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壽命周期成本管理研究

時間:2022-07-09 09:48:02

導語:工程壽命周期成本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程壽命周期成本管理研究

摘要:在世界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人們在各領域對成本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在工程領域,我國在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現階段的工程成本管理方案無法完全滿足人們對工程成本管理的需要。本文通過對工程項目全壽命周期各階段成本構成的介紹,針對現有工程成本管理的劣勢進行剖析,并提出解決方法,同時歸納總結了全壽命周期成本管理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工程;全壽命周期;成本管理

全壽命周期成本(LifeCycleCost,簡稱LCC),是從整個社會的角度出發,在建設項目的壽命周期內生產者、消費者以及公眾所發生的一切費用[1]。而工程項目全壽命周期是指,一項工程從遞交可行性計劃書到竣工后的工程全面交付使用的整個周期。由此可將工程全壽命周期分為五個階段(如圖1)。由此可見,施工階段的成本管理只是全壽命周期管理中的一部分,然而在傳統的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中,管理者非常看重施工階段的成本管理,往往簡單地把施工階段的成本管理作為重中之重的管理內容,而忽略了其他階段的成本及各階段成本之間的相互聯系。但是實際上,工程項目全壽命周期的每個階段都需要做好成本管理。見圖1。

1工程全壽命周期各階段成本的構成

1.1決策階段。決策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明確需求,策劃項目;調查研究,收集數據;機會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戰略實施方案;項目范圍界定;項目具體實施方案;項目質量計劃;項目資源計劃;項目預算;項目風險評估等等。所以,這個階段的成本主要包括前期調研咨詢費、察勘費、設計費、風險評估費、編制清單費、招(投)標費等。影響其成本的因素有:項目的規模大小、建設標準的高低、建設地點和項目工程技術方案的確定等。設計產品是否經濟合理,直接反映到項目的整體造價,最終將影響該項目投入運營后的效益。1.2施工階段。施工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建立施工管理機構;施工過程監管;工程施工組織開展;竣工驗收與評估等等。此階段發生的成本主要是施工成本,包括人工工資、耗材、機械裝備使用費、管理費、保險、利息、稅金等。此階段對成本影響因素主要有工期、質量、技術等。1.3后評價階段。工程施工完成后,項目即開始進入運營及報廢拆除階段,項目運營成本以及后期報廢所需的拆除成本為主要成本。項目運營期間的成本主要有:消耗的能源、項目維護成本(含零部件成本)、后勤服務(含清潔、安保費用)成本、保險費用、稅金等。而影響項目建成后費用的主要因素有:設備的運維費、環保費、節能情況、項目壽命延長、資源節約、項目拆除費用等。

2工程全壽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2.1利于實現建設工程全壽命成本優化。全壽命周期成本是工程管理領域的一個新概念,全壽命周期成本管理方式的運用可以使管理者更加全面、更加細致地去綜合分析工程各個階段的成本,優化建設項目的管理,提高項目的社會效益。2.2利于建設項目資源節約。傳統的工程管理過于關注施工階段,而忽視了決策階段與運營階段的成本消耗,而全壽命周期成本管理,則可以通過綜合分析整個工程中產生的各種費用及各種影響因素來進行成本控制,使項目在整個壽命周期內資源消耗量達到最低,從而實現項目資源節約的社會目標。2.3利于實現我國建筑業“綠色化戰略”。區別于傳統建筑,綠色建筑強調對環境的影響最小和對生態的保護,它的建造成本高,但是運營成本、能耗以及對環境影響更低。因此,對項目整個壽命周期所發生的全部費用進行分析和評價,有利于綠色建筑的推廣和實施,有利于加快我國建筑行業的“綠色化”進程。有利于我國推廣節能省地型建筑戰略的實現[2]。

3當前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3.1過于重視施工階段成本管理。現階段有些建設工程項目雖然有考慮到除施工階段外,如決策階段和運營階段的成本控制管理,但是就目前而言,最主要的關注點還是放在了建設階段的成本控制上。在建設階段的管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其它階段投入很少,比例嚴重失調,資源投入與產出不匹配,導致成本管理效率低。若以全壽命周期來劃分一項工程,那么只考慮施工階段的成本控制,而不在決策和運營階段的成本管理上分配資源,就相當于只對全壽命周期中的建設階段控制,但這只是全壽命周期的一小部分,這便是工程成本管理控制的缺口。就目前而言,缺乏對決策階段或者運營階段的內容的明確以及成本計算的標準,在工程前期制定可行性計劃時也沒有對其他兩個階段進行深入的研究,制定明確的計算方法,只是粗略提過,沒有明確的界定,就極易產生工程理論總成本與實際總成本之間的較大誤差。3.2忽略工程各階段成本管理之間的影響。現行的管理模式往往將其中的各個環節孤立化,忽略工程各階段成本管理之間的影響,考慮各個階段對整個壽命周期成本造成的影響不全面,導致整個項目成本偏高。例如:由于選用質量較差但是價格便宜的材料,在設計階段的成本得到一定的降低,但后期的運維成本卻因此大幅增加,使得整個成本實際上升了,無法實現全壽命周期成本控制的目標。3.3過于注重降低成本,反至忽視工程質量,本末倒置。有的施工單位在項目建設中,為了所謂的“效益”而盲目地追求降低建設成本,忽視工程質量,在管理過程中出現了本末倒置的現象。比如:在項目建設的各階段中,建設方由于利益所驅動,與利益相關者相互勾結、相互利用,為了既得利益,放松對材料質量的要求;有的在施工過程中不顧有關規程規定,因陋就簡地進行施工,導致隱患無窮;有的是在工期緊張的情況下,不遵循科學管理和自然規律,盲目搶趕工期,致使項目出現大量的質量問題。

4工程全壽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措施及方法分析

(1)在項目建設之初,通過定性分析方法、統計分析法、系統綜合評價分析方法等方法,以建設項目全壽命周期成本為對象,進行分析和評價,從所有可用方案中找出最滿意、最優化的方案,使項目全壽命周期的成本最低或價值最大。(2)通過一定的技術和方法,加強對項目全壽命周期各個階段、各要素的成本進行分析和控制,進而實現全壽命周期成本最優。(3)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采用相應的措施與方法,對建設項目的全壽命周期進行全面、綜合的管理工作,讓成本管理貫穿于建設項目全過程,并以全壽命周期成本控制為關注點,根據建設項目不同階段的特性制定相應的控制目標,并協調其相互關系,實現總體目標最優。

5全壽命周期成本管理注意事項

5.1要與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在管理模式的應用與推廣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外部環境的影響。任何一種管理模式,只有在適合一定條件下才能效果最佳,如果不考慮實際情況,只是一味地生搬硬套,便只能得到“南橘北枳”的結果。因此,在實施全壽命周期成本管理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到我國的實際情況,與我國現行的全過程造價管理模式相結合,建立一套符合我國國情的、高效的全壽命周期工程造價管理機制。5.2加大全壽命周期成本管理的跨度。在進一步抓好施工階段成本管理的同時,強化其它階段的成本管理,從全壽命周期的維度去開展成本管理工作,合理調配資源,將成本管理應用于全壽命周期的每個階段,實現在壽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的目的,從而使得項目的綜合效益最佳。5.3加強技術與經濟的有機結合。技術與經濟有機結合是控制工程成本非常有效的手段。為了有效控制工程造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從組織層面加以完善,如搭建一個高效合理的組織結構,落實相關管理責任人并細化其工作任務目標,規范有關職責與分工等;二是從技術上加以改進,積極推廣新技術的運用,探討和研究從技術方面節約成本的可能性;三是充分利用經濟手段,加強考核激勵機制,完善和加強節約成本的獎勵措施。

6結束語

全壽命周期成本管理是從項目投資決策開始,直到最終拆除的全過程的成本管理方式,其中包含了多個環節。在實施這種管理模式的過程中,不能將其中的各個環節的成本管理進行孤立化。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環境在改變,在開展全壽命周期成本管理的過程中,為了充分發揮該模式的社會效益,在運用過程中必須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不斷地完善和改進,提高我國工程建設項目的成本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寧華,戴溫馨.論建設項目全壽命周期成本控制[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2013(6).

[2]柳麗紅.淺析建設工程全壽命周期成本的控制[J].2011:45~50.

作者:王可昕 單位:華北電力大學經濟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