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權制度創新與資產管理體制重構
時間:2022-04-20 10:36:06
導語:產權制度創新與資產管理體制重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雖然我國經濟在不斷發展,但還是有一些影響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國有資產的產權主體不夠明確,而且還存在交易市場、規則不完善等問題,嚴重影響當前我國產權制度創新以及當前國有資產管理體系建設等問題。
關鍵詞:產權制度創新;國有資產;體制重構
當前我國已經正式進入到國有資產體制重構階段。該目標的提出,意義集中在兩個方面;首先是通過該方式來保護國有資產,減少國有資產流失量,提升國有資產價值。還要保證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市場經濟體制的融合程度,讓市場經濟體制可以幫助國有資產進行資源重置,發揮其調節作用。
一、產權和產權制度問題
從近年來工作開展的情況來看,產權制度可以簡單的將其定義為所有制核心以及所有制的主要內容。通過詳細的劃分,將其分為物權、債券以及物權等。產權與所有權具有直接關系,是一種比較直觀的財產權利體現形式。如果從動態的角度對相關問題進行闡述,還包含了資產的使用權以及資產的收益權等。需要以靜態處理的方式來明確財產實際占有情況。產權更加側重于對實體動態經營進行分析,還可以實現價值行動觀念。因為產權的本質是一種交易雙方職權、權責劃分模式,所以要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平等所有權組成產權。因為產權是可以通過資產經營等形式來表現出來的,所有可以表現出占有權、使用權等多項收益形式。如果從空間的角度來看,空間上以及時間上這兩個層面實現相對分離。所以產權也可以是說是當前企業發展制度中十分關鍵的一個環節。在企業中,產權的主要表現形式的股權、法人以及財產權等,還可以代表一切企業在日常工作中所涉及到的組織等。將產權作為主要依托,不斷的對組合以及制度等進行優化,并優化相應的產權制度。產權制度的本質是產權關系,可以將制度和規則相互結合,提升產權制度合理性。才能更加科學的對財產的關系進行劃分,并提供一些對應的激勵政策,提升市場資源配置工作鞋效率。目前產權理論工作的主要研究焦點是交易費用理論,當前交易費用理論認為我國市場交易是有成本的,并且還需要提交一定的交易費用。針對該情況而言,必須要全面提升產權制度優越性,控制交易費用,才能保證經濟運行效率。工作人員可以從產權理論角度去分析問題,看透市場交易本質,交換權利。所以在進行市場交換之前,首先要保證交換對象的明確的、是唯一的,并且交換對象還要具有轉讓產權,才能有效提升市場機制運轉效率,將資源配置最優化處理。在此過程中需要關注下述問題,因為產權理論并不是唯一產權制度安排,所以產權不僅囊括了私人產權,還有一部分的法人產權以及社團產權等。通過分析產權理論發現,產權的最終歸屬并不是很重要,但是工作過程中必須要認識到產權的主體,讓產權主體變的明確,而且產權的邊界也必須清晰,減少不必要的交易費用,提升工作效率。產權理論屬于當前比較關鍵的一種西方經濟學理論,并且經過多年來的不斷發展,產權理論可以更好的解釋市場機制以及市場規律,能在許多場合中得到應用。從產權理論的角度對問題進行分析,包含了共有產權等多種產權形式。要滿足上述所有條件,必須要讓專業工作人員或者專業的工作機構來完成相關的工作。其次,要保證產權是可以自由流動的,想要保證相關產權可以真正的做到自由流動,必須通過多種形式來提升產權主體的多元化水平。如果在日常工作中不能保證產權主體多元化質量,則后續工作也是比較難開展的,會全面影響當前市場運行機制。從企業的角度來看,企業擬定內部產權結構并對產權結構進行安排時,必須要保證結構的合理性,才能讓法人更加合理的擬定相關結構,保證制度實施。
二、通過產權制度創新的形式提升國有資產管理質量
對產權制度進行改革,并且不斷的去完善產權交易市場,是當今社會發展過程中比較關鍵的一個環節。可以通過國有資產產權改造的方式來進行一些比較科學且合理的安排,這也是目前我國資產管理體制改革主要問題,可以提升資產優化度,推動經濟更好更快的發展。
(一)將當前產權制度作為基本需求
來設置國有資產管理機構國有資產管理設置對國家未來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且還可以通過資產管理機構的形式來賦予責任。國家也明確提出,需要構建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代表出資人職責,讓出資人享有應有的權利和權益,保證義務責任相統一。在理論實踐過程中,相關專家學者認為三層次模式是目前比較理想的一種工作模式,所有的工作模式中,第一層的工作模式就是國有資產管理層,主要工作人員組成是國有資產委員會,將之前被各個部門肢解并且分格調的權威部門或者是要實現產權部門整合,將所有的部門綜合到一起,提升國家經營資產管理權力,提升資產管理效率,讓資產管理可以和工作情況相互結合,提升國有資產工作效率,進而保證權責主體完整性。第二層的主要運營目標是國有資產層,其主要表現在積極授權經營國有資產控制公司以及一些集團性質的公司,這也是當前我國國有資產有效載體形式之一,可以使其充當目前企業資產出資方,之后按照出資的額度情況來行使相應的收益權以及決策權、經營權以及財務監控權等。同時也要承擔企業發展所必須要承擔的出資風險,不能干預企業經營以及企業資本實施,提升企業投資義務以及企業的責任感。
(二)以國有資產產權改造的形式推
動國有企業發展可以轉變工作人員個人工作理念,逐漸將其轉變為投資主體持股,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目前比較常見的產權虛位問題,提升國有資產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從根本上來看,國有資產的本質是人們群眾所擁有的財產,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來看,絕大部分地區都沒有體現出人格化理念。在對國有企業產權問題進行管理時,經常出現理論和實際相違背等問題。導致企業本來的主人只能享受到名譽產權,很難從產權中獲得自己應該獲得的利益。但是當資產出現問題時,還要為資產損失付出一定的代價。這些代價普遍集中在人均收入降低以及下崗失業賠償金難以獲取方面。如果職工和這部分資產沒有直接關聯,在法律的層面來看,職工也無權關心。所以可以通過產權改革的形式,對國有資產產權進行轉讓,讓產權轉移到職工的名下,讓所有職工可以更加明確、更加直接的參與到企業管理中,成為企業管理所有者,還可以成為企業投資主體,有效解決產權虛位問題。
(三)對產權制度進行改革
通過產權制度改革的形式來不斷的完善產權交易市場,提升國有資產產權流動效率,進而推動國民經濟發展。通過分析近年來該方面的工作情況來看,通過該方式進行處理,還可以有效優化產業布局以及結構調整工作質量,在市場經濟不斷的影響下,要讓產權更加順利的流動,就必須要擁有較為完善的產權置換市場。要讓國有經濟完全脫離出競爭性領域,要讓國有經濟完全脫離出競爭性領域,就必須要通過大規模、成熟的產權交易市場來實現。從當前國際上各個國家的發展情況來看,許多國家都已經將證券市場當做產權交易主要渠道以及主要市場來看待。當前國內的證券市場發展時間比較短,而且規模也比較小,整體發育呈現出不成熟的特點,屬于比較年輕的市場,所以很難完成相關人物。
三、結束語
以當前產權制度創新與國有資產管理體制重構工作的開展情況為基礎,提出如何對二者進行優化,提升工作質量。上文分別從多個角度,對其中的關鍵環節進行了分析,希望可以為后續研究奠定基礎,提升工作質量。
作者:李瑞君 單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二〇二二臺
參考文獻:
[1]廖紅偉,喬瑩瑩.產權視角下中國資源性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創新[J].理論學刊,2015(02):41-48.
[2]徐向藝.有效治理視角下國有企業制度創新與改革路徑探索[J].中州學刊,2015(05):32-37.
[3]廖紅偉,梁鑫,周海金.產權視角下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改革與創新[J].江漢論壇,2015(06):19-24.
[4]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課題組,黃群慧,黃速建.論新時期全面深化國有經濟改革重大任務[J].中國工業經濟,2014(09):5-24.
[5]楊鵬,趙連章.我國國有資產管理中的委托關系及其改革[J].中國集體經濟,2013(04):48-50.
[6]馬俊平.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制度創新的構想[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1(13):33-34.
- 上一篇:經濟廣播節目面臨的變化及創新路徑
- 下一篇:績效考核在人力資源管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