程不同于普通院校開設的法學課程,公安院校的法學課程應當突出公安特色,能夠反映公安執法實踐,并能夠滿足公安執法實踐需要。從外延上看,公安法學應包括警察法學、法理學、憲法學、公安行政法課程、刑事法課程、民商法課程、證據法等,內容涉及治安管理、消防管理、邊防、出入境、道路交通等公安業務領域。在此意義上,警察法學應當視為公安法學的一門課程,是公安法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公安法學所包括。這是通常意義上的理解,本文亦采用此觀點。
四、警察法學在公安法學教育中的作用
學科作用對學科地位的確立具有重大影響,特殊情況下甚至起決定性作用。明確警察法學在公安法學教育中的作用,對于明確警察法學在公安法學教育中的地位至關重要。公安法學教育是公安院校的重要特色,在整個公安教育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公安法律是公安執法的基本依據和行為準則。公安院校作為培養公安執法人才的重要陣地,幾乎所有專業都與法律學科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有的還十分緊密。這是由公安工作的法律性質和公安院校的培養目標所決定的。離開了執法依據和執法活動的行為準則,就不可能培養出適合公安執法需要的高質量的人才。[5]公安法學教育側重公安行政法和刑事法的教育,能為警員的執法行為提供基本的執法依據和行為準則,更為重要的是,公安法學教育能夠幫助警員樹立法治人權觀念,樹立必要的公平正義理念。
(一)警察法學對于學科建設具有重大作用長期以來,公安法學課程的公安特色不明顯,課程內容交叉重復嚴重。公安法學課程應與普通高校的法學課程有明顯區別,應當立足于公安業務實踐需要而有所側重。但考察現有的公安院校法學教育狀況,普遍缺乏對公安法學范圍的明晰界定,由此導致公安法學特色淡化。對于公安法學教育究竟應該重點開設哪些法律課程,學界至今仍存在爭論。警察法學通過對警察法律規范的全面的類別化的研究,通過對警察權和警務關系的抽象概括,能夠圈定公安法學的研究范圍,增強學習和研究的針對性。同時,警察法學的增設,能夠彌補公安法學課程體系的不足,完善學科群,優化學科結構,對于加強學科建設,凸顯公安法學教育特色具有重要作用。警察法學中的部分內容與公安法學教育中的相關內容存在部分交叉和重復,科學解決這種知識上的交叉和重復,會對公安法學學科建設形成倒逼機制,有利于促進公安法學學科的完善。
(二)警察法學對公安人才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公安院校主要為社會培養復合型、專業性的公安警務人才。公安工作對人才“寬口徑、厚基礎、高素質、強能力”的要求,迫切需要公安法學教育走出“被遺忘的角落”,承擔起在公安人才培養中的應有作用。公安法律技能和公安業務技能是學員必須要掌握的基本技能,離開公安法律技能,公安業務技能就失去了行動的依據,公安法律技能應當是本源。作為公安法學教育中的一個新興學科,警察法學以其獨特性幫助學習對象明確警察法律規范的范圍,明確警察權力運行的依據,告知學習者,要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警察必須要掌握的基本警察法律規范??梢哉f,警察法學為預備警員指明了學習的方向和范圍,為其整體把握和系統學習提供了難得的載體。在政法干警招錄體制下,學生專業素質和法學知識層次不一,為培養機制的有效性增加了幾分反向力,難以有效保障學生的培養素質。多途徑探索適應新培養機制的教學方法或優化課程結構都可作為有益的嘗試。警察法學的出現,能夠使未曾接受過系統警察科學訓練的警員迅速體系化地把握警察法學知識,明確作為一名合格警察所應具有的法律素質,為人才培養目標的落實做出應有貢獻。
(三)警察法學對促進公安機關依法司法和執法及警察法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警察法學以警察法律體系為研究對象,以警察職權為研究核心?!度嗣窬旆ā返诹鶙l全面規定了警察的職權,公安機關既有對犯罪活動的刑事偵查權,又有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交通安全和秩序,組織實施消防、管理危險物品的職權,還有警衛特定人員和重要場所、設施,管理集會游行示威活動,維護國邊境秩序的職能。此外,《人民警察法》對人民警察內部的組織管理、警務保障、人民警察的義務和紀律也做出了明確的規定。警察法學對九大警種職權的獨特性和共性的理論概括,必將促進公安機關依法司法和執法。
五、警察法學在公安法學教育中的地位
(一)警察法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
警察法學既要研究法學知識,又要研究公安學知識。研究公安業務及其活動規律為警察法的完善與適用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為警察法學的發展提供了實踐支持,同時也成就了警察法學的研究走向實踐、指導公安業務實踐的學科目的。在依法治國的背景下,一切國家權力都要依法運行,警察權力的運行必然要依警察法進行。故此,警察法學即包括了行政法和刑事法的部分知識,又是法學和公安學的交叉知識,從而形成一種行政法和刑事法、法學和公安學皆無法完全覆蓋的新的學科。前文論及的警察法學的研究現狀,無論是研究隊伍的壯大,還是研究理論的百家爭鳴,抑或是警察法學研究的未定疆域,都是對警察法學作為一門新的蓬勃發展的、有著強大生命力的學科的有力論證。警察法學是一門交叉學科,更是一門新興的學科。
(二)警察法學屬于公安法學教育中的專業基礎課和主干課程
前文對警察法學的內容及其作用的論證,從不同的視角說明了警察法學在公安法學教育中應當作為專業基礎課程和主干課程之一。公安法學教育是基于公安職業與法學教育相結合而形成的為公安實戰服務的特殊的法學教育,從某種意義而言,公安法律課程對其他公安專業課程具有普適性和本源性,掌握公安法律知識,有利于公安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應用。[6]作為公安法學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警察法學以其獨特的內在屬性能夠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提供有力的法治理論和實踐支撐,對治安、交通、偵查等專業的學習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三)警察法學屬于公安法學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公安法學教育中的公安法學課程主要包括:警察法學、公安行政法、刑事法、訴訟法、證據法等。國內部分警察院校的課程設置,都將警察法學作為公安各專業和在職警察、初任警察的培訓和教育的綜合課進行開設,作為必修課進行系統學習。警察法學在公安法學教育中是一門系統研究警察法的綜合性質的專業基礎課,是公安法學教育中所開設的公安法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上一篇:案例教學法在法學專業的應用
- 下一篇:民航院校法學教育改革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