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集團看文化企業經營管理策略

時間:2022-10-15 04:05:56

導語:萬達集團看文化企業經營管理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萬達集團看文化企業經營管理策略

摘要:文化產業是現今的順應大眾精神消費發展壯大的新興朝陽產業。在文化產業大發展的背景下,文化企業也如雨后春筍般的出現。2012年萬達文化產業集團成立,它是傳統產業向文化產業轉型的典型。萬達文化產業公司在同行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經營管理策略構筑了其龍頭地位的核心競爭力。具體體現在:(一)快速的跨區域擴張能力;(二)較強的連鎖經營能力;(三)持續的創新經營能力;(四)線上線下結合發展模式;(五)員工自身涵養的提升。萬達文化產業集團是目前傳統產業轉型文化產業案例中的典型,它的經驗是值得思考和借鑒的。

關鍵詞:文化企業;萬達文化產業集團;經營管理策略

二十一世紀,物質層面的富足帶來大眾追求的轉變,精神層面的需求開始發展、興盛。文化產業是現今的朝陽產業,也是順應大眾精神消費發展壯大的新興產業。在文化產業大發展的背景下,文化企業也如雨后春筍般的出現。文化企業在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起著舵手的作用,文化市場大發展大繁榮離不開文化企業的健康發展。2012年萬達文化產業集團成立,它是傳統產業向文化產業轉型的典型,也可以說是目前傳統產業轉型文化產業成功的典范。

一、文化企業的基本定義

近年來,我國居民的文化消費一直都是以快速增長的的模式發展。與此同時,市場文化產品供應并不能很好地適應和真正滿足人們在生活上多層次、多方面、多樣化的文化需求和個性化的文化消費。這種供需矛盾,成為了文化產業發展的強有力的動力支撐,也為文化行業在市場價值規律中更好地發展提供了新機遇、新空間。因此,可預見文化市場潛在機遇和價值很大,在這種大環境中應運而生的文化企業也在蓬勃發展。文化企業是指主要從事文化生產、流通、服務等經濟活動,以公司產品或服務滿足社會需要并獲取盈利的一種企業。企業的根本性質決定了文化企業離不開企業所類屬的本質,是以利益的最大化為目標,以文化、創意和人力資本等無形資源為投入要素,提供文化產品和服務(準精神產品),獲取商業利益的組織或機構。以文化的形式進行包裝打造的服務社會的企業有很多,文化企業存在著多形式、多樣化、多層次、多種結構兼容并舉的模式,并且多以群聚效應為主,以產業園區為局域,輻射整個產業鏈條,帶動區域整體發展。萬達集團作為文化企業的佼佼者,文化產業2016年收入占萬達集團整體收入比重超過四分之一,已經真正成為萬達的支柱產業。在文化產業方面投資額在中國最大,總共涉及十大行業,具體包括文化旅游、旅游演藝、影視制作、電影營銷、電影科技娛樂、影視產業園區、主題公園、報刊傳媒、字畫收藏、連鎖娛樂等,在文化產業上的投資超過了100億元,大致可以分類為影視、體育、旅游、兒童娛樂四個產業模塊。文化集團收入641.1億元,完成計劃的103.3%,同比增長25%。

二、萬達文化產業公司經營管理策略分析

萬達文化產業公司在同行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說,萬達文化產業公司的經營管理策略構筑了其龍頭地位的核心競爭力。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快速的跨區域擴張能力

各個企業相互聯系相互促進,資源共享,實現共贏。將有限的資源最大地利用起來,這是萬達取勝的重要原因,正是因為如此,萬達在數據的整合方面有自己獨特的優勢。萬達文化產業公司依托“萬達廣場”的優質商業廣場項目,與國內知名商業地產開發商、運營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積極推動公司在全國的布局。例如,在萬達的影視產業中,通過萬達廣場城市中心綜合體的建設,保證了萬達的影院可以獲得足夠良好的位置、消費人群、消費氛圍以及物業服務,萬達公司積極與優秀商業地產開發商開展良性互動合作,使得雙方的合作基礎增強,為萬達公司的跨區域拓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并為商業地產帶來了文化娛樂的價值。

(二)較強的連鎖經營能力

文化企業作為一種企業,目的依然是獲得利益的最大化,把企業做活做大做好,萬達集團作為各個跨行業公司,各個跨屬性的行業的集合體,將所有的品牌和制度完全統一,將萬達打造成了一個鐵桶似的城堡,里里外外無不嚴謹整齊,這是萬達發展的模式,將自己的品牌最大化,將自己的競爭力最大化。在這種模式下的萬達文化產業公司也因此擁有了現代社會一流的連鎖服務企業的優點,它的運營標準體系非常完整,總部對下屬分公司的經營策略進行統一性管理。在對影院、文化旅游等文化產業的管理中,從策劃到執行、運營、營銷都形成一個體系,保證了各個環節的效率,使得公司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公司的業務規模不斷擴張。

(三)持續的創新經營能力

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加快,人們的消費觀念也在不斷變化。萬達文化產業公司始終將創新的理念運用到公司的發展中,以此增強自身產品和服務的核心競爭力,保持公司在市場當中的地位。在營銷模式上也是充分利用大數據,針對不同的消費主體采取不同的營銷方法,根據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充分實現市場定位和個性化營銷。例如2015年萬達的西雙版納度假區開業。旅游度假區作為萬達文化產業的核心產業之一,其開發的旅游度假區都具有當地濃郁的地方文化特點。西雙版納度假區也是如此,其中包含了主題樂園和萬達廣場,里面的傣秀就充分體現了西雙版納當地的少數民族風情,并且節目的質量也非常高。再比如在電影產業方面,萬達影視的放映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它的銀幕、3D效果等集合了科視、RealD、杜比三家公司的優勢,為觀眾提供良好的觀影體驗。在影城設計方面,設計的風格都融入了創新理念,營造了良好的觀影氛圍,讓觀眾能從中體會到不同于其它影城的多重感受,文化、時尚、娛樂等多重元素在萬達的影城設計中得到體現。

(四)線上線下結合發展模式

現今,互聯網已經滲透到人們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ヂ摼W在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中也占據了重要的地位。萬達文化產業公司也開啟了互聯網+的線上線下結合發展的模式,時光網和電影制作、發行、放映、營銷相結合;旅游產業有中國最大線下旅行社,投資同程旅游與旅游地、旅行社結合;兒童娛樂也開始探索網絡和實體店、動漫制作的結合,各個產業盡量實現線上線下的“OTO模式”。

(五)員工自身涵養的提升

無論傳統企業還是文化企業之中,員工永遠是企業生存發展最核心的因素,萬達文化產業公司在對內管理中,將企業文化作為企業健康發展的精神源泉。萬達企業的企業文化其中就有一條就是提倡弘揚傳統文化,中國古典文化、《論語》是萬達企業集體學習的寶典,以此不斷地提高萬達員工自身的素質和修養,讓員工在萬達文化的熏陶下不斷提高自身的內在涵養。此外,還多次舉辦畫展、字畫收藏、義工才藝展示、演講比賽等,將傳統文化中的德才、孝悌、競爭展現得淋漓盡致。既弘揚和發展了傳統優秀文化,也增強了員工的集體意識和凝聚力。

三、萬達經營管理模式對其他文化企業的啟示

(一)加強外部環境的把握

企業的外部環境包括企業外部的政治環境、社會環境、技術環境、經濟環境等,是企業的客觀制約力量。隨著人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的消費方式也在悄然發生著改變。文化產業以生產和提供精神產品為主要活動,以滿足人們的文化需要作為目標。近些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加以扶持,“十三五”規劃指出,2020年文化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文化產業的重要性已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較好的政策發展環境、巨大的消費潛力、互聯網等新興技術的迅猛發展等都將推動文化產業快速發展。文化企業要把握消費升級的背景趨勢,把握外部環境提供的優勢。

(二)文化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打造

除了宏觀環境的把握,文化企業的發展也離不開其它的多方面因素,文化企業要依據自身實力和市場情況,進行合理定位和管理。首先是加強融資能力。文化企業的運營離不開資金的投入,中小企業需要資金的扶持,大型文化企業的日常運轉更需要資金的周轉。源源不斷的資金能夠給企業注入新鮮血液,保證公司的正常運營。因此,文化企業必須建立合理的投融資機制,實現投融資機制的多元化。既需要來自政府、銀行等的扶持;也需要創新,如風險投資、二級市場投資等等。其次是人才的培養。根據創意之父佛羅里達的“3T”理論,創意人才是文化企業永葆活力的主因。在文化產業發達的城市和國家,都形成了自己的創意階層,如英國的倫敦、美國的紐約。目前我國尚未形成成熟的創意階層,文化產業的發展動力不足。而萬達一直非常注重創意人才的培養,始終為旗下文化企業員工提供寬松愉悅的工作環境,激勵創意的迸發。因此,文化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考慮自身發展的定位,結合自身優勢,打造自己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制定符合自身發展的經營策略,能夠給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提供一定的引導和前瞻性問題的解決思路,走真正適應自身發展的道路。

(三)制定多元化的營銷策略

多元整合營銷策略是一個常慣用的手段,是指在與消費者的溝通交流的過程中,要協調地使用各種傳播工具和傳播媒介,依據市場定位,采用多種營銷手段,拓寬銷售渠道,更加迅速地占領市場。文化產業相對于一般的第一、第二產業的區別在于,它的核心資源是文化。物質資源屬于消耗品,但文化資源是無形的,是生生不息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在實物上,產品的硬性功能屬性可以來滿足人們生產生活的某種需要。當產品賦予文化的屬性的時候,文化產品就更加傾向于文化精神和產品本身之間的傳遞以達到真正的使用價值和精神價值的雙重結合。在營銷策略上,營銷要細分市場進行精準營銷,要做特色、做品牌。品牌是公眾的注意力,品牌是打動人心的營銷策略,品牌的建立涉及到市場推廣,銷售,策劃,需要各個環節緊緊相扣。它的無形影響力是企業產品巨大的無法估量的精神財富,加強自身品牌建設無疑會帶來更高的美譽度和知名度。

(四)將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文化產業在現在的社會中對我們的生活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現在人們生活質量的改善,人們對文化賦予的產品類型越來越期待,人們在文化產品的內涵中總可以找到精神方面的慰藉。文化產業的大力發展離不開創新,創新是文化產業的源頭活水。國家提出“互聯網+”這一新興概念,更是為文化產業的創新提出更高的要求。互聯網上信息免費開放的,各種思想間的碰撞交會,很容易擦出創新的火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雙創思維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推崇。創新是人類的主觀能動性最具代表性的思維和行動的源泉。如今的社會在快速不斷地變化和發展,正是因為人們不斷地創新思維、創新社會、創新生活,才能為我們的生活賦予越來越多的動力和生活中給予的樂趣。

文化是民族之魂。在目前國家政策大力扶持文化產業的機遇下,無論是大型文化企業集團還是中小型文化企業都獲得了發展的契機。但重要的是文化企業必須擁有自己一套完整的經營管理策略,從自身合理定位、多樣化的營銷策略、創新性思維等多方面入手為企業發展制定恰如其分的發展規劃。萬達文化產業集團是目前傳統產業轉型文化產業案例中的典型,它的經驗是值得思考和借鑒的。

參考文獻:

[1]姜華.現代企業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王健林.萬達集團2016年工作報告[EB/OL].www.wanda.cn/2017/2017_0115/34435.html,2017-1-15.

[3]馮英健.網絡營銷基礎與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張瑋 單位:宿州學院 文學與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