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立管理模式下的后勤管理論文

時間:2022-09-27 03:55:59

導語:對立管理模式下的后勤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對立管理模式下的后勤管理論文

1.高校后勤管理模式解決的主要對立

1.1低效的計劃經濟運作模式與高效的市場化運作模式互相對立

按照計劃經濟的思維構建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普遍具備三種特點。第一、過分強調后勤管理的教育性,忽視其商品性。根據現代市場經濟理論分析,后勤管理屬于第三產業范疇,具備商品性。但是受到計劃經濟落后的思維方式的影響,高校只是一味地關注其教育性,以致形成了與科研教學一致,一種無償福利型、封閉并且不注重經濟效益的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第二、機構臃腫與職能錯位。低效的后勤管理模式導致了后勤人員積極性不高,降低資源配置效率與形成臃腫的機構三大后果。行政權利過多干預經濟活動,明顯體現了職能錯位。第三、福利性導致缺乏市場活力。在計劃經濟的思維下,形成的“大鍋飯”思想觀念,嚴重影響后勤管理的運行效率,降低了后勤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造成了后勤管理機構的服務質量低,不能更好地為高??蒲薪逃龊梅展ぷ鳌_@種低效的計劃經濟運作模式與追求效益最大化、資源配置最優化與最大化地調動人員積極性的市場化運作模式產生了嚴重的對立。

1.2落后守舊的觀念與先進開放的管理理念互相對立

落后守舊的觀念與先進開放的管理理念互相對立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無償服務”與“有償服務”的對立。長期以來,后勤服務被定義為福利型、無償型服務,而忽視了其商品性。完全靠國家與學校撥款維持其日常的正常運作,加重了高校的經濟負擔。所以在目前先進的后勤管理模式中普遍都樹立了高校后勤管理就是服務,享受服務就應該支付相應的費用的觀念。有償服務一方面可以減少高校的經濟負擔,另一方面也優化了高校的資源配置效率。第二、行政干預與弱化行政干預的對立。由“行政導向”向“服務導向”轉變,減少行政權力對后勤管理工作的影響,讓后勤管理工作更加專注于提供更好更方便快捷的服務。第三、被動服務與主動服務的對立。由于受傳統的高校后勤管理思路的影響,導致了后勤管理中缺少主動服務的新觀念。這樣自然就降低了服務對象的感知,嚴重的會給正常的科研教育工作帶來不便。主動服務則表現出更加積極的態勢,為高校專注科研教育工作做出更大的貢獻。

1.3職能模糊的事企不分與定位清晰的獨立運營互相對立

事企不分導致的問題就是職能模糊與錯位,用行政管理的思路來管理后勤工作,這是不適合的,因為行政與后勤的目標與社會屬性是不同的。在事企分開的基礎上,重新對后勤管理進行定位,減少行政干預,建立起相對獨立并且能夠獨立運營的機構或者公司,才能夠建立起完善的第三方后勤服務體系。

2.高校后勤現有主要管理模式和特征

2.1直接管理型:高校直接管理后勤事務

直接管理型是由高校直接負責后勤具體事務的管理與實施。在這種管理模式下,學校下設有專門的后勤管理部門與具體事務實施部門,由后勤管理部門安排工作任務,具體事務實施部門負責落實任務。在直接管理模式下,高校后勤體系具有福利型、無償型的特征,普遍采取封閉式和不注重效益的服務運作方式。由此帶來的大鍋飯的消極觀念,使后勤系統缺少活力,資源配置效率低下,加重國家與學校的經濟與管理負擔,導致學校不能夠集中精力辦好教學科研等重要工作,也不能使有限資金集中到科研教學之上,嚴重制約了大學的發展。

2.2專業分管型:設立專屬機構運營管理

專門分管型是由政府部門專門成立面向高校后勤的服務機構,以法律等形式規定大學的后勤服務全部外包給具備高校后勤服務資質的公司機構負責,高校行政部門不再介入后勤管理工作。在專門分管模式下,高校不再設置后勤管理部門,后勤事務與學校完成脫離,高校后勤服務專門機構既可以獨自承擔高校后勤管理事務,也可以引進具備高校后勤服務資質的第三產業公司參與管理。一方面,高校從繁雜的后勤管理事務中解放出來,集中精力辦好科研教育工作,非常有利于高校的長遠發展;另一方面,第三方高校后勤服務機構會因為其公司化集約化的運行原則,使得資源配置更加高效。

2.3融合管理型:高校與社會共同管理后勤事務

融合管理型是由學校與社會共同承擔學校后勤事務,高校設置有后勤管理部門直接管理與運作部分后勤工作,但是也將大部分后勤管理服務以項目招投標的方式,引進更加高效與專業的第三方公司進行經營,高校只是對于項目實施履行監督職責,不再負責此項目的具體后勤事務的實施。在融合管理模式下,可以將高校后勤工作劃分成兩種情況區別對待。第一種是需要行政介入,使得可以兼顧效益與公平的后勤服務,例如部門服務需要兼顧學生的家庭經濟情況;第二種是完全交由市場自由優化配置的后勤服務。第一種需要后勤管理部門直接管理運作,第二種需要引進高效與專業的第三方服務公司。

3.構建高校新型后勤管理模式的策略

3.1建立高效的后勤管理體制

建立高效的后勤管理機制就是完善導向機制、約束機制、獎勵機制的過程。其中導向機制就是要給高校后勤管理機制提供正確高效的指導理念,讓行政職能與市場職能各自回到正確的軌道,尋求符合高校運行特點以及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方向;約束機制就是需要塑造一種具備法律效力的制度,能夠保證后勤管理活動朝規范化、高效率的方向健康發展,而不受外力所影響;獎勵機制就是要建立一套具體的、有可操作性的獎勵機制??梢栽诟咝:笄诠芾砉ぷ髦懈幼⒅卣{動后勤服務人員的積極性,盤活人力資源,鼓勵人員投入到主動服務與創造性服務的熱潮中來。

3.2加快事企分離,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

事企不分導致后勤管理部門職能錯位,運行效率低下。面對這樣的矛盾,需要加快事企分離,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在“事企分開”的原則下,高校后勤管理部門通過對部分后勤事務實行經濟承包責任制,讓社會上更加高效與專業的第三方服務公司接管具體的后勤管理事務。后勤管理部門作為與第三方服務公司接口的部門,人員要高度精干與高效,作為甲方對外代表學校行使行政職權,第三方服務公司是相對獨立于學校的自負盈虧的公司企業,作為乙方專業從事高校的后勤服務保障工作。甲、乙方要明確各自的責任與權力,嚴格遵守市場化規律運作。加快事企分離一方面可以提高高校的后勤服務質量與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另一方面也使得高??梢愿蛹辛α哭k好科研教育工作。

3.3改變后勤管理部門的職能,減少行政干預

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應該更多地減少行政干預,發揮市場經濟的作用,根據各校實際情況,制定靈活的具有可行性的管理政策。后勤管理部門也需要進一步轉化職能,明確學校、后勤管理部門與第三方服務公司的關系,減少行政干擾,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辦事,實行獨立運營、自負盈虧的運行機制,形成服務多樣化、管理企業化的新體系。市場經濟是契約經濟,后勤管理部門需要熟悉市場運作的規律,遵守市場機制,采用市場的手法而非行政手法來調節與解決問題。校方與第三方服務公司需要通過合同對各自的權利與義務加以約束,后勤管理部門建立后勤服務的監督協調機制,通過成立由學生、教師等服務受眾組成的高校后勤服務監督委員會,定期檢查高校后勤工作的質量,進行監督評估并予以獎懲。

3.4平衡公益性與效益性

畢竟高校后勤管理服務的對象是科研教育事業,而科研教育事業本身就屬于福利性、非盈利性的社會公益事業,其最大的資金來源是國家撥款,所以高校給第三方后勤服務公司的利益未必能夠使其滿意。所以需要政府在這個層面來平衡公益性與效益性。這個可以借鑒外國的優秀經驗。在國外,第三方高校后勤服務公司之所以能夠承擔高校后勤的大量服務工作,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優惠的政策;第二,市場化程度高;第三,完善的第三產業。第三方后勤服務體系非常完善成熟,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后勤管理經費是由政府提供,并且通過實行優惠的政策、實行撥款、制定法律等有效途徑來為后勤管理提供幫助。還有,政府通過財政補貼、免稅等手段,對提供高校后勤服務的第三方服務公司進行激勵。反觀我國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是偏向于提供無償的、福利性的管理模式,導致我國的第三方后勤服務體系缺少競爭與活力。所以,為了創建一個公平的有競爭活力的后勤服務體系,需要政府在政策稅收等方面有所傾斜,從而平衡教育事業的公益性與公司企業的效益性。

4.結語

構建一個高效的適合本校的后勤管理模式是一個復雜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只有大膽實踐與探索,借鑒國內外優秀的后勤管理模式的實踐經驗,實事求是,因校制宜,才能找到適合本校的后勤管理模式。

作者:肖嘉凡單位: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后勤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