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律研究
時間:2022-01-10 09:48:03
導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律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及其與“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內在聯系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黨的十八大報告用高度凝練的三個倡導二十四個字,從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作出了概括,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深刻理解其內涵,對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統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同時,也為我們準確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基礎”課之間的關系提供了前提。(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內在聯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集中體現。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之一的“基礎”課,在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立德育人根本任務方面起著主陣地和主干渠道作用。由此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基礎”課,在根本任務和價值目標上是一致的,二者有著內在的統一性。指出:“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要堅持立德樹人,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保?]“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核心課程。”[3]這為以“基礎”課為重要渠道培育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依據。在“基礎”課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始終處于統領和“主線”的地位。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基礎”課的必要性
自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面臨的國內和國際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這些變化不僅給我們帶來了發展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一方面,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文化生活內容的不斷豐富,我國公民的社會意識形態呈現出自主化、多樣化的發展趨勢,主流價值觀受到一定影響。另一方面,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價值輸出”對我國公民意識形態領域進行滲透其內容及方法呈現多元化的態勢,以為人民服務和集體主義為主要內容的主流價值觀受到了很大沖擊。因此,如何在眾多價值觀中正本清源確立正確的價值觀變得十分必要和迫切。2014年5月4日,在同北京大學師生的座談會上曾非常深刻地闡明了核心價值觀對一個民族和國家的重要意義所在?!盎A”課是對當代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基礎”課教學的全過程,從其必要性來看,可以歸納總結為以下幾點。(一)“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需要“基礎”課內容非常豐富,涵蓋了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愛國主義、道德觀、價值觀、法治觀等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范疇。如果各個教學內容之間只是簡單的分散的各自為戰、因教而教的話,是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因此,從課程體系的整體性來看,非常有必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把整個課程貫穿起來,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教師應該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來把握和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這門課程的影響,切實提高教學效果。(二)大學生成長成才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需要大學生是樂于追求且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群體,他們的思維認知水平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但是因為缺乏理性思維和社會經驗不足等原因,還沒有達到可以在眾多紛繁復雜的意識形態觀念中及時準確地辨識正確價值觀的水平,因此造成很多思想上的問題和困擾。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之一的“基礎”課,兼具理論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契合了大學生成長成才中思想政治價值觀指導性的需要,在幫助當代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正確處理各種人生問題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教育和引導作用。因此,需要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統領地位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基礎”課教學相結合,并貫穿于其全過程。(三)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度的需要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后備軍和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大學生的價值觀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因此,大學生必須確立與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相契合的價值觀?!盎A”課作為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需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其中,充分發揮引領和塑造作用,從而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度,增加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為實現兩個百年目標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實現路徑
(一)以培育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系統落實教學要求在“基礎”課教學中,首先,針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概念,教師要引導學生準確理解其基本內涵和具體內容,客觀全面認識其重要意義,從課程的整體架構上認清其“主線”地位。其次,根據各個章節的具體教學內容,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切入點,落實相應教學要求。如在緒論部分,重視開學第一課對大學生思想價值觀的重要影響,分析當前時展趨勢,幫助大學生認清當前的“時”與“勢”,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領思想,積極適應新環境并順利開始大學新生活。在第一章“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和“在實踐中化理想為現實”部分,把個人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及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相結合,幫助學生認識到它們之間的關系是相統一的,其中個人理想與“三個倡導”中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是相契合的。大學生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奮發有為,在實現中國夢的實踐中綻放青春光彩。在第二章“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部分,把個人的愛國情感和愛國行動與“三個倡導”中的國家價值目標相結合,引導大學生做新時期忠誠的愛國者。在該章,還要與“三個倡導”中個人層面“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目標相結合,幫助學生明確愛國是作為個人最基本的責任和義務。在第四章第二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中,把中華傳統美德的基本精神與“三個倡導”中“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追求相結合,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并27實現對中華傳統美德的繼承和弘揚;在第三節“繼承與發揚中國革命道德”中,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大力弘揚中國革命道德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價值和現實意義;在第四節“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中,為學生闡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整體理念上與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目標是相一致的。在第五章的各個節、目中都能體現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追求,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在第六章社會主義法律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建設部分,第七章社會主義法治觀念、法治思維、法律權威部分,第八章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的內容都可以根據具體內容的關聯度,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學當中,幫助學生了解社會主義法律知識、正確認識社會主義法律問題、培養社會主義法治思維、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法治觀念,做一個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護法的合格公民。在教學當中,除了完成教材中相關教學要求之外,還要把黨和政府的各項會議精神、系列講話精神的相關內容與課程相融合,切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講義、進課堂、進頭腦,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二)充分利用當地特色文化,結合教學內容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基礎”課教學中,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積極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和特色文化,激發大學生對中華文化、當地文化的自信意識和行為,培養大學生的使命感,激勵大學生為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作出積極努力。以山西省為例,可以充分挖掘山西省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優秀傳統文化、在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紅色文化等,并與當代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相結合,提煉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的精神文化內核。如“精衛填?!薄坝薰粕健薄按笥碇嗡钡壬裨捁适轮刑N含的不畏艱難、自強不息、大公無私的精神。中國古代著名的唯物主義思想家荀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辯證思維。山西古代歷史上諸多文臣武將如狄仁杰、于成龍、陳廷敬、“楊家將”等清正廉潔、勵精圖治、精忠報國的典范精神。晉商誠信為本,匯通天下的理念。山西近代革命先驅、革命先烈,信仰堅定、艱苦奮斗、不怕犧牲的無產階級革命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操。新中國建設尤其是改革開放新時期山西人民弘揚太行精神、呂梁精神、右玉精神,敢闖敢干、攻堅克難、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三)利用實踐活動,深入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基礎”課與其他課程相比,不僅有很強的思想性,同時還有較強的實踐性。這就要求在注重理論教學的同時,還要重視實踐教學,采取多種實踐活動,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首先,教師要在厘清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難點的前提下,積極使用多種教學方法。如用案例教學法,引用感人事跡以及先進個人典型事例,啟發學生深入思考,學會擔當。如通過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的學習,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志,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確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引導學生對當下一些社會問題展開討論,客觀理性地深入分析,并能夠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引下正確對待這些問題。如在法律教學部分,通過對最高人民法院在2016年10月19日召開的新聞會,通報人民法院依法保護“狼牙山五壯士”以及等英雄人物名譽權等人格權益典型案例的分析,幫助學生認識到人民英雄的名譽和形象不容貶損,他們的精神價值不得削弱,要學會用法治手段、法治思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課堂辯論、演講活動,播放相關的視頻學習資料等方式,幫助學生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其次,開展校內實踐活動。例如,組織各種校園活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青年志愿者活動以及校園義務勞動和公益勞動等。讓學生通過這些校園實踐活動來認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除此之外,還要積極拓展校外社會實踐活動。根據相關章節的教學內容,開展鮮活生動的現場實踐教學活動,如充分利用山西省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帶領學生參觀山西武鄉八路軍文化園,讓學生感悟戰爭年代青年戰士為革命理想燃燒青春的豪邁,為“大家”犧牲“小家”的高尚情操,教育大學生在奮斗中揮灑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的事業中實現個人價值。充分利用工業基地的優勢,帶領學生參觀山西大型國有企業太鋼集團,讓學生感受科技的魅力,了解太鋼的企業文化及企業在改革創新轉型發展中的舉措,培育大學生的改革創新精神,為建設山西和祖國美好明天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四)加強教學手段的信息化,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當前移動互聯網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思政課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服務的理念,應用各種先進的教學技術及手段,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積極探索未來課堂與混合式教學的實踐和發展,借助慕課、微課等方式,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有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現入腦、入心,提高學生的認同感和獲得感,從根本上促進“基礎”課的教學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16-02-01)[2017-06-02].http:∥www.qs-theory.cn/zhuanqu/bkjx/2016-02/01/c_1117955640.html.
[2]堅持立德樹人思想引領加強改進高校黨建工作[N].人民日報,2014-12-30(1).
[3]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劃》的通知[EB/OL].(2015-07-30)[2017-06-02].http:∥www.moe.edu.cn/srcsite/A13/moe_772/201508/t20150811_199379.html.
作者:段紅艷 單位:山西大學
- 上一篇:微商法律問題淺析
- 下一篇:保險發展法律障礙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