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及其控制措施

時間:2022-09-19 08:23:53

導語:探析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及其控制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析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及其控制措施

摘要:工程項目施工成本管理是保障企業經濟收益的重要內容,建設公司需要科學分析影響成本投入的要素,并采取適宜的控制措施,對成本管理進行優化,強化對成本的控制力度,在保障工程質量的用時,優化成本投入。本文主要對建設工程項目的成本管理影響因素進行了探討,并闡述了施工成本管理的控制措施,旨在為有關部門提供經驗借鑒。

關鍵詞:工程項目;施工成本;成本管理;影響因素

引言

成本管理是工程項目成本控制的重要環節,其與工程施工質量、工程施工進度息息相關,是實現建設公司經濟效益提高的重要保障。然而,在實際的成本管理中,還存在一系列影響因素,是科學成本管理的隱患,需要建設公司加強重視,以科學的監督為保障,實現建設工程項目的成本優化,實現工程項目效益的最優化。

1工程項目施工成本管理影響因素

影響因素分為客觀因素、突發性因素等,在成本管理過程中,以下是幾種影響成本管理的因素,具體內容如下所示:

1.1成本管理意識在管理過程中,建設單位單純的追求進度與質量,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忽視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導致工程建設成本控制存在一定的問題。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成本意識淡薄,成本管理無法結合工程實際的,導致其在成本管理中存在一定的問題。

1.2市場風險因素

在成本管理中,受市場因素影響較大,由于市場處于動態變化的過程之中,在成本控制過程中,缺乏動態的市場監測機制,導致成本管理存在一定的滯后性,無法滿足實際的施工需要。另外,市場存在一定的風險因素,是影響成本科學管理的主要問題。

1.3人員素質問題

在工程項目施工中,由于人員素質問題,為成本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施工人員陽奉陰違、技術能力存在不足,導致成本管理無法完全落實。另外,由于施工人員素質不足,在施工過程中存在明顯技術疏漏,導致需要進行技術變更,造成了材料浪費。

1.4管理制度因素

在成本管理中,制度落實程度不足,在制度管理中存在形式主義,對成本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另外,在成本管理中,監督力度不足、風險控制意識缺乏,沒有制定完善成本控制機制,導致其存在成本浪費。

2工程項目施工成本管理控制措施

2.1重視成本管理意識提高

意識對項目成本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有關部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形成在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圍,強化管理人員與施工人員的成本控制意識。①建設部門領導要加強重視,在設計初期做好項目成本規劃,準備齊全的進場材料、設備,在設計階段做好環節控制,從準備階段、施工階段、竣工養護等角度出發,樹立全面的成本控制目標。②管理部門要采取科學的措施,對成本控制理念進行宣傳,強化管理人員、施工人員的成本意識。③建設部門可以定期開展以“提高成本意識、重視項目質量”的主題會議,對成本控制方法、控制內容等進行宣傳。以四川省某公司為例,在某公路基礎項目工程中,從準備階段、施工階段、養護階段實現對成本的優化。該公司在項目設計階段,盡可能減少設計變更的情況出現,準備了質量優異、成本低廉的材料,并對施工程序等進行反復確定。在施工階段,管理人員在工地入口位置科學設置了警示標志,內容為《成本控制規范》,并在施工現場鋪設成本控制宣傳條幅。該單位在陰雨下無法施工的情況下,開展各種主題活動,對施工進度、施工成本等進行討論。另外,企業在前期立項中需要對材料、設備、資金等進行控制,并做好整體工程項目的概預算工作,在設計環節對各項要素進行控制,對成本進行優化,并在后續管理中減少施工成本。

2.2建立動態風險預警機制

市場處于動態變化之中,為了規避市場變化對成本管理造成的影響。管理人員應從建立動態的市場預警機制,減少外界因素對成本的影響。由于影響成本的因素具有多樣性,在每個環節均具有不同的風險因素,影響著工程項目的施工成本。所以,管理人員應從環節入手,借助現代化的技術,建立動態的風險成本預警機制。在某露天工程建設中,該部門在設計階段考慮市場因素、環境因素、技術因素等對成本管理的影響,借助數據庫技術、云計算技術構建了成本風險模型,建立了成本風險預警機制,明確了成本管理中的難點與重點,為項目建設的成本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施工階段,該部門借助信息監測系統,科學的預測了施工材料的價格走向,人力資源市場成本變化,并借助信息技術建立了動態的市場監督機制,減少市場因素對成本管理的影響。為了減少環境因素、技術因素對成本管理的影響,在技術交底過程中,管理人員準備了充足的材料,并制定階段性成本控制計劃,將工程量清單作為成本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據,對施工環節的成本進行了控制。所以,在成本管理中,有關部門需要建立完善的風險預警機制,減少成本管理的風險因素,并做好成本管理的環節控制,從細節著手,優化項目施工的成本投入。另外,公司可以制定全面的財務預警機制,對財務進行科學管理,減少財務損失,繼而實現優化成本的目標,在稅制管理中,企業需以合理的避稅手段,較少工程項目稅務的成本支出。

2.3優化內部施工人員結構

施工人員是項目施工的主體,也是影響成本管理的重要環節。管理部門需要給予人員管理高度的重視,優化施工人員的內部結構,避免出現因人員因素影響了項目的施工成本。①在人員管理中要盡可能滿足施工技術要求,建設高質量的施工隊伍,能夠在保障工程建設質量的基礎上,實現工程項目建設的效率提高,優化投入的時間成本。在此過程中,建設公司可定期對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引進先進的技術,對人員進行成本理念的灌輸。②在人員選擇時,要重視人員素質的考量,盡可能選擇道德素質良好、責任意識較強的施工人員,可以保障成本管理規范的全面落實。某建設公司在工程建設中,為了提高施工效率,實現人力資源成本的優化,該部門在組織結構上共安排項目經理、副經理各一人,技術人員若干、施工人員若干,每個技術人員帶領一個施工小組,減少技術變更情況出現。在施工人員選擇上,施工經驗豐富的人員優先,職業素質良好的人員有限,打造一個高質量、高效率的施工團隊,保障整體工序的效率進而實現對施工成本的優化。該工程設計歷時156d,實際歷時128d,施工質量滿足國家要求,共節省成本數十萬元。強化人員素質管理,優化施工結構是保障成本管理科學性的重要手段。以某公司為例,在具體的施工中對施工下料數量進行控制,在混凝土混合攪拌過程中,對用料數量進行合理控制,減少了材料浪費的情況,實現了對成本的科學控制,并對余料進行了合理應用,避免其在長期放置過程中出現干裂的情況,造成嚴重的材料浪費。

2.4健全成本監督管理機制

制度是成本管理的基礎保障,是保障成本管理規范性、程序性的基礎。建設單位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機制,并重視施工環節的監督,避免施工過程中的資源浪費現象的產生。①建設單位要重視設備、材料的監督與管理,制定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與人員管理制度,做好材料的存放工作,避免雷雨等惡劣自然天氣對材料造成影響,使其無法投入到工程建設中。按照管理規范,設備管理人員要定期對設備進行養護,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出現故障,影響施工的成本。②建設單位要重視施工人員的監督管理,嚴格按照設計程序進行施工,并嚴格落實個人責任制度,將成本管理納入到個人考核之中,保障成本管理的規范性。某建設單位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中,制定了全面目標成本管理制度,并應用了概預算制度,將整體工程進行分解,對每個工程中需要投入的材料、人員、設備等進行全面分析,實現階段化的成本管理。在成本管理中,建設單位要健全成本管理機制,優化成本管理制度,充分發揮制度在成本管理中的優勢,保障整體工序建設的有序性、規范性,避免突發性因素對成本控制造成影響,進而提高建設單位的施工效率,提高施工單位的收益。

3結論

總而言之,成本管理工作需要結合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管理策略,以穩健的管理機制,從施工準備工作、施工階段、后期保養等層面出發,實現材料、技術、人員之間的科學配置,繼而提高工程建設的施工效率與施工質量。在此過程中,建設公司需給予成本管理高度重視,全方位實現對成本的科學控制。

參考文獻

[1]張毅.施工階段建筑工程項目成本管理措施分析與探討[J].智能城市,2018,4(12):84~85.

[2]閆昭慧.道路工程施工企業會計在工程項目成本核算問題的處理[J].財會學習,2018(14):108~109.

[3]王妮.基于成本控制下的建筑企業工程項目經濟效益審計實踐與探討[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03):181~182.

[4]姚光華,黃明幀,高建勇.目標成本法在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中的應用——以中交二航局H市政項目為例[J].財政監督,2018(04):52~62.

作者:鄒同奇 單位:四川省瀘州市建設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