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鐵企業法律糾紛案件管理機制研究

時間:2022-03-22 11:24:05

導語:國鐵企業法律糾紛案件管理機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鐵企業法律糾紛案件管理機制研究

摘要:國鐵企業法律糾紛案件管理是鐵路法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全面提升法律糾紛案件管理水平,切實維護鐵路合法權益,亟需針對相應管理機制進一步創新和優化,以適應國鐵企業改革發展的需要。在對國鐵企業法律糾紛案件管理機制現狀及優化因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創新主動維權方式、構建區域會商新模式、優化重點領域案例應對指引的國鐵企業法律糾紛案件管理機制優化策略,通過制定主動維權工作指引、擴大案件區域會商參與主體范圍、編寫重點領域法律糾紛案件應對指引等措施,完善國鐵企業法律糾紛案件管理體系,實現法律事務工作與鐵路生產經營活動的深度融合。

關鍵詞:國鐵企業;法律糾紛;管理機制;主動維權;區域會商;案例指導

近年來,國鐵企業落實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依法治企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1],以建成“法治國鐵”為基本目標,大力推進鐵路法治建設進程[2]。其中,國鐵企業法律糾紛案件管理是鐵路法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起著企業生產經營“安全閥”的作用[3]。隨著國鐵企業市場化、法治化進程的加快,經營管理過程中的矛盾糾紛更多以法律訴訟的形式呈現,被動應訴與維權需求并存。法律糾紛案件管理從傳統的被動應訴“打官司”發展到被動應訴與主動維權相結合、“打官司”與“促管理”相融合的全新管理模式,建立起國鐵企業法律糾紛案件管理機制。因此,為有效應對國鐵企業在改革和發展過程中市場經營活動出現的法律風險,亟需針對相應管理機制進一步創新和優化,以適應國鐵企業改革發展的需要[4]。

1國鐵企業法律糾紛案件管理機制現狀

1.1管理機制現狀。國鐵企業法律糾紛案件管理以機制建設為載體[5],結合法律糾紛案件管理實際需要,以問題為導向,創建了主動維權、區域會商和案例指導等一系列國鐵企業法律糾紛案件管理機制,有效解決了國鐵企業法律糾紛案件管理各個維度存在的信息不暢、溝通不良等問題。國鐵企業法律糾紛案件管理機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主動維權機制。主要針對國鐵企業合法權益被侵害的問題,綜合運用發律師函確權、協商談判、路地聯動、行政執法、民事訴訟、檢察監督和公益訴訟等多種法律手段依法維權,維護鐵路運輸安全,挽回經濟損失,保障國鐵企業合法權益。近年來,已經陸續集中開展鐵路安全領域、風險債權領域主動維權活動,取得良好的維權效果。(2)區域會商機制。通過組織疑難案件集中研討和重大疑難法律問題會診研究,提出案件應對處置意見,形成應訴合力,為國鐵企業做好重大案件應對處置工作提供有力的專業法律支持。目前已組織開展五次區域會商,研究重大疑難案件30余件。(3)案例指導機制。通過甄選國鐵企業典型案例編寫案例匯編,發揮優秀案例示范引領作用,改善案件應對處置效果,提升國鐵企業案件管理人員國鐵企業法律糾紛案件管理機制優化策略研究張森等業務水平[6]。目前,已經編寫完成《國鐵企業法律糾紛案件選編》,為國鐵企業應對處置法律糾紛案件提供參考。國鐵企業法律糾紛案件管理機制的建設運行,一方面,提高了國鐵企業案件管理水平,促進了國鐵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不斷提高;另一方面,加深了國鐵企業法律與經營管理的融合,法律部門以案促管,服務和保障作用得到有效發揮。1.2存在問題。國鐵企業法律糾紛案件管理機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一些管理機制作用發揮受到約束,仍然需要進一步優化調整。(1)在主動維權機制方面,主動維權周期長、執行難,維權水平參差不齊。近兩年,國鐵企業分別在安全、風險債權、職工維權等領域集中開展了依法主動維權活動。這項工作開展初期,由于以往多年累積下來的安全風險點較多、風險債權較多,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但隨著存量的逐漸消減,現在尚未解決的大都是難啃的“硬骨頭”,主動維權取得成效的難度越來越大。一是維權周期長。依法主動維權是一個綜合運用多種維權方式遞進式推進的過程。例如,針對鐵路沿線居民私搭亂建的主動維權,需要經過主張權利—請求地方政府支持—申請公安行政執法或民事訴訟等階段,每個階段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主動維權周期一般需要幾個月甚至1年。風險債權的訴訟周期則會更長。二是案件勝訴后執行難。這個問題主要體現在風險債權主動維權方面。風險債權主動維權一般為買賣合同、建設施工合同等經濟糾紛,維權方式以訴訟、仲裁為主,根據雙方合同約定,國鐵企業一般可以較為快速地取得勝訴,但因此類糾紛的債務人大多是民營企業,經常出現無財產可供執行的情況。三是維權水平參差不齊。國鐵各級企業均在積極開展主動維權活動,有的企業可以很快在短時間內挽回損失,取得維權效果,但有的企業因工作人員經驗不足、方法不正確等原因,很難在主動維權方面取得突破,長此以往,會貽誤時機,造成呆賬壞賬,給企業造成損失。(2)在區域會商機制方面,區域會商的參與范圍、推廣程度、會商內容和形式需要進一步優化。案件區域會商是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法律事務管理部門組織所屬企業總法律顧問、法律糾紛案件管理負責人和鐵路律師,對一定時期內發生的典型、疑難案件組織會商研究,提出應對方案和法律建議。目前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一是會商參與人員僅限法律專業人員。會商參與人員都是法律事務管理人員和鐵路律師,法律專業水平高,但鐵路相關業務領域知識和經驗稍顯不足,易造成法律意見與實際工作情況的脫節。例如,處置鐵路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需要了解鐵路建設設計方案變更、預算調整等具體情況;處置鐵路旅客運輸晚點賠償糾紛,需要了解案發時的運營和應急處置情況。如果沒有熟悉相關業務領域情況的專業人員參與會商和研討,就很難綜合考慮法律和業務兩方面的相關因素,提出更有針對性的應對處置意見。二是區域會商機制尚未向所屬企業推廣。區域會商是國鐵集團研究并建立的機制,研究解決國鐵集團重點督辦的所屬企業重大案件,每次區域會商只能研究6~7個案件,總量無法滿足實際需要。國鐵集團下屬的鐵路局集團公司存在的一些重大疑難案件,也需要通過區域會商研究解決。因此,有必要將區域會商機制向鐵路局集團公司一級推廣。三是會商內容和形式較為單一。目前區域會商一般采取線下集中會商的方式,由于國鐵企業所屬各單位分散于全國各地,集中組織案件區域會商是較為難得的學習交流機會,也是一個相互交流工作經驗、總結工作成果的平臺。若僅就個別案件進行會商,會商機制作用的發揮就比較有限。因此,應進一步豐富會商內容和形式,使其作用發揮達到最大化。(3)在案例指導機制方面,案例指導的體例和覆蓋面需要進一步拓寬。法律糾紛典型案例對法律事務人員應對處置案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國鐵企業法律事務管理部門在典型案例推廣過程中,根據所屬企業的反饋意見,對案例指導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改進方向。一是體例應該更加豐富。一般的法律糾紛案例選編,內容一般包括案件基本信息、基本案情、爭議焦點、裁判結果、裁判理由等,都是對糾紛案件法律問題的研究和總結,未能體現對鐵路運營管理方面的分析和建議,無法達到以案促管的目的。二是覆蓋面應該更加廣泛。國鐵企業法律糾紛案件種類較多,大項包括合同糾紛、勞動爭議等十幾種,小項可達到幾十種,其中每類案件又可根據不同情形進一步細分。例如,旅客人身傷亡案件就包括站臺行走摔傷、列車乘降受傷、衛生間滑倒、車上突發疾病、攀爬臥鋪摔傷等十幾種情形,其中每種情形適用的法律法規都不盡相同,現有的案例選編無法涵蓋所有情形。

2國鐵企業法律糾紛案件管理機制優化策略

針對三項機制需要優化的項點,經過調查研究,提出以下優化策略。2.1創新主動維權方式。(1)區分不同領域,探尋最高效的維權方式。國鐵企業主動維權工作主要包括鐵路安全、風險債權、土地房產、知識產權、品牌商譽、職工安全及涉外等幾大主要領域,每個領域根據其特點分別有不同的維權方式,只有找到最為有效的維權方式,打出主動維權“組合拳”,才能有效壓縮維權周期,確保維權效果。安全領域主動維權,要充分發揮鐵路企業與地方政府間的議事協調機構作用,組織與地方政府協同開展問題整治工作;必要時請求行政執法部門依法追究相關責任單位和個人的行政、刑事責任;若涉及影響到鐵路運輸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的事項,可以申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使維權效果更見實效。風險債權領域主動維權,要做好合同履行全過程盯控,一旦發現違約情形,要做好風險提示和證據保全工作,并通過協商談判、發律師函等方式要求對方提供擔保、簽訂補充協議,及時進行補救,防止損失擴大;若對方構成根本違約,則要立即提起仲裁或訴訟,必要時進行財產保全,確保勝訴后有財產可供執行。知識產權領域主動維權,特別是專利、商標等專業性較強的糾紛,要第一時間請專業的機構和律師團隊介入,研究提出發律師函、申請宣告對方知識產權無效、提起民事侵權訴訟等一整套應對方案,分步實施,實現維權目的。由此可見,主動維權不等于“打官司”,訴訟不是維權的唯一手段,不同維權領域有不同的維權“組合拳”,只有綜合考慮、靈活運用才能高效維權。(2)拓寬舉證思路,全力破解“執行難”問題。在風險債權主動維權工作中,針對國鐵企業取得勝訴卻執行難等情況,必須另辟蹊徑,拓寬舉證思路,運用各種手段全力查找債務人可執行的隱匿財產線索,為法院強制執行創造條件。主要手段應該包括:由律師到有關部門查詢債務人銀行資金、不動產登記、股權變動、出資到位等信息;由財務部門分析債務人財務資料,通過合作銀行了解債務人資金線索;由業務部門實地查看債務人財產狀況。同時,通過向法院申請訴訟保全和強制執行,利用法院渠道尋找財產線索;對涉嫌合同詐騙的,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借助公安偵查手段核實轉移財產。(3)總結先進經驗,制定主動維權工作指引。國鐵企業依法主動維權活動開展以來,一方面涌現出很多典型的維權案例,值得借鑒和推廣,另一方面,一些單位維權手段落后、能力不足的問題也開始顯現,維權壓力較大。因此,有必要研究分析目前國鐵企業主動維權的趨勢、特點、難點、風險點以及存在的問題,在總結先進企業主動維權管理經驗的基礎上,提出國鐵企業主動維權工作指引。指引應主要針對鐵路安全、債權清收、土地房產、知識產權、公司法人、職工維權和涉外業務等領域分別制定細化措施,為鐵路企業主動維護自身權益提出可供借鑒的指導。同時,引導國鐵企業通過學習該工作指引,形成較為完善的事前預防機制,減輕因應對大量類似個案帶來的的巨大工作負擔,將主要精力和關注重點放在更有價值的維權案件上。2.2構建區域會商新模式。(1)擴大案件區域會商的參與主體范圍。打破既有的區域會商參與主體限制,在現有參會人員基礎上,針對會商案件的實際需要,充分考慮案件涉及領域的專業特點,邀請相關業務部門專家參與會商。一方面,可以輔助法律人員提出更加專業、全面的應對處置意見;另一方面,可以促進業務部門了解相關案件訴訟的要點和難點,及時發現業務管理的風險點和不足,達到以案促管、優化管理的目的[7]。必要時,可以組織專項領域的區域會商,例如,可以組織客運、貨運和鐵路建設等領域的典型案件區域會商,邀請該領域專家和一線管理人員共同參與,有利于查清基本情況,提出更加專業、實用的建議。(2)將區域會商機制推廣到所屬各級企業。國鐵企業法律糾紛案件管理實行分級管理,區域會商也應當進行分級管理。分級管理是科學的管理方式,可以做到重大案件與一般案件合理分流,每一級案件都能得到與之相匹配的法律服務,確保案件應對處置得力。對國鐵集團本級組織發生的挑戰鐵路基本管理制度、群體性、涉外涉港澳臺等在全路有重大影響的案件開展區域會商,可以集合全路的專業力量攻關。對鐵路局集團公司、站段、非運輸企業發生的同類重大案件,也應該鼓勵企業結合實際開展區域會商,集思廣益,研究應對方案,提高案件應對處置水平。(3)區域會商與學習調研相結合。一方面,在會商內容上,除疑難重大案件外,還可以會商法律事務管理的重點事項,如就如何組織開展土地房產主動維權工作,分享工作經驗,研究疑難問題;另一方面,可以邀請會商地所在企業的一線鐵路律師[8]、案件管理人員旁聽區域會商,需要時聽取一線管理人員的意見,獲取更加全面的信息。2.3優化重點領域案例應對指引。(1)優化案例體例,增加經營管理指導意見。案例指導要以解決現實工作需要為導向,在案例的編寫體例中增加案件處置指導意見和經營管理指導意見。其中,案件處置指導意見適用對象為法律人員,內容應綜合考慮處置此類案件的應對思路,分條目列出舉證和答辯要點,為此類案件的應對處置提供思路和方向,同時后附相關法律條文,便于查詢和應用;經營管理指導意見適用對象為經營管理人員和一線作業人員,內容主要針對案件反映出的管理問題,分條目列出規范和加強業務管理的要求和注意事項,同時后附相關鐵路規章制度,達到指導現場作業、以案促管的目的。(2)編寫重點領域法律糾紛案件應對指引。針對客運、貨運、土地房產、勞動爭議等重點領域案件數量多、輿論關注度高的特點,分領域、分環節組織編寫重點領域法律糾紛案件應對指引,深入分析案件規律和管理問題,形成系列叢書,利于相關專業人員有針對性地學習和使用,提升重點領域企業法律糾紛案件應對處置能力,促進企業管理依法合規。例如,客運領域法律糾紛案件應對指引可以分為售改簽、進站、候車、乘降、乘車、出站等環節,在每個環節中挑選各種情形的典型案例,比如售改簽環節就包含掛失補、晚點賠償、停運損失、定價規則等多種情形,可以分別選取一個典型案例進行分析,并提出案件處置指導意見和客運管理指導意見,供法律人員、客運管理人員和一線客運職工學習和參考。同樣,勞動爭議、合同糾紛、產權糾紛等領域也可以編制分環節的法律糾紛案件指引。

3結束語

科學規范的法律糾紛案件管理機制可以為國鐵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保駕護航,制定主動維權工作指引、構建案件區域會商新模式、優化重點領域案件應對指引是完善國鐵企業法律糾紛案件管理機制的重要措施。國鐵企業將進一步在創新管理手段、提高維權效果等方面下功夫,以培養鍛煉一批高素質法律人才為著力點,全面提升法律糾紛案件管理水平,切實維護鐵路合法權益。建設“法治國鐵”,實現國鐵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并非一日之功,隨著國鐵企業法律糾紛案件管理機制的進一步優化,國鐵企業法治化建設必將行穩致遠。

作者:張森 沃賽朕 杜鵑 李倩 單位: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企業管理和法律事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