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工程施工進度管理方法

時間:2022-08-16 09:07:00

導語:地鐵工程施工進度管理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鐵工程施工進度管理方法

摘要:主要從影響地鐵工程施工進度管理的重要因素、傳統管理模式的不足以及BIM下的高效管理途徑這三個方面,對BIM模式下的地鐵工程施工進度管理方法進行研究,旨在為當前的地鐵施工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BIM;地鐵工程;管理方法

地鐵工程中需積極將傳統的管理模式與BIM技術緊密契合,從而實現地鐵工程施工進度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為高質量的地鐵工程建筑提供科學、先進的技術支持。美中不足的是,這一技術的實踐性有待提升,往往只停留在理論層次。故而對其管理框架,相關施工流程以及如何應用4D虛擬建造技術等內容落實不夠到位,甚至缺乏對傳統地鐵施工進度管理模式的改進。

1影響我國地鐵施工進度管理的重要因素

事實上,影響我國地鐵工程施工進度管理的因素有很多,現具體歸納為以下三大類:首先,自然因素的影響。由于地鐵工程多屬于地下工作,故而受到地下因素的影響較多。我國地大物博,地下環境多樣,故而造成地鐵日常施工的難度有所提升。地質形式多樣,還需確保較小的環境破壞力,所以地鐵施工方在施工前需認真進行環境調研,科學、全面地進行軌道規劃,從而滿足城市的發展;其次,相關施工技術水平的高低。地鐵事業在國家的發展中,占有重要的經濟地位,因此必須相應地安排技術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進行技術指導。由于不同的技術人員,經驗水平參差不齊,并且專業各有不同,故而對同一任務的理解各有不同,必然會導致觀念沖突,過程中也會使用不同的施工技藝。專業的不一致,故而在設置場地時也會擁有不同的設置理念,對整個施工的進度編排更會有所不同;最后,施工人員的影響因素。由于施工者的綜合素養以及專業技能水平各有不同,所以在解讀規劃圖紙的時候會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再有,技能水平的差異也會直接影響到地鐵工程施工進度的完成效果[1]。

2我國傳統的地鐵工程施工進度管理模式的缺陷

我國傳統的地鐵施工相關管理,存在些許缺陷亟待改善。首先,設計圖紙的形象性有待提升。在利用CAD技術進行地鐵線路的規劃時,使得圖形的直觀性有所減弱,不能滿足各部門的互通有無,致使其不能協同實施所設計。若要二維圖紙的內容,必須擁有一定的專業技能以及操作方面的實踐經驗。在地鐵工程的具體實施中,會涉及各種不同專業人員,所以導致理解難度加大。故而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相關人員需經過各方協調,頻繁修改,最終會導致效率低下;其次,地鐵相關的進度計劃不夠直觀,例如網絡圖以及橫道圖等。計劃性不夠直觀,故而導致施工者無法嚴格按照計劃進度完成工作,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進度完結的偏差。在進行進度編制以及計劃的更新過程中,會存在計算復雜的情況,因此很難察覺其中的疏忽以及偏差。當然在這一環節中,同樣難以實現的還有實施進度的分析以及跟蹤。

3BIM技術下的地鐵工程施工進度管理

3.1立足于BIM技術實施4D虛擬建造技術。由于傳統的3D施工模型缺乏時間維度的內容,所以可以立足于BIM技術加強4D虛擬建造技術,為其增加時間元素,借此完成地鐵工程施工的4D圖,借助形象直觀地動圖充分地展現施工進度等內容。這一種虛擬動畫的形式,主要是借助計算機技術為施工項目制作模型,從而通過視頻動畫的形式展現出來,旨在對地鐵工程項目實施虛擬描述,形象地對施工流程進行概述。4D模型是在3D的基礎上進行完善的,借助后者的信息模型進行基礎的施工規劃,繼而將模型與規劃進行有機地融合,方可獲得4D施工信息模型使其最終形成4D虛擬建造技術。在實施進度計劃編制是,通常采用橫道圖開展工作。其步驟一般如下:首先確定地鐵工程的目標以及相應的范圍,繼而進行目標的分解;其次,對其各階段內容進行工作量的統計;再有,明晰不同活動所具有的邏輯關系,從而有序制定各階段任務;最后,依據不同的工程內容量以及資源量進行相應的時間編排,確保其在合理、規范的時間內開展工作。在創建3D建筑信息模型的時候,要完成以下要求才能夠有效實現4D虛擬建造的技術:首先對模型進行拆分的時候,要以實際工作區域以及單元劃分為基礎;其次,實施構件與名稱的對應,明晰任務的具體內容;最后,實施任務的精細化程序。立足于虛擬建造的相關要求完成模型的精細化處理。至于生成4D建筑信息模型的任務,需要格外重視的環節就是完成時間維度的創建,從而確保各環節能依照時間要求實施可視化模擬。為了促進進度計劃以及模型的充分、有效融合,需將相關任務與模型的相關圖形進行一一對應,確保實現任務內容與模型的準確對應。在此之后實施模擬設置,則會完成地鐵施工進度的模擬圖。3.2立足于BIM技術實施圖形化施工進度管理。在地鐵工程的施工進度管理中,不僅包含對相關進度的計劃編制,還包括對其實施環節的控制,控制計劃施工程度與實際施工程度之間的懸殊,控制其數值在合理的范圍內。同時在監督控制的過程之中,若有異常狀況的出現可及時加以糾錯與改進,確保施工進度處于合理的范圍內。將實際施工與計劃施工進度實施對比,是整個控制工作的重要內容。傳統的施工進度管理在這一環節中,通常采用的是網絡圖或者是橫道圖進行數據的對比,差額呈現的方式主要是百分比的形式,這種呈現方式不夠直觀、具體,故而若要明確相關數值必須進行大量的文本閱讀與解析,因此工作效率低下。然而在BIM技術的支持下,可通過形象的動圖、清晰的圖表以及具體的模型等進行觀測、比對,若此一來,能夠有效提升控制工作的實施效率。在對進度信息進行采集的過程中,主要做到以下幾點:明確工程的起始時間,了解工程實施中受到的影響因素以及重要原因,知曉工程進度以及資源的損耗等諸多事項。其中信息呈現的形式可以是施工現場照片、相關收據、施工中的變更單等文本資源。傳統的信息想獲取方式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所以在BIM的技術支持下,可借助3D掃描時時掌握建筑模型并且完成相關的驗收情況,借助先進技術進行信息的傳輸與共享。在處理施工相關信息的過程中,不能使用單一的百分比數值呈現施工進度情況,這一做法只可理解數值的相應變化,對施工的具體程度以及相關質量無法掌握,甚至對資料驗收、審核等設計統籌工作產生了消極的影響[2]。BIM技術在對地鐵施工進度管理的時候,能夠通過模型等形象地展示進度內容,人們可以此知曉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的差距。據此,可將已完成工程與未完成工程用不同的顏色做標記,為觀察人員提供便利,從而清晰地知曉工程進度。3.3立足于BIM技術實施可視化施工模擬。模擬的功效主要在于攻克地下的不確定性,服務于復雜的地質環境以及開鑿難度較大的施工項目。在模型中展示相關數據信息,實施地下工程的形象模擬,可有效推動各項施工項目的科學、規范運行,避免消極因素的干擾。在對施工場地進行模擬的時候,盡可能減少對周圍建筑的干擾。設計方案信息不僅來源于專業的方案設計理念,還應積極掌握施工區域的周圍環境,兩者綜合分析方案與環境的匹配度。與此同時,借助模擬施工機械對施工可能出現的部分問題進行預測,借助模擬起重機審核設計位置的科學性。在進行模擬的過程中,還應重視相關工藝。由于人為因素的不可控,故而需技術模擬對其進行技術的指導,促進人員的規范操作。施工動畫的內容不僅涉及各部件的運轉,還包含整個建筑的大致規模。機械模型、構建模型以及建筑模型共同構成施工模型,主要借助形象動畫的形式展現出來。除此之外,關于BIM技術在地鐵施工進度管理的應用中,還涉及相關的碰撞檢測。由于傳統的管理過程中,難以察覺設計沖突的部分問題,所以為了改善這一現狀設計人員應立足于BIM實施碰撞檢測。通過三維實體模型創建協同設計的重要平臺,從而降低專業意見理念的不同對施工進度的影響。故而需首先做到軸網的使用標準一致,其次確保建模名稱與各信息對應,最后統一設定檢測規定,積極將責任進行歸屬。

4結語

由于地鐵是一項耗資巨大、技術含量高的工程項目,其施工的各環節易受自然環境以及人為因素的影響,一旦受到干擾施工的進度就會被暫停。由于經驗與技術的儲備不足,我國傳統的地鐵工程施工進度管理方法抑制了相關技能水平的提升。目前BIM的運用,可有效實現地鐵管理各方的信息互通,加強了各方信息資源的共享。并且能夠確保施工信息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均可被分享。

參考文獻:

[1]歐陽業偉,石開榮,張原.基于BIM的地鐵工程施工進度管理方法研究[J].建筑技術,2017(3):271-274.

[2]楊桂萍.地鐵土建工程進度管理要點分析[J].綠色環保建材,2017(10):62,64.

作者:龐偉峰 單位:河北華達公路工程咨詢監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