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成本控制詮釋
時間:2022-08-14 10:53:00
導語:工程項目成本控制詮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施工項目成本控制,是指在項目成本的形成過程中,對生產經營所消耗的人力資源、物質資源和費用開支,進行指導、監(jiān)督、調節(jié)和限制,及時糾正將要發(fā)生和已經發(fā)生的偏差,把各項生產費用控制在計劃成本的范圍之內,保證成本目標的實現。施工項目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降低項目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1項目成本控制內容
①編制成本計劃,確定成本控制的目標。工程項目成本費用是隨著工程進度逐期發(fā)生的,根據工程進度計劃可以編制成本計劃。包括:材料設備成本計劃。
②編制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對工程成本支出影響很大,科學合理的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能有效地降低工程項目成本。
③加強項目成本的動態(tài)控制。施工項目是逐期進行的,成本控制應強調項目的中間控制,即動態(tài)控制,因為施工準備階段的成本控制只是根據上級要求和施工組織設計的具體內容確定成本目標、編制成本計劃、制訂成本控制的方案,為今后的成本控制作好準備。而竣工階段的成本控制,由于成本盈虧已經基本定局,即使發(fā)生了偏差,也已來不及糾正。因此,把成本控制的重心放在基礎、結構、裝飾等主要施工階段上,則是十分必要的。
④確定成本控制的對象。工程成本中有些費用占比例大,是主要費用,有些所占比例小,是次要費用。有些費用是變動費用,有些則是固定費用。在制定成本計劃之前,要詳細分析成本組成,分清主要費用與次要費用、變動費用與固定費用。成本控制的主要對象是主要費用中的變動費用。
⑤全面成本管理。全面成本管理是指全企業(yè)、全員和全過程的管理,亦稱“三全”管理。項目成本的全員控制有一個系統(tǒng)的實質性內容,包括各部門、各單位的責任網絡和班組經濟核算等等,應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責而又人人不管。項目成本的全過程控制要求成本控制工作要隨著項目施工進展的各個階段連續(xù)進行,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時緊時松,應使工程項目成本自始至終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
2項目成本控制應遵循的原則
①全面性原則。成本控制要對成本形成的全過程、發(fā)生的各項費用、及其全員進行控制。為了適應現代成本會計的發(fā)展,必須實行全員管理成本,使決策層和所有部門、單位都重視成本,人人關心成本,提高全員成本效益意識和素質。傳統(tǒng)的成本管理思想認為,成本管理是專設的成本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的職責,但事實上成本是在各部門、各環(huán)節(jié)中發(fā)生的,與每個員工息息相關。因此,成本的管理與控制不僅是成本管理機構的責任,也是每個部門,每個員工的責任。成本控制要全方位、全過程控制,包括產品投產前對影響成本的各有關因素進行分析研究、生產工藝的確定、產品生產過程中發(fā)生的全部費用的控制,以及事后的成本分析。
②經濟效益原則。成本控制就是為了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的目的是提高經濟效益。要以最少的生產資源投入,爭取最大的經濟效益。但不能為了提高經濟效益,降低成本,而不考慮產品質量。企業(yè)要處理好產量、質量、成本和效益之間的關系,尤其是,應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產品質量上去了,信譽好,銷售量就大,收入總額也會增加,利潤也增加。
③責權利相結合原則。企業(yè)在進行成本管理時,要建立一套全員相應的責、權利相配套的管理體制,加以約束和激勵。對成本管理體系中的每個部門、每個環(huán)節(jié)、每個員工的工作職責和范圍要進行明確的界定,制定目標成本,并且細化和深化。使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和每一個要素都有分目標,形成部門和個人的成本責任目標,并賦予相應的權利,確保充分有效地履行職責。同時成本管理的領導者要對各部門、各班組人員在成本控制中的績效進行定期檢查和考核,實行有獎有罰,調動全體職工控制成本、降低成本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職工自主管理意識。
3項目成本控制措施
降低施工項目成本的途徑,歸納起來有三大方面:技術措施、經濟措施、組織措施。
3.1技術措施
①制訂先進和經濟合理的施工方案,以達到縮短工期、提高質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施工方案包括四大內容:施工方法的確定、施工機具的選擇、施工順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組織。施工方案的不同,工期就會不同,所需機具也不同,因而發(fā)生的費用也會不同,因此,正確選擇施工方案是降低成本的關鍵所在。
②在施工過程中努力尋求各種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等降低成本的技術措施。
③嚴把質量關,杜絕返工現象,縮短驗收時間,節(jié)省費用開支。
3.2經濟措施
①人工費控制。主要是改善勞動組織,減少窩工浪費;實行合理的獎懲制度;加強技術教育和培訓工作;加強勞動紀律,壓縮非生產用工和輔助用工,嚴格控制非生產人員比例。
②材料費控制。主要是改進材料的采購、運輸、收發(fā)、保管等方面的工作,減少各環(huán)節(jié)的損耗,節(jié)約采購費用;合理堆置現場材料,避免和減少二次搬運;嚴格材料進場驗收和限額領料制度;制訂并貫徹節(jié)約材料的技術措施,合理使用材料,綜合利用一切資源。
③機械費控制。主要是正確選配和合理利用機械設備,搞好機械設備的保養(yǎng)修理,提高機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率,從而加快施工進度、增加產量、降低機械使用費。
④間接費及其它直接費控制。間接費用是項目管理人員及企業(yè)各職能部門在該施工項目上所發(fā)生的全部費用。這部分費用對于不同的工程,其發(fā)生的實際費用是不同。如工程規(guī)模不同,施工項目上管理人員人數也不同,其管理人員工資、獎金,以及職工福利費等也都有差別。因此,要合理確定管理機構、管理層次,節(jié)約施工管理費用。其它直接費用包括臨時設施費、生產工具使用費、檢驗試驗費、工程定位復測費、工程點交費和場地清理費等,這些費用和間接費用一樣不同的工程之間也會有不同。在預測成本時,要根據對象工程與基于計算的參照工程之間在其它直接費用上的差別進行修正。
3.3組織措施
成本控制涉及工程項目建設中各部門甚至每一個工作人員,強化“成本”意識,協(xié)調各部門共同參加成本控制工作,這是最基本的方法。項目經理部和班組都應精心組織,為增收節(jié)支盡責盡職。項目成本控制的技術措施、經濟措施、組織措施,三者是融為一體、相互作用的。以項目經理部為成本控制中心,以投標報價為依據,制定項目成本控制目標,各部門和各班組加強協(xié)作,形成以市場投標報價為基礎的施工方案經濟優(yōu)化、物資采購經濟優(yōu)化、勞動力配備經濟優(yōu)化的項目成本控制體系。
- 上一篇:轉讓避稅的問題與管控
- 下一篇:路基工作質量監(jiān)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