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標投標監督管理體制研究
時間:2022-07-04 10:02:47
導語:招標投標監督管理體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制定專業的監督管理機構
目前的招標投標工作,大多采取的是業主委托招標機構執行的模式。而很多的地區招標機構都是受政府相關部門委托的獨家經營,形成了社會經濟體制的機構。廣大承包企業在長期的市場活動中,已經與招標機構的相關人員形成了緊密的聯系,甚至與該機構的評委專家庫中部分人員交往甚密。在投標的和評標的過程中,都能提前獲悉相關的信息,甚至在評標過程中,主管更改評標分數,傾向于某一個特定的企業,導致結果的變化。因此,國家應該建立相應的招標投標監督管理部門,對各個項目的招投標過程進行監督管理,落實招標投標法的具體實施。
二、加大違規行為的懲處力度
在很多地區,每年也會查處一些招標投標過程中的違法違規行為,但是懲處的力度都不大,很多都是走個形式,給予一些行政處罰或者處分,沒有起到實質性的處理作用。這樣不作為的工作方式,更加助長了違規行為的滋生,大家都沒有任何的恐懼感和緊迫感,更加肆無忌憚的違規操作著,使得市場更加混亂。在實際工作中,相關執法部門應該嚴格執法,按照相關的法律條文,對違規違法主體責任人和單位,根據事實行為,進行嚴厲的查處。對招標機構的違法行為可以依法撤銷相關責任人,并處罰金;對投標企業的違法行為,可以降其單位資質,處理相關責任人,并在一定時期內禁止投標工作等。只有通過嚴厲的執法、公正的作風,才能將法律落實到實處,讓廣大的企業自覺遵守,維護市場和諧風氣。
三、加強招標行為的管理體制
招投標工作的開始階段就是要編制招標文件,合理的編制標底是控制國有成本和后期良性投標競爭行為的前提。但是很多國有部門在進行某個項目的招標工作的時候,都沒有細致的去編制標底,而是根據以往的經驗和相關指標來估計,導致價格不合理。過低的價格導致承包企業沒有利潤,只有通過偷工減料來完成工程項目,這就直接導致工程質量的降低,過高的價格讓國有資金形成大量的流失和浪費。因此,在項目招標開始之前,一定要委托專業的招標機構進行招標文件的編制,合理確定標底和各種商務條件,并對投標企業范圍和條件作出詳細明確的規定,才能保障后期的投標過程滿足法律法規和業主的要求。
四、加強投標過程的管理體制
投標過程中是整個流程中最容易出問題的環節,常見的為掛靠、串標、圍標和惡意低價中標。很多企業或是個人在沒有滿足投標資格的條件下,采取掛靠其他企業資質來進行投標,從而中標。這種企業沒有承擔該項目的能力,管理不夠規范,對后期的工程建設形成了較大的安全和質量隱患。串標是指投標企業和招標機構甚至是業主的某些人員串通,私自泄露招標文件的內容甚至是標底。這就無疑讓某些更好的承包企業喪失了中標的可能,破壞市場的公平競爭。圍標是一家企業為了中標,而與其他投標企業商議,以一定的價格購買其投標書,讓他們來參與投標,從而以自己的最低價格進行中標。由于其他標書都是一家企業完成,所以根本就不具備競爭力,業主的選擇也就成了形式而已。惡意低價中標是企業不擇手段的以超常規的低價中標,而在后期通過大量的簽證和索賠來獲取利潤的行為。以上這些行為都是投標過程中常見的行為,也是頻率最高的行為。完善招標投標的監督管理,重點應該放在此過程中。從開始的企業資質審查,必須到投標企業具體考察,確定是企業本身投標,嚴格杜絕掛靠現象的產生;一旦發生投標企業與業主或機構人員有聯系,立即取消其投標資格,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查處;在評標過程中,如果發現投標價格非常接近,標書文本樣式相同或相近等情況,最好重新投標,確保其公正公平性。
五、結語
招標投標是確保國有資金和人民利益的最佳途徑,法律體制和監督部門是確保其順暢進行的有效保障,依法治理、以人為本、全程監督才能保證市場的健康運行。
作者:楊慧 單位:吉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宣傳教育中心
- 上一篇:城市生態環境建設論文
- 下一篇: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體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