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應中心規范化管理論文

時間:2022-05-05 11:39:14

導語:消毒供應中心規范化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消毒供應中心規范化管理論文

1認真學習與執行規范化管理

消毒供應中心在隔離衣發放時,每次多領一套,工作者穿護士鞋,護士褲,戴一次性圓帽口罩,穿隔離衣。回收洗滌人員增穿防水圍裙、袖套、防護面罩,帶橡膠手套。外出時換上另外一套隔離衣。品名、包裝者、鍋號/鍋次、滅菌日期、失效期。包裝時所有的包布無系帶,包裝時包內放化學指示卡,包好后膠帶貼在開口處,然后將填寫好的六項滅菌標簽與膠帶的粘貼方向垂直,形成一個十字形粘貼,增加了包裝口處的粘貼牢固性。填六項標簽時用紅圓珠筆,以免滅菌后字跡褪色。裝鍋時保證包與包之間的距離,以免滅菌時氣流不暢致使濕包、滅菌不徹底;避免滅菌標簽被其他包粘走的現象發生。我們在無菌物品發放間采用超市擺放的方法,擺放架最底層離地面至少20cm,離墻至少5cm,離天花板至少50cm。每個包外均嚴格粘貼六項滅菌標簽,規定好擺放的日期順序,使護士查對或發放無菌物品時一目了然,減少對無菌物品的觸摸。特殊物品的包裝:

1)不常用或備用的包采用無紡布或皺紋紙包裝,以延長有效期,減少洗滌、包裝滅菌的次數,既減輕了工作量,又減輕了對器械的損壞。

2)刀片、縫合針、縫合線選用一次性無菌物品一次性使用。

3)臨床用拆線剪、止血鉗等采用單包裝滅菌,導尿包內潤滑棉球改為直接購置于生產廠家兩個為一包的滅菌好的一次性棉球。

2結果

2.1滿意度

在科內制定了第一次違犯制度科內警告、第二次上交護理部的制度,人人都認真遵守制度,加強了責任心,減少了差錯,并與臨床科室保持良好的語言溝通,取得臨床科室的信任與一致好評。所以每月到臨床各科征求意見時,滿意度都在98%以上,滅菌合格率為100%。

2.2降低過期率,提高清潔率,減少銳器傷

消毒供應中心在規范化管理實施前共檢查112次、無菌物品48910件,過期20件,其中過期率0.04%。全科人員10人有8人被銳器致傷,年損傷率80%,規范化管理方案實施后,共檢查112次、無菌物品48910件,其中過期三件,過期率0.006%。全科10人僅有一人被銳器劃傷,年損傷率10%。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1)。

3討論

為了搞好工作,醫院領導根據上級精神,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各種制度規范。科室負責人要帶領大家認真學習領會和貫徹執行。特別是消毒供應室,工作平凡、瑣碎、細小,而且又不像臨床科室那樣經常受人監督,所以更應該按照規則化管理的要求,自覺地做好。目前由于我院消毒供應中心人員少,工作量大,房屋緊張,在各個工作環節上周轉不開時,臨時增設中、夜班及兩頭班,如:13:00~20:00、14:00~21:00,以保證臨床物品的及時供應。盡量使用一次性物品,減少了纖維的污染,不僅減少了資源浪費,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感染率,而且方便了臨床,避免了很多玻璃制品經高溫高壓后碎裂在包內的現象,同時各種針實行一次性使用,也減少了利器對供應室人員的損傷。供應室的工作是向全院提供各種無菌物品,由于供應室護士對手術室的一些器械物品性質作用比較生疏,加之手術室敷料包品種多,各種器械復雜且價格昂貴,所以經常邀請手術室護士講課,使大家掌握一些理論上的知識;選送護士去手術室輪流學習,使他們掌握了器械的識別,打包等操作。手術室器械的清洗,消毒、檢查、包裝、滅菌、儲存、發放皆由有經驗的專業人員即供應室護士完成,以適應現代化醫院發展需要。

作者:李倩單位:菏澤市第三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