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精細化管理運用

時間:2022-11-14 11:11:00

導語:建筑工程施工精細化管理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工程施工精細化管理運用

摘要:作為一種現代化管理理念與管理技術,建筑工程精細化管理以“精、準、嚴、細”為管理核心,以信息化、數據化、規范化及系統化為管理方向,以管理體系的細致全面為基本特征,以此服務于建筑工程全過程、全方位的施工管理任務,其不僅是管理理念的轉變,更是管理體系的突破。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精細化

1建筑工程實施精細化管理的意義

(1)節約施工成本。基于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應用,對材料、人員以及機械設備管理更加明細,資源配置更加優化,使施工成本因資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而實現降低。

(2)優化施工方案。運用精細化管理模式后,管理人員對于工程項目的操控可從更多細節入手,通過對施工方案可行性與科學性的分析,及時發現細節性問題并實施改進與優化。

(3)提高施工質量。在精細化管理模式下,管理措施到位且責任明確,通過人員責任的具體落實,可起到良好的激勵與鞭策效應,使各施工環節時刻處于可控狀態,以此實現施工質量的提升。

2建筑工程施工精細化管理內容

2.1施工成本精細化管理

2.1.1建立三維目標成本責任制

目標成本又稱預算成本,對其實施三維(時間維、要素維與部門維)拆分,即可細化影響目標控制的因素,又可及時了解工程施工的進展情況,通過目標成本與實際成本的比較,找出差距并分析原因,從而具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進行糾偏。三維拆分具體為:

(1)以施工項目計劃工期為依據,按不同時間段將成本目標分解為年計劃、月計劃以及旬計劃(或周計劃)三種形式。

(2)依據項目組織機構的具體設置,以目標集合的形式分解成本目標至各個部門,并在各部門中再細化到分管領導與所有成員。

(3)根據各分解單元,找出各自影響因素,繪制目標分解圖。對于成本目標的制定,其過程需注意:①應具體化和數據化成本目標,讓所有參與人員均明確各自在不同階段的目標任務。②基于施工過程中客觀、不可預測性影響因素的考慮,成本目標的制定必須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以此在實際成本偏離目標成本時,企業可及時采取措施應對。③在實際控制過程中,制定的成本目標必須具有較強的指導性與可操作性。

2.1.2控制施工過程中成本費用

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成本隨施工進度、質量以及安全等諸多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必須以動態管理的方式進行控制,其過程主要分為下述三個步驟:

(1)建立控制體系。通過目標成本的細化,以此為依據建立施工成本控制體系,實時記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

(2)評價控制績效。采用信息化手段管理施工費用的支出,通過實際成本圖與計劃成本圖的繪制與比較,得出該階段成本控制的績效情況。

(3)實施偏差糾正。通過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比較,得出控制偏差,分析偏差原因,采取措施實施糾偏處理,以防偏差進一步擴大。

2.2施工進度精細化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進度的精細化管理,主要是指在既定工期內,以工程進度總目標為依據,同時結合資源配置情況,編制進度管理計劃并付諸實施,然后在施工過程中通過實際進度的檢查,判斷是否與計劃進度存在偏差,如若出現偏差,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進行補救,同時修改和優化原管理計劃,完成后再付諸實施,如此循環,直至工程項目按期竣工。

2.2.1精細化管理措施

(1)建立進度管理體系。根據合同工期,由企業管理層提出初步進度計劃,然后下發至項目經理部根據項目實況進行完善與細化,同時以總體進度計劃為依據按照單位、分部、分項工程逐級分解進度目標,建立完善的施工進度管理體系,以此指導和控制實際施工。

(2)施工進度計劃管理。進度計劃的編制,其過程在以合同工期為依據的同時,還需綜合考量項目經理部實際施工能力。在編制出項目總體進度計劃后,對其進行分解細化出月進度計劃、周進度計劃以及日進度計劃,同時結合實際進度,合理修正總體進度計劃。

(3)執行交底并落實責任。進度計劃制定完成后,在具體施工時應將每日計劃內容落實到實際作業層,分配任務、明確責任,為激勵員工提前超額完成任務,適當建立獎懲措施。

(4)進度計劃檢查與糾偏。統計調查工程項目實際進度,且與計劃進度比較找出差距,同時進行差距原因分析,如若出現實際進度滯后現象,則需采取措施實施糾偏,以防差距進一步擴大。

2.2.2精細化管理方法

(1)橫道圖比較法。橫道圖是傳統的進度表示方法,同時也是項目進度控制的常用方法。橫道圖是一種線條圖,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施工活動,線條表示在整個期間計劃和實際活動的完成情況的對比,反映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的偏差,以便及時進行進度監控與糾偏,促使工程項目按期完成。

(2)網絡計劃比較法。作為工程項目計劃與控制的一項管理技術,網絡計劃技術主要包括關鍵路徑法(CPM)和計劃評審法(PERT)兩種方式。編制網絡計劃圖,借助網絡來表示各項工作與所需時間,以及各項工作之間的相互關系;通過對網絡計劃圖的分析,找出項目執行過程中的關鍵路線,并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定期更新網絡圖,檢查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的偏差,同時找出導致偏差出現的工序,分析原因并采取改進措施,付諸實施后重新調整網絡圖,以便于管理人員及時掌控工程的進展信息。

(3)掙得值法。該方法通過對目標實施與目標期望間差異的分析,測量和計算已完成工作的預算費用、實際費用和計劃工作的預算費用,對比分析項目的進度和成本偏差,衡量項目的進度和成本,綜合測量項目的工期與成本績效,判斷項目執行狀況,并及時采取改進措施對進度或成本進行糾偏,保證項目目標成功實現。

2.3施工質量精細化管理

(1)以質量管理為中心,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實施質量全面管理,堅持以“三檢制度”進行施工過程的質量驗收與控制,同時做好驗收記錄,并對質量管控情況進行定期評定。

(2)以項目經理為組長,技術負責人為副組長,各技術人員(包括施工員、測量員、試驗員、材料員及質檢員等)為組員,建立質量管理小組,結合工程實況,實施施工質量動態管理與監督,對于質量控制最終達到以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代替事后檢測的目的。

(3)實行質量掛牌管理制度,定人定崗,明確責任,掛牌上崗,通過獎罰制度的建立與執行來強化人員管理意識,提升管理積極性。

(4)嚴格執行工序檢查報驗制度,在每道工序完成并經自檢合格后,填報《施工驗收便條》向監理工程師報驗,經驗收合格簽字確認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

(5)工程質檢人員應對施工質量進行實時檢查,當有質量隱患、質量缺陷甚至質量事故發生時,應及時上報并對產生原因進行具體分析,制定整改措施責令及時返修。

3建筑工程施工精細化管理方法

基于現實情況的考慮,本文以S型曲線比較法為論述對象實施精細化管理方法分析,而該方法主要是針對于施工進度的管理。簡單來說,S型曲線比較法主要是通過計劃進度與實際進度的比較,并以此為依據所采取的管理手段。在S型曲線圖中,累計完成量由Y軸表示,工程進度由X軸表示,其含義為:累計完成量隨著時間的推移所產生的變化關系。由于在施工控制過程中,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必然性會出現差異,故而兩條曲線會有相交情況出現。S型曲線的建立:

(1)工程進展速度曲線確定。以每單位時間完成量為依據,將單位時間計劃量值qt計算而出;

(2)規定時間累計完成量計算。按式累加求和各單位時間完成量得出:Qj=jt=1Σqt(1)式中:Qj為時刻的計劃累計完成量;qt為單位時間計劃完成量。

(3)S型曲線繪制根據各規定時間和與之對應的累計完成量Qj的關系進行繪制。通過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兩條曲線的對比,從中可獲取以下信息:

(1)工程實際進展情況。計劃曲線是以項目實況為依據所作出的規劃時間,對于實際曲線進展點,當其位于兩條曲線交叉點右側時,表明實際進度相比計劃進度存在滯后現象,需采取措施加快施工效率;當其位于兩條曲線交叉點左側時,說明實際進度超前,進度計劃控制良好。

(2)工程進度偏差。當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出現偏差時,通過S型曲線圖可將實際進度滯后或提前時間直接讀出。如在圖1中,△Tb表示Tb時刻滯后工期;△Ta表示Ta時刻提前工期。

(3)實際滯后或提前任務量。利用S型曲線圖,還可將實際進度下滯后或提前的工程任務量直接獲取。如在圖1中,Tb時拖欠任務量為△Qb;Ta時提前完成任務量為△Qa。

(4)預測后期進度。在實際進度情況下,如若未做對應調整仍按原有計劃控制施工,則可通過S型曲線圖預測出后期工程進度情況(即為圖中虛線部分)。

參考文獻

[1]何洪躍.談建筑施工中精細化管理[J].工程管理,2016(02):133.

[2]顧磊.精細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應用探究[J].科技展望,2015(18):20~22.

[3]陳浩.精細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6(23):159~160.

作者:韓愛軍 單位:山西三建集團有限公司